長春版《快樂地玩》及《村居》教學建議
2、關于識字
(1)建議在學生背誦的基礎上采用定位識字,當然這不是唯一的方法,但這個方法特別適合短小的韻文或古詩。(介紹韻語識字:韻語教學的全稱為“韻語識字,盡早閱讀,循序作文”(簡稱:韻語教學)。它是由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教育專家、特級教師、遼寧省東港市實驗小學校長姜兆臣同志于1982年在全國首創的一種快速、高效啟蒙漢語教學法。韻語識字法是將同韻的字編寫成簡短有趣的韻文,讓兒童容易掌握“整體”的語言環境,然后再在“整體”的基礎上認識“部份”的生字。先整體后局部、先輪廓后內涵,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
(2)關注字義。在教學中老師們有一個誤區,認為識字就是學生會讀這個字的字音就行了,其實不然,了解字形,理解字義,這三者的結合才算真正認識這個字了。我們想想,學生的錯別字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就是我們在教學中不關注字義的理解,所以學生在運用漢字的時候,同音混淆的現象特別嚴重。尤其是在古詩中識字,因為古詩中的生字比較孤立,缺少具體、直觀的語言環境,所以學生就更容易忽略對字義的理解。針對這一課的11個生字,怎么去關注字義,我的想法是主次分明,輕重緩急。像“居、拂、堤、醉、散”這幾個字教師就應該引導學生結合詩的意境來理解,有的還可以結合字形來理解,如“拂、居”等,還要關注多義字,如“醉”。在這里是“陶醉”的意思,本意是喝醉酒的意思。多音字“散”可以用擴詞法來處理。像“楊、煙、童”等字不用講解,學生也明白。
3、自編短文,復現生字,鞏固生字:
在一個小山村居住著許多人。春天到了,堤岸(àn)兩旁的楊柳樹在春風的吹拂下搖(yáo)來擺(bǎi)去,像喝醉了酒。幾個孩子因為放學很早,就趁著家家戶戶冒起炊(chuī)煙的時候,在一起散步。
4、關于寫字:很多老師反映,要寫的字在課堂上總是指導不完,有的就讓學生回家自己去寫,這種做法是絕對不可取的,要解決這個問題,我的做法是
(1)分散寫字。把要寫的字落實到兩節課來寫。第一節寫“村、居”兩個字,要注意“居”的里邊寫的要寬一些。
(2)重點指導,歸類把握。指導“煙”,因為這里有一個新部首,“散”和“放”在一起指導,有相同的偏旁,但寫法不一樣,一個是左大右小,一個是左小右大。
(3)放手觀察,自己摩帖。對于筆畫少,字形比較簡單的字,建議讓學生在獨立觀察中完成,老師加強巡視。
還需強調的一點就是,寫字的要求要高于一年級,不僅寫對,要寫美觀。
5、關于課后練習:
增加成語積累:居安思危居高臨下居心不良安居樂業后來居上因小失大前因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