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滿昆蟲的口袋》教學反思
《裝滿昆蟲的口袋》教學反思
這次在學校開展的“有效備課,有效上課”的開放周活動中,我執教了《裝滿昆蟲的口袋》這篇課文。
這篇課文主要記敘了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從小就對昆蟲非常入迷的故事,通過兩個具體的故事表現法布爾從小對昆蟲入迷的程度。課文通俗易懂,富有童趣。回顧這節課的教學情況,談自己的一點感受:
一、抓住重點詞語,教給學生學習方法
語言文字表達的精彩點往往在個別重點詞上表現出來。教學本課時我有的放矢地引導學生抓住“三天前”“終于”“一動不動”“小心翼翼”“寶貝”等重點詞語,通過讀一讀、比一比、想一想、說一說等形式,讓學生談體會、感情朗讀、造句……,從而培養學生的語感,學會品味課文。
二、創造想象空間,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想象來源于生活實際,但由于時空限制,小學語文教材中有的課文與學生生活實際相隔遙遠,給學生學習造成了障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必要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從而引起學生心靈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鳴,這對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十分必要。因此我在教學法布爾找紡織娘這件事時,引導學生想象法布爾當時是怎樣找的,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從而幫學生感悟到法布爾對昆蟲的迷戀。
三、進行有效的語言文字訓練
上語文課關鍵還是讓學生習得語言,運用語言,每節語文課都得滲透一個點或者兩三個點的語言文字訓練。這節課上我著重訓練學生的說話能力和復述能力。在學生學完捉紡織娘的段落后,我讓學生運用課文中的詞語去介紹紡織娘。學完第二個故事后讓學生練習復述故事。我想學習語文不是僅僅讓學生讀懂每一篇課文,更重要的是提高全面的語文素養。
這節公開課也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由于課是在下午第一節上的,由于自己的疏忽,沒有讓學生提前到校,學生匆忙進入多媒體教室后,紛紛沒有進入學習狀態,看到很多老師又顯得比較緊張,整節課學生的顯得拘謹,生硬,思考問題膚淺。這種狀態完全是可以靠我來調節的,可由于教學機智不夠,課上不能很好的調節學生的學習狀態,感覺整節課老師拽著學生走,老師拉著累,學生學得沒勁。還有在備課時沒有考慮到教學的趣味性,只顧著從學語文的角度去深挖教材了,其實這篇課文充滿童真童趣,如果像吳永紅主任評課時提到的教學兩件事時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第二個故事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講一講,再引導學生從文字中去品讀,去感悟,效果會更好。看來備課還是沒有充分地去備學生。
課前 課中 課后——《裝滿昆蟲的口袋》教學反思
《裝滿昆蟲的衣袋》主要記敘了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小時侯對小蟲子非常迷戀的兩件事,讓學生從法布爾的故事中受到啟發,從小養成善于觀察、善于發現的好習慣,培養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志趣。教學時應重點引導學生緊扣文中描寫法布爾迷戀昆蟲的重點詞句進行閱讀,在讀中一步步走進人物的內心,走進人物的精神世界。
一、引導學生收集資料,激發學習興趣。
由于學生現有的生活積淀和自身的閱讀體驗有限,對法布爾其人了解甚少。教學前,我布置學生搜集關于法布爾的資料,并相互交流,讓學生對法布爾這位偉大的昆蟲學家有個大致的了解,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