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溝里的孩子》教學設計
3.相機指導學生感情朗讀。
b.學生自學傍晚放學部分。
1.回顧上部分的學習方法。
2.師提出自學要求。
3.學生自學這一部分。
4.學生舉手匯報,師組織全班進行交流,并總結。
5.過渡:上學這么辛苦,他們為什么還要日復一日,每天上學呢?
c.學習六、七段。
1.學生自由讀文,邊讀邊批注。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2.學生舉手匯報,師引導補充,明確:
(1)."金鑰匙"指科學知識。
(2).孩子如此刻苦讀書目的是為了改變家鄉窮苦的面貌。
(3)."理想的燦爛的黎明”指光輝燦爛的黎明。
3.相機指導朗讀。
d.拓展延伸,暢想未來。
同學們,孩子們理想的、燦爛的黎明是什么樣呢?作者省略了,你能告訴大家嗎?
(四)、總結全文
(五)、學生有感情地回讀全文。
八.課堂練習:
美讀你喜歡的段落,完成同步練習。
九.作業設計:
1.背誦你喜歡的段落。
2.給山溝的孩子寫一封短信。
3.推薦觀看電影《一個都不能少》。
十.附錄:
1.山溝孩子生活學習的圖片。
2.電影《一個都不能少》視頻資料。
十一.自我問答:
我班學生雖生活在農村,但課文描寫的情景仍離學生的生活較遠,怎樣能讓學生真切的體會課文內容呢?我上網找了相關圖片,并選播了電影《一個都不能少》,通過這些鋪墊,學生理解起來就比較容易,而感情朗讀也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