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雨點》中的三望三想
(生讀)
生:她把老師講的每一句話都印在心里。
師:“印”在心里,什么是“印”。
生:刻、記
師:是深深地刻,牢牢地記。還從哪里讀懂她的專心聽講,不讓心跑到大草原,把老師的話深深地刻下,牢牢地記住?
生:外面下雷雨了,她都不知道。
生:是的外面雷聲那么大,她卻沒聽見。
(播放轟隆隆的雷聲)
師:就是這樣的震耳欲聾的雷聲,達麗瑪卻一點也沒發覺。她能聽到的只有(老師沙啞的聲音),能看到的只有(老師發干的嘴唇),能想到的只有……
生:老師教給的知識
生:老師太辛苦,為同學們上課,現在又要為我補課
生:我應該認真學習,不能辜負老師的期望
生:我一定不讓心跑到大草原上,我一定要學好知識
……
師:多好的孩子啊,她都懂了,都知道了,她更感動了。她只聽到老師沙啞……(生讀)
師:又是一個多么辛勞的老師,為了同學們上課,現在又在為達麗瑪補課,上的喉嚨都(沙啞了),嘴唇都(干了),可是聽到達麗瑪的這一句話,她比喝了一杯濃濃的茶還甜,她忘記了一切疲勞,心頭一陣激動:“哦,達麗瑪……你會學好的,我放心了……)
學習兩個省略號。在學習第二個時,“我放心了”,我放心什么了?
生:達麗瑪可以學的很好了 達麗瑪很懂事了 ……
回到板書,這又是一次望著老師,心里想的卻是老師的辛勞
三望三想
放學后, 21歲的烏漢娜老師解開蒙古袍的衣襟,把10歲的達麗瑪摟在身邊,把她送回了家。
師:從這個“摟”字你看出了什么?
生:我看出了烏漢娜老師很關心自己學生
生:烏漢娜老師非常疼愛自己的學生,怕她被雨淋了感冒了
生:烏漢娜老師像母親一樣愛自己的學生
生:烏漢娜老師怕達麗瑪回家晚了,家人會罵,把她送回家里面
……
師:是啊。就是這樣一個令人感動的老師,達麗瑪摸著自己干燥的衣服,倚在門前,又一次深情地望著老師。這一望著,又有何不同?
生:這次是感激的望著。烏漢娜老師不但沒有批評她,還為她補課,把她送回家,實在讓達麗瑪非常感動
生:這次是感激的望著。烏漢娜老師對達麗瑪太好了,用蒙古袍為她擋雨,自己卻淋濕了,而且她還要一個人淋著雨回家
生:我也認為這次是感動的望著。烏漢娜老師太關心、愛護自己的學生了,就像是學生的媽媽一樣
……
師:這一望是深情的望,這一望是感激的望,達麗瑪此時此刻,“倚在門前望著老師的背影在蒙蒙細雨中遠去……”,心里久久不能平靜,無數想說的話都蘊涵在這個省略號里面。(板書)
用這段結尾,點化主題,把老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比做“春天的雨點”。
春天的雨點,落在草原上,草原上正萌發勃勃生機。春天的雨點,仿佛也落在了達麗瑪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