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長大的小姑娘》教學設計
一、設計思路:《不愿長大的小姑娘》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第八單元以成長的經歷為主題的一篇主體課文。課文講述了一個原本不愿長大的小姑娘成長為高個子、漂亮而又善良能干的姑娘的過程。課文篇幅較長,但內容淺顯,貼近學生生活、富有兒童情趣。根據課標、教材特點和兒童實際,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方面: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課文,使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小姑娘通過做事情使自己不斷長大。
過程與方法方面:通過教給預習、合作、朗讀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合作意識和探究精神,提高朗讀水平。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習小姑娘理解、體諒、關心體貼父母的思想。
語文課標指出,朗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要重視朗讀,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時間。語文教學應積極倡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在教學設計中,以讀為本,通過自讀、小組讀、分角色讀、齊讀等形式,使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使課堂書聲瑯瑯,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內容,體會感情,感悟思想。在讀中培養語感,積累語言,提高語文素養。
二、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方面: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課文,使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小姑娘通過做事情使自己不斷長大。
2、過程與方法方面:通過教給預習、合作、朗讀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合作意識和探究精神,提高朗讀水平。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學習小姑娘理解、體諒、關心、體貼父母的思想。
三、教學重難點:
了解小姑娘長大的過程,懂得長大不僅是身體變高,更重要的是思想品格的成長,學會關心別人、照顧別人;體會小姑娘關心體貼父母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獨立自理的能力。
教學準備:學生預習課文;教師準備寫有合作學習提示的小黑板。
四、課時劃分:兩課時
第一課時
五、教學步驟:
一、談話導入
師:一年級我們學了《我又長大一歲》這篇課文,同學們還記得嗎?(記得)是啊!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我們已是三年級的學生了,你們覺得自己長大了嗎?你們愿意長大嗎?(隨機指名說)
師: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新課文《不愿長大的小姑娘》。出示課題,板書,齊讀。
二、學習“不愿長大”部分
1、師:小姑娘為什么不愿長大?能不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
指名說。要求根據課文內容來說。
2、找出課文講小姑娘不愿長大的自然段。(第七自然段)
3、師:可以說課文的前七段都是寫小姑娘不愿長大的。板書:不愿長大。
4、分角色讀1---7自然段。師讀旁白,男生讀媽媽的話,女生讀小姑娘的話。
5、同桌分角色讀。不讀旁白,一位當小姑娘,一位讀媽媽。
6、指名同桌讀。
7、師提示語氣詞,指導讀。小姑娘從奇怪地問、不明白地問到不高興地說,媽媽從耐心地解釋到有點不耐煩了。
8、生齊讀。
三、學習“愿意長大”部分
1、找一找哪些句子最能看出小姑娘其實是愿意長大的。用符號標出來。生邊讀邊標。
2、自由說。(文中第9、10、11自然段各有一句)
3、師:從這些句子可以看出,小姑娘是愿意長大的。板書:愿意長大。
4、師:剛剛小姑娘才因為媽媽沒帶她去動物園而不高興,現在卻愿意長大了,什么原因?大家找找課文。(她心疼媽媽。)誰能用“心疼”說句話。指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