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一,復習回顧,情境導入
1,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朋友,你們想見它嗎 它就是------(課件出示蒲公英的圖片)
2,師:讓我們友好地呼喊一下它的名字!(點擊課件出示課題 蒲公英 ,生有感情地朗讀課題)
3,師:那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對蒲公英這個朋友了解多少呢 (生自由交流討論)
4,師:看來大家對蒲公英了解得還真多!你們想不想親眼看看蒲公英的生長過程呢 (課件播放蒲公英的生長過程,師根據錄象情境說:秋天到了,蒲公英的花瓣落了,花托上長出了潔白的絨球.一陣陣風吹過,那可愛的絨球就變成了幾十個小降落傘,在藍天白云下隨風飄蕩.)
5,師:(拿出蒲公英吹起來)瞧,小蒲公英種子離開媽媽的懷抱出發了!同學們,你們愿意和它們一塊兒作一次旅行嗎 ——那咱們快快隨著這些小降落傘一起飛起來吧!(音樂起,師生自由地擺動雙臂,做一回自由飛翔的蒲公英)
6,師:孩子們,自由飛翔的感覺怎么樣 你們想飛到哪去
7,生練習說話:我想飛到( ),因為 ( ).(學生自由表述,教師相機評點)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并且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在這一環節中,針對三年級學生認知與思維的特點,運用生動的語言描述,形象的多媒體課件以及實物給學生創設了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對蒲公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復習,鞏固了第一課時所學的內容;同時,由全體學生參與的隨音樂簡單律動的小活動,不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更使他們愉快的情緒得到了進一步的拓展與表現,自然而真切的想法也就隨之而生了,這樣也很自然地引入到本堂課的教學中去了.)
二,精讀課文
(一)第二自然段
1,師:就知道你們的想法各不相同,所以太陽公公出來友情提醒了,請你們來讀讀太陽公公的話,并想想太陽公公提醒它們什么地方能去,什么地方不能去呢
2,學生帶著問題自由讀第二自然段.
3,學生讀后交流討論:金光閃閃的沙漠和銀花朵朵的湖泊不能去,只能到黑黝黝的泥土中去(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板書:沙漠 湖泊 泥土 金光閃閃 銀花朵朵 黑黝黝 )
4,師指者板書說:那金光閃閃,銀花朵朵,黑黝黝分別是怎樣的,你能根據書本上的插圖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來說說嗎
5,生交流討論(金光閃閃,銀花朵朵是指在太陽公公的照耀下發出金色和銀色的光,黑黝黝指非常黑,很難看.)
6,師:那太陽公公說這話的時候是用怎樣的口氣呀 (生回答:親切的口氣)
7,師:那怎樣才算是親切的呀 (生聯系自己的生活來理解"親切"二字:指語氣很好很溫和)
8,你能用"親切"來說句話嗎 (指名造句)
9,師:這些話都是那么親切,它體現了他人對我們的關心和愛護.那哪個小朋友愿意來當當太陽公公,親切地囑咐囑咐小降落傘嗎
10,指名讀,教師給朗讀的學生戴上的頭飾,啟發學生把自己當成太陽公公,入情入境地讀.
11,師:看來,我們班的很多小朋友都想當慈祥的太陽公公,這樣讓我們一起來囑咐小降落傘吧!(生齊讀)
12,師:對啊,太陽公公已經囑咐了金光閃閃的沙漠和銀花朵朵的湖泊是不能去的,只能到黑黝黝的泥土中去,小降落傘們聽了太陽公公的囑咐,他們是怎么回答的呀
(在這一環節中,讓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激發興趣,融入情境,提高效率;同時師生間進行對話,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詞語的意思,讓學生明白了該怎樣讀"太陽公公"的話;另外,頭飾的運用激發了學生投入扮演"太陽公公"的欲望,為他們更真切地扮演這個角色起到了推波助瀾的引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