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論的故事》教學設計
設計理念:
新課標指出:要確立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在整個教學中只是一個引導者。依據這一理念,課堂中教師要把更多的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通過引導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朗讀,分角色表演,說話訓練,續寫片斷等形式,為學生搭建自主交流、探究、發現、創新的舞臺。從而使學生能更深層次地走進文本,進而超越文本。由此也達到了新課標提倡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即三維目標)的整合。
教材分析:
《爭論的故事》(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講的是盛老師給同學們講了個故事,并引導學生交流聽后的感想,說明做事應把握好時機,如果陷入無休止的爭論,必將貽誤時機而一事無成。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表演。
2、能聯系課文的語言環境和自己的生活實際,理解“不以為然”、“大聲爭辯”等詞語。
3、領會故事所蘊含的“做事應抓住時機”的道理。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表演。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體悟故事蘊含的深刻道理。
教學準備:小黑板、掛圖、錄音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板書:爭論,你知道“爭論”是什么意思嗎?
2、繼續板書課題:爭論的故事
3、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讀課文
1、自學生字新詞
(1)聽課文錄音,注意生字的讀音。
(2)默讀課文,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詞語。
(3)記憶生字的字形。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小黑板,檢查生字的讀音,采用多種形式讀。
烤鴨 評理 剖開 可惜真笨 浪費
關鍵 原諒 煙熏火燎
(2)指名分自然段進行朗讀課文
3、理清課文脈絡,思考:
課文哪幾自然段寫盛老師講的故事?哪幾自然段寫大家聽了故事后的感想?
三、學習課文1~5自然段
1、自由讀一讀,要求:理解“爭論不休”“不以為然”
2、討論交流
(1)故事中誰和誰為什么事而爭吵?他們是怎樣爭論的?
(2)理解“不以為然”(出示:*對*如此這樣*然而)
(3)聽錄音,指導讀兄弟倆的對話,重點指導幾個反問句的讀法。
(4)小結:從對話看,兄弟倆各抒己見,爭論激烈,讀時要體會兄弟倆這兩種不同的語氣。
3、課文中用了一個詞語說明他們爭論沒有停止?(爭論不休)
理解“休”的意思(*停止 *休息*表示禁止或勸阻)
4、引讀4、5段
5、齊讀盛老師的話。
三、學習生字
烤 評 剖 笨 鍵 辯 聚 嫩 贊
(1)用熟字換偏旁的方法。
(2)用形聲字進行記憶。
(3)教師范寫生字。
(4)學生描紅
四、作業
1、讀熟課文。
2、抄寫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一、揭題激趣
1、板書:故事
2、激趣:
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想不想聽老師講故事?聽老師講故事可是有條件的呀!認真聽,待會有快速搶答游戲等著大家,誰最先搶到就把掌聲送給誰!同意嗎?
3、教師惟妙惟肖的講述《爭論的故事》
4、教師小結、揭題:同學們,這就是《爭論的故事》!
板書:爭論的
5、快速搶答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