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兒》教學反思
《雪兒》這篇課文給我們展示了一個腿受傷的孩子純潔美好的內心世界:向往春光與藍天,富有愛心和同情心,具有美好無私的情懷。本文的教學關鍵是使學生融入、體驗。文章的亮點是“我”的所做、所說、所想,這也是教學的重點。孩子心靈的純潔、無私、美好,全在“我”的行動中。“雪兒”雖是信鴿的名字,更是孩子純潔美好心靈的寫照。在教學時以“讀”為中心,滲透聽、說、寫各種技能的訓練平臺,提高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在教學中,為了讓學生體會“我”的孤獨和寂寞,我著重將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話作為指導的重點,通過猜想春天窗外有什么,來了解“我”不能享受這美好的一切,又沒有人陪伴的心理。然后引出“雪兒”受傷時的樣子,讓學生說說如果是你,看到這只鴿子會不會收留它,引起學生對“雪兒”的憐愛,同時引發學生與“我”的思想共鳴。在反復朗讀中,學生了解“我”對雪兒的情感在日益增加。最后提出疑問:如果雪兒飛走了,傷還沒有好的“我”會怎樣呢?學生自己會不自覺的思考,為什么要放走雪兒?當學生在“我為雪兒歡呼!”中了解到小作者對雪兒、對自由、對健康的熱愛,不解便消失的無影無蹤,情感也就進一步提高了。
《雪兒》課后反思
我覺得在教學《雪兒》時,首先應該是讓學生對這只信鴿有著同情的心,同時我們應該為小作者珍愛生命的美好心靈而感動。
首先,了解雪兒來之前小作者的孤單無聊;接著感受小作者對雪兒的憐愛;再由爸爸的話想像雪兒在藍天飛翔承當信使的樣子。在反復朗讀中引導學生體會小作者在與雪兒相處中日益增強的感情,同時也融入自己對雪兒的喜愛之情。此時,不免產生疑問:如果雪兒飛走了,傷還沒有好的我還會怎樣呢?學生自己不覺思考,為什么“我”要放雪兒走?這時也激起學生的思想斗爭。學生由生疑而生辯,開啟探究性思維。在自主探討中“啊,我為雪兒歡 呼!”“藍天才是你施展本領的地方。”成為關注的焦點。了解到“我”對雪兒,對自由,對健康的熱愛,不解就消失得無影無蹤,情感進一步提高。也由衷地為小作者尊重生命的行為、純潔美好的心靈而喝彩。
其次,對于本課的詞語我在教學都能夠穿插講解完,雖然方法不夠新穎但基本上還是能夠完成這一項教學任務。不足的是對課文的把握不是很好,有點被學生牽著鼻子走,還有就是在朗讀的培養上沒有能夠堅持下來,在本課中朗讀這一塊就相對于要欠缺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