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兒》授后小記--白云(通用16篇)
《雪兒》授后小記--白云 篇1
作者:佚名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1
《雪兒》第一教時
今天剛剛上完《雪兒》的第一教時。談談體會:
1、學生預習到位:昨天讓學生去預習課文5要求把生字劃出,課文讀通和讀順,要求家長簽字。(早上來不及檢查)在檢查學生朗讀的時候我特意叫了些平時成績一般和教差的學生。第一個學生來讀時,聲音輕,讀錯一個字,我表揚了他能完成預習作業,能達到讀通和讀順的要求,如果再讀地熟練就更好·!他點點頭。還有一位學生平時不舉手的,今天他突然舉手,我注意到了,好機會。我請他朗讀。他居然能把課文讀通,我當場表揚了他。在后來的時間里他也不停地舉手,我想是表揚帶給他的。還有好幾個學生都讀的不錯,這些學生我想我是平時疏忽了他們。不曾讓他們回答問題,也很少讓他們朗讀,因為讓他們朗讀,他們結結巴巴的,浪費我課堂上的寶貴時間。今天在多功能教室上課,我可以自由地在學生之間穿梭,很方便。我想我以后更要關注這些學生,最起碼讓他們在課堂上有讀書的機會。我很高興其余的學生預習工作做到位。
2、自己提問題自己解決。讀完課文我讓學生圍在一起討論課文講了件什么事情?再自己提些問題。大家圍在一起很開心,提了很多的問題,當然有價值的,也有些很離題的?如“我”的爸爸名字?但有些問題很好:1、我為什么帶雪兒到陽臺上看飄飄悠悠的白云?小女孩為什么要把雪兒放飛?等等。“學源于思,思源于疑”讓學生去思考,很值得。以后在預習時也可以讓學生滲透。
《雪兒》第二教時授后小記:
昨天應該讓學生疏通一下課文的內容:當雪兒受傷的時候,我為雪兒療傷;當雪兒變得雪白雪白的時候,我為雪兒取名;當我知道雪兒是“藍天信使”的時候,我希望雪兒快點好起來;當雪兒展開雙翅飛向藍天時,我為雪兒歡呼;當雪兒飛回陽臺時,我為雪兒祝福。這是課文的大致內容。今天在課堂上我說:“讀讀課文的2到5自然段,想想我是如何對待雪兒的?劃劃,想想。”在交流時我發現學生一個也不舉手。很遺憾!
課文是疏通了,但讀讀句子,談談自己的感受時我發現這真是天大的難度。讀讀句子,想想,劃劃詞語,說說體會,太難了!學生的回答寥寥幾個。我是看薛法根老師的《雪兒》實錄的,單看他的第一個問題:“雪兒”是在我什么樣的情況下來到身邊的呢?學生第一個就是說在我的腿跌傷的情況雪兒來到我的身邊。接著讓學生再讀第一段,再找找詞語,還能體會到我在什么情況下雪兒來我身邊的?學生還是及少數的回答出來,我是寂寞、孤單、向往自由的情況下雪兒來到我身邊的。后來我才發現我的問題是否問的不好,應該換個問題:“在我什么樣的心情下雪兒來到我身邊?”
在教學“從此,我天天和雪兒一起到陽臺上、”這句話我還是認為我上到位的:
1、我天天和雪兒去看白云藍天,說明我喜歡雪兒。
當學生沒有舉手時,我讓學生讀讀上面的內容,學生就開始回答:
2、我讓雪兒看藍天,因為藍天才是雪兒的家。
3、我和雪兒看藍天希望雪兒快點好,更好地去為人類傳遞信息。我的腿受傷了,我也希望能早點好起來。
4、飄飄悠悠的白云是飄動的,自由的,我也希望我的生活是自由的。
5、白云是飄動的,把我的不快樂全不帶走,看了白云會使我的心情變地舒暢起來。
在教學第4段時,我的課件上出現第四段的文字,背景是兩只白鴿在空中飛翔。當我一出示的時候,孩子們都情不自禁地朗讀起來。他們都劃了“歡呼”說是替雪兒感到高興,因為雪兒康復了,心情是高興和激動的。
課后布置一個練習:再去找找詞語或句子,看看讀懂些什么?寫在語文書上。
疑惑:課堂不應該是幾個人的表演舞臺,如何讓其他的同學也參與其中呢?
《雪兒》授后小記--白云 篇2
師:“雪兒”與“我”相依為伴,但最終“我”還是送走了雪兒。先讓我們來讀讀第四自然段,看看你讀懂了什么?(學生自由讀文)
師:請大家自由發表意見。
生:我讀懂了“終于”這個詞說明了“雪兒”養傷的時間很長。
生:“終于”這個詞說明了“我”盼望心切。
生:“終于”這個詞還說明了“我”很高興。
師:一個詞語讀出了幾種含義,大家真愛動腦筋!
生:“啊,我為雪兒歡呼!”從這一句我看出小作者很驚喜。
師:如果你是小作者,你會怎樣為雪兒歡呼?
生:雪兒會飛了!
生:雪兒,你恢復自由了!
生:雪兒康復嘍!
生:雪兒,你可以重返藍天,自由翱翔啦!
生:雪兒,你又能當一名出色的“藍天信使”啦!
生(唱):雪兒展翅飛,哪怕風雨淋!(掌聲)
師:大家說得多好!請加上動作,為“雪兒”歡呼吧!
(生興趣盎然,自由歡呼)
生:我還讀懂了“雪兒”的飛行姿態輕盈、美麗!
師:從哪兒看出來?
生:(感情朗讀)你看它那雙翅膀被春風高高地托起,在藍天中劃出一道美麗的弧線。
生:(突然站起)老師,我有個疑問,“雪兒”真能劃弧線嗎?
師:誰能開動腦筋,解決這個問題?
生:雪兒飛行速度很快,姿態輕盈優美,就好像在藍天中劃了一道弧線。打個比方吧,就好像在藍色的紙上很快畫了一道白線。
(眾生恍然大悟,紛紛點頭。)
師:一語中的,的確聰明!
師:老師來讀讀這句話,請大家閉眼想象,雪兒在空中是怎樣飛翔的?(師范讀課文,生閉眼想象。)
生:我仿佛看到雪兒迎著春風,在藍天中展開雪白的雙翅,盡情飛翔。
生:雪兒的飛行動作真像劃了一道弧線,太美了!(生自我陶醉)師:如果你是雪兒,你會怎樣飛翔?(學生紛紛做動作)
師:大家還讀懂了什么?
生:我讀懂了雪兒飛行優美瀟灑,它的傷已痊愈。可以放飛了。
生:對!這也是我要放飛雪兒的原因之一。
生:我還讀懂了雪兒會飛了,小作者十分高興,也很激動!
師:好,請大家帶著帶著自己的真情實感有感情的朗讀這一自然段。(生自由朗讀)
師:請大家讀讀第五自然段,這是我和雪兒分別時的情景。看看你又能讀懂什么?(學生自由讀文,思考)
生:我從“又飛回陽臺”、“轉著圈兒咕咕直叫”、“望望我,然后向藍天飛去”等詞句看出雪兒舍不得離開我。
師:從雪兒咕咕的叫聲中,你聽懂了什么?
生:小主人,感謝你為我敷藥療傷,感謝你多日的悉心照料。
生:這兒就是我的家,我還會回來和你一起看藍天白云。
生:大恩人,是你救了我,你的大恩大德,我永遠銘記。
生:我真舍不得離開你,我多想再陪你一會兒,無論飛到天涯海角,我都不會忘記這一段美好的時光。
生:好人有好報,你一定會早日康復,去欣賞外面那明媚的春光的。
生:好人一生平安,祝你健康愉快!
生:如果沒有你,就沒有我的今天。我一定不辜負你的期望,當一名出色的藍天信使。
師:從我的語言、動作中,你能讀懂什么?
生:我從“喃喃說道”、“輕輕捧起”這兩個詞看出小作者也舍不得雪兒離開。
生:我從這一自然段看出小作者希望雪兒能重返藍天。
生:所以說小作者的心情很矛盾,也很復雜。
生:我從小作者的語言中看出雪兒會飛后,他很高興,也很欣慰。
師:雪兒與“我”情真意切,請讀好這一自然段。(學生讀文、匯報)
[點評]
1、 自主探究,平等對話。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語文課程標準》)本案例中,師生圍繞“我送雪兒”這一問題展開教學。教師善于創設平等、民主的“對話”氛圍,引導學生和文本零距離接觸,自主進行研讀,積極參與探究,獲取真切體驗,積累對話底氣。在此基礎上,師生間、生生間多向互動,交流信息,在對話中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在對話中不斷創生新的知識。
2、 以讀代講,激勵創新。
“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教學中,老師沒有支離破碎的分析,沒有細致深入的講解,也沒有“獨具匠心”的點撥,有的只是充滿期待的眼神,發自內心的贊美,甜美燦爛的笑臉。讓所有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寬松愉悅的情感活動中,讀書,內化,積累,體驗。從兒使學生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真正實現新課標所要求的“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從學生富有個性化的朗讀和發言中,我們知道學生通過閱讀實踐獲得的感受和體驗是真實的,多元的,獨特的,也是鮮活的,具有生命力的!它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它是一支創新的“火把”!它是一股清新的“春風”!
3、 移情體驗,啟發想象。
“入境始與親”。教學時,引導學生披文入境,進入角色,移情感受,獲得體驗才會更加深刻。本案例中,教師引導學生圍繞“如果你是小作者,會怎樣為雪兒歡呼?”、“從雪兒咕咕的叫聲中,你聽懂了什么?”這兩個問題讓學生想象,說話,真切感受
“我”與“雪兒”之間的深厚情誼,從兒,激發學習興趣,豐富想象能力,體驗美好品格。正如新課標所言:“在發展語言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
《雪兒》授后小記--白云 篇3
《雪兒》是蘇教版國標本第六冊教材中的一篇課文。這篇文章講述了“我”為受傷的白鴿“雪兒”療傷并精心照料它,直到讓它重返藍天的事。文章,以“雪兒”為題,在小作者與“雪兒”的相識——相伴——相離的過程中,同情——盼望——欣慰這一感情線索貫穿始終。故事以情動人,寓理其中,不僅表現了“我”愛護鳥類的美好感情,也流露了“我”對自由生活的熱愛和向往。
《語文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中指出:“具有獨立的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在語文學習中,讓學生通過對語言材料的反復感悟,與作者產生心靈的交匯,讓作者的高尚的心靈世界影響學生的心理結構,陶冶學生的精神品質,從而實現語文教學中人文精神和語文實踐的相融并進。這節課我的主要做法是:
一、注重誦讀感悟。
在閱讀教學中,作為閱讀客體的課文是學生的感悟對象,而感悟最基本的手段就是讀,尤其是有聲地誦讀。在讀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會活躍起來而潛心于文本,讀得越充分,感悟就越深入。
為了讓學生感受到小姑娘對雪兒深深的感情,我采用的方式就是啟發學生在反復誦讀中自己去“悟”情。(1)指導學生初讀,要求他們讀正確,讀流利。(2)指導學生想象讀,讀懂第二節中的省略號,讀懂第五節中雪兒對“我”的祝福,要求他們一邊讀,一邊在腦海中想象出現怎樣的情景。(3)指導學生賞讀,個別讀,評讀,配樂讀,加上動作表演讀。這樣的反復誦讀,學生易于感悟到小姑娘對雪兒的憐愛,感受到小姑娘盼望雪兒快快好起來的心情,也感受到小姑娘內心的喜悅與安慰。
二、注重情知互動。
閱讀教學中,要使學生充分領悟作者的情思,必須調動學生情知交融的感受。在教學中,營造氛圍,激發興趣,促使學生積極地感悟語言材料,產生情感體驗。在學習放飛雪兒的內容時,我有意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假如雪兒會說話,會對關心它、照顧它的小姑娘說些什么?同學們能想象著當時的情景,把雪兒和小姑娘告別時的情景表演出來嗎?”這樣更有利于促使學生積極地感悟語言材料,去努力實現人心與文心的融通,讓學生在心靈深處與作者的情感產生交流,獲得美的感染,情感的陶冶。
《雪兒》授后小記--白云 篇4
作者:張文華 轉貼自:徐市中心小學 點擊數:54
《雪兒》第二課時(教學案例設計)之一
徐市中心小學 張文華
教學要點:學習課文,展開想象,指導朗讀,體會我對雪兒的感情。
教學過程:【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jcsycorp.com】
一、談話導入新課
1、復習第一自然段。
2、過渡:我一個人在家是多么孤單,我多么向往外面那明媚的春光!這時,爸爸 給我帶回來一只鴿子。
3、看圖。
出示圖片:同學們,你們看,就是這只鴿子,它長得怎么樣?(學生自由說)你們喜歡它嗎?
可是在爸爸剛帶回家的時候它沒這么可愛,也沒這么漂亮。那它到底是什么樣子呢?請大家讀讀第二自然段。
二、精讀課文
1、學習第二自然段。
(1) 學生帶著疑問讀課文,交流。
爸爸帶回來一只怎么樣的鴿子呀?(看圖)
這只鴿子是怎么受傷了?
(2) 如果你看到這只受了傷的鴿子,心里會怎么想?(生答)
“我”和爸爸也是這么想的,那他們是怎么樣對待這只可憐的鴿子的呢?(請大家再讀課文,用直線劃出我和爸爸怎么對待鴿子的語句)(相機板書:同情 洗澡 敷藥 取名)
(3) 想象: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做?結合實際生活,展開想象,練習說話。
(4) 經過我和爸爸的精心治療,這只鴿子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再看圖)
它變得雪白雪白的,所以“我”給它取了個名字叫—— (引說)。
想象:看到這么美的雪兒,你想說什么?
我也越發喜愛它了,所以我疼愛地對它說--(出示“我”說的話,生讀)
指導用疼愛的語氣讀好“我”的話。
(5) 師生接讀:從此,我天天和雪兒一起(到陽臺上去看藍天),去看(藍天上那飄飄悠悠的白云)。你們能給“飄飄悠悠”換個詞語嗎?(自由自在)
想象:看著藍天上那飄飄悠悠的白云,“我”和雪兒會想些什么?
指導朗讀:我們不僅要讀出對雪兒的憐愛,還要讀出我和雪兒對大自然的向往,還希望自己的傷勢快點好起來!
(6) 齊讀第二自然段。
2、學習第三自然段。
過渡: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我和雪兒的感情一天比一天深厚。我還從爸爸那兒知道了關于雪兒的其它事情。我到底了解到了什么,請同學們自由讀讀下面一個自然段。
(1) 學生自讀。
(2) 學生討論。
雪兒是一只信鴿,它不怕任何艱難險阻,能飛越千山萬水,忠誠地為人們傳遞信息,是“藍天信使”,是人類忠實的朋友,我們應該真誠地保護它們,真誠地幫助它們。
(出示圖片,并相機板書:盼望、飛越千山萬水、傳遞信息)
(3) 指導朗讀。
3、指導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1) 師述:雪兒是人類忠實的朋友,我更盼著雪兒的傷快點兒好起來。我的愿望能實現嗎?當終于有一天,雪兒又能展開雙翅飛起來時,你的心情怎么樣?(出示雪兒飛翔圖)你會說些什么?
(2) 文中的“我”的心情和我們一樣,課文第四自然段哪一句話寫出來了,請找出來。(板書:歡呼)
(3) (出示句子)指導朗讀,及時評議。(誰能將高興的心情讀出來?)
(4) 師范讀第3句,學生邊聽邊閉上眼睛想像雪兒在空中是怎樣飛翔的。
雪兒在空中是如何飛的?誰能表演給大家看看?
大家想和雪兒一起飛嗎?全班一起邊讀邊表演第四自然段。
(5) 雪兒終于又能飛翔了,它此時的心情怎么樣?
雪兒雖然能飛翔了,可它也十分舍不得離開。第五自然段中哪句話反映了此時雪兒的這種心情?請大家讀讀第五自然段。(第一句話)
“雪兒咕咕直叫”,它想對照顧它的小姑娘說些什么呢?
學生練習說話。
(6) 一起生活了很長時間的雪兒就要走了,“我”的心里會怎樣想?“我”會怎樣說?
指導朗讀,小結。
4、學習第六自然段。
引讀,并出示句子,理解“快慰”一詞。
指導朗讀。
三、總結,并指導背誦
1、學了這篇課文,你覺得文中的小姑娘是個怎樣的孩子?
2、通過剛才的學習,你覺得哪一段最感人,你能把它記下來嗎?(學生自由練背。 指名試背。)
【感謝您瀏覽第一范文!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網址是www.jcsycorp.com】
《雪兒》授后小記--白云 篇5
教學過程:
(一)學習課文2、3小節
1、默讀課文第2自然段。“我”和爸爸是怎樣對待雪兒的?劃出有關句子。(出示要求)(生讀、劃、師巡視)
2、誰愿意和大家交流?
3、師:有人說:一句話一顆心。我們讀書,還要從那些含情脈脈的句子里讀到作者的那顆跳動的心!比如這個句子(出示):“雪兒,這兒就是你的家,你安心養傷吧!”請大家讀讀,能體會到那顆心嗎?(生自由讀)
師:請你讀。(師評價:你也有一顆善良的心!)
師:再請你讀。
(師評價:對啊!我們從這句話中能讀到那顆善良的心,那才算真正的閱讀。)
讓我們再一起來感受這顆善良的心吧!(生齊讀。)
4、師:還有人說:一件事一片情。我們更要從“我”為雪兒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感受到“我”對雪兒的一片深情。比如這樣一件事:(出示句子,學生齊讀) “從此,我天天和雪兒一起到陽臺上去看藍天,去看藍天上那飄飄悠悠的白云……”你會一個人去看藍天白云嗎?(不會)會天天去看嗎?(不會)而作者卻和雪兒天天去看藍天白云,他又有什么樣的獨特的感受呢?讀一讀,感受一下。
5、(學生自由讀書品味)交流(師評價:有伙伴了!不再是一個人了!同病相憐啊!)
6、同學們體會得很好!(如果學生講到了,教師就不用引了:你們再留意一下,作者不寫去看藍天、白云,而要寫成“去看藍天,去看藍天上那飄飄悠悠的白云……”這里面又包含作者什么樣的感情呢?)
理解“飄飄悠悠”(學生交流后,教師隨機點評)
師:是啊!多么自由!
師:這里的省略號表示——還有許許多多的白云的樣子,看也看不完,看也看不厭。
師:從省略號中,你還體會到了什么?(多么希望自己也像白云一樣自由飄蕩。)
師:你能注意省略號中蘊涵的內容,了不起!
生繼續交流。
7、師:是啊,正是作者和雪兒在一起時的心情是美麗的,那藍天上飄飄悠悠的白云才顯得那么美麗、舒服!是心情改變了藍天白云,而又是誰改變了我的心情?
8、現在,我們一起再來讀這段話,相信你的感受會和剛才不一樣。
(生有感情地朗讀第2自然段。)
9、師:一句話一顆心,一件事一片情。我們就這樣去讀課文,就能讀出課文中豐富的情感,就會發現別人讀不到的東西。用心讀讀第3自然段,看看自己有沒有這樣的體會?(學生各自投入地朗讀課文。)
師:誰來讀給大家聽聽?
指名朗讀課文第3自然段。
(1)師:想一想:雪兒是一只怎樣的信鴿?(各自練讀后指名學生再讀課文。)(2)師:(高興地)你感受到這是一只怎樣的信鴿了嗎?(勇敢、忠誠)
(3)師:你是從哪里感受到的?(點紅:艱難險阻、千山萬水、傳遞信息、藍天信使)
師:讓我們再次感受一下勇敢、忠誠的信鴿。(齊讀第2句。)
(4)師:對這樣的信鴿,“我”的內心又如何呢?(喜歡、敬意、驕傲、自豪、寄予希望,希望傳遞信息。)
(引讀第3句,所以,我更盼著……隨機點紅:更盼著)
(5)師:這樣一體會,再讀課文,感覺就不一樣了。請大家試著讀讀。(生各自有激qing地讀。)
(6)誰能讀好這一段呢?(指名讀)
(二)學習課文(4—5節)
1、在作者的細心照料下,她的期盼終于實現了。指名讀第4節(出示第四小節)
2、雪兒終于又能展翅飛翔了。(出示展翅飛翔的雪兒圖)看到雪兒的傷好了,你的心情怎樣?(高興、激動)
3、文中的“我”的心情和我們一樣,課文第4小節中哪一句話寫出來了?請找出來。(出示句子:……我為雪兒歡呼……)
4、誰來為“雪兒”歡呼?指名讀。
誰再來為“雪兒”歡呼?
讓我們一起為“雪兒”歡呼吧!(齊讀)
5、聽了你們的朗讀,老師仿佛看到了雪兒在藍天中飛翔,誰來讀好這句?(指名讀第3句)你們看到了一只怎樣的雪兒?你從哪里體會到的?(引導學生從“托”、“劃”、“美麗的弧線”等詞上體會雪兒動作的有力,姿態的優美)
6、雪兒不但能飛,而且飛得矯健有力、姿態優美,你們想和雪兒一起飛嗎?讓我們配上輕快的音樂,一起朗讀第4小節,邊讀邊和雪兒一起飛吧!(配樂表演讀)
7、看到雪兒終于翱翔在藍天,我會想些什么?會對雪兒說些什么呢?
8、此時,翱翔在藍天的雪兒,它的心情又如何呢?它會對照顧它,關心它的小姑娘說些什么呢?
9、是啊,當我孤獨寂寞的時候,是雪兒給我帶來了快樂。(板書:快樂)。當雪兒翅膀受傷時,是“我”挽救了它的生命,給了它悉心的照顧。(板書:照顧)我和雪兒相依相伴了這么久,我們之間已產生了深厚的感情。現在要分別了多么讓人舍不得呀!請同學們帶著依依不舍的心情自由朗讀第五自然段。
師:誰來依依不舍地讀一下?
10、“我”對雪兒依依不舍,雪兒飛走了,“我”為什么還感到十分快慰呢?(齊讀最后一節,然后交流。)
師評價:一段美好的生活,一個難忘的回憶!
……
反思:
教學過程中,首先發現用“‘我’和爸爸怎樣對待雪兒的?”不合適,比較生硬,因此把“對待”改成“照顧”。好多地方用了“作者”,如果改成“我”,就能和學生之間拉近距離,容易走進故事情境中。還有許多的評價語言使用不太合理,或者沒有新意,不能激勵學生學習的興趣。因此,對教案中的措詞用句還要細細斟酌。
其次,在教學中,我采用了教師先總述,引領學生進行教學活動。如:“有人說:一句話一顆心。我們讀書,還要從那些含情脈脈的句子里讀到作者的那顆跳動的心!比如這個句子(出示),讀讀,能體會到那顆心嗎?”“一句話一顆心,一件事一片情。我們就要這樣去讀課文,就能讀出課文中豐富的情感,就會發現別人讀不到的東西。自己用心讀讀第3自然段,看看自己有沒有這樣的體會?”這樣的一些話語,把教師的教學思路和學生的學習思路框死了,不能做到讓學生充分自主的去發現,并參與學習。考慮再三,覺得這些雖然是借用薛特的東西,但不適合我們的學生。因此,還是決定把這種教學思路改成讓學生自主朗讀體會。
《雪兒》授后小記--白云 篇6
《雪兒》是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講述了“我”為受傷的雪兒療傷并精心照料它,直到它能飛上藍天的事,表現了“我”對鳥類的愛護,也流露了“我”對自由生活的熱愛與向往。
在教學中,我們應時刻重視學生對語言感悟、積累、運用能力的培養。本課中,雪兒與“我”告別的場面就是語言訓練的一個點。在抓住課文的空白點進行練說時,我選用了《補充習題》中一題來進行說話訓練:在陽臺上,我把雪兒輕輕捧起,說:“ 。”雪兒用它那金黃的眼珠望著我,似乎在說:“ 。”我輕輕撫摸著雪兒的頭說:“ 。”終于,雪兒拍打著翅膀,飛向藍天,看著它漸漸遠去的背影,我在心里默默地說:“ 。”我啟發學生結合課文的2~5自然段來展開想象,一些學生馬上高高舉起了自己的小手,道出了雪兒的心聲,也道出了小作者內心的真實想法。學生思維的閘門被打開了,這種立足文本又超越文本的訓練,讓學生在美好的想象空間里遨游,也讓學生靈活積累了課文的語言并積極轉化成自己的語言積淀了下來。
《雪兒》匯報教學思考
三年級是習作教學的起步階段,僅憑三周兩作是遠遠不夠的,而語文課堂能為小練筆提供很好的契機,在閱讀教學中進行適當的小練筆是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作者在撰寫文章時,會有意或無意留下空白點,這一空白留給了學生想象的空間,學生可以展開個性化的想象,既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又是提高習作能力的有效渠道。
在教學《雪兒》這篇課文時,我抓住兩處空白點引導學生進行想象說話,并寫下來。
第一處:
“從此,我天天和雪兒一起到陽臺上去看藍天,去看藍天上那飄飄悠悠的白云……”
我這樣啟發學生:“文中的省略號省去的是什么?我和雪兒還會做些什么事呢?”引導學生想象“我”和雪兒的活動。
第二處:
師:雪兒雖然只是一只鴿子,但它也有靈性,與作者朝夕相處這么多天,如今就要飛回藍天,它一定有許多的話想與作者表白。你能根據下面的話來說說他們之間的對話嗎?
出示:雪兒又飛到陽臺,轉著圈兒咕咕直叫,好似在說:。我望著它那金黃的眼珠,喃喃地說: 。雪兒望望我,似乎在向我祝福,祝我。我望著漸漸遠去的雪兒,心里十分快慰,默默地說著。
學生一開始不知從何說起,我適時地啟發他們再去讀讀課文的二、三自然段,有些學生馬上心領神會,道出了雪兒的心聲,有立志為人類服務的錚錚誓言,有對小作者多日來悉心照料的感謝,有對自己能重返藍天的慶賀。也有祝小主人早日康復的愿望,學生思維的閘門被打開了,在此基礎上繼而讓學生寫下來,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習作能力。
《雪兒》教后反思
《雪兒》這篇課文講述了“我”為受傷的雪兒療傷并精心照料它,直到它能飛上藍天的事,課文字里行間表現了“我”對鳥類的愛護,流露了“我”對自由生活的熱愛與向往。文本內容感人,情感真摯,不失為一篇好教材。
文中留白的空間很多,我選擇了 “從此,我天天和雪兒一起到陽臺上去看藍天,去看藍天上那飄飄悠悠的白云……”這句作為想象的基點,引導學生想象:我和雪兒看到藍天時心里又會想些什么呢?有學生以雪兒的口吻說:“藍天才是我的家,白云才是我的伙伴,我什么時候才能回到藍天媽媽的懷抱里自由飛翔呢?”也有學生以“我”的口吻說:“讓我的腿早日好起來吧,去擁抱那明媚的春光,去呼吸那清新的空氣。”通過想象,再讓學生讀文,雪兒和“我”對自由的那份向往之情便溢于言表了。在第四自然段的教學中,我讓學生一邊看圖讀文,一邊想象看到了什么?
這時學生的語言是豐富的,如“我仿佛看到雪兒張開它那雪白的翅膀,在藍天上盡情飛翔。”“我仿佛看到雪兒舒展開潔白的翅膀,在藍天上跳起了優美的舞姿。”
課文中,雪兒與“我”告別的場面也是語言訓練的一個點。雪兒雖然只是一只鴿子,但它也有靈性,況且與“我”朝夕相處了這么多天,如今就要重返藍天媽媽的懷抱,此時此刻,它一定有許多的話想要跟“我”說。針對三年級孩子的語言水平,讓他一下子把離別的場面流利地說,難度太大了。這時,我以《補充習題》上的一個填空題作為引子,并讓學生聯系課文的二、三自然段,來引導學生進行說話訓練,有些學生馬上心領神會,道出了雪兒和“我”的心聲。我想:這樣的說話訓練,有助于活化課文的語言,也更能提高學生的語言水平。
《雪兒》授后小記--白云 篇7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憑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理解“我”對雪兒的感情,體會“我”的美好心靈的可愛形象。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課文段與段之間的聯系,指導學生背誦課文,
教學準備:教師:投影,配套光盤,生字卡片
學生:
1、預習課文,學習生字新詞,理解詞語意思。
2、查閱關于信鴿的資料。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提示課題,質疑導入。
1、世間有各種各樣的感情,你體會過人與動物之間的真情嗎?今天,老師為小朋友們帶來一個發生在受傷的孩子和受傷的鴿子之間的感人故事,題目是:雪兒。(板書:注意“雨”字頭的寫法,齊讀,注意“兒”讀輕聲)
2、讀了課題,你想提什么問題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字音。長句子要多讀幾遍。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生字:
媚 敷 弧 喃 剩 鴿 撿 哀 悠 阻 忠 遞 盼 線 慰
指名讀,要求聲音響亮,讀音正確。其他同學仔細聽,讀對了掌聲送給他,有錯誤舉手糾正。
(2)出示詞語:
明媚的春天 美麗的弧線 艱難險阻 飄飄悠悠 千山萬水 輕輕捧起 十分快慰
要求不但要讀準確,還要讀好,把詞語的意思讀出來。
①指名讀②評價③再指名讀④齊讀
(3)交流讀書收獲:通過初讀課文,你已經知道了什么?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自由練讀課文,不但要注意聲音,還要表情。
2、采用指名讀、小組讀、男女生讀、范讀等多種形式分節朗讀課文。
3、默讀課文,完成填空。
①爸爸帶回( ),我為雪兒( ),盼望( )。
②聽爸爸說雪兒是( ),我更盼望( )。
③雪兒展開( ),我心里( )。
這三句話分別是哪些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4、小結
四、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1、學生自由說說“我”當時的感受。
2、引導:想想當你生病時,爸爸、媽媽又去上班了,你一個人獨自在家時,你會有何感受。
3、指名交流體會。
4、現在,就請你帶著自己的體會再來讀讀這個小節。指名讀
5、小結:你讀得真好!同學們,我們讀課文時就應該這樣,要注意體會人物的感情,并帶著這種感情來朗讀課文。
五、出示生字,指導書寫
1、用你自己的方法記住字形并交流。
2、重點指導學生寫好“剩”“鴿”“撿”“盼”“線”這幾個左右結構的字,以及“哀”字。
3、辨別“弧”和“孤”
4、范寫,明確注意點。重點指導“剩、哀”
2、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一、激qing導入:
1、剛才,在第一節課上,我聽到你們一直在呼喊著一個名字。是誰啊?你來喊一聲。你來喊。你也來還喊。齊讀課題
2、多么好聽的名字,多么美麗的白鴿。它在我最孤獨、寂寞時,來到了我的身邊。
齊讀第一段。
3、這節課,我們將再次走進“我”與雪兒的故事。
二、學習2——5自然段:
1、讓我們打開書本,邊讀邊想:在你眼前出現了幾幅感人畫面?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劃下來,多讀幾遍。想想: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交流:
2、你們讀得很認真,一定也看到了很多感人的畫面?你看到了什么?(療傷、飛翔、送別)
(一)、療傷圖:
出示第二自然段。想想:從這段中,你能看到哪些畫面?
(1) 看到一只(受傷 、失去自由、充滿哀傷)的鴿子。
a、誰來讀讀這只可憐的鴿子。個別讀。評議。(你覺得他讀得怎樣?誰能讀得比他還好?)(太可憐了,他的朗讀讓我看到了一只翅膀正在流血,身子在不停顫抖的鴿子。
聽了他的朗讀,我同情受傷的鴿子,同情它的遭遇,我會憎恨那個打傷鴿子的人。)
b、師:你真是個善良的、充滿愛心的孩子。看著受傷的鴿子,我們著急、我們心疼。
引:那么,小作者怎樣呢?這段話中,哪些描寫也讓你感動。
(2)、療傷。
a、個別讀。啊,你真會讀書。你已經讀出了作者的內心。誰也體會到了?再讀。
b、看著受傷的雪兒,作者心里怎樣呢?(同情、愛憐、關切。)
師:對啊,我們知道作者此時正在家養傷,當她看到受傷的鴿子,——心里格外同情、憐愛它。真是同病相連啊!
c、引讀:所以,看著可憐的鴿子,我和爸爸連忙給它——(洗了澡,敷了藥),不一會,它變得——(雪白雪白的了),我高興的給它取名叫——(雪兒)。
引:從小作者的行動中,讓我們深切地感受他對雪兒的同情和關心,還有哪些描寫也讓你感動。
〈3〉安慰的話語。(6句)( 親切、關心、關愛。)
a、個別讀。多么親切的話語,我覺得你讀得特別好。點擊:“你的家”、“安心”。
b、誰也能讀一讀。從作者發自內心的話語中,你體會到什么?
(當成了一家人了。他用親切的話語安撫著受傷的雪兒,更撫慰它不安的心。相似的遭遇使作者對雪兒格外同情。)
c、師:是啊,相似的遭遇,使作者對雪兒格外關心、同情。
d、練讀。
(4)相伴。(第7句)
這段話中,你還看到哪副感人的畫面?
a、出示。誰來讀讀這段,想想:你們體會到什么?(天天、一起:相依相伴一起看藍天、白云 心情是多么的愉快。 我們不再。。。。)
b、想象:看著藍天上那飄飄悠悠的、自由自在的白云,我在想什么呢?(向往外面的美好春光,雪兒也向往一望無際的藍天。藍天才是雪兒的家,白云才是雪兒最好的伴侶。
盼望自己的傷快點好起來,能向飄飄悠悠的白云一樣,自由自在。)
插:信鴿—— 你能聯系上下文學習,真不錯。是啊,從爸爸的介紹中,我對雪兒了解更多。
c、剛才我們看到了一副感人的療傷圖,感受到了我和雪兒相依相伴時的濃濃的情誼,后來,我對雪兒的感情進一步加深了,你從哪里看出?
d、用體會到的感情,我們再讀讀這句話。齊讀。
(二)、知雪兒:
(1)、從爸爸的介紹中,我對雪兒了解更多了?
(2)、自己讀3,想想:聽了爸爸的介紹,我覺得雪兒怎樣呢?
(是啊,你為雪兒驕傲、自豪!)
雪兒,真——(了不起、勇敢、作用真大呀,雪兒忠實的藍天信使。。。。),
(3)、出示。誰來讀。
師:我對雪兒的相知更多了,盼望雪兒的傷快點好起來的心情也更加急切。齊讀。
(三)、飛翔:
引:看,雪兒在我的悉心照料下,終于飛上了藍天,那又是怎樣的一副畫面呢?讓我們自己先讀讀4節,看誰讀得最好。
(1)、來,我們來進行一次朗讀挑戰賽。你準備挑戰誰?
(2)、你們深情并茂的朗讀,讓我們看到了一副美麗的畫面。
(3)、出示圖。你看到什么?(張開它雪白的翅膀,在藍天上盡情飛翔。它舒展開潔白的翅膀,在藍天上跳起了優美的舞姿。)
(4)、師:我們禁不住為雪兒歡呼,來,你來歡呼一聲。(大聲、高興、)
(雪兒你終于康復了、你會飛了、你回到了藍天媽媽的懷抱、你飛得多高,你飛得多美。)
(5)、加動作,一起來歡呼。
(6)、是啊,雪兒飛上了藍天,終于實現了我們的愿望,多么令人高興、多么令人興奮啊。來,讓我們站起來,和雪兒一起在藍天中飛起來吧!加動作,把這一節背一背,也可看幾眼。
(四)、離別圖:
(1)、老師聽著你們富有感情的朗讀,也想來讀讀課文。請你閉上眼睛,想想:你看到什么?
(2)、交流:你看到了什么?(轉著圈兒:為什么?難舍難分 咕咕直叫:說什么?喃喃:什么意思?誰來喃喃的說一說。問:多日的心愿,應該高興,為什么低聲細語?
(是啊,當我孤獨寂寞的時候,是雪兒給我帶來了快樂。當雪兒翅膀受傷時,是“我”挽救了它的生命,給了它悉心的照顧。我和雪兒相依相伴了這么久,我們之間已產生了深厚的感情。現在要分別了,多么讓人舍不得呀!)
(3)師:我喃喃低語時,眼里已經充滿了淚花。雖然我有一千、一萬個舍不得,但我還是把雪兒。。。。。輕輕捧起。動作,對的,輕一點。
想想:輕輕捧起雪兒,默默地說:
雪兒望望我,似乎在向我祝福:
“祝福”是什么意思?你覺得此時,翱翔在藍天的雪兒心情怎樣?假如它會說話,它會對關心照顧它的小姑娘說些什么呢?
雪兒漸漸地從“我”的視線中消失了,“我”此時變得——,高興的是什么?得到的安慰又是什么?
(4)、多么感人的一個告別場面,師生共演。
(5)、寫話:多么感人的離別場面啊,它已經深深地記在我們的心里。現在,就讓我們展開想象的翅膀,聯系上下文,寫出這段感人的告別情景。
三、總結
1、板書:在相依相伴、朝夕相處的日子里,我和雪兒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即將分手了,我們又是多么的舍不得啊。看,此時,雪兒慢慢飛遠了,讓我們再一次深情的喊一聲:“雪兒”。
2、有感情朗讀全文,體會我與雪兒之間的深情。
3、指導背誦4、5小節,積累好詞句。
《雪兒》授后小記--白云 篇8
《雪兒》這個課題很有意思,于是我就讓孩子們猜猜雪兒是什么?有同學猜是小姑娘的名字,引得全班哄堂大笑,雖是如此,但已經引起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了。
這篇課文是以小作者和白鴿的相伴到離別為線索的,而我們班的同學以“愛”為線索,能從爸爸和我的行為中,覺得他們非常有愛心,很善良。我問從哪里可以看出來,有同學說爸爸看見了就把它撿回來,還幫它洗澡,療傷,很有愛心,還有同學說爸爸和我沒有把雪兒關進籠子里,更能說明我和爸爸都很有愛心。有同學說作者盼望著雪兒快些好起來,看到它能展翅飛翔而為它歡呼中能感受到。我本想這樣的回答已經可以了,但有一個同學高高舉起小說,當雪兒傷好時,我輕輕捧起雪兒,讓雪兒飛回大自然的那一瞬間,也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對雪兒的愛,正因為愛它,才會放了它。
是啊,雖然作者是戀戀不舍的,多么希望把它留在身邊,但是他還是把雪兒放回了大自然,難道這不是一種愛嗎?正如有一首小詩中所說的“愛是給予,愛是人類的春天,愛是生靈的樂園,你愛著世界,世界也愛著你!”動物都是有靈性的,你看,雪兒又飛回陽臺,來感謝小作者呢!這里我設計的“雪兒又飛回陽臺,轉著圈兒咕咕直叫好像在說——”同學們就圍繞著愛進行討論了,效果不錯。在孩子們的心中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愛身邊的動物的意識。本課又達成了另一個教學目標。其實,課堂生成的資源是很有價值的,我們都應及時去把握。
《雪兒》授后小記--白云 篇9
片段:雪兒是只怎樣的鴿子?
一學生說:“這是一只美麗的鴿子,它渾身雪白雪白的。”
一學生說:“這是一只可憐的鴿子,他的翅膀受了傷,身子很臟,眼睛里充滿了哀傷。”
一學生說:“這是一只信鴿,可以為人們傳遞信息。”
一學生說:“這是一只勇敢的鴿子,他不怕任何艱難險阻,能飛越千山萬水,忠實地為人們傳遞信息。”
閱讀大王小王比較聰明,總會拿出和別人不一樣的答案,她說:“這是一只幸運的鴿子,受傷后被爸爸撿到了,最后我和爸爸一起幫他治好了傷。”
感想:一直認為自己班上學生不愛發言,可今天的課堂卻給了我深思,更是讓我看到了希望,要充分相信學生的潛能。作為教師,提的問題一定是要有效的,可以引起學生思考的,這樣才能讓他們品嘗到閱讀的樂趣。我想只有讓學生讀出自己與眾不同的感受,才算真正讀懂文章。
《雪兒》授后小記--白云 篇10
師:每個人都有一個名字。我的名字叫“薛法根”(書寫在黑板上)。念念老師的名字,有什么感覺?
生:感到很拗口。
生:好象很生硬。
生:不太好聽。
……
師:看起來,大家都不太喜歡我的名字。但我卻感到很自豪,因為這個名字寄寓了我父母對我的殷切期望。請問,你叫什么名字?
生:劉詩穎。
師:一個悅耳的名字。
生:金陽。
師:多么響亮的名字!
生:晏陽天。
師:“艷陽天”?充滿詩意的名字!你的生活天天都是“艷陽天”!
……
師:其實,每個名字后面都飽含著父母、親人對你們殷切的期望、美好的祝福、無限的關愛。再來念念這個名字,你又有什么樣的感受?(板書:雪兒)
生:很美。
生:很好聽。
生:像雪白雪白的雪花一樣。
師:能使人產生豐富的聯想。
生:這個名字很溫柔。
師:(驚喜地)感覺真好!
生:誰會這么白呀?
師:你呀!(眾大笑)。
生:像一個女孩子的名字。
師:這是一只鳥的名字(眾笑),是“我”為一只信鴿取的名字。“雪兒”是在我什么樣的情況下來到了我的身邊、進入了我的生活?請你打開書,認真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生:(自由地大聲朗讀課文)
師:同學們讀得非常專心!誰愿意回答剛才的問題?
生:雪兒是在我的腿跌傷的情況下來到我的身邊的。
師:這一點大家都能看出來。能看到別人沒有看到的地方嗎?
生:雪兒是在我一個人在家,十分孤獨的情況下來到我的身邊的。
生:雪兒是在我非常寂寞的情況下來到我的生活里的。
生:雪兒是在我向往到外面去卻又不能去的情況下來到我的身邊的。
師:這真是無奈!
生:雪兒是在我單刀有點無聊的情況下來到我身邊的。
師:沒事可做,無聊至極!
生:雪兒是在我憂愁的情況下來到我的身邊的。
師:的確有那么一點點兒憂傷。
師:在文中,作者并沒有寫自己內心的這些感受,而是通過哪些詞、哪些句子表達出來的?
生:作者是通過“只剩下我一個人”、“我多么向往外面那明媚的春光啊!”這些內容表達自己的心情的。
師:一個“只剩下”,一個“多么向往”,用得多么貼切、傳情啊!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把這種心情表達出來。
生:(讀得都很有感情)
師:在與我相依相伴的日子里,我是怎樣對待雪兒的?請你往下讀課文。讀一讀、想一想、劃一劃。
生:(認真閱讀課文)
師:誰愿意和大家交流?
生:我給雪兒洗澡、在它的傷口上敷藥。
師:那是給雪兒療傷。(板書:療傷)
生:我是這樣對待雪兒的:在雪兒受傷的時候,我給它療傷。
師:(高興地)同學們有沒有聽出來,他這次的回答與剛才有什么不同?
生:用上了“療傷”。
生:加了“在……的時候”,我是怎樣對待雪兒的。
師:這樣說,就更加具體、明白了。誰還能這樣概括下面的內容?
生:在雪兒變得雪白雪白的時候,我給它取名字。(板書:取名)
生:在我知道雪兒是“藍天信使”的時候,我更盼望著它的傷快點兒好起來。(板書:期盼)
生:。(板書:歡呼)
生:在雪兒又飛回陽臺,舍不得離去的時候,我把雪兒輕輕捧起。
師:干什么?
生:祝福雪兒重返藍天。(板書:祝福)
生:在雪兒飛回藍天的時候,我為雪兒感到高興。
……
師:同學們概括得很準確,說明同學們已經初步讀懂了課文的內容。現在,誰能將這些內容連起來,完整地概括一下?
生:我給雪兒療傷、取名;盼望著它的傷快點兒好起來;為雪兒歡呼;祝福雪兒重返藍天。
師:很概括!但不美了。
生:在雪兒受傷的時候,我給它療傷、取名;在知道雪兒是“藍天信使”的時候,我更盼望著它的傷快點兒好起來;當雪兒展開雙翅飛起來的時候,我為雪兒歡呼;在雪兒舍不得離去的時候,我祝福雪兒重返藍天,為雪兒感到高興。
師:這樣概括!聽起來又明白又舒服!
師:有人說:一句話一顆心。我們讀書,還要從那些含情脈脈的句子里讀到作者的那顆跳動的心!比如這個句子:“雪兒,這兒就是你的家,你安心養傷吧!”你聯系上下文讀一讀,能體會到那顆心嗎?
生:我感受到作者對雪兒的愛心。把自己的家當作雪兒的家了。
生:我讀出了作者有一顆同情心。
生:我感覺到作者有一顆善良的心。只有善良的人才會為一只鴿子療傷,待它這么好。
師:你也有一顆善良的心!
生:他有一顆良心(眾笑)。
師:對啊!我們從這句話中能讀到那顆善良的心,簡稱良心(眾又笑),那才算真正的閱讀。
師:還有人說:一件事一片情。我們更要從“我”為雪兒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感受到“我”對雪兒的一片深情。比如這樣一件事:(出示句子,學生朗讀)從此,我天天和雪兒一起到陽臺上去看藍天,去看藍天上那飄飄悠悠的白云……你會一個人去看藍天白云嗎?會天天去看嗎?而作者卻和雪兒天天去看藍天白云,他又有什么樣的獨特的感受呢?讀一讀,感受一下!
生:(自由讀書品味)
生:我一個人看藍天白云是很孤單的,而和雪兒一起看就不孤單了。
師:有伙伴了!
生:我的腿受了傷,雪兒的翅膀也受了傷,兩個都只能去看藍天白云了。
師:同病相憐啊!
生:我和雪兒一起去看白云,心情是很愉快的,不再是憂傷的。雪兒也是很愉快的。
生:我和雪兒都向往外面美好的春光。
師:同學們體會得很好!你們再留意一下,作者不寫去看藍天、白云,而要寫成“去看藍天,去看藍天上那飄飄悠悠的白云……”。這里面又包含作者什么樣的感情呢?
生:我覺得“飄飄悠悠的白云”是動的,看起來很美,很好看。
師:是變化的,飄動的!
生:這里的省略號表示還有許許多多的白云的樣子,看也看不完,看也看不厭。
師:你能注意省略號中蘊涵的內容,了不起!
生:看“飄飄悠悠的白云”,心情是很舒暢的、輕松的。
生:看這樣的白云藍天,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忘記了傷痛和憂愁。
生:這樣“飄飄悠悠的白云”似乎帶走了我們所有的煩惱,心情也和白云一樣“飄飄悠悠”了!
師:真是詩一樣的語言、詩人一樣的心靈!是啊,正是作者和雪兒在一起時的心情是美麗的,那藍天上飄飄悠悠的白云才顯得那么美麗、舒服!是心情改變了藍天白云,而又是誰改變了我的心情?
生:雪兒!是雪兒的到來使我的心情變得開朗、美麗了。
師:現在,我們一起再來讀這段話,相信你的感受會和剛才不一樣。
生:(有感情地朗讀)
師:一句話一顆心,一件事一片情。我們就這樣去讀課文,就能讀出課文中豐富的情感,就會發現別人讀不到的東西。自己用心讀讀下面的幾段話,看看自己有沒有這樣的體會?
生:(很投入地朗讀課文)
師: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讀給大家聽聽,好嗎?
生:(朗讀課文第3自然段,流利但沒有激qing。)
師:聽得出來,你很努力,讀得很流暢。但對“藍天信使”的理解可能還不夠,想一想:雪兒是怎樣一只信鴿?
生:(再讀課文,語氣加重,很有力量。)
師:(高興地)你感受到這是一只怎樣的信鴿了嗎?
生:勇敢、忠誠的信鴿。
師:對這樣的信鴿,“我”內心的感情呢?
生:非常喜歡的。
生:還有敬意!
生:為雪兒感到驕傲、自豪!
生:對雪兒寄予了希望,希望它能為人們傳遞更多的信息。
師:這樣一體會,再讀課文,感覺就不一樣了。誰來讀?
生:(讀得很有激qing!)
生:(朗讀其他自然段,略。)
師:老師想讀最后一個自然段。(很有感情地朗讀第六自然段。)你聽得出我的心情嗎?
生:十分快慰!
生:快樂的、欣慰的、高興的。
師:與雪兒在一起的時候,我是快慰的;雪兒飛走了,我不是又孤單、寂寞了嗎?
生:我是為雪兒的傷好了,能重返藍天而感到高興。
生:我是為能養好雪兒的傷而感到欣慰。
生:我和雪兒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日子,心里十分高興。
生:我以后還能常常回憶這段和雪兒生活的美好時光,心里就不空虛了。
師:一段美好的生活,一個難忘的回憶!
生:我的傷也會和雪兒的傷一樣,會很快好起來的,所以我就感到很快慰。
……
師:讀到這里,我們一起回顧一下課文,雪兒的到來,使我原本寂寞、孤獨、憂傷、無聊的生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生:變得更加充實了。
生:變得更加有意義了。
師:即使是天天看藍天白云這樣單調的生活也有滋有味了!
生:也使我更加珍惜每天的生活。
生:即使雪兒走了,我也會自己充實自己的生活的。
師:深刻!
生:變得更加快活、不單調了!
……
師:那么,是不是每個人遇到這只受傷的信鴿都會有這么一段令人難忘的、美好的日子?
生:不會!只有愛信鴿的人才會這樣與雪兒一起生活。
生:有些人只會傷害信鴿,根本不會有那種美好的生活的。
生:善良的人才有美好的生活。
師:善待生命、珍愛生命的人,才會熱愛生活,他的生活才會有意義、才會有價值、才會有真正的快樂和幸福!祝愿我們每個同學都擁有美好的生活、擁有美好的回憶!
師:當我傷好之后,漫步在明媚的春光里,望著藍天上那飄飄悠悠的白云,我是否又會想起與雪兒相依相伴的日子?是否又會勾起我對雪兒、對那段美好日子的回憶呢?假如是你,你會對雪兒說些什么?請用你的筆,把想對學說的話寫下來,容春風帶給雪兒,好嗎?
生:(自由寫話)
師:誰來交流?
生:雪兒:漫步在明媚的春光里,望著藍天上那飄飄悠悠的白云,我又想起與你相依相伴的日子。記得你剛剛來到我家時,你的翅膀受了傷,渾身黑糊糊的。我從你的眼睛里看到了憂傷,看到了仇恨,看到了無奈。(師插話:你真會看,看到心底去了。三個看到了,充滿深情、語句優美!)雪兒,當時我和你一樣,也受了傷,我們真是同病相憐啊!有了你的陪伴,我的生活似乎變得快活了,變得充實了,變得有滋有味了。(師插話:又是一個充滿感情的排比!)即使是與你天天到陽臺上看藍天白云的日子,也顯得那樣舒服、開心。望著那飄飄悠悠的白云,我與你常常會發呆。(師插話:發呆?建議改為“產生無限的遐想”或者“露出甜蜜的微笑”)雪兒,現在你又在哪里為人們忠實地傳遞著信息?雖然看不見你,但是我會為你永遠祝福的!、
師:情真意切!
生:雪兒:漫步在明媚的春光里,望著藍天上那飄飄悠悠的白云,我又想起與你相依相伴的日子。雪兒,是你改變了我的生活。我在受傷的時候,整天感到孤單、寂寞,感到無聊、憂愁。你來到了我的身邊,我立刻變得忙碌起來,為你洗澡、敷藥,為你取名,陪你看藍天白云。當你傷好之后,我為你歡呼,為你祝福。我們之間結下了深厚的情意,分別的時候,誰都依依不舍。雪兒,謝謝你給了我美好的一段生活,謝謝你給了我一個美好的回憶。
師:其實,雪兒也會從心底感謝你,感謝你對它的悉心照料、感謝你對它的關心愛護、感謝你給它六下的美好的生活回憶!
……
師:在與同學們相依相伴的兩堂課里,你們也給了老師一段美好的生活,給老師留下了一個美好的回憶。謝謝同學們!
《雪兒》授后小記--白云 篇11
讀《雪兒》真的愛雪兒,也愛“我”的爸爸。“我”的爸爸用受了傷的雪兒與“我”作伴,其用意真的獨特,孤獨的“我”許久不再孤獨,與雪兒同時好起來,飛向藍天。這也許就是人與大自然的一種融合吧。
看得出,“我”的爸爸、媽媽多么的忙碌;看得出“我”的爸爸、媽媽用心良苦。“我”的爸爸沒有直接告訴“我”應該怎樣面對跌傷,而是用那只“信鴿”來傳達父親那種特別的叮嚀。爸爸給“我”帶回一只受傷的白鴿,爸爸和“我”給它洗澡、敷藥,爸爸對“我”說信鴿不怕任何艱難險阻,能飛越千山萬水。文中寫“爸爸”有五個動詞——給、帶、撿、洗、說,這五個詞改變了“我”,讓“我”的注意力從此轉移了,讓“我”懂得了“關注”,讓“我”有著美麗的期盼,終于有一天“我”為雪兒歡呼了,這種歡呼其實就是“我”的自我歡呼,這種歡呼,“我”的爸爸、媽媽都能看見,這種歡呼屬于這個忙碌而極具愛心的家庭……
也許我們無法讓我們的學生理解這一切,我想在引導學生閱讀中,也會自然滲透這種特殊的“愛”,特別第二、三、四、五自然段的閱讀,學生如果邊讀邊想,也會在無形之中,把這種“愛”轉移至自己的心中。
“理解”文中爸爸的行為,其實就是引導三年級學生初步學會思考,通過“我”對雪兒的所為,思考如何自主面對生活。這一課,“我”的行動,其實是讓自己健康成長的最好的藥。
《雪兒》授后小記--白云 篇12
語文學科應注重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在教學《雪兒》一課時,雖然課文中“我”對雪兒的愛顯而易見,但要真正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感受“我”對自由生活的熱愛與向往,光靠課文中的語言是難以企及的。我在反復研讀文本的基礎上,選擇了這樣一句話,作為想象的基點,“從此,我天天和雪兒一起到陽臺上去看藍天,去看藍天上那飄飄悠悠的白云……”引導學生想象,我們看到藍天時心里又會想什么呢?外面的天是那么藍,我們卻只能待在家里,多么希望能到外面去玩呀……通過一次次的想象,一次次的讀文,雪兒和“我”對自由的那份向往之情便呼之欲出了。
在有所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感情朗讀。同時,還要引導學生抓住“給它洗了澡”、“在它傷口上敷了藥”、“和雪兒一起……去看藍天,去看藍天上飄飄悠悠的白云”等到詞語,讀懂“我”對雪兒的關切、憐愛之情,特別是通過“啊!我為雪兒歡呼!你看它那雙翅膀被春風高高地托起,在藍天中劃出了一道美麗的弧線”、“我把雪兒輕輕捧起”等詞語,悟出“我”對雪兒的喜愛以及為它重返藍天而快樂的心情。學生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使自己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達到融為一體的境地。
《雪兒》授后小記--白云 篇13
片段1:
師:“雪兒”是在我什么樣的情況下來到了我的身邊、進入了我的生活?請你打開書,認真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生:(自由地大聲朗讀課文)
師:同學們讀得非常專心!誰愿意回答剛才的問題?
生:雪兒是在我的腿跌傷的情況下來到我的身邊的。
師:這一點大家都能看出來。能看到別人沒有看到的地方嗎?
生:雪兒是在我一個人在家,十分孤獨的情況下來到我的身邊的。
生:雪兒是在我非常寂寞的情況下來到我的生活里的。
生:雪兒是在我向往到外面去卻又不能去的情況下來到我的身邊的。
師:這真是無奈!
生:雪兒是在我孤單的有點無聊的情況下來到我身邊的。
師:沒事可做,無聊至極!
生:雪兒是在我憂愁的情況下來到我的身邊的。
師:的確有那么一點點兒憂傷。
師:在文中,作者并沒有寫自己內心的這些感受,而是通過哪些詞、哪些句子表達出來的?
生:作者是通過“只剩下我一個人”、“我多么向往外面那明媚的春光啊!”這些內容表達自己的心情的。
師:一個“只剩下”,一個“多么向往”,用得多么貼切、傳情啊!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把這種心情表達出來。(學生有感情地讀)
一點思考:
文章是靠語言文字塑造形象、抒發感情的,而要使小學生受到感染,通過語言文字來體會文中情感,就需要教師盡量讓學生把書中描繪的畫面與具體生動實在的形象及生活的體驗掛起鉤來,增強語言文字的形象感,這樣學生才能“讀得進”。
接著,由形激情,以形促讀,學生的自身情感與文章里所表達的情感交融一體。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在讀文的過程中,學生為雪兒疼、替雪兒急、盼雪兒傷愈的情感就很自然地流露出來了。
片段2:
我在引導學生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之前,突發奇想:“同學們仔細讀讀這一節,看看這是一只什么樣的鴿子?”
生:“老師,我讀了這段課文,我看到了一只受傷的鴿子。從第一句話就明白的看出來了。”
生:“老師,我看到的是一只可憐的鴿子。因為課文里說它的身子很臟,眼睛里充滿哀傷。”
生:“不對,我看到的是一只幸福的鴿子。雖然它受了傷,但是被爸爸撿到了,并且為它洗澡、敷藥,在它困難的時候有人關心它,它不幸福嗎?”
生:“我認為這是一只漂亮可愛的鴿子,因為它洗過以后變的雪白雪白的了。”
生:“我認為這是一只通人性的鴿子,你看它天天和“我”到陽臺上去看藍天,看白云。”
生:“老師,他們說的好像都有道理,但我覺得說這是一只向往藍天、渴望自由的鴿子才是最好的答案。”
師:“是啊”,看到一張張漲得通紅的小臉,興奮之情不由得溢于言表,“老師真高興,同學們肯動腦、會讀書了。用你們聰明的目光看到的鴿子,連老師都沒想到呢。”“的確,這是一只受傷的可憐的但是又漂亮幸福的鴿子,也是一只有靈性渴望自由的鴿子。”
生:“老師,我還看到了,‘我’的腿跌傷了,一個人在家,我也渴望自由。”還沒等我說完,向來好插話的張同學又急切報告自己的新發現,“因為我和鴿子都受傷了,我和鴿子一起去看藍天,所以看出‘我’也渴望自由。”
師:“真是厲害,我居然還沒看出來”,我一陣竊喜,“你這一說我恍然大悟,是啊,‘我’腿傷了,雪兒翅膀傷了,這才叫‘同病相憐’;在一起又都渴望健康、自由,這才叫‘患難---’”我故意拖了腔調,沒想到好多同學真的接出了“患難與共”……
一點思考:
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情境的創設非常重要,它不但有利于拓寬學生視野,幫助學生想象,同時更有利于促使學生去感悟文中的情和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課文,喚起創新意識,激起創新欲望。學生在邊讀邊想中,也會在無形之中,就會把文中的感情基調轉移至自己的心中。課后我一直為這段沒有預約的精彩興奮著:老師只要放下架子,師生平等對話,學生的生命就很容易在課堂喚醒和激賞;也只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課堂才會閃爍著一種流動生成的變化美。
在文中結尾處我及時促悟:“看到雪兒終于翱翔在藍天,我們多么高興啊!這時你想對雪兒說些什么呢?”這樣,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美好的想象空間里遨游。最后及時設問:“此時翱翔在空中的雪兒,它的心情如何呢?它會對照顧它、關心它的小姑娘說些什么呢?”把課堂氣氛又推上了另一個高潮。
《雪兒》授后小記--白云 篇14
語言文字是人的`思想認識、道德情感、價值觀、人生觀等生命意義的一種載體,因此可以說,文本并非僅是一種物化的客觀存在,而是一種理性化了的生命體。文本的這種極具隱蔽性的生命意義,只有用感性的方式才能顯現出來,而且也只有當閱讀主體對文本的這種生命意義有所覺悟、有所觸動時,文本的生命意義才會真正生存。在我們的閱讀課堂中,就是采用感性的方式讓學生和文本進行生命的對話,用文本的意義提升學生的生命。
在教學《雪兒》一課讀悟課文的第四自然段。這段話寫的是“我”為雪兒傷愈后重新飛回藍天而歡呼。教學由學生聽教師朗誦開始,接著讓學生在躍躍欲試中配上動作自由誦讀,這就使學生帶著閱讀期待,以個性化的方式走進文本,還原語言的形象,感受語言的情感。然后引導學生在讀中質疑,緣疑再讀,最后補白省略,使學生在“讀”這一感性的學習方式中,在表達閱讀感受中,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理解教材、感悟教材。
不僅深切體驗到“我”的喜悅之情,而且從中覺悟到善待生命的感覺竟是如此的美妙!從而在愉悅中不知不覺地提升自己的生命意義和生命價值。
《雪兒》授后小記--白云 篇15
江陰市晨光實驗小學 吳雪萍 黃惠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生字,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憑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理解“我”和雪兒之間的深厚感情,體會“我”的美好心靈。
【重點難點】通過對課文重點詞句的理解和對課文空白處的想象,理解“我”和雪兒之間的深厚感情,體會“我”的美好心靈。
【教學準備】兩幅鴿子圖(第一幅畫有一只受傷的鴿子,第二幅畫有一只展翅飛翔的鴿子)、輕音樂錄音帶、小黑板
【教學意圖】通過情境的創設,以形促讀,以境促讀,讓學生在讀中生情,在讀中激情,在讀中感悟。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提示課題,質疑導入 。
1、世間有各種各樣的感情,你體會過人與動物之間的真情嗎?今天,老師為小朋友們帶來一個發生在受傷的孩子和受傷的鴿子之間的感人故事,題目是:雪兒。
(板書:注意“雨”字頭的寫法,齊讀,注意“兒”讀輕聲)
2、讀了課題,你想提什么問題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字音。長句子要多讀幾遍。
2、檢查自學效果。
(1)出示生字:媚敷弧喃剩鴿撿哀悠阻忠遞盼線慰
指名讀,要求聲音響亮,讀音正確。其他同學仔細聽,讀對了掌聲送給他,有錯誤舉手糾正。
(2)出示詞語
明媚的春天 美麗的弧線 艱難險阻 飄飄悠悠 千山萬水 輕輕捧起 十分快慰
要求不但要讀準確,還要讀好,把詞語的意思讀出來。
①指名讀②評價③再指名讀④齊讀
(3)交流讀書收獲:通過初讀課文,你已經知道了什么?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自由練讀課文,不但要注意聲音,還要表情。
2、采用指名讀、小組讀、男女生讀、范讀等多種形式分節朗讀課文。
3、默讀課文,完成填空。
①爸爸帶回,我為雪兒,盼望。
②聽爸爸說雪兒是,我更盼望。
③雪兒展開,我望著心里。
這三句話分別是哪些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4、小結
四、出示生字,指導書寫
1、范寫,明確注意點。重點指導“剩、慰”
2、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一、出示圖片,激情導入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7課《雪兒》,你們看,雪兒飛來了!
(出示展示飛翔的雪兒圖)同學們,這就是雪兒,你們喜歡雪兒嗎?請你說一句喜歡它的理由。
2、可是有一天,你們喜歡的雪兒受了傷。(出示受傷的雪兒圖)它飛不起來了,你看,它的眼睛里充滿了哀傷。你看到了這樣的情景心里怎樣?你會怎么辦呢?
3、你們說得真好,我們知道作者此時正受傷在家,十分孤獨寂寞,她看到受傷的雪兒,又會怎么想呢?
4、相似的遭遇使作者對雪兒格外同情,那么她又是怎樣對待雪兒的呢?
二、細讀課文,朗讀感悟
(一)學習課文2、3小結
1、默讀課文2、3自然段。“我”和爸爸是怎樣對待雪兒的?
劃出有關句子,圈出重點詞。
(生讀、畫、師巡視)
2、交流。
3、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
4、小黑板出示:“從此,我天天和雪兒一起到陽臺上去看藍天,去看藍天上那飄飄悠悠的白云……”
①我和雪兒一起到陽臺上去看藍天,去看藍天上那飄飄悠悠的白云,心里會怎樣想呢?
②是啊,這句話不僅要讀出對雪兒的憐愛,還要讀出作者對雪兒能早日展翅飛翔的盼望,以及自己對外面世界的向往,想聽聽老師是怎么讀的嗎?(范讀)
③讀得怎么樣?你們也想讀得和老師一樣好嗎?要想讀得好,不但要注意聲音,還要注意表情。(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
5、從爸爸那里,我知道了什么?
6、雪兒如此勇敢、忠誠,是人們的好幫手,于是(引讀)
誰能讀好這一段呢?(指名讀)
(二)學習課文(4—6節)
1、在作者的細心照料下,她的盼望終于實現了。指名讀第4節
2、雪兒終于又能展翅飛翔了。(出示展翅飛翔的雪兒圖)看到雪兒的傷好了,你的心情怎樣?(高興、激動)
3、文中的“我”的心情和我們一樣,課文第4小節中哪一句話寫出來了?請找出來。
4、誰能用高興的心情讀好這一段?請大家練讀。指名讀。
5、聽了你的朗讀,老師仿佛看到了雪兒在藍天中飛翔,老師也想讀一讀,可以嗎?請聽老師朗讀第3句,你們邊聽邊想象,雪兒在空中是怎么飛翔的?你覺得它飛得怎樣?(引導學生從“托”、“劃”、“美麗的弧線”等詞上體會雪兒動作的有力,姿態的優美)
6、雪兒不但能飛,而且飛得矯健有力、姿態優美,你們想和雪兒一起飛嗎?讓我們配上輕快音樂一起朗讀第4小節,邊讀邊和雪兒一起飛吧!(配樂表演讀)
7、看到雪兒終于翱翔在藍天,這時,你想對雪兒說些什么呢?
8、此時,翱翔在藍天的雪兒,它的心情又如何呢?它會對照顧它,關心它的小姑娘說些什么呢?
9、是啊,當我孤獨寂寞的時候,是雪兒給我帶來了快樂。當雪兒翅膀受傷時,是“我”挽救了它的生命,給了它悉心的照顧。我和雪兒相依相伴了這么久,我們之間已產生了深厚的感情。現在要分別了,多么讓人舍不得呀!請同學們帶著依依不舍的心情朗讀第五自然段。
(1)自由讀。
(2)指名讀。
(3)挑戰讀。
(4)齊讀。
10、“我”對雪兒依依不舍,雪兒飛走了,“我”為什么還感到十分快慰呢?
11、齊讀最后一節。
三、總結全文,遷移練習
1、這篇課文主要寫了文中的“我”幫助受傷的雪兒,讓雪兒重新飛向藍天的故事,在與雪兒相識相伴的日子里,我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2、有自己喜愛的小動物嗎?你們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愿意把它寫下來嗎?……
《雪兒》授后小記--白云 篇16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通過對課文重點詞句的理解和對課文的朗讀感悟,理解“俺”和雪兒之間的深厚感情,體會“俺”的美好心靈和可愛形象。
3、激發同學保護小動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通過對課文重點詞句的理解和誦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俺”和雪兒之間的深厚感情,體會“俺”的美好心靈和可愛形象。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鴿子圖;課文配樂錄音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這節課,俺們繼續學習《雪兒》,(課件展示雪兒在天空自由的飛翔)雪兒飛來了,同學們,你們喜歡雪兒嗎?
2、假如有一天,你們喜歡的雪兒受了傷。飛不起來了,你的心會怎么?
3、課文中的“俺”是怎樣對待雪兒的呢?
(設計意圖:激活同學已有的生活經驗,喚起愛心,促使他們去感悟文中的情和景。)
二、精讀課文,朗讀感悟
(一)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體味作者孤寂、向往春光的情感。
1、指名同學朗讀這一段,通過數人朗讀,比較優劣、詢問感覺的操作步驟,讓同學體驗作者情感。
2、(問讀得好同學)同學們都說你讀得好,你讀的時候,感覺到什么了?讀的時候你是怎么感覺到的?
(設計意圖:讓同學在讀中比較,增強自主閱讀能力。)
(二)讀課文2、3自然段
1、自由讀第2、3自然段。“俺”和爸爸是怎樣對待雪兒的?
邊讀邊劃出有關句子、重點詞。
2、讀后討論交流。
(課件展示)“從此,俺天天和雪兒一起到陽臺上去看藍天,去看藍天上那飄飄悠悠的白云……”
讓同學反復讀。(自由讀、齊讀)
①“俺”和雪兒一起到陽臺上去看藍天,去看藍天上那飄飄悠悠的白云,心里會怎樣想呢?
②是啊,這句話不只要讀出對雪兒的愛,還要讀出作者對雪兒能早日展翅飛翔的盼望和自身對外面世界的向往。(指名班級平時朗讀的同學讀)
③你們也想讀得和他一樣好嗎?要想讀得好,不但要注意聲音,還要注意表情。(師范讀)
3、從爸爸那里,“俺”知道了什么?
4、雪兒如此勇敢、忠誠,是人們的好幫手,于是(引讀)
誰能讀好這一段呢?(指名讀)
(設計意圖:引導同學反復誦讀,增強語言文字的形象感,同學更能專注地領悟課文語言表達的精當。讀中感悟,讀中想象,升華愛心。)
(三)讀課文4—6自然段
1、“俺”的盼望終于實現了嗎?指名讀第4節
2、雪兒終于又能展翅飛翔了。(課件展翅飛翔的雪兒)雪兒的傷好了,你的心情如何?(高興、激動)
3、文中的“俺”的心情和俺們一樣,課文第4小節中哪一句話寫出來了?誰能找出來?
4、集體練讀。指名讀。
5、聽了你的朗讀,老師仿佛看到了雪兒在藍天中飛翔。
請聽老師朗讀第3句,你們邊聽邊想象,雪兒在空中是怎么飛翔的?你覺得它飛得怎樣?(引導同學在“托”、“劃”、“美麗的弧線”等詞上體會雪兒姿態的優美的飛姿)
6、雪兒飛得矯健有力、姿態優美,你們想和雪兒一起飛嗎?讓俺們隨著輕快的音樂朗讀第4小節,邊讀邊和雪兒一起飛吧!
7、看到雪兒終于飛翔在藍天,這時,你想對雪兒說些什么呢?
8、此時,飛翔在藍天的雪兒,它的心情又如何呢?它會對照顧它,關心它的小姑娘說些什么呢?
9、當“俺”孤獨寂寞的時候,是雪兒給俺帶來了快樂。當雪兒翅膀受傷時,是“俺”挽救了它的生命,給了照顧。俺和雪兒相依相伴了這么久,俺們之間已發生了深厚的感情。現在要分別了,多么讓人舍不得呀!請同學們帶著依依不舍的心情朗讀第五自然段。
10、“俺”對雪兒依依不舍,雪兒飛走了,“俺”為什么還感到十分快慰呢?
11、齊讀最后一節。
(設計意圖:讀中想象,從而體會人鳥情深。同學的審美情趣、情感態度等語文素養在潛移默化中逐步形成。)
四、總結全文,興趣練筆
1、這篇課文主要寫了文中的“俺”協助受傷的雪兒,讓雪兒重新飛向藍天的故事,在與雪兒相識相伴的日子里,俺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2、有自身喜愛的小動物嗎?你們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能把它寫下來嗎?(課件出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