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的云霧》教學案
簡介廬山的云霧: 廬山在我國江西省九江市南,四季風景如畫。廬山峰奇山秀,瀑布聞名中外,最神氣的要數廬山的云霧了,廬山的云霧既濃又多,并且變化莫測,姿態萬千,是廬山的一大奇景。 揭題。(板書:廬山的云霧)談話導入:廬山的云霧這一神奇的景象吸引了無數中外游客,令每一位到過那里的人都流連忘返、回味無窮。廬山的云霧到底奇特在何處呢,通過學習課文我們就知道了。 指名逐段朗讀課文,每讀完一段及時正音。 感知廬山云霧的特點。 說說課文描寫了廬山云霧的哪些特點。 指導寫生字。 出示生字: 廬 瀑 幻 似 姿 籠 罩 系 瀉 返 學生認真傾聽,對廬山的云霧有個初步的了解。 學生齊讀課題。 逐段朗讀課文,并說說這段主要講了什么。 學生自讀課文,各自體會廬山云霧的特點。(一是千姿百態;二是瞬息萬變。) 認讀生字,找出難記難寫的字提醒大家注意。 學生書上描紅生字。 脈絡:這篇課文共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了廬山云霧的多和美。第二、三自然段:分別寫了廬山云霧的特點。 第四自然段:寫人們對廬山的云霧流連忘返。 重點指導書寫: 瀑:右半部分的下面不能寫成“水”。 幻:左邊不能寫成“ ”,右邊不能多“ ”。 第二課時 一、激趣導入 二、學習一、二自然段 二、學習三、四自然段 作業設計 廬山的景色十分秀麗,云霧繚繞,大家想去親眼目睹一下嗎?放錄像。 廬山的云霧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過渡:課文是怎樣描寫廬山云霧的呢? 第一自然段。 1、引說第一句,教師:“廬山的景色……”出示問題。 交流: (1)指導朗讀:那里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尤其是變幻無常的云霧,更給它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a、“尤其”可以換成什么詞? b、廬山的云霧特別在哪里? c、誰能讀好這句話?指導朗讀。(前面應稍輕,后面稍響) 在山上游覽、漫步,有什么感覺? (2)指導朗讀:在山上游覽,似乎隨手就能摸到飄來的云霧。漫步山道,常常會有一種騰云駕霧、飄飄欲仙的感覺。a、指導學生練習朗讀表演。 b、老師描述,讓學生閉眼想象上述情景。 在山上游覽漫步,眼前漂浮的是云霧,迎面拂過的是云霧,身邊流動的是云霧,腳下踩著的是云霧,此時此刻你仿佛升上了云端,駕著云霧在天空中行走,進入了仙境。 c、 伸出你的小手摸一摸身邊的云霧,現在你有什么感覺? d、誰再來讀一讀這句話?(騰云駕霧、飄飄欲仙讀得慢一點) e、讀了這句話你感受到什么? (板書:多) 第二自然段。 教師巡視。 引導匯報:你們都畫了什么呀?(教師指著黑板上同學所畫的內容。)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看畫面,廬山的云霧是不是和我們畫的一樣呢? 你們的朗讀,老師仿佛也置身于廬山的云霧中,我也想來讀一讀。(師范讀) 我們看了四種云霧的姿態,其實它的姿態遠不止四種,作者只選了四種典型的姿態向大家作了介紹,它還會有哪些姿態呢? 小結:這一自然段圍繞中心句,具體描述了云霧在四個不同位置所呈現的不同姿態,突出了廬山云霧千姿百態這一特點。 回想一下我們剛剛是怎樣學習這一段的? 第三自然段。 1、請同學們小組合作,用學習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自學第三自然段。 2、引導交流: 過渡:廬山給云霧籠罩著,千姿百態,瞬息萬變,給廬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你們還愿回去嗎?是啊,真是舍不得離去。真令人——留連忘返。 第四自然段。 讀到這,你想對廬山說什么? 1、喜歡畫畫的同學,可以用手中的畫筆把廬山的云霧畫下來。 2、喜歡背誦的同學,可以背一背廬山的古詩。 3、課后讀拓展閱讀上的相關文章。 欣賞錄象,感受云霧之美。 學生談感受。 學生:“十分秀麗” 學生自由讀并找句子,思考喜歡的原因。 讀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并說說喜歡的原因。 學生回答:特別 學生回答:變幻無常 指名讀,齊讀。 學生討論交流。 學生自由練讀,做動作,指名學生一人讀,一人表演。 學生閉眼想象。 學生伸出手來感受身邊的云霧。 指名學生讀,體會騰云駕霧的感覺。 學生體會云霧的多。 學生自讀,畫出中心句并交流:云霧的千姿百態。 學生找句子。(那些籠罩在山頭的云霧……巨大的天幕。) 學生尋找答案交流。 自讀課文,兩人合作用筆在紙上把云霧的姿態畫出來。請兩位同學上黑板各畫出云霧的一種姿態。 學生交流自己所畫內容。 學生欣賞課件。 學生認真傾聽,感受廬山云霧的美和神奇。 根據提綱自學。 學生自學第三自然段。 學生回答:瞬息萬變。 變化又多又快。 學生再讀課文,畫出有關語句。 學生思考。 學生想象交流。 學生自由練說,指名說。 學生產生流連忘返的感覺。 齊讀第四自然段,談談自己的感想。 問題:自由讀第一自然段,找出你最喜歡的句子,讀好它,并想想為什么喜歡? a、“尤其”可以換成什么詞? b、廬山的云霧特別在哪里? 問題: 1、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第2小節。想想這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用直線畫下來。 2、哪些語句告訴我們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的呢?用波浪線畫下來。 3、這里介紹了哪些位置的云霧,它們各是什么樣的? 4、再讀課文,畫出云霧的姿態。 問題: (1)這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 (2)什么是“瞬息萬變”呢? (3)廬山的云霧瞬息萬變,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用筆畫出云霧變化多、變化快的語句。 (4)“一縷輕煙”、“九天銀河”、“白馬”、“冰山”是真的嗎?你能象他一樣展開想象的翅膀,說說云霧的瞬息萬變嗎?還會變成什么? 板書設計 3廬山的云霧 1: 廬山云霧的多和美。 2、3: 千姿百態 瞬息萬變 4: 流連忘返。 教學流程圖(必填):(流程設計以需完成的任務或需解決的問題為線索,是在教學詳案基礎上的高度提煉和歸納,文科以目標導引下的“任務驅動”為主,理科以目標導引下的“問題引領”為主,可手繪) 一、簡介廬山的云霧 二、感知廬山云霧的特點 問題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找出你最喜歡的句子,讀好它,并想想為什么喜歡?a、“尤其”可以換成什么詞? b、廬山的云霧特別在哪里? 問題2: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第二自然段。想想這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用直線畫下來。 2、哪些語句告訴我們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的呢?用波浪線畫下來。 3、這里介紹了哪些位置的云霧,它們各是什么樣的? 4、再讀課文,畫出云霧的姿態。 問題3: 1、這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 2、什么是“瞬息萬變”呢? 3、廬山的云霧瞬息萬變,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用筆畫出云霧變化多、變化快的語句。 4、“一縷輕煙”、“九天銀河”、“白馬”、“冰山”是真的嗎?你能象他一樣展開想象的翅膀,說說云霧的瞬息萬變嗎?還會變成什么? 三、總結 前置學習設計(選填): 課內練習設計(選填): 針對教學重點、難點的教學設計(選填): 教師教學方式(必填):(教師如何教得簡潔,約需占用時間,為了讓學生主動積極有效地學習,你將做什么?怎么做?) 1、指導書寫,練習用鋼筆字書寫生字。注意字的整體結構,把字寫工整,美觀 2、學習課文第二部分(二-三自然段)時,著重讓學生通過充分的朗讀,用想象、語言、形體或書面等表達出自身的體會感悟,再結合適當的引導講解,讓學生真正理解廬山云霧的特點。 學生學習方式(必填):(為了達成你期望的學習目標和效果,學生需要做什么?如何做?) 1、品味詞句,想象意境,彩筆描繪,訓練朗讀。 2、圍繞“廬山云霧的特點”這一中心,抓住文中重點詞句,,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悟廬山云霧千姿百態和瞬息萬變的美,通過邊讀邊思體會第二三自然段是運用怎樣的寫法寫出廬山云霧的綺麗。 教后反思(至少按以下四個問題中的兩個作深度反思和記錄): 1、你覺得通過這節課的教學,學生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了嗎?達成的面和度怎樣?你是怎樣知道的? 2、課堂上的哪些情況與你的預設是有差異的?當出現這種差異時,你又是如何應對和調整的?效果怎樣? 3、如果有機會你對類似的班級上一次相同的課,你的教學會作出哪些調整?為什么? 4、這節課有你印象特別深刻的細節嗎?還有其它想記錄和反思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