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飛蜻蜓 教學案
zhǎng wò píng héng tiáo zhěng jié gòu( ) ( ) ( ) ( )2、辨字組詞:蜻( ) 塘( ) 蚊( ) 商( ) 睛( ) 糖( ) 紋( ) 摘( )3、填一填:陶行知是我國著名的 家。他提出了“ ”“ ”“ ”等教育思想。五、擴展延伸*回去后觀察蜻蜓標本,了解它的構造。【教學反思】第2課時(探 究 案)【學習目標】1、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 2、邊讀邊思考,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了解有關蜻蜓的科學知識,懂得蜻蜓是人類的好朋友,感悟陶行知對孩子的諄諄教導。【學習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熱愛大自然,激發學生保護益蟲、保護地球的思想感情。【學習難點】體會重點句子的含義。【預習準備】收集蜻蜓的標本,了解其構造。【學習過程】一、預習導入1、從文中找出陶行知和孩子們的對話,想一想:陶行知為什么勸孩子們把蜻蜓放了?方法指導:a、讀課文。b、抓住重點詞句勾畫批注。c、邊讀邊想像畫面,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二、自主探究1、直接勸孩子們把蜻蜓放了就行了,為什么陶行知要向孩子們介紹蜻蜓的眼睛和尾巴?2、認真讀陶行知介紹蜻蜓眼睛和尾巴的語言,討論交流他這樣做的目的?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在小組內提出,交流。三、合作交流群學:1、說說蜻蜓眼睛和尾巴的特點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