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片美的葉子
教學目標預設: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積累部分課文語言。
2、通過朗讀,欣賞葉子的外在美和內在美,感悟課文所蘊含的哲理,并能淺顯地表達出來。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在其教學建議中又指出:“要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本文文質兼美,語言清新自然,極富詩意和哲理,是一篇典型的托物言志散文。文章的特點決定了本文的教學宜從整體入手,從意趣入手,重點感悟課文所蘊含的哲理,并能淺顯地表達出來,而非用理解去束縛學生的體悟。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提倡學生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
課前準備:課件
課間欣賞:課件呈現多幅樹和葉的圖片,并伴隨播放背景音樂。
談話激趣 俗話說:“紅花還要綠葉襯”,同學們,你們在關注美麗的鮮花的同時,仔仔細細地看過葉子嗎?
欣賞樹葉 現在,咱們就來仔仔細細地看看葉子,邊看邊想,你看到了什么?看的時候,同桌之間可以交頭接耳,可以指指點點。
交流感受 誰來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或你想到了什么?師作隨機點評。
教學流程:
一、 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有位叫金波的大朋友,為了表達對葉子的喜愛之情,專門寫了一篇文章,題目是:做一片美麗的葉子(板書)誰來念念看?還可以怎么念?(如:為了分別突出“一片”、“ 美麗”、“ 葉子”該怎么讀?)照你自己喜歡的方式一起來讀讀課題。
二、配樂范讀,欣賞文本
現在我把這篇文章送給大家,想聽聽它的全文嗎?師配樂朗誦全文。
三、初讀課文,感知文本
1、同學們想讀讀嗎?讀要分出層次,首先是讀通,將句子讀順口。遇到讀不準或讀不通的地方,怎么辦?好,那就放聲地讀吧。
2、我相信,同學們一定能讀正確、流暢。誰愿意試一試?咱們推薦四個代表,每人讀三個自然段。其他同學認真聽,待會兒請你來評一評。
四、精讀課文,感悟文本
1、葉子美在哪里?你從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葉子的美?
有聲的讀書是一種交流,無聲的讀書是一種思考。請大家默讀課文,仔細想一想,拿起筆劃出相關的語句。
(品讀相關句子,感受葉子的美。)
重點句段:
(1)每一片葉子形態各異——你找不到兩片相同的葉子。
●葉子美在哪里?理解“形態各異”。
●雖然都在同一棵樹上,卻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姿態,每一片葉子都是唯一的,獨特的,與眾不同的。你能把這份形態各異的美讀出來嗎?
(2)無數片不同的葉子做著相同的工作,把陽光變成生命的乳汁奉獻給大樹。
●葉子美在哪里?
●樹葉借助陽光可以產生像乳汁一樣的養料,有了這養料,大樹才會茁壯、蔥翠。看,多美的大樹,遠遠望去就像一朵綠色的云。大樹這么美是誰的功勞?對,沒有葉子的無私奉獻就沒有大樹的美,這無私的奉獻就是一種美。
●帶著你的感受把它送到句子里,用你的聲音表達出來,能做到嗎?
(3)綠葉為大樹而生。春天的時候,葉子嫩綠;夏天的時候,葉子肥美;秋葉變黃;冬日飄零——回歸大樹地下的根。
●葉子美在哪里?(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美;無私奉獻的精神美)
●葉落歸根,這對大樹有什么好處?(是啊,即使離開了大樹也要把自己的身體奉獻給大樹。體會葉子的無私奉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