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一、 導入新課
1、 出示金子圖片,讓學生對金子有一個直觀的認識。
圖上這閃閃發光的是什么?誰來讀讀課題?(個讀,齊讀)
見過金子嗎?對它有什么了解?(個說)
2、 講解“淘金者”
點出金子非常珍貴,它簡直就是財富的象征,于是就有很多人想得到它,想方設法地去尋找金子。這些尋找金子的人,我們就把他們叫做?(出示詞語“淘金者”,生說)誰來讀?(生個讀,齊讀)
2、 教讀主人公姓名。
這篇課文所講述的也是一個淘金者的故事。課文中的淘金者是誰?(出示“彼得·弗雷特”,生說)
外國人的名字和咱們中國人的名字有點不同。并且姓和名之間用一個點號以示區分。(個說)彼得·弗雷特的姓是?(個說)文中有多處直呼其名叫?(個說)
誰來叫叫他?(個讀)
二、 初讀課文
1、這篇課文講述了彼得·弗雷特一件什么事呢?下面請同學們把書翻到118頁,自己去讀一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
2、生自讀課文。
3、個生帶讀一類字。(前后鼻音用醒目的顏色標出,對學生進行無聲的提醒)
重點強調“坑坑洼洼”中第二個“坑”讀輕聲,“傾盆大雨”中“傾”、“盆”二字前后鼻音,“買賣”的“賣”讀輕聲。
4、個生帶讀二類字(絕,掘二字讀音用醒目顏色標出。)重點講解兩個同音字“絕、掘”的讀音,“蜂擁而至”的意思,和“一”的變調。
①“絕、掘”你能用組詞的方式來區分他們嗎?(帶讀,先讀字,再讀詞)
②“蜂擁而至”,什么意思?你見過這樣的景象嗎?(出示圖片蜂群、人群)
是不是就是這個樣子?車站的人群是不是也可以用蜂擁而至來形容?誰再來讀一讀這個詞?(個讀、齊讀)
過渡:有些詞語呀,本身就在描述一幅畫面,咱們在讀的時候呀,要在腦海中想象著這個詞所描繪的畫面,這樣才能把詞讀好,讀得有感情。
下面咱們就用剛才的方法再來讀一讀“傾盆大雨”。(出示)先在腦海中想象一下這個畫面,想好了嗎?(個讀、齊讀)
③小小一字真調皮,不同位置愛變調。雖然它很調皮,但也是有規律可循的。個讀規律。
5、練讀課文
攔路虎都解決掉了,下面請大家再去讀一讀課文,把一些你覺得難讀準的字音和一些長句子多讀幾遍。
6、長句子朗讀指導。
(出示兩個長句子)
老師覺得呀,有兩個句子比較難讀,不知你們讀得怎么樣。(個讀)
指導:在意思上聯系比較緊密的詞語要讀得緊湊一些,并且注意適當停頓,這樣就可以把句子讀好了。不信,自己去試試吧。(生練讀,個讀)
7、個讀課文,自選小節。隨時糾正讀音和斷句。
課文總共有幾小節?好,七個機會,咱們就給七個勇敢的人。
8、評議
三、 精讀課文
1、自讀思考,彼得和其他淘金者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聽說有人在薩文河畔無意中發現了金子,淘金者便蜂擁而至,彼得·弗雷特也是其中之一,下面請同學們再去讀一讀課文的第一、二小節,想一想,5年前的彼得和其他淘金者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想法、做法、結果、態度四方面)(生邊說,師邊勾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