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袋麥子教學案例
教材分析
《三袋麥子》是一篇童話故事課文情節生動有趣,語言淺顯易懂。講的是土地爺爺給小豬、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節日禮物——一袋麥子后,小豬、小牛和小猴各自用不同的方式處理了這袋麥子。一年后,土地爺爺故地重訪,并對小豬、小牛和小猴的不同舉措作出了三種不同的評價。面對憨厚可愛的小豬,土地爺爺忍不住哈哈大笑;看到勤勞節儉的小牛,土地爺爺點頭夸贊;尤其是小猴,土地爺爺顯得異常興奮。那么,對土地爺爺的評價應該如何來解讀?在教學中,如何既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與感受,引導學生各抒已見;又注重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引導學生學習正確的思維方法,獲得科學的認識?這些既是本文教學的重點,又是本文教學中可以出彩的亮點。
片斷賞析
師:每到過年的時候,小朋友們都會收到許多壓歲錢。拿到壓歲錢后,小朋友們是怎樣處理的呢?
生:拿到壓歲錢后,都交給了我媽媽,讓她替我保管。
生:我用來買玩具。
生:我會去新華書店買書。多余的錢也請我媽媽保管。
生:我的壓歲錢都自己存著。
生:我的壓歲錢隨我怎么用,我爸爸媽媽從不過問。買學習用品,買吃的,還用來打游戲機。
……
師:小朋友們處理壓歲錢的方式各不相同,那么,誰的辦法更好一些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童話故事《三袋麥子》,讀完課文后,你們一定會有許多新的想法!現在你們自己讀課文,說說自己能讀出什么?小豬、小牛和小猴各是怎么處理各自的麥子的? 生自讀,師巡視引導。
師:土地爺爺對小豬哈哈大笑,假如你是土地爺爺,你會說些什么呢?
生:小豬呀,你真是個貪吃鬼!
生:小豬呀,你那么喜歡吃啊,怪不得你那么肥。
生:小豬真能干,會做各種各樣的食品呢!怎么不給點我吃呢?
……
師:面對小牛的做法,土地爺爺點點頭。它會對小牛說些什么呢?
生:小牛呀,小牛,你真會過日子!
生:小牛呀,小牛,你真節儉呀!
生:小牛呀,你可是一個“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人呀!
……
師:你們誰愿意說說小猴是怎么做的呢?
生讀出有關小猴的語句
師:你們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這三個小動物,你們最喜歡誰?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