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說課稿
一、說教材
今天我要說的是蘇教版小語第五冊語文教材中第22篇課文《金子》。課文講了彼得·弗雷特在淘金無望,便留下種花,終于獲得成功的故事。旨在告訴我們要獲得財富或成功就必須付出辛勤的勞動,想靠意外的收獲是不現實的。課文內容簡明,情節曲折,蘊含的道理深刻,是一篇人文性較強的培養學生觀察、想像及朗讀能力的好材料。“金子”在課文中出現了多次,含義也各不相同。對于學生來說,理解“真金”的含義,體會彼得獲得成功的過程,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
由于本篇課文是一篇人文性較強的文章,所以就意味著本課我學要選擇簡單一點的教法:朗讀感悟法。
三、說學法
新課標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根據這一點我確定了本課學生的學法為朗讀感悟和小組合作學習法。
結合教材內容和學生特點,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反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了解彼得通過辛勤勞動獲得真金的曲折過程,理解“真金”含義。
2、通過學生想象、對話交流,培養和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
具體教學過程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復習舊知,作好鋪墊
課的一開始,我將出示一組詞語,引導學生說說故事主要內容,重溫故事情節,為下面的教學作好鋪墊。接著引讀課題,緊扣課題質疑“彼得找到金子了嗎?他是怎么說的?”,直奔文章重點段。
二、緊扣“唯一”,品讀文本,體會彼得與其他淘金者的不同之處
在這個環節,我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蜂擁而至、一無所獲、掃興離去”,體會淘金者多,但絕大多數未找到真金。從而引導學生去關注彼得,探究彼得實現夢想的原因,通過閱讀交流,逐步感受彼得的成功在于他的堅持不懈、細心觀察、善于思考、辛勤勞動……初步感受到致富的方式各有不同,要獲得成功需要付出艱辛的勞動。
三、結合文本,引導想象,切身體會彼得付出的努力
在這個環節里,我主要指導學生品讀課文5、6自然段,關注細節,如第五自然段中的省略號,第六自然段中的“全部精力”,結合學生實際情況設計了彼得怎樣培育出如此美麗的花兒的練習。同時努力營造氛圍,讓學生想象、交流,體驗彼得培育花苗的“生活”情景,幫助學生與文本之間產生心靈的碰撞。
想想交流:
清晨,天剛蒙蒙亮,彼得……
中午,烈日當空,彼得依然……
暴風雨來臨時,為了保護花苗,彼得……
……
展開你想象的翅膀,選擇其中一個場景具體說一說彼得種花的情景。
我認為課堂上口語片段訓練要求學生的想象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及口語表達能力的綜合應用,課堂上要求學生現場表達,有一定的難度。所以要應用科學合理的訓練方式,階梯式練習更有效,由易到難,由淺入深,這樣的訓練才能事半功倍。
四、總結升華,揭示“真金”
這個環節重在提煉,彼得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原本沒人要的土地現在長滿了美麗嬌艷的鮮花。這些鮮花給彼得帶來了什么?到這里,學生自然能體會到“金子”就是“財富”。而這些都是憑著彼得的細心觀察、善于思考、堅持不懈、辛勤勞動換來的。在這里我適當補充,我們要實現自己的夢想還有很多途徑,讓學生相互交流,這樣處理,水到渠成,學生最終明白“真金”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