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教學設計(精選14篇)
《金子》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本課后,能從中悟出要想獲得財富或成功就必須付出辛勤勞動的道理。
教學重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懂得只有付出辛勤的勞動,才能獲得財富或成功。
教學準備:
多媒體圖片、音樂等
教學時間:2004年12月24日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述: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22課(指屏幕)齊讀課題:金子
二、檢查復習
1、同學們,彼得實現了他的夢想嗎?你從課文的哪兒知道的呢?
板書:彼得
2、下面請同學們打開書,自己讀一讀課文的最后自然段。(生讀)
3、(出示)他不無驕傲地對人說:“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這塊土地里。”
4、從你們的眼神中老師發現后面藏著好多小問號呢?讓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
師:彼得和別的淘金者有什么不一樣呢?
三、探究學習,感悟語言
㈠學習第一~第二段
1、請大家自由讀第一段~第二段。用筆圈一圈,劃一劃。
讀著,讀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為什么?
交流:①蜂擁而至 指導讀
②一無所獲、掃興 、只指導讀
③板書:不甘心落空,埋頭苦干,失望
指導讀,練讀,指名讀 師:聽了你的朗讀,我知道了淘金的人挺多的,(圈點“蜂擁而至”)但還不夠多!誰再來讀?
師:挖到了金子就意味著——富有,發財,這多讓人高興呀!可當他們滿懷著希望卻挖不到金子的時候,心情又是怎樣,感受一下,(指導讀)
師述:只有誰不甘心?請你通過你的朗讀告訴老師,告訴大家,行嗎?指名讀(圈點:不甘心 埋頭苦干 幾乎 失望)
師述:命運真是太殘酷了,對這樣一個吃苦耐勞的人,卻把他的希望完全敲碎了。彼得·弗雷特開始時不甘心落空,正是因為他相信(付出勞動,一定會有所收獲,一定能實現自己的夢想。而事實卻敲碎了他的夢想。)
㈡學習第三段~第六段
1、引讀:六個月后,他連買面包的錢都沒有了。于是,———
(師)讀著,讀著,你的心情怎么樣?為什么?
③引讀第四自然段
啟發想象:(輕輕地問)彼得發現了什么呀?
指名讀“坑坑洼洼的……小草”
齊讀,師:這個發現可重要了,讓我們一起記在腦子里!(試背)
師述:望著被雨水沖刷平整的土地,望著這松軟的土地上長出的一層綠茸茸的小草,同學們,你會想到什么呢?而這一發現引起了彼得的思考。
3、彼得“若有所悟”,他悟出了什么?(指名讀——齊讀)
師述:這肥沃的土地讓彼得若有所悟。
引讀:我可以用來種花………………成功的……。“
“…………”彼得還悟到什么呢?
4、師述:正是這種希望,這種美好的前景,一塊肥沃的土地,一層綠茸茸的小草使彼得留了下來。你覺得彼得是一個怎樣的人?(有心人、聰明人、有智慧的人)
5、引讀:彼得留了下來,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來培育花苗,不久田地里長滿了美麗嬌艷的鮮花。
出示插圖:請大家閉上眼睛想象他是怎樣用“全部精力”來種花的,田地里是怎樣美麗的景象。
小練筆:⑴彼得留了下來,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來培育花苗。
⑵不久,彼得的田地里長滿了美麗嬌艷的鮮花。
師述:用你的筆寫下來,用你的心去寫,用你的想象去寫吧!生動筆寫(3分鐘)
師:同學們,停下你手中的筆,讓我們一起走近彼得,讓我們一起用心地去傾聽彼得是怎樣培育花苗的,它的花圃到底有多美呢?
交流:生①②③④……我們又一次感受到了彼得不怕艱辛。讓我們伴隨著優美的音樂,一起走近彼得的花圃吧!(多媒體展示花的海洋)
師:望著那田地里長滿美麗嬌艷的鮮花,我們忍不住想說:①;②想對彼得說 。
師:看吧,這就是不無驕傲的彼得(實物投影:彼得圖)
師:同學們,彼得找到金子了嗎?出示最后一段
(交流)引導:這真金是淘金者挖的金子呀?是什么?(種花給彼得帶來了財富)
引導:只有勤勞就能獲得成功嗎?(他善于發現,善于思考,這就是智慧)
引讀;彼得挖了六個月的金子,種了整整五年的花,用了自己全部的精力,終于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他成功了!(板書:成功),來吧,讀出來吧,讓我們一起來感受彼得的那份快樂,那份成功,讓我們一起自豪地告訴所有的人 。
四、對話延伸,升華主題
導語:此刻的彼得已經不是當年的窮小子了,現在,他一定感慨萬千,有許多話想說,誰來做彼得?說說自己的心里話。其他同學就是當年和彼得一起淘金的人,你最想問彼得一個什么問題呢?
(1、師:啊呀彼得,想當初我們一起來到這里淘金,可日挖夜挖卻一無所獲。后來,我們都走了,你怎么還留在這,你留下來干什么呀?
2、啊,種花,你怎么想到種花的呀?
3、不就是地上長草嗎,很平常,怎么就讓你想到種花了?)
4、看著彼得驕傲的笑容,你想說點什么?要想( ),只有( )。
總結:是啊,正像你們聽講的那樣,要想獲得財富和成功就必須要付出辛勤的勞動。想靠意外的收獲是不現實的。從古至今,有許許多多的人歷盡艱辛,獲得了成功,你知道哪些呢?“大禹治水”、“梅蘭芳學藝”、……
5、同學們,我們每個人活著都有自己的夢想。彼得·弗雷特的夢想是擁有財富,楊利偉叔叔從小的夢想著能飛向太空,經過不懈的努力,他們都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你能談談你的夢想嗎?從彼得的故事中,你對實現自己的夢想有什么想法?
①只有 才能 。
② 。
③ 。
把它貼在床前,每天不忘看一眼,時刻激勵自己。
把它藏在心底,相信成功會屬于你。
最后,老師衷心祝愿同學們能實現自己的夢想。齊讀板書
板書:
22 金子 收獲鮮花—財富—實現夢想
勤奮+智慧=成功
《金子》教學設計 篇2
一、談話導入
師:初次見面,我先作個自我介紹。這段介紹中有真有假,請你分辨一下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我姓上官,是你們學校的三年級語文老師,喜歡閱讀和寫作,這一節課上官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去課文里找金子。
師:非常聰明,分辨得清清楚楚,有條有理,小朋友們很會思考和分析。那么到底能不能找到金子呢?我們學了金子這篇課文就知道了(板書金子)。請小朋友自由地讀一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并劃出難讀的詞語多讀幾遍。(生自由讀)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師巡視四周,并打出難讀的字
師:老師走了一圈,發現劃這幾個詞的小朋友特別多,請同桌之間互相讀一讀吧。
指名讀——集體讀
師:小朋友們已經會讀這些詞語了。現在請小朋友們把課文中帶金字的句子都用標出來,我們來仔細研究研究這些句子。
三、細讀課文,深入研究
師:你找的是哪些句子,每人讀一句。我們按順序交流一下。
生讀,師課件出示:聽說有人在薩文河畔發現了金子,淘金者便蜂擁而至。他們在河床上挖出很多大坑,希望找到金子,結果,絕大多數一無所獲,只好掃興離去。
師:我們先來交流這兩個句子,從這兩個句子中你看出淘金的人多嗎?(多)特別是從哪一個詞里看出來的?(蜂擁而至)誰能說一說蜂擁而至是什么意思。
師:那么多淘金者蜂擁而至,結果如何?(一無所獲)
這真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誰能讀出這種巨大的心情變化?(指句讀)
師:在眾多的淘金者當中彼得.弗雷特也是其中一員,他是不是比別人幸運,挖到金子了,誰來讀第三個帶金字的句子?(課件出示:他埋頭苦干了幾個月,幾乎翻遍了整塊土地,也沒有發現一丁點兒金子。)
當其他淘金者勸他一同離去時,彼得有沒有離開?他仍然 生接——埋頭苦干
當他一個人在這荒蕪的土地上默默挖掘,感到又累又餓時,彼得有沒有離開?他仍然
生接——埋頭苦干
當他每天起早摸黑,幾乎翻遍了整塊土地!卻一無所獲時,彼得有沒有離開?生接——埋頭苦干
彼得很努力很執著的挖著,可是,仿佛是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引讀:他埋頭苦干了 ------- 也沒有發現一丁點兒金子。 面對著沆沆洼洼的士地---- 他失望了。(板書失望)
你能體會到彼得的內心嗎?此時的彼得會說些什么呢?請你選擇一句說一說吧。
(課件出示白天,彼得望著坑坑洼洼的土地,捧著泥土說:哎,我已經 ------- 可是
夜晚,彼得望著黑暗的天空,含著眼淚說:哎,老天爺 ---------
清晨,彼得望著自己憔悴、疲倦的身體,嘆著氣說:哎,難道 ------
是的,他失望了。引讀:六個月后,他連 ---------
一、談話導入
師:初次見面,我先作個自我介紹。這段介紹中有真有假,請你分辨一下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我姓上官,是你們學校的三年級語文老師,喜歡閱讀和寫作,這一節課上官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去課文里找金子。
師:非常聰明,分辨得清清楚楚,有條有理,小朋友們很會思考和分析。那么到底能不能找到金子呢?我們學了金子這篇課文就知道了(板書金子)。請小朋友自由地讀一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并劃出難讀的詞語多讀幾遍。(生自由讀)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師巡視四周,并打出難讀的字
師:老師走了一圈,發現劃這幾個詞的小朋友特別多,請同桌之間互相讀一讀吧。
指名讀——集體讀
師:小朋友們已經會讀這些詞語了。現在請小朋友們把課文中帶金字的句子都用標出來,我們來仔細研究研究這些句子。
三、細讀課文,深入研究
師:你找的是哪些句子,每人讀一句。我們按順序交流一下。
生讀,師課件出示:聽說有人在薩文河畔發現了金子,淘金者便蜂擁而至。他們在河床上挖出很多大坑,希望找到金子,結果,絕大多數一無所獲,只好掃興離去。
師:我們先來交流這兩個句子,從這兩個句子中你看出淘金的人多嗎?(多)特別是從哪一個詞里看出來的?(蜂擁而至)誰能說一說蜂擁而至是什么意思。
師:那么多淘金者蜂擁而至,結果如何?(一無所獲)
這真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誰能讀出這種巨大的心情變化?(指句讀)
師:在眾多的淘金者當中彼得.弗雷特也是其中一員,他是不是比別人幸運,挖到金子了,誰來讀第三個帶金字的句子?(課件出示:他埋頭苦干了幾個月,幾乎翻遍了整塊土地,也沒有發現一丁點兒金子。)
當其他淘金者勸他一同離去時,彼得有沒有離開?他仍然 生接——埋頭苦干
當他一個人在這荒蕪的土地上默默挖掘,感到又累又餓時,彼得有沒有離開?他仍然
生接——埋頭苦干
當他每天起早摸黑,幾乎翻遍了整塊土地!卻一無所獲時,彼得有沒有離開?生接——埋頭苦干
彼得很努力很執著的挖著,可是,仿佛是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引讀:他埋頭苦干了 ------- 也沒有發現一丁點兒金子。 面對著沆沆洼洼的士地---- 他失望了。(板書失望)
你能體會到彼得的內心嗎?此時的彼得會說些什么呢?請你選擇一句說一說吧。
(課件出示白天,彼得望著坑坑洼洼的土地,捧著泥土說:哎,我已經 ------- 可是
夜晚,彼得望著黑暗的天空,含著眼淚說:哎,老天爺 ---------
清晨,彼得望著自己憔悴、疲倦的身體,嘆著氣說:哎,難道 ------
是的,他失望了。引讀:六個月后,他連 ---------
師:如果彼得就此離去,那么他的命運就會截然不同,也許就不會有下面的故事了,我們接著交流第四個帶金字的句子,指名回答,課件出示(“這里沒找到金子,彼得若有所悟,但這土地很肥沃,可以用來種花,人們一定會買些花來裝扮自己的客廳.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用不了幾年我就會成功……”
師:"這里沒找到金子,但這土地很肥沃."彼得是怎么發現這兒的土地很肥沃的 這中間發生了什么事?誰來用課文里的話告訴大家。(指名回答)
師:如果是我看到這一切,我只會發出嘆息:唉,看來這塊土地只會長些小草,根本沒有金子,我還是趁早離開這兒回家吧!可是彼得不但沒有放棄,他反而若有所悟,生接(板書若有所悟)
師:小朋友,請看這個省略號,彼得還悟到了什么?
(指句回答)
師:彼得越想越多,越想越興奮,你能讀出這種感覺來嗎?(指名讀)(1不再失望,不再沮喪,2對未來充滿了信心,3充滿了期待)
師:彼得越想越興奮,越想越激動,讓我們再來讀一讀,讀出彼得的這種心情,好嗎?
師:于是,彼得決定留了下來。留下來以后,有什么收獲呢?(出示:課文第六自然段)
師:想不想看一看彼得的花圃是什么樣子的?感受“鮮花盛開”(課件)
師:小朋友們都陶醉了,你們能把自己看到的用語言表達出來嗎?
彼得種的花可真_________。有___________的_____花.________的_____花,________的____花,還有_________的____花……這些花一叢叢,一簇簇,引來許多蜜蜂、蝴蝶來做客。
師:一塊沒人要的土地,如今變得如此美麗,
師:有誰會想到這兒曾一片荒涼,坑坑洼洼呢?
師:彼得是怎么培育出如此美麗的花兒的啊。請小朋友們再次展開想象的翅膀,選擇其中一個情境,說一說:(課件出示一株株花苗正在成長起來,可眼看,就要襲來,彼得
花苗綻開蓓蕾,再過幾天便能盛開了,可這幾天驕陽似火,花苗渴得無精打采,彼得
天下起了蒙蒙細雨,可是還一塊地沒有松土,彼得
清晨,天空才露出一絲霞光,為了讓花苗上不長蟲子,彼得
寒氣還未退盡,寒風呼呼地刮著,可是應該播下花種了,彼得)
說到這兒,小朋友們明白了嗎?彼得是靠什么實現夢想的嗎?指名回答
他是用自己辛勤勞動實現了夢想,怪不得他不無驕傲地對人說:“我是惟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這塊土地里。”(課件出示)
師:小朋友們現在你們覺得“真金”是什么呀?
師:這里的真金不僅僅指用鮮花換來的金錢及財富,更是指一個真理:(課件出示只有辛勤勞動,才能實現夢想。)
彼得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彼得不無驕傲地說 _________引讀
彼得是多么自豪啊,來,用更飽滿的精神,用更真誠的態度,把彼得的這份自豪讀出來!(再讀)
師:現在,老師問小朋友們,你們在這個故事中找到金子了嗎?老師在開始的時候說的帶你們去課文里找金子是真的假的呀?
最后老師再送小朋友們三句名言,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課件:勞動的手能夠把石頭變成金子,不勞動的手能夠把金子變成石頭。
真正的幸福是用血汗創造出來的。
我們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人的聰明的手創造出來的。)
師:祝愿小朋友們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去實現你的夢想。下課。
《金子》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品味語言,聯系上下文理解“若有所悟”和“全部精力”的豐富內涵;讀懂 “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這塊土地里;領悟“任何人要想獲得財富或成功不僅要付出辛勤勞動,還要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道理。
教學重點:懂得彼得是怎樣實現自己的夢想的。
教學準備:簡單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談夢想
和小朋友談夢想
師:猜猜這幅圖上的人在干什么?
生:他在淘金子。
師:他的夢想是什么?
生:挖到金子成為富翁。
師:金子是財富的象征,得到金子,擁有財富是很多人的夢想。
一、復習舊知,整體回顧。
1、今天這堂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金子》,請大家齊讀課題,再來一遍。
2、這一課有很多發人深思的詞語,我們來讀一讀。
蜂擁而至 掃興離去
埋頭苦干 一無所獲
若有所悟 培育花苗
找到真金 實現夢想
3、評價,讀出情境,讀出畫面。
4、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可以用上黑板上的詞。
總結:有時候,把課文中主要人物的前后言行串聯起來,也是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的一種方法。
二、緊扣重點段,質疑 “真金”。
1、彼得開始是怎么做的?后來又做什么了?一起說。
師板書:淘金種花
2、他的夢想實現了嗎?翻開課本瀏覽一下,你從哪個自然段看出來的?
3、(課件出示)“他不無驕傲地對人說:“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這塊土地里。”學生質疑。
4、彼得成功以后為什么說這段話,請同學們看看一二段話,開始時是怎么做的?拿出筆來,一邊讀一邊劃,可以讀出聲來。
三、對比閱讀,感知形象。
1、彼得開始時是怎么做的?誰來讀一讀。
(生讀第二自然段。)
2、他為什么要這樣做呢?(不甘心落空)
3、哪些詞語看出他不甘心呢?(交流、說理由、再讀詞)
4、誰來讀讀這段話。
5、時間長達幾個月,工作量又是如此之大,彼得卻一直堅持在做一件事,你覺得彼得是個什么樣的人?(板書)
5、誰再來讀?(彼得出了這么大的力,結果怎么樣呀,一起說。)
過渡:雖然彼得比別人多了一份堅持,一份努力,但是淘金并沒有幫他實現夢想。后來他為什么又改為種花了呢?種花怎么幫他實現夢想的呢?讀一讀四至六段,讀出聲音來。
四、聚焦關鍵詞,領悟真金。
(一)是什么讓彼得“若有所悟”?(學習第4段)
1、后來他為什么又改為種花了呢?
(把第三段讀一遍。出示第四自然段)
2、同學們,我們都來做彼得,來到他即將離去的那天早上,看一看當天的情景。
早上,天晴了,彼得走出了小木屋,彼得,你看到了什么:
3、兩個學生說好后,大家一齊說。
(二)他悟到了什么呢?(學習第5自然段)
1、過渡:這樣普普通通的小草,卻引起了彼得的思考,他想到了什么?你說?
(生以讀代答:讀第5自然段)
2、彼得,你們還想到了什么?
3、這省略號告訴我們也許彼得還悟到什么呢?
4、他看著想著,想著看著,他好像突然醒悟了過來,書上用的什么詞語?你覺得
(板書:若有所悟)
5、我們了解了他內心的想法,誰再來若有所悟地讀一讀這段話?
過渡:想到美好的前景,還有了一絲興奮。彼得有了新的思考,決定靠種花來實現自己的夢想,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彼得?(板書:善于發現 善于思考)
(三)他是怎么做的呢?(學習讀第6自然段)
1、他后來是怎樣實現夢想的呢?
(生: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來培育花苗。)
2、師:大家有沒有關注到一個詞語,說明彼得全身心做一件事。(全部精力)師板書:全部精力。
3、師:想象一下,彼得可能都會做些什么?(概括地說:先平整土地,再……,然后……給花苗澆花、還要捉蟲、還要把雜草弄掉、還要施肥、有時候土太緊,要松土。
4、創設情境,展開想象。
引讀:早晨天剛剛亮,彼得
驕陽似火,花苗渴得無精打采,彼得
眼看花苗一天天長大,這天夜里突然雷電交加,眼看一場暴風雨就要來臨,花苗就要毀于一旦,彼得 ,累得
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彼得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用來培育花苗。
就這樣不管嚴寒酷暑,彼得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用來培育花苗。
就這樣不管刮風下雨,彼得把自己的全部精力用來培育花苗。
5、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不久田地里真的長滿了美麗嬌艷的鮮花,你能想象百花盛開的景象,用一些詞語來形容一下?
6、(出示插圖)這些花給彼得帶來了希望,這些花給大家送去了美麗,這些鮮花
讓彼得離自己的夢想越來越近。一年過去了,兩年過去了,五年以后……
師板書:實現夢想
五、回歸重點句,品味真金。
1、他實現了夢想,他這樣對人們說,請你說。
生讀最后一句話。
2、現在你們讀懂了嗎?這段話是什么意思,說說你的理解。
3、真正的金子是什么?這真金是淘金者挖到的金子嗎?那是什么?
4、這時他的心情怎么樣?(非常高興,非常驕傲。)這就是不無驕傲的意思。
5、小結:來吧,讀出來吧,讓我們一起自豪地告訴所有的人 。(再讀最后一段)
過渡:對彼得來說真金是漫山遍野姹紫嫣紅的鮮花;真金是遇到挫折仍能堅持不懈的執著;真金是遇到了問題能冷靜思考的智慧;真金是腳踏實地,辛勤勞動換來的財富。
六、拓展延伸,收獲真金。
1、彼得成功了,一群懷揣發財致富夢想的人聽到了這個消息,迫不及待地趕來,詢問彼得成功的秘訣,彼得會怎么和他們說?彼得成功的秘訣是什么?請同學們拿出紙和筆,寫一寫。
2、最后希望大家把這個故事講給你的周圍人聽。并讀讀《大人物小故事》。
附:板書設計:
22 金子
淘金 若有所悟 種花
善于發現
勤奮 + + 全部精力 = 實現夢想
善于思考
《金子》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0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本課后,能從中悟出要想獲得財富或成功就必須付出辛勤勞動的道理。
教學重點:把握課文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展開想像。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所蘊含的深刻道理。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談話:同學們,你們見過金子嗎?金子是什么?人們常常用金子比喻什么?
3、今天的課文跟金子有什么關系嗎?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
二、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出示生字詞,自由練讀。
3、齊讀生字詞。
4、分段指名讀課文,讀后評議,指出不足,進行糾正訓練。
三、了解課文梗概。
1、默讀課文,想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了誰?講了他的什么事?
2、討論:彼得的夢想到底是什么?
3、齊讀課文。
三、學寫生字。
1、認讀田字格中的生字,口頭擴詞。
2、交流記字方法。
3、教師板書示范,揭示重點。
4、學生在書上用鋼筆描紅。
四、課后練習:練習朗讀課文、書寫寫字本。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認讀生字詞。
2、這篇課文主要寫了誰?寫了他的什么事?
3、課文哪個自然段告訴我們彼得實現了夢想?
二、學習課文一至三自然段。
1、請同學們自由讀一到三自然段,想一想薩文河畔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兒?結果怎么樣?
2、交流回答。
① 想象一下“蜂擁而至”是怎樣的場面,結果怎樣?
② 指導朗讀這一段。
③ 彼得離去了嗎?為什么?
④ 讀出彼得由不甘心到失望的感情。
⑤ 師述:彼得也準備離開這個地方。
三、學習四至六自然段。
1、默讀四至六自然段,思考:彼得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發現了什么?想了什么?做了什么?
2、交流。
① 彼得發現了什么?
② 什么叫“若有所悟”?彼得悟到了什么?
③ 朗讀這句話。
④ 想像彼得用全部精力培育花苗的過程。
四、學習第七自然段。
1、朗讀這一段。
2、說說彼得找到的真金是什么?
五、拓展練習:你的夢想是什么?你打算怎樣實現自己的夢想?
《金子》教學設計說明
《金子》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中的一篇課文,課文內容簡明,情節曲折,蘊含的道理深刻,告訴我們要想獲得財富或成功就必須付出辛勤的勞動,想靠意外的收獲是不現實的。這是一篇人文性較強的培養學生理解、感悟、想像及朗讀訓練的好材料。根據第二學段的閱讀要求,這節課的教學定位在通過理清文章脈絡,讀懂課文內容,多元化地感悟文章所表達的深刻內涵;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以及創設情境展開想像等方式來培養和提高學生語言感悟能力、朗讀能力和想像能力。
一、用比較的方式,理清文章脈絡。
本文用“金子”做題目,同時又以“金子”為線索,貫穿全文。先是寫了彼得挖金子一無所獲,再寫在同一塊土地上他通過勞動獲得了真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理解彼得想通過挖金子來實現夢想無望以及他用五年的辛勤勞動換來成功進行比較,讓學生理清了課文的脈絡,也通過前后對比,為領悟文章主旨打下理解的基礎。
二、住重點詞,理解文章內容。
在閱讀教學中,抓住重點詞,牽一發而動全身,提綱挈領, 理解課文內容,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理解第五自然段時抓住“若有所悟”這個詞先讓學生理解什么是“若有所悟”?彼得悟到了什么?從而明白彼得善于發現與思考。在最后一個自然段中則是抓住“不無驕傲”這詞讓學生說說“不無驕傲”到底驕不驕傲?彼得驕傲什么?從而讓學生積極回顧全文內容,在心中進行分析比較歸納總結再進行表達,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感悟能力。
三、抓住重點句段,進行有感情地朗讀訓練。
課標指出各個學段的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因此,語文教學一定要以讀為本,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這篇課文我抓住彼得所想所說的兩句話開展朗讀訓練,進行培養語感和在讀中有所感悟的訓練。彼得從土地的變化想到土地肥沃,可以用來種花,想到用不了多久自己就會成功,這時他的心情應該越來越興奮越來越高興。讓學生體會并讀出這種情感變化,培養了學生的語感。而最后彼得“不無驕傲”地說出的那句話更是文章的點睛之筆,除了讓學生讀出這種驕傲的語氣,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讀中悟出要想獲得真金就必須付出辛勤的勞動。
四、抓住課文的空白之處,激發學生的思維與想像。
發展學生的思維是讓學生獲得基本語文素養的一個途徑。這篇課文只用了
一句話寫彼得留下后用全部精力種出了美麗嬌艷的鮮花,沒有具體描寫他為實現夢想做了哪些工作。所以在學習第六自然段的時候,出示課文的插圖,讓學生看著圖上的花朵和正在擦拭汗水的彼得進行想像,想像他是如何種花賣花的。在想像的過程上,一方面讓學生體會到了彼得成功是通過長期的、艱辛的勞動換來的,另一方面,也抓住課文的空白之處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發展了學生的想像能力。
五、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多元化地感悟文章內涵。
課標強調,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應該創設個性化閱讀的環境,讓學生跨越時空與文本進行心靈的對話。小學生有自己的認知水平和身心發展的特點,他對文本意思的解讀,會根據自己的的經歷和自己的周圍世界去做比較,因些,他得出來的理解,不能拿觀點來理解。對于這篇文章,由于三年級的孩子生活閱歷有限,對金錢財富的理解不那么深刻,因些,對于彼得找到的真金到底意味著什么,或許會有不同的感悟。只要是以文本為依據,理解了文章內容,體味了作者的表達的情感所得出的感悟,應該都是可以認可的。并將這種感悟用來影響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那正是這一課的情感態度目標所應達到的境界了。
《金子》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懂得要想獲得財富或成功就必須付出辛勤勞動的道理。
3.通過創設情境、討論、朗讀等方式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和朗讀能力。
教學重點:以上三個教學目標都是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通過朗讀、討論,理解彼得最后說的“真金”的含義。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具準備:投影,掛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教師:同學們見過金子嗎?對它有什么了解?(可從金子的顏色、硬度、作用等來說)出示ppt:我們生活中的各種金子。
2.教師:金子非常珍貴,它是財富的象征,成千上萬的人都想得到它,甚至不惜一切去尋找金子。同學們通過預習,應該都知道薩文河畔也出現了這樣一群淘金者,因為他們聽說那兒有金子。今天,我們就跟隨故事主人公去薩文河畔找一找,到底是不是真的有金子。
(板書課題:金子)讓學生齊讀課題:金子。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知
1.教師泛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注意在長句上畫停頓,標好自然段序號。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詞,讀通句子,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1)教師:這是一個關于誰的故事?(彼得·弗雷特)。
(2)教師:為了更好地讀準這個小故事,首先我們來學習一些生字詞。(ppt上出示)(先個別讀,再齊讀,最后找學生領讀)
不甘心默默挖掘埋頭苦干
傾盆大雨若有所悟培育花苗
實現夢想無不驕傲找到真金
(3)重點解釋:蜂擁而至。教師:“蜂擁而至”是什么意思?你見過這樣的景象嗎?(ppt出示圖片蜂群、人群)
過渡:有些詞語呀,本身就在描述一幅畫面,我們在讀的時候,要在腦海中想象著這個詞所描繪的畫面,這樣才能把詞讀好,讀得有感情。
再如:傾盆大雨。當學生發揮想象來理解。
4.教師:攔路虎掃清了,接下來請同學們分節朗讀課文。
教師制定七位學生分別朗讀這7段。其他學生注意聽有沒有讀錯。
5. 教師:課文講了了一個怎樣的故事?請同學們盡可能用剛才學過的詞語來描述一下這個故事。
6. 全班再次齊讀詞串。
(第二課時)
一、 回顧全文,引導質疑
1.教師:同學們,首先我們一起復習以下上節課學習的生字詞。(ppt上出示學生寫的的生字)請小朋友們自己觀察一下投影上大家寫的字,看看寫的對嗎?寫的規范嗎?
2.教師:詞語是個寶,尤其是四字詞語。請大家聯系課文內容,聯系生活實際來讀一讀以下一些四字詞語。(蜂擁而至一無所獲傾盆大雨埋頭苦干)
3.(1)教師:經過上節課的學習,同桌交流一下:彼得的夢想是什么?他實現了嗎?你是從哪里知道的?學生回答。ppt上出示“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再這塊土地里。”)
(2)教師:彼得是怎樣找到真金的?帶著問題,我們繼續來學習這篇課文——《金子》(板書課題:金子)
二、精讀感悟,悟中明理
教師:請同學們默讀全文,找出令自己感受最深的的短語和句子,并做上批注。
1.教師:請同學們快速瀏覽第1到2段,哪位同學來說一下令自己感受深的句子。
當學生找出了彼得埋頭苦干的那句句子,教師相機說:大家自由朗讀一下,并想一想彼得當時挖金子的心情是怎樣的,后來又是怎樣的。(板書:希望——失望)
點名讓學生朗讀,集體齊讀。朗讀時注意要把彼得當時想把整片土地翻出來的心情讀出來,注意句中短語“埋頭苦干”“幾個月”“幾乎翻遍了”。
2.教師:快速瀏覽3到4段,彼得發現了什么?當學生說出(發現了坑坑洼洼的地方……長出了一層綠茸茸的小草),教師:詞語是幅畫,看到這生機勃勃的小草,你會想些什么?彼得又是怎樣想的呢?一起來看看(ppt出示第5自然段)請同學們找出令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個短語。
當學生說出(若有所悟),教師:“若有所悟”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說,沒有醒悟前,彼得是怎樣想的?現在醒悟了,那么在他面前呈現出的是一幅什么樣的畫面?體會省略號的作用。(教師示范朗讀,讓學生思考、想象,體味其情其意;鼓勵學生上臺朗讀)
3.(1)教師:除了“想”,想要成功還要必須要去“做”,(出示ppt第6段)請同學們快速找出那個精華短語(全部精力)。(出示掛圖)
(2)教師:彼得是怎樣花費全部精力的呢?請大家小組討論一下,發揮想象力來描述一下。(可從如何不怕辛苦平整土地,如何精心選擇花苗,如何日夜照顧鮮花,如何四處奔波銷售鮮花,鮮花是怎樣五彩繽紛、美麗嬌艷幾個方面來來描述)
(3)教師:誰來把第6段朗讀一下,把彼得培育的美麗的鮮花帶到教室里來。
4.(1)過渡:教師:彼得已經不再失望,他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和信心,與其說是一場大雨使得他留了下來,還不如說是信心和希望使他留了下來呢!現在他花了全部精力的進行培育花苗,五年后,他終于成功了,他發出了一句感嘆——
(2)ppt再次出示那句話“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再這塊土地里。”
教師:請同學們自由朗讀,找出描寫彼得成功后的詞語“無不驕傲”,什么叫無不驕傲。思考彼得從這塊土地里究竟獲得了什么?“真金”是什么。
(3)教師:大家齊聲朗讀彼得的這句感嘆,用自己的朗讀表現彼得的無不驕傲,注意表現出彼得興奮的感情。
5.(1)教師:通過學習,請同學們思考一下:你明白了什么?你怎樣才能獲得成功?(讓各種小宇宙爆發出超能量吧!)學生暢談感受。
(2)教師總結:其實,彼得找到的真金并不是真正的金子,而是發財致富的辦法。從中我們也悟出了一個道理: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勞動,才能獲得財富。同時,當生活中遇到了困難,要懂得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問題,只有這樣,你生活的道路才會更寬闊。
三、作業布置
1.將這個故事將給爸媽聽。
2.觀察校園或附近的花園,想象彼得的花園,寫一段話。
板書設計:
金子
彼得:第一部分:希望——失望
第二部分:失望——希望
第三部分:獲得成功
教材分析:
《金子》是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課文,全文記敘了彼得·弗雷特在淘金無望準備離去時,發現雨后土地上長出了小草,從中得到啟發,便留下種花,終于獲得成功的故事。它告訴我們要想獲得財富和成功就必須付出辛勤的勞動,想靠意外的收獲是不現實的。全文按時間順序分為三部分,內容簡明,情節曲折,意蘊深刻,是一篇人文性較強的培養學生觀察、想象及朗讀能力的好材料。教學時應讓學生認真讀課文,進行適當想象,加深體驗和感悟。
《金子》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0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本課后,能從中悟出要想獲得財富或成功就必須付出辛勤勞動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認真閱讀理解課文,適當想像,理解課文所蘊含的深刻道理。
學具準備:簡單的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一、揭題導入
1、板書課題:金子,齊讀課題。
2、同學們,你們見過金子嗎?金子是什么?(一種貴重的金屬)
人們也常常用金子來比喻什么?(珍貴的東西、美好的心靈或品質……)
3、今天的課文跟金子有什么關系呢?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
二、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出示生字詞,自由練讀。
táo jué bǐ fú ɡān fù mǎi jué kēnɡwā qián
淘金者 絕大多數 彼得·弗雷特 不甘心 附近 買地 挖掘 坑坑洼洼 金錢
pén shuā ruǎn rónɡ ruò wù bàn jiāo shí
傾盆大雨 沖刷平整 松軟 綠茸茸 若有所悟 裝扮 美麗 嬌艷 實現
指名示范讀詞,讀后評議是否讀正確了。(注意:“坑”是后鼻音,“盆”是前鼻音)
齊讀生字詞
3、分段指名讀課文,讀后評議,指出不足,進行糾正訓練。
三、了解課文梗概
1、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圍繞“金子”一詞用幾句話說一說。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22、金子
絕大多數人 一無所獲、掃興離去
彼得·弗雷特 埋頭苦干、灰心失望
偶然發現、若有所悟、精心培育、找到真金
2、討論:彼得·弗雷特到底有沒有找到真金?
(學生各抒己見)
3、齊讀課文。
四、學寫生字
1、認讀田字格中的生字,口頭擴詞。
2、交流記字方法。
3、教師板書示范,揭示重點:
甘:筆順為橫、豎、豎、橫、橫
附:中間的“單人旁”應寫在豎中線上。
錢:右邊要充分展開,特別是斜鉤要長一些。
盆:上面“分”中的一捺要展開,下面“皿”的最后一橫要長,托住上面部分。
4、學生在書上用鋼筆描紅。
課后練習:
1、練習朗讀課文。
2、書寫習字冊。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閱讀理解課文,領悟課文內涵
一、復習檢查
1、出示詞語,指名認讀。
淘金者 絕大多數 彼得·弗雷特 不甘心 附近 買地 挖掘 坑坑洼洼 金錢
傾盆大雨 沖刷平整 松軟 綠茸茸 若有所悟 裝扮 美麗 嬌艷 實現
(“坑”是后鼻音,“盆”是前鼻音)
2、分段指名讀課文,讀后評議。
二、回顧課文
1、快速讀課文
你讀懂了什么?課文題為“金子”,你能圍繞課文,按照情節的發展,圍繞“金子”說幾句話嗎?
(……)
2、根據課文內容來把大家剛才說的整理一下。
板書: 絕大多數人 一無所獲、掃興離去
彼得·弗雷特 埋頭苦干、灰心失望
偶然發現、若有所悟、全力培育、找到真金
3、大家看看課文的內容,前后比較一下,有沒有什么值得我們探究的地方?
(1)為什么絕大多數淘金者一無所獲,而彼得卻找到真金?
(2)為什么彼得剛開始時埋頭苦干,結果是灰心失望,最后卻實現夢想,找到真金?
問題是針對課文提出的,答案還得從課文中去找,讓我們再來細細地讀好課文。
我們要逐步學會通過認真地閱讀課文,從課文中發現問題,在閱讀中有所收獲。
三、閱讀理解課文
(一)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一段
這一段中有個詞“蜂擁而至”,什么叫蜂擁而至?(像蜂群似的擁擠著來到)
說明來的人怎么樣?(很多)
為什么有這么多淘金者“蜂擁而至”?(聽說……希望……)
所以他們——在河床上挖出許多大坑。
結果如何?(一無所獲,掃興離去)
2、誰能讀好這一段,讀出淘金者們從滿懷希望到掃興離去這樣一種巨大的心理變化。
(指名讀,齊讀)
(二)第二、三自然段
1、在眾多的淘金者中,彼得·弗雷特也是其中一員。
指名讀第2、3自然段
2、你覺得他和其他淘金者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同樣滿懷希望,不同的是,他更吃苦耐勞)
從哪里看出他更吃苦耐勞?
(不甘心、默默地、埋頭苦干幾個月、翻遍)
3、結果如何呢?
(沒有發現一丁點兒、失望、連……都沒有、準備離開)
4、讀到這里,你對彼得的遭遇有什么想法?
(……)
是啊,命運真是太殘酷了,對這樣一個吃苦耐勞的人,卻把他的希望完全敲碎。
彼得·弗雷特開始時不甘心落空,正是因為他相信——
(像他這樣付出勞動,一定會有所收獲,一定能實現夢想)
而事實卻敲碎了他的夢想,他不得不準備離開。
(三)第四-七自然段
1、命運真的如此不公平嗎?如果彼得就此離去,那么他的命運就會截然不同,也就不會有我們今天所看到的這個故事。來,我們來讀讀接下去又發生了什么?
自讀4-7自然段。
2、你們知道彼得最后怎么樣了?
(……)
齊讀第7段
(1)彼得實現了他的夢想,成了唯一找到真金的人,你們覺得他的真金是指什么?
(收獲鮮花——財富——實現夢想)
(2)他說話時是怎樣的心情?(非常驕傲)
對,也就是“不無驕傲”。
3、那他為什么會成為唯一有所收獲的人呢?再讀讀4-6自然段,圈出你覺得能反映彼得之所以成功的原因的詞和句。
學生交流:(發現、若有所悟、全部精力)
(1)發現
彼得發現了什么?描述一下他所看到的情景(……)
若有所悟,他悟到了什么?(……)
你覺得他的想法有沒有道理?(很有根據……)
你舉得彼得是個怎樣的人?
(有心人、聰明人)
(2)全部精力
彼得不但是個有心人,而且非常吃苦耐勞,這點我們從上文已經感受到了。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付諸行動。想一想,培育花卉要做哪些工作,他會怎么做呢?
(不怕辛苦平整土地、精心選擇花苗、不分日夜照顧鮮花、四處奔波銷售……)
齊讀4-6段
4、現在你找到剛才我們提出的兩個問題的答案了嗎?
(1)為什么絕大多數淘金者一無所獲,而彼得卻找到真金?
(2)為什么彼得剛開始時埋頭苦干,結果是灰心失望,最后卻實現夢想,找到真金?
學生交流(……)
同學們說的真好,能在閱讀中發現問題,并能通過不斷的閱讀、思考、探究解決這些問題,你就是一個會讀書的人。
5、彼得從他的經歷中明白了,生活有沒有欺騙他?他腳下的這片土地有沒有虧待他?
現在你對彼得最后所說的話有沒有什么新的理解?再來好好第七段。
“真金”指什么?(財富、美好生活、明白了生活的真諦……)
6、看著彼得·弗雷特驕傲的笑容,從他的經歷中,我們可以這樣說:
要想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彼得·弗雷特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你有什么夢想呢?從彼得·弗雷特的故事中,你對實現自己的夢想有了什么想法?
閱讀后有所領悟,還能舉一反三,對自己的人生有所幫助,你不僅是一個會讀書的人,還是一個把書讀活了的人。
課后練習:寫一寫
1、觀察文中插圖,想像彼得是如何付出全部精力來培育花苗并獲得成功的,把它寫下來。
2、彼得的故事讓我們明白了成功的秘訣是什么,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也可借用格言或故事的形式來表達。
板書設計:
22、金子
絕大多數人 一無所獲、掃興離去
彼得·弗雷特 埋頭苦干、灰心失望
偶然發現、若有所悟、精心培育、找到真金
《金子》教學設計 篇7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22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13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已經”造句。
3、學習徐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好思想。
重點難點:
理解課題中“閃光的金子”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揭題、釋題。
1、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第16課,齊讀題——
2、課文中哪一句話提到了“閃光的金子”?請你用“——”劃出來。
3、根據學生回答出示:人們都說他的一顆心像“閃光的金子”。
齊讀后介紹:這句話還有另一種說法:(出示:“徐虎有一顆金子般的心。”)
4、齊讀兩種說法。
5、質疑:看到這句話,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嗎?(他是誰?為什么說他的一顆心像“閃光的金子”?)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1、解疑討論:他是誰?(他是徐虎。是上海市一個普通的水電修理工。)
2、這是哪一自然段告訴我們的?(第一小自然段)
3、齊讀第一自然段。
四、學習第二自然段:
1、請大家輕聲自讀2-4小自然段。思考:徐虎做了什么事,為什么人們都說他的一顆心像“閃光的金子”?
2、討論。
(1)指讀第二自然段。
(2)出示“特約服務箱”。
(3)介紹掛此箱的原因。
(4)指讀服務箱內容,并理解。
(5)徐虎是這樣說的,又是怎樣做的呢?
五、學習第三自然段。
1、 指讀第三自然段。思考: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徐虎有一顆金子般的心呢?(板書:每天、總是、定時、挨家挨戶)
2、指導朗讀。
介紹:這一段是作者概括描寫徐虎如何為人民服務的。(板書:概括)
3、齊讀。
六、學習第四自然段。
1、課文還具體寫了徐虎為居民修理水電的一件事,是什么事呢?請同學們再讀讀第四小自然段。
2、這件事又是如何說明徐虎的心像“閃光的金子”的呢?(夜晚10點多鐘、直到凌晨兩點多鐘才……)
3、出示想象練說:主人見徐虎戴著深度近視眼鏡,天又太晚了,就勸他:“
。”
4、可徐虎看到抽水馬桶里的污水正“咕嘟咕嘟”地往外冒,心里很著急,他想:“ ”。
5、引讀:于是徐虎便說——
6、齊讀。
7、引讀:就這樣,許多年來,徐虎利用——走遍了——,給大家——,人們都說他的一顆心像——
七、總結
1、介紹:從1985年開始,到1996年2月,11年來,徐虎已開箱3700天,花費自己的休息時間7400多個小時,解決了21000多戶居民急需的修理項目。
2、聽到這兒,你想對徐虎伯伯說些什么嗎?
練說:徐虎伯伯,你真 !
3、上海人稱徐虎同志是“新時代的活雷鋒”、“晚上19點鐘的太陽”。
大家都這么稱贊他,后來,徐虎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上海市十大先進標兵”,可是你知道徐虎自己是怎么說的嗎?
4、出示: 辛苦我一人,方便千萬家。
我只是做了一個普通水電修理工應該做的事。
八、習字
務:學習新部首“折文旁”。
具:學習新部首“八”字底。注意:上半部分中有三橫,間距要相等。
修:注意中間有一短豎,最后三撇間距要相等。
板書:
16、“閃光的金子”
普通 偉大
辛苦我一人,方便千萬家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師:孩子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
生:(齊讀)16 閃光的金子
師:快來和這些老朋友打個招呼吧!
(幻燈片出示詞語開火車讀 齊讀)
師:上一課,我們認識了徐虎伯伯(幻燈片出示徐虎的圖片),我們知道了—
生:徐虎是上海市一個普通的水電修理工。(齊說師板書:普通)
師:但就是這樣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人們卻都說—
生:(齊說)他的一顆心像閃光的金子。
師:這句話是課文的那一小節告訴我們的?
生:這句話是課文最后一小節告訴我們的。
師:就請你來讀這一小節。(幻燈片出示第五小節)
生:(聲音響亮地朗讀第五小節)
師:從這一小節的哪些詞語,你讀出了徐虎的心像“閃光的金子”呢?
生:我是從“休息”這個詞兒讀出來的,我讀懂了,本來應該是他的休息時間,他還要去幫助別人修理水電。
生:我是從“許多年”這個詞兒中感受到的。
師;這個詞兒告訴我們什么呢?
生:這個詞兒說明,徐虎不是一天兩天去幫助別人,他一直這樣做,而且時間很長。
師:你們很會讀書,還找到了其他詞嗎?
生:我找到了“千家萬戶”,我想徐虎去的人家很多。
師:咱們一起來讀第五小節。
生:(齊讀第五小節)
師:倒底徐虎是怎樣利用休息時間給大家帶來方便的呢?我們還得從1985年的一天說起。那天徐虎在不同的地段掛起了三只特約服務箱,在箱上,他寫下了自己的承諾,誰來讀第二小節?其他小朋友一邊聽一邊想,他究竟在箱上寫了什么?
(孩子們躍躍欲試,齊刷刷地舉起了小手)
生:(流利地讀第二小節)
生:我知道徐虎在箱上寫下了—凡附近居民水電出現故障,急需當天夜晚修理的,請寫清地址投入箱內,本人將及時提供熱情服務。開下開箱時間19時。
師:(幻燈片出示這段話)這就是徐虎的承諾,沉下心再次認真地讀讀,從哪些詞,哪些句你能感受到徐虎非常熱心?
生:(自由讀)
生:我覺得“及時”這個詞兒讓我感受到,徐虎都是定時去修理的,從不拖到第二天。
師:(“及時”字體變紅)是呀,徐虎都是當天去修理(“當天”字體變紅)。
生:還有 ahaiyhai “急需”也說明他解決的是人們急著要解決的問題,絕不會耽擱。
師:一個“凡”字,我們也看出了他的熱情。
生:(迫不及待地)我還知道,“凡”就是“只要”的意思。
生:我想這句話就是說,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不管是年老還是年輕的,附近所有的居民都是他的服務對象。
師:(豎起大拇指)誰想當一回徐虎,向人們作出自己鄭重的承諾呢?
(一生讀得流暢,一生重讀了“熱情”)
師:這樣的承諾,這樣的服務箱,徐虎掛起的不是一只,而是—
生:(接說) 三只。
師:而且還掛在了—
生:(接說)不同的地段。
師:他是多么熱心地想幫助更多的人啊!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大聲讀一讀第三小節。(幻燈片出示第三小節)
生:(自由朗讀第三小節)
師:孩子們,讀書不僅要用我們的口讀,還要用我們的心去讀,用我們的心去感受文字里包含的情感。告訴老師,你覺得哪幾個詞最能說明徐虎說到做到,一心為別人服務的呢?
生:我認為是“每天”。
師:咱們還可以給他換個詞兒—
生:(接說)可以換成“天天”,不管什么時候徐虎都堅持去修理水電。
師:帶著你的理解來讀這句話。
生:(雖然流利,但沒有能讀好“每天”這個詞兒)
師:很流暢,如果能讀好“每天”就更棒了。
生:(再讀 重讀“每天”)
師:你的朗讀讓我仿佛看到了徐虎忙碌的身影。
生:我找的是“挨家挨戶”,修完第一家,再修第二家。就這樣一家家一戶戶地去,就叫“挨家挨戶”。(“挨家挨戶”一詞變紅)
師:能讀好這個詞兒嗎?
(兩名學生讀 語速很慢)
師:仔細觀察,你發現了嗎?這個詞兒還很特別呢!
生:這樣的詞兒其實我們以前在課文里也學過,它的第一個字和第三個字是一樣的。
師:像這樣的詞兒你還知道哪些?(許多孩子漲紅了小臉,用期待的眼神看著我,爭著舉手)
生:昏頭昏腦
生:“人山人海”和“自由自在”
生:還有“自言自語”“無憂無慮”
師:你們積累的詞兒可真多呀!老師把這些詞兒送給大家。(出示詞語:一心一意 自言自語 無憂無慮 大搖大擺 半信半疑 自由自在
齊讀)
師:能把“挨家挨戶”這個詞兒送到句子里去讀嗎?
(指名兩名學生讀)
師:你們的朗讀讓我感受到徐虎是那樣任勞任怨。多少個日日夜夜,徐虎一直這樣堅持不懈地這樣做。
夏天,酷熱難當,他——(引:女生讀)
冬天,寒風刺骨,他——(引:男生讀)
師:挨家挨戶修理,還要親自上門,他不累嗎?不覺得辛苦嗎?
生:他不覺得累,因為他修好了之后,別人的水龍頭就好了,就不停電了,他是為人民服務。
生:他不累,他幫助了別人,心里覺得很快樂。
生:他不覺得辛苦,他覺得很高興……
師:懷著這樣的心情,再來讀讀這句話(齊讀)
師:他就是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著,從不間斷。我想他一定是時刻想著自己的承諾難怪人們都說——人們都說他的一顆心像—
生:(接說)閃光的金子。
師:孩子們,平平淡淡的日子,風風雨雨的日子,徐虎就這樣堅持了下來。在這許許多多普通而又不尋常的日子里,有這么一件事讓人久久不能忘懷。(師范讀第四小節)
師:這一小節寫了一件什么事呢?
生:寫的是徐虎去一家人家修東西,然后主人勸他明天再修,然后徐虎很著急…恩就爬上樓頂干了起來。(結結巴巴語言無法組織)
師:簡單的說,就是徐虎去干什么?
生:(若有所悟地)徐虎去修抽水馬桶。
師:在這一大段文字中,你有哪些句子,讓你讀著讀著心中情不自禁地充滿了感動?打開書自己讀讀第三小節,用筆畫一畫。
生:(自由讀第四小節,邊讀邊畫)
生:“當他做完第四家的活趕到第五家時,已經是夜晚十點多鐘了。”這句話讓我很感動。
師:(師相機出示句子)老師這里也有個句子,誰來讀一讀。
生:當他做完第四家的活趕到第五家時,是夜晚十點多鐘了。
師:這兩句話一樣嗎?
生:這兩句不一樣,第一句話多了一個“已經”。
師:“已經”是說這會兒時間早就過去了,有的時候也可以說事情早就做完了。例如:天已經黑了。你能把這句話補充完整嗎?(幻燈片出示句子:我已經-----)
生:我已經師少先隊員了。
生:我已經上二年級了。
師:這樣還能行嗎?(出示句子:——已經——)
生:媽媽已經上班了。
生:
生:
師:此時此刻夜已經深了,看看時間早已是10點多鐘了,連星星都困得眨眼了,一般這個時候人們怎么樣了?
生:這個時候,我早就呼呼大睡了。
師:可徐虎呢?
生:別人都睡覺了,徐虎伯伯卻還在修理馬桶呢!
師:是呀,徐虎一點兒也不怕累。還有哪些句子也打動了你?
(交流 指名讀)
師:誰把這部分連起來讀一讀?
生:主人見徐虎戴著深度近視眼鏡,天又太晚了,就勸他明天再干。可徐虎看到抽水馬桶里的污水正“咕嘟咕嘟”地往外冒,心里很著急,便說:“這是總管道堵塞了,不能再耽擱。”說著就爬上樓頂干了起來,直到凌晨兩點多鐘才將管道疏通。
師:如果你就是這家的主人,你會怎么來勸徐虎呢?(生眉頭緊鎖)
自己先在下面練一練,說一說。(生自由練說)
(出示句子:主人見徐虎戴著深度近視眼鏡,天又太晚了,就勸他:“ ”)
師:誰來勸勸徐虎呢?
生:徐虎,你已經工作了一天了,太辛苦了,還是先回家休息吧!
生:徐虎,這會兒已經很晚了,你明天再來吧!
生:徐虎,你的眼睛近視,晚上修不方便呀,明天天亮了再來吧!
師:你們都很關心徐虎,替他著想。咱們來聽聽徐虎是怎么說的。
(出示:徐虎看到抽水馬桶里的污水正“咕嘟咕嘟”地往外冒,心里很著急,便說:“這是總管道堵塞了,不能再耽擱。”)(指名讀)
師:“咕嘟咕嘟”寫的是污水的—
生:(接說)聲音。
師:我們曾經也學習了許多表示聲音的詞兒,你還記得嗎?
生:雨點的聲音是“滴答滴答”
生:喝河水的聲音—嘩啦啦
生:小雞的聲音—嘰嘰喳喳
(眾生的小手如雨后春筍,嘴里喊著:“還有,還有。”)
生:小鳥的聲音—嘰嘰喳喳,蜜蜂的聲音——嗡嗡嗡。
師:老師這里也有哦一些寫聲音的詞。(出示詞語)
(指名讀 齊讀)
師:污水中漂浮著臟物,還散發出一股股的惡臭,如果一直這樣下去,這樣的情況會給主人帶來什么樣的麻煩呀?
生:主人的一家都不好上廁所了。
生:家里面一定都是臭臭的,很難聞。
師:你們都在替主人擔心呀!徐虎的心里也十分著急,他會想些什么呢?(出示:徐虎看到抽水馬桶里的污水正“咕嘟咕嘟”地往外冒,心里很著急,他想: )
生:他一定在想:哎呀這可怎么辦呀,不修好了,人家就不好上廁所了。
生:他想:今天我一定幫人家修好了,要說到做到。
師:原來他是在為別人著急呀!你能用著急的語氣來讀這句話嗎?(指名讀)
(出示:徐虎看到抽水馬桶里的污水正“咕嘟咕嘟”地往外冒,心里很著急,便說:“這是總管道堵塞了,不能再耽擱。”)
師:多實在的一句話,心中始終還是想著別人。說著——
生:就爬上樓頂干了起來,直到凌晨兩點多鐘才將管道疏通。
師:從十點多到兩點多(字體變紅),咱們算算他已經干了幾個小時了?
(生紛紛伸出四個手指)
師:你的腦海中仿佛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生:我仿佛看見徐虎干得專心致志。
生:我好像看到他干得滿頭大汗,衣服都弄臟了,但他一點兒也顧不上。
生:他的身上都濕透了。
師:夜早已深了,人們早已進入了甜美的夢想。而徐虎在工作了一天以后,還堅持在樓頂干了四個小時,看著他渾身的污水,看著他專注的神情,你最想對徐虎說什么?
生:我想對他說,徐伯伯你真是個樂于助人的人。
生:我太感動了,我想對徐虎說,你太了不起了。
生:徐虎,你心里想的都是別人從來顧不上自己呀!
師:讓我們把畫面再一次定格在這一天晚上,引讀(第四小節)
師: 他這樣不怕累,不怕臟,不怕危險地干著,我想他心中一定時時想著自己的承諾,難怪,人們會說——他的一顆心像
生:閃光的金子。
師:深夜修理抽水馬桶的事只是徐虎所做的許許多多好事中的一件。
也許在一個狂風暴雨的日子,他還堅持——(出示圖片)
生:他還堅持在幫別人修理水龍頭。
師:也許一次感冒發燒的時候,他還在——
生:他還在幫人家修理電線箱。
師:也許在自己生日的那天,他仍然——
生:他仍然在幫鄰居掏下水道。
師:又或許在寒風刺骨的冬夜,他依然——
生:他在修電燈。
師:許多年來,徐虎就是這樣利用————
生:休息時間
師:走遍了————
生:千家萬戶
師:給大家帶來了方便。人們感激徐虎,都說———————
生:他的一顆心像“閃光的金子”。
師:對于我們來說,半夜三更干活是很少見的,但是對于徐虎來說,這樣的經歷卻是家常便飯。從1985年到1996年,徐虎累計開箱3700天,共花費7400多個小時,解決了21000多戶居民的問題。(孩子們有的驚訝得張大了嘴巴,有的驚訝的瞪大了眼睛,有的一直在驚嘆)
師:看到這些數據,你有什么感受?
生:真不簡單,他為這么多人帶來了方便,而且一干就是十幾年,我想送他一個大拇指。
師:我想每個人心里總會有一些驚訝,有一些崇敬,有一些感動,你想用哪些詞語來贊美他?
生:徐虎,你真是個無私奉獻的人。
生:徐虎,你真是個堅持不懈的人。
生:徐虎,你真是個信守諾言的人。
生:徐虎,你真是個樂于助人的人。
師:正因為徐虎這樣為大家服務,上海人稱徐虎同志是“新時代的活雷鋒”、“晚上19點鐘的太陽”。后來,徐虎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上海市十大先進標兵”,可是你知道徐虎自己是怎么說的嗎?
生:(齊讀) 辛苦我一人,幸福千萬家。(出示句子)
師:雖然他是上海市一名普通的水電修理工,但老師想把“偉大”詞兒送給他,(板書:偉大)
因為他能十年如一日地堅持為人民服務,所以,人們都說他的一顆心像“閃光的金子”。
這金子并非真正的金子,而是徐虎那顆金子般的心。
師:讓我們再一次心懷崇敬地記住他的名字
生:徐虎。(聲音響亮)
師:讓我們再一次心懷感動地贊揚他!
生:(齊讀第五小節)
師:認識這些新朋友嗎?打個招呼吧!(出示生字:按具 內 紙)
(指名讀生字)
師:你會記那些字兒?
生:我會記“紙”,絞絲旁加個“氏”,我還要提醒小朋友不能和“底”混淆了。
生:我會記“按”,提手旁加個“安”。他是個左右結構的字。
生:我會記“內”,同字框里面住個“人”,不過“人”的最后一筆要寫成“點”。
生:我要提醒大家“具”是個上下結構的字,里面住著三橫。
師:小手伸出來,跟著老師來寫“紙”和“具”。
(師范寫 生練寫評價)
《金子》教學設計 篇8
一、,暢談夢想,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每一個人都有夢想,請問你的夢想是什么?
生:我的夢想是將來當個科學家。
生:我的夢想將來當個醫生。
……
師:是的,夢想是一個特別美好的詞語。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跟夢想有關的課文。讀一下課題——
生(齊):金子。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進入課文之前,有幾個詞語想來考考大家。誰能接受考驗?(學生紛紛舉手)看來
大家都認真預習了課文,這是很好的學習習慣。
生:(讀)彼得·弗雷特 坑坑洼洼 一無所獲 傾盆大雨 若有所悟
師:你們都能把詞語讀正確了。想不想讀得更好聽?教你們一個好方法:每個詞語的背后,都藏著一幅畫。讀的時候,要想著這幅畫面。誰來試一試?
生:(讀)坑坑洼洼
師:讀著讀著,你看到了怎樣一幅畫面?
生:地面一個坑一個坑,高低不平。
師:你把你看到的畫面放到這個詞語中去,再來讀一讀。誰也想讀一讀?接下來你能把這四個詞一起來讀好嗎?不光是詞語,如果我們在讀課文的時候,也能想著句子所描繪的畫面,一定能有更多的收獲。接下來讓我們走進課文吧。大聲讀讀課文,思考:彼得的夢想是什么,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他做了哪兩件事呢?
生:自讀課文
師:彼得的夢想是什么?
生:彼得想挖到金子,獲得財富。
師:是的,獲得財富是彼得的夢想,那么彼得是如何實現自己的夢想的?
生:他先是挖金子,后來他在土地上種上鮮花。
師:是的,在河床上挖出大坑來尋找金沙,用課文上的一個詞語來說就叫——淘金。(板書:淘金、種花)
師:那么哪件事情幫助他實現了夢想?
生:(齊)種花。
三、抓住失敗,深究原因
師:淘金之路失敗了,是不是彼得沒有付出努力呢?
生:(齊)努力了!
師: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生:讀第二小節。
師:我們一起來讀讀第二小節,看看哪些詞語讓你感受到了彼得的努力。
生:齊讀。
師:哪些詞語讓你感受到了彼得的努力?
生:我從“埋頭苦干”這個詞中感受到了彼得的努力。讀著這個詞我仿佛看到了彼得埋著頭,很辛苦地工作著。
師:說得很好,讀讀這個詞語。
生:我還從“一個人默默地挖掘著”這個詞看到了彼得的努力。我仿佛看到了很大的一塊土地上只有彼得一個人,他什么都不說,默默地挖掘著,非常辛苦。
師:真好,把它讀好。
生:我還從“幾乎翻遍了整塊土地”感受到了彼得的努力。翻遍一小塊土地都是很辛苦的,要翻遍整塊土地需要多少努力啊!
師:是的。把它讀好。
生:還有這個詞:“幾個月”。他不是只努力了一天兩天,而是堅持了幾個月。
師:來,我們一起讀一讀這幾句句子,感受一下他曾經付出過的努力。
生:齊讀。
師:可盡管彼得這么努力,結果卻是——
生:也沒有發現一丁點兒金子。
師:用課文上的一個詞語來說就是——
生:一無所獲。(教師板書)
師:讀著讀著問題就出來了:彼得付出了這么多的努力,為什么沒有淘到金子呢?這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告訴你們一個好方法:咱們也用讀書來解決這個難題。趕緊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哪些詞語背后藏著小秘密。
生:讀第一段。
師:你找到原因了嗎?
生:“無意中找到了金子”這個“無意”是說找到金子是一種偶然,那里不一定有。
師:還有補充嗎?。
生:“無意”說明找到金子是要靠運氣的。
師:哦,那么這運氣好碰嗎?你從哪個詞知道不好碰?
生:一無所獲,掃興離去。
師:而且是“絕大多數人”。那么,你知道薩文河畔來了多少人嗎?
生:很多人。
生:成千上萬。
生:數也數不清。
師:你們是從哪個詞語上讀出來的?
生:“蜂擁而至”。
師:你能想像當時的情景嗎?
生:很多很多的人都聚集到那里。就像馬蜂一樣擁過來。
師:那么多那么多的人“蜂擁而至”,可結果卻是“絕大多數人”一無所獲,掃興離去。看來想靠碰運氣來獲得財富實現夢想——
生:靠不住。
生:不現實。
師:咱們再一起讀讀這個小節,體會一下彼得淘金失敗的原因。
生:讀書
師:六個多月過去了,彼得連——
生:買面包的錢都沒有了。
師:于是——
生:他決定離開這里,到別處去謀生。
師:就在他準備離開的前一個晚上——
生:天下起了傾盆大雨,而且一下就是三天三夜。
音樂《柔板》起。
師:是的,好大的一場雨啊,傾盆而至,而且一下就是三天三夜。這三天三夜對于彼得來講是多么難熬啊,此時的他身無分文,餓著肚子,一個人待在空蕩蕩的小木屋里,輾轉反側,徹夜難眠。六個多月來的經歷一幕幕地在他眼前劃過。他終于明白了什么。
ppt出示:唉,我真 , 。
生:唉,我真愚蠢,怎么可以靠碰運氣來發財呢?
生:唉,我真傻,我居然幻想著天上掉餡餅的好事,真是太可笑了!
生:唉,我真笨,我以后再也不可以做這樣的傻事了,靠碰運氣來獲得財富是不對的!
師:彼得,既然不能靠碰運氣來獲得財富,那你覺得應該靠什么?
生:應該靠自己的雙手來創造。
生:應該靠自己的努力,靠努力工作。
師:是的,應該靠辛勤的勞動來實現自己的夢想!彼得,大聲地把你的發現說給自己聽!
生:我要靠自己的努力,靠辛勤的勞動來實現我的夢想!
師:彼得,把你的決心告訴全世界!
生:我要靠自己的努力,靠辛勤的勞動來實現我的夢想!
師:想明白了這一切,彼得,此時你的感受如何?
生:我覺得特別輕松,很舒服。
……
四、感受勤勞,探究主旨
師:是的,能夠從失敗中總結教訓,是最了不起的事情。這時,雨終于停了,一身輕松的彼得走出了小木屋,他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生:他看到:坑坑洼洼的地面已被雨水沖刷平整,松軟的土地上長出了一層綠茸茸的小草。
師:誰也想讀一讀彼得看到的這一切?
生:坑坑洼洼的地面已被雨水沖刷平整,松軟的土地上長出了一層綠茸茸的小草。
師:聽著他的朗讀,你看到了怎樣的小草?
生:綠綠的,嫩嫩的。
生:葉尖兒上是毛茸茸的。
師:是的,剛剛鉆出地面的小草充滿了勃勃的生機。我們再來讀一讀。
生:坑坑洼洼的地面已被雨水沖刷平整,松軟的土地上長出了一層綠茸茸的小草。
師:看著綠茸茸的小草,彼得,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覺得我可以用來種花。
師:你怎么會有這個靈感的?
生:因為小草長得這么好,說明土地很肥沃,種花一定也能種好。人們一定會買些花來 裝飾自己的房間。師:哦,你跟課文中的彼得一樣,看著著綠茸茸的小草,好像明白了什么。用課文中的一個詞語來說就是——
生:若有所悟
師:誰想來讀讀彼得的話。
生:讀。
師:彼得,我從你的朗讀中聽出了你的信心。是的,“一定”會成功的。誰再來讀?
生:讀。
師:彼得,你選擇了種花,可是種花很辛苦的,你不怕嗎?
生:我不怕,成功就是要靠汗水來澆灌的。
師:嗯,是的,成功是需要付出辛勤的勞動的。還有誰想讀?
生:讀。
師:彼得,你說“用不了幾年”,要幾年呢,這時間是不是太長啦?
生:不。因為成功決不能光想著要快。
師:我懂了。你的意思是成功是需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努力的。我們一起來讀讀彼得的話吧。生:讀。
師:我看到你們讀到最后臉上都不由自主地帶上了微笑,為什么啊?
生: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成功,所以我忍不住笑了。
師:一個省略號,讓我們似乎看到了未來成功的喜悅。是的,我們對這一次的選擇滿懷信心。來再讀。
生:讀
師:彼得是怎么做的?
生:讀。
師:我聽到你們在讀到“全部精力”這個詞的時候都忍不住加重了語氣。為什么?
生:因為這個詞可以讓我們感受到彼得付出的努力。
(音樂起、出示清晨,小鳥兒都還沒有起床,彼得 ;
中午,火辣辣的太陽烤著大地,彼得 ;
晚上,星星都已經出齊了,彼得 ;
,彼得 。)
師:讀著讀著,透過這個詞,你是不是看到了一幅畫?一組鏡頭?一部小電影?你能選擇上面的一句或者幾句來說一說嗎?
生:清晨,小鳥兒還沒有起床,彼得已經早早地起來,他要給花兒澆水。
生:中午,火辣辣的太陽烤著大地,彼得顧不得擦去頭上的汗水,幫花兒除草。
生:晚上,星星都已經出齊了,彼得還沒有睡覺,他要幫花兒施肥。
……
師:是的,彼得付出了全部精力,終于,他的花田里開滿了嬌艷美麗的花兒。趕緊看一下書上的插圖,看著這些花兒,你想到了哪些詞語?
生:萬紫千紅,五彩繽紛。
生:競相開放,五顏六色。
生:美不勝收,香氣撲鼻。
師:旁邊站著的,那不正是彼得嗎?
生:他站在田頭,干得滿頭大汗,正在用毛巾擦著頭上的汗水。
師:瞧,有一朵小花咧開了小嘴巴,它想來夸夸彼得呢!你覺得它會怎么說?
生:彼得,你的汗水不會白流的。
生:彼得,你辛苦了,你這么勤勞,一定能夠成功的。
……
師:彼得一定是聽到了你們的話,瞧,他雖然滿頭大汗,但是笑得多開心啊。
五、抓住文眼,提煉“真金”
師:冬去春來,年復一年,彼得在那片土地里整整干了——
生:五年。
師:他終于實現了自己的夢想。誰來讀讀彼得的話?
生:讀。
師:我聽出來了,你有一點點自豪。
生:讀。
師:你真的非常自豪,胸脯都挺起來了。
生:讀。
師:你還能加上自己的動作呢。這種自豪的語氣就叫做“不無驕傲”。誰還想讀?
生:讀。
師:彼得先生,你好!我是中國江蘇無錫新區碩放實驗小學三4班的老師。我們班的小朋友正在學習你的故事,他們都非常佩服你。我們班的小朋友也各有各的夢想,彼得先生,你能說說你從自己身上得出的實現夢想的秘訣嗎?
生:要想實現夢想,一定要付出辛勤的努力,而不能想著靠運氣!
師:謝謝你,彼得先生。腳踏實地,辛勤勞動,(板書)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小朋友們,現在,你明白彼得先生找到的“真金”到底是什么了吧?嗯,相信你們都一定若有所悟了!彼得先生,找到了這塊“腳踏實地、辛勤勞動”來實現夢想的真金,那么你們呢?把它放在我們心里,夢想將不再遙遠。喜歡這個故事嗎?回家后可以講給爸爸媽媽聽,然后考考他們,懂不懂得“真金”的含義。好嗎?下課!
《金子》教學設計 篇9
一、教材簡析:
《金子》是蘇教版語文第五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課文。講的是彼得.弗雷特在淘金無望、準備離去時,發現雨后土地上張出了小草,從中得到啟發,便留下種花,終于獲得成功的故事。它告訴我們要想獲得財富或成功就必須付出辛勤的勞動,要想靠意外的收獲是不現實的。全文內容簡明,情節曲折,其中蘊含的道理比較深刻。
二、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運用關注偏旁、編兒歌兩種方法區分形近字;能聯系生活實際理解詞語。
3、學習抓住描寫關鍵人物的詞語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
4、學習抓關鍵詞語和聯系上下文的方法體會文章內容,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5、通過對比——關注前后變化,體會人物內心的方法,想象彼得會怎樣付出自己的全部精力。
教學重、難點:在讀中感悟要想獲得財富或成功就必須付出辛勤的勞動,積累語言,培養語感。
三、教學過程:
本著“語文課要上出語文味”的教研主題,我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過程:
(一)由“夢想”這一話題導入新課。
1、先由學生交流自己有什么夢想?接著引出: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里的主人公也有自己的夢想。通過預習,你知道課文的主人公是誰嗎?他的夢想是什么?(找金子)然后揭示課題:金子
2、對課題進行初步感知:看到課題“金子”這兩個字,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
這一環節目的是:讓學生對課題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相信隨著課文的學習,他們會對課題有更深刻的認識。
(二)字詞教學。這一環節設計了兩組詞語:
1、第一組詞語(課件):
(1)同位互相檢查看看會不會讀
(2)指名提醒不好認或不好寫的字:這里既可以是讀音的,也可以是書寫上的。
重點關注兩組形近字:嬌(形容女孩子美好可愛——嬌氣)、驕(猛烈——驕陽似火;自滿、自高自大——驕傲)——區分形近字方法1:關注偏旁,追尋字源;買和賣——方法2讓學生自己編兒歌區分:東西少就要買,東西多就要賣。這個“東西”其實就是上面的十字頭。
2、第二組詞語(課件):
(1)指名領讀——檢查讀音
(2)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添字漏字。邊讀邊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再讀這組詞,看能不能幫助我們來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橫著讀,你有什么發現?(第一行是寫淘金者的,第二行是寫彼得的。)然后讓學生連起來說一說。
(4)教師小結:抓住描寫關鍵人物的詞語組合起來就成了課文的主要內容。
(5)對比質疑:再看這組詞語,對比彼得和淘金者他們的做法,你有什么疑問嗎?(也就是:為什么淘金者都走了,卻只有彼得找到了真金?)
至此這組詞語達到了三個目的:一是檢查詞語,二是概括課文主要內容;三是質疑。
3、然后接著追問:真的只有彼得一個人找到了真金嗎?(課件)引出課文最后一段,找出“唯一”這個詞。那么究竟有多少人去挖金子呢?(課件)引出課文第一句話,理解“蜂擁而至”。什么是“蜂擁而至”?生活中你還見過蜂擁而至的場面嗎?(如:商場打折)然后指導對比朗讀這兩句話。最后進行小結:是呀,淘金者都掃興離去了,卻只有彼得一個人找到了真金,這到底是為什么啊?這個問題真的很有價值,就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走進課文。
(三)細讀理解。
1、一、二段:自由朗讀1、2段。想一想,為什么彼得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呢?指導學生讀句子抓重點詞語談體會。關注第二段描寫彼得的詞語,并能聯系上文和其他淘金者對比,感受彼得的與眾不同。然后進行對比朗讀,小結:聯系下文,通過對比我們發現了彼得的堅持不懈讓他找到了真金。
2、四、五段:默讀4、5段:大雨過后,你看到小木屋前發生了怎么樣的變化?畫出相關語句,接著讓學生交流自己畫的句子。師過渡:我們看到的也許僅僅是這些小草,但彼得他看到的卻不僅僅是這些小草,聯系下文再來想想:彼得還看到了什么?然后引出同樣是一塊土地,為什么彼得卻和我們看到的不一樣?(善于思考)文中哪個詞讓我們看出他善于思考?自然而然的就理解了“若有所悟”這個詞,然后師生合作讀4、5段。最后小結:剛才我們聯系下文,通過自己與彼得對比,體會到彼得善于觀察、思考讓他又向成功邁進了一步。
3、指名讀第六段:你覺得彼得成功的原因還有什么?重點體會“全部精力”:在理解這個詞時,分了這樣幾個步驟:(1)什么是“全部精力”?(2)去掉“全部”行嗎?為什么?(3)彼得會怎樣付出自己的全部精力?(4)培育花苗可不容易啊,需要做許許多多的事。出示老師搜集的一些養花的資料,結合這些資料,你覺得彼得還會怎樣付出自己的全部精力?出示:當 時,彼得 。試著用這個句子描述彼得養花的情景,創設情境進行說話練習。最后小結:是呀,彼得對待花苗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看到花生病了就像自己生病了一樣心疼。同學們說到的彼得都做了,同學們沒說到的彼得也做到了,這真是付出了全部精力。
4、想象著這些畫面,再讀第6段。
5、看到這些鮮花,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6、配樂齊讀6、7段。
(四)深化課題。
再次齊讀課題:此時你對“金子”的認識還是哪些金光閃閃的財寶嗎?你對它又是怎樣理解的?然后小結:這是一種獲取成功的秘訣,也是一種可貴的精神。最后回到開課時同學們談到的自己的夢想,從彼得的身上你又有什么啟發?出示小詩歌完成。
四、板書設計:
22、金子
堅持不懈
彼得 善于思考 真金
全部精力
《金子》教學設計 篇10
一、看拼音寫詞語:
jí jiāng sǎo xìng wéi yī móu shēng qīng fén dà yǔ fēng yōng ér zhì
( )( ) ( )( ) ( ) ( )
yī wú suǒ huò mái tóu kǔ gàn ruò yǒu suǒ wù
( ) ( ) ( )
二畫線的字注音:挖掘( )河畔( ) 甘心( )落空( )附近( )幾乎( )
三、多音字注音組詞: 埋( )( )( )( )
要( )( )( )( ) 發( )( )( )( )
四、形近字組詞: 買( )賣( )實( ) 唯( )維( )
錢( )線( ) 府( )附( )符( )
五、填空:1、彼得的夢想是( ),他是靠自己的( )讓夢想實現的。
2、彼得是一個( )的人。
3、《金子》一文告訴我們的道理是( )。
4、你的夢想是什么?你將怎樣讓它實現呢?
————————————————————————————————————————————
5、語段分析:
a聽說有人在薩文河畔無意中發現了金子,淘金者便蜂擁而至。
1、寫反義詞。 無意——
2、寫人多的一個成語是( ),我還知道( )( )也是形容人多的成語。
3、“在薩文河畔無意中發現了金子”,這里的金子指的是( )
b五年以后,彼得終于實現了他的夢想。他不無驕傲地對人說:“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這塊土地里。”
1、寫近義詞。 終于—— 驕傲—— 夢想——
2、“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這塊土地里。”這里的“真金”指的是什么?
———————————————————————————————————————————
《練習7》測試
一、成語填空:
食( )不( ) 氣喘( )( ) ( )馬一生 身經( )( ) 刮骨( )( )
傳為( )( )( )( )三章 ( )( )無犯 運籌( )( )好( )善( )
二、臉譜連線: 三、填空:1、身怕不動,( )。
關羽 奸詐 白臉 2、師傅領進門,( )
包公 正直 黑臉 3、( ),腦越用越靈。
秦檜 忠勇 紅臉 4、三天打魚,( )。
5、( )能生巧,( )。
三、展銷會中,要想讓自己的鬧鐘賣個好價,該怎樣說?要想從別人手買到鬧鐘,該怎樣說?
賣家說:——————————————————————————————————————
買家說:——————————————————————————————————————
《金子》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通過多種方法隨文理解部分新詞意思,并掌握一些解詞的方法。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能抓住文中重點詞語說說段意,并在此基礎上整體感知課文大意,初步感受人物形象。
4、能結合自己的體驗提問,激發進一步探究的欲望,并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就像楊利偉叔叔,他從小的夢想就是能夠飛向太空,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他的夢想終于實現了。你們的夢想又是什么呢?
2、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也跟夢想有關(板書課題),看到“金子”,你想到什么?金子是很貴重的,于是就有這樣一群人為了獲得財富(出示淘金圖),看,他們在干嘛?講解“淘金”:知道什么是“淘金”嗎?(用水選的方法從沙子里選出沙金。)
3、我們來認識一位淘金者,教讀主人公姓名和地名:
(1)先熟悉一下他的名字,誰來讀?
(出示:“彼得·弗雷特” 認讀)
彼得·弗雷特姓什么,叫什么?誰來叫叫他的名字?課文后面親切稱他為——彼得。
(2)彼得和一群淘金者們到哪兒去淘金?
(出示:薩文河畔 )
4、再次讀題。
二、初讀感知。
1、今天就讓我們跟著彼得去淘金吧!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通課文。特別注意文中的生字新詞,遇到難讀的多讀幾遍。
2、這些詞語你會讀了嗎?(出示詞串)
蜂擁而至 一無所獲 掃興離去
不甘落空 默默挖掘 埋頭苦干
傾盆大雨 若有所悟 培育花苗
實現夢想 不無驕傲 找到真金
3、分行出示學習:
(1)蜂擁而至 一無所獲 掃興離去
★ 指名讀,正音。(“興”是一個多音字。)
★ 指名讀第一小節,隨文理解“蜂擁而至”“一無所獲”。
★ 這一節告訴我們什么?指導用“誰+干什么+結果”概括意思。
(2)不甘落空 默默挖掘 埋頭苦干
★ 指名讀。說說自己有什么發現?這些詞都是寫——彼得挖金子的,讀好詞串。(勤懇、努力)
★指名讀第二小節,隨文理解“一無所獲”。
★ 這一節又告訴我們什么,誰用剛才的方法來說說?
板書(淘金不成)
(3)傾盆大雨 若有所悟 培育花苗
★ 指名讀詞,正音。
★理解詞語
(“傾盆大雨”形容雨很大,誰能換個詞:大雨滂沱,瓢潑大雨,)
(“若有所悟”你理解嗎?要弄懂它只要理解“若”和“悟”就行了。文中若有所悟什么?指名讀第五小節。)
★ 指名讀第3-6節,想一想,主要告訴我們什么?(指導看看第3組詞語說)
(板書:培育花苗)
(4)實現夢想 不無驕傲 找到真金
★ 讀詞。理解“不無驕傲”:非常驕傲。指名再讀。
★ 指名讀第七小節。讓我們一起來體會彼得的心聲。(齊讀)
(板書:實現夢想)
三、概括大意。
1、彼得淘金的故事真有意思,想不想回家講給你爸爸媽媽聽?那我們先要練一練,爭取講得簡潔明了,讓你的爸媽一聽就懂。(出示詞串和填空)
彼得去淘金,起先 ,后來
,終于 。
2、先同桌練練。再指名說。
指導把“彼得獲得真金也就是實現夢想過程”說得稍微詳細些!
四、對比質疑。
1、真是替彼得高興!最終他成功了,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獲取財富!(出示2、7兩節)
請同學們對比讀一讀,你的心中有疑問嗎?
2、學生各抒己見,質疑。(重點板書:金子?真金?唯一?)
3、看來,同學們的問號還很多。帶著這些問題課后再用心讀讀課文,相信大家對彼得會有更多的認識,對“金子”也會有更多理解。
評課:
1、重視字詞教學,條理清晰。
2、課堂提問設計要注意開放性。
課后反思:
認真研讀教材后,確定了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我通過一組組詞串帶領學生理清文脈,重點訓練了學生主要內容概括的能力。可是這樣一來,課堂不夠開放。第一課時是否能突破詞串的模式化教學有更多新的變化呢?這是我接下來要思考的方向。
《金子》教學設計 篇12
一、說教材。
今天我要說的是蘇教版小語第五冊語文教材中第22篇課文《金子》。課文講了彼得·弗雷特在淘金無望,便留下種花,終于獲得成功的故事。旨在告訴我們要獲得財富或成功就必須付出辛勤的勞動,想靠意外的收獲是不現實的。課文內容簡明,情節曲折,蘊含的道理深刻,是一篇人文性較強的培養學生觀察、想像及朗讀能力的好材料。“金子”在課文中出現了多次,含義也各不相同。對于學生來說,理解“真金”的含義,體會彼得獲得成功的過程,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難點。因此,我在設計教學時關注了以下幾點:
1、努力創設情境,幫助學生走進文本。
我通過引導學生找重點句,抓關鍵詞,創設各種情境,指導感情朗讀將學生帶入文本,感受彼得在淘金無望時的孤獨無助以及種花成功的喜悅。
2、堅持“對話”理念,引導學生理解課文。
課堂上通過學生、教師與文本之間對話,討論、交流,培養學生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
3、激發學生的想象,引導學生體驗“生活”。
給孩子一個輕松愉快的環境,使孩子充分發揮想象。在交流,體驗中感悟“不勞而獲只能是個幻想,辛勤勞動才會夢想成真。”“智慧+勤勞=真金”“勞動創造一切。”
為此,根據課程改革和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我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運用已有的識字經驗和方法,學會“坑、附”等10個
生字,理解新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對課文的誦讀品味,讀懂課文內容。
2、過程方法目標:以學定教,通過創設情境,討論、朗讀等方式來培養和提高學生語言感悟能力、朗讀能力和評價能力。
3、情感態度目標:體悟彼得·弗雷特是靠自己辛勤的勞動,終于獲得了成功,讓學生懂得想要通過意外的收獲獲得財富或成功是不現實的,必須付出誠實勞動的道理。
二、說教法。
由于本篇課文是一篇人文性較強的文章,所以就意味著本課我學要選擇簡單一點的教法:朗讀感悟法。
三、說學法。
新課標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根據這一點我確定了本課學生的學法為朗讀感悟和小組合作學習法。
四、說教學過程。
根據本課的的教學目標以及第二學段的要求確定,1、2兩個目標是教學重點。“金子”的本意是指物質層面的“貴重金屬”,而在課文中,“金子”是指誠實、勤勞的高尚品質。本文用“金子”做題目,同時又以“金子”為線索,貫穿全文,因此,理解“金子”的含義,深化學生的閱讀感受是教學難點。我準備安排兩課時引導學生達到預設的學習目標。
第一課時: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通過圖文對照,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內容,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在語境中理解生字新詞,指導兩個字“甘”(獨體字,注意筆順)“錢”(左右結構,形聲字);引發猜想,建構閱讀話題,能基本說出本故事的大意。
第二課時:借助多媒體,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反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幫助他們讀懂課文內容,了解彼得·弗雷特通過辛勤勞動獲得真金的曲折過程,教育學生向彼得·弗雷特學習,培養自己靠誠實、勤勞獲得成功的高尚品質。另外,引導學生在反復誦讀課文的基礎上,開展語文實踐活動,進一步激發情感,引導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
下面,我著重講第二課時的教學:本課時我打算分四個環節進行組織教學:
復習舊知,引導質疑; 精讀感悟,悟中明理;
小結板書,揭示“真金”; 個性作業,拓展延伸。
下面我具體地來說一下:
先說說第一環節:復習舊知,引導質疑 。
我先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蜂擁而至、一無所獲、埋頭苦干、若有所悟、培育花苗、實現夢想”這6個詞語,并相機地進行正音,接著啟發學生交流初讀課文后所了解的知識,然后根據學生回答,引導質疑“彼得的夢想是什么?他實現了嗎?你是從哪里知道的?學生自然而然的就順著我的問題注意到最后一段的課文,然后引出彼得的話:我是唯一一個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這片土地里,引導出問題:彼得是怎樣找到真金的?這是課文的重點也是難點,所以我在上課后不久就提出,目的是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去思考。通過這一統領全文的問題,引導學生再次走進文本,去細細地感受。
第二環節:精讀感悟,悟中明理 。
1、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重在自悟。我將以合作交流的方式突破難點,先立足于學生自己體會感悟,以一個開放性的問題“彼得是怎樣一步一步找到真金的?”要求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劃出課文中含有“金子”一詞的句子。要求先讀有關句子,再體會體會。在全班交流時,我以學定教,根據學生的發言相機地出示詞句,加以適時點撥。具體指導,品讀體味。如學生在自讀第一、二兩句的基礎上,扣住“聽說、無意”明白消息的不確定性,但淘金者們仍“蜂擁而至”,體會他們缺乏理智,盲目跟從。接著抓住“一無所獲、掃興離去”,體會人們懷著失望離開的不幸。通過對淘金者們由“高興”至“掃興”兩種截然不同的感情地進一步對比感知,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學習第三句話時,抓住“埋頭苦干、幾個月、幾乎翻遍了”理解從精力上、時間上、工作量上說明彼得作的別人無法比擬的巨大付出,通過朗讀讓學生體會彼得是能吃大苦、耐大勞的人,但結果是“沒有發現一丁點兒金子”,讓學生明白上文的傳說的不可靠。在品讀詞句的基礎上,體會彼得由“希望”轉向“失望”的失落心情,再次練習個性化朗讀。在交流第四句話時,我讓學生讀好詞語“若有所悟”,并說說彼得“悟”到了什么來具體地展開學習。如“這里沒有找到金子”,讓學生邊讀邊思考:彼得本來要離開,是什么使他留下來?留下后又是怎么做的?引導學生讀好文中相應的句子,并描述一下彼得看到的情景,體會希望的產生,明白這希望就在這肥沃的土地里,正是這希望使彼得留下來。再讓學生觀察插圖,想象彼得是怎樣用“全部精力”種花的,此時,我出示圖片:每天太陽還沒升起的時候,彼得就————,太陽落山了彼得————,烈日當空時彼得————,大于來襲時彼得————,一方面是為了鍛煉學生說話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讓學生們從內心體會彼得所經歷的困難,為下面揭示真金買下鋪墊。學習第五句,我把重點放在理解彼得所說的話是什么意思上。讓學生思考:彼得從這塊土地里究竟獲得了什么?你能悟到些什么呢?學生通過交流,知道彼得并非獲得真的金子,而是獲得了“財富”。最后學生暢談感悟的基礎上歸納:只要勤勞耕耘,任何土地都會奉獻出你需要的“財富”。抓住“不無驕傲”、“唯一”等詞語,引導學生體會彼得非常自豪的心情,練習個性化朗讀。
《金子》教學設計 篇13
一、導入
1、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23課:金子。請齊讀課題。
2、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你們知道彼得的“夢想”是什么嗎?
板書:夢想
3、生回答。板書:金子
過渡:那么他的夢想實現了嗎?他是怎樣去實現他的夢想的呢?下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
二、感悟課文
1、學習第七自然段
(1)大家讀得真認真,相信你們已經有答案了。彼得的夢想實現了嗎?
(2)交流。問:你從哪里看出來的?(生讀第七自然段)
(4)誰愿意讀給大家聽聽?
你認為他此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很驕傲、很自豪)
你從哪里看出來的?(不無驕傲、“!”) 指導朗讀
2、學習1~3自然段
(1)讀了這一部分,你知道了些什么?
學生可能的回答:
①絕大多數人……(第一自然段的內容)
應對:請同學們齊讀這一段的第一句話,你能用上“因為……所以……”再來 說說這句花嗎?
想象一下“蜂擁而至”是怎樣的場面?
結果怎樣?
副板書:蜂擁而至 一無所獲 掃興離去
②彼得……(二、三自然段的內容)
(2)小結:盡管彼得付出了辛勤的勞動,但淘金如同一樣,更多的時候要靠運氣,顯然,彼得和絕大多數人一樣,運氣不是那么好,只能失望的離去。
(3)讓我們再來體會一下彼得付出的辛勞和隨之而來的失望,齊讀第二自然段
3、學習課文4~6自然段
(1)你讀懂了些什么? 交流
(2)師:一場惱人的大雨不但沒有讓彼得放棄,他反而“悟”到了些什么。交流
(3)讀了這一段,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全部精力、鮮花盛開)
(4)彼得用他更多的汗水實現了夢想,難怪他不無驕傲地說:“……”(生接)
(5)讀到這兒,小朋友們你們覺得“真金”是什么呀?(生自由發言)
(6)齊讀全文。
四、作業
課后收集有關勵志成功的名言
《金子》教學設計 篇14
一、背景描述
進入21世紀以來,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順應時代的發展,學校教育特別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向40分鐘要質量,確保課堂教育的高效性”、 “向教研要質量,提高教研活動的有效性”,更是我校教研的重心和開展教學工作的重點。研究教師在課堂上提問導學的有效性,是改進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需要;也是貫徹新課程理念,推進新課程實施的需要。為此,從2008年9月起,我校語文教研組開展了《基于目標教學的課堂教學過程控制的研究》的課題科研活動。
前段時間,我校教師對粟老師執教的《金子》一課進行了課堂觀察活動,進一步對“教師課堂提問導學的有效性”這一子課題進行了研究。作為科研核心組的成員,本節課,我的主要任務是關注“品讀重點詞‘蜂擁而至’、 ‘一無所獲’,體會淘金者尋金時的迫切、盲從和一無所獲時的掃興”這一教學環節,從而判斷出執教者在這一教學過程中的導學是否有效。
二、片斷描述與評析
師:彼得與其他淘金者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指名回答)
(出示句子“聽說有人薩文河畔無意中發現了金子,淘金者便蜂擁而至在蜂擁而至。”)
彼得與眾多淘金者一樣,都想得到金子,都向薩文河畔——蜂擁而至。(板書:蜂擁而至)
師:什么是“蜂擁而至”?
生:指像蜜蜂一樣一窩蜂地來到這里。
生:形容參與淘金的人數很多,很擁擠。
師:你能聯系課文內容來理解詞語的意思,很聰明。
【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是新課標對三年級學生提出的一個要求。】
師:在生活當中,你見過哪些蜂擁而至的場面?
生:前段時間我家附近的“大眾超市”商品大減價,前來購買東西的人蜂擁而至,都快把超市的門檻給踏破了。
生:昨天是拉堡街,各地的人們蜂擁而至,一齊涌向農貿市場,市場上真是太熱鬧了。
生:去年,我們這兒發行福利彩票,人們從四面八方蜂擁而至,把廣場圍了個水泄不通。
……
【密切聯系學生生活積累,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師:從文中“蜂擁而至”這個詞你感受到了什么?(人多)請你讀出這種場面來!(指名讀)
師:淘金者們蜂擁而至,可見他們淘金的心情怎樣?(生:激動、興奮)讀出這種心情來。(指名讀)
生1:……
生2:……
師:如果你是淘金者,會是一種怎樣的心情?你會怎么說?怎么做?(想象說話,指導朗讀)
生1:如果我是淘金者,我一定會高興得大喊:“我要發財啦!”
師:把你這種高興、瘋狂的心情讀出來。
生2:如果我是淘金者,我一定會抗著鋤頭,迫不及待地沖向薩文河畔。
師:把你這種迫不及待的心情讀出來。
生3:……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師:蜂擁而至的淘金者們找到金子了嗎?哪個詞告訴我們?(板書:一無所獲)
(出示句子“他們在河床挖出很多大坑,希望找到金子。結果,絕大多數人一無所獲,只好掃興離去。”)
師:什么是“一無所獲”?
生:一點收獲也沒有。
師:生活中有許多“一無所獲”的事例,你能舉個“一無所獲”的例子嗎?
生1:有一次文藝表演,我們要準備紅靴子。我和媽媽在農貿市場轉了一個下午,都沒有找到合適的,我們只好一無所獲地回家了。
生2:上次我和爸爸參加抽獎活動,我滿心歡喜,以為能中大獎,誰知我們一無所獲,什么也沒得到。
生3:上個星期六,我和爸爸到河邊釣魚,以為晚上能吃美味的魚宴了,誰知我們一無所獲,一條魚也沒釣到。真掃興!
……
師:看看淘金者們,迫不及待地來到薩文河畔挖金子。河畔也挖、河床也挖,只要能挖的地方都挖了,可見他們多么希望——得到金子。可結果,絕大多數是——一無所獲。此時,他們的心情會怎樣?(掃興、遺憾、失望……)你能讀出這樣的感覺嗎?
生1:……
生2:……
生3:……
生4:……
師:淘金者們,挖了這么多大坑,連金子的影都沒見到,你們覺得掃興嗎?遺憾嗎?失望嗎?讀出這種心情來。(生齊讀)
……
【《小學語文教學大綱》中指出:“各個年級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師設計的多個追問,能密切聯系生活實際,,以“讀”為本,讓學生不知不覺的進入到品讀中,體會文章的內涵。】
三、我的所得
《新課標》在教學建議中提出:“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本堂課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粟老師特別善于利用學生的生活積累來調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在學生說出“蜂擁而至”、“一無所獲”的意思后,粟老師巧妙地追問道:“你見過哪些蜂擁而至的場面?”“你能舉個生活中例子嗎?”,這樣就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生活積累,引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縱觀課堂,學生的反應是積極熱烈的,孩子們都能密切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創造性地列舉了生活中例子,很好地理解了重點詞地意思,為有感情地品讀課文做了很好地鋪墊。“語文來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正是一個個類似于“你還見過哪些蜂擁而至的場面?”“你能舉個生活中例子嗎?”這樣小小的追問,就巧妙地把文本中地新詞很好地運用到生活當中,突出了閱讀教學的“感悟、積累、運用”三層次的教學。可見,這一教學環節中的問題設計得好、設計得妙,能很有效地為課堂服務。
俗話說得好“生活,是語文學習的源泉。”“語文學習,只有密切聯系生活,才能煥發勃勃的生機。”我們的語文課堂也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才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