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懂得要想獲得財富或成功就必須付出辛勤勞動的道理。
3.通過創設情境、討論、朗讀等方式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和朗讀能力。
教學重點:以上三個教學目標都是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通過朗讀、討論,理解彼得最后說的“真金”的含義。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具準備:投影,掛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教師:同學們見過金子嗎?對它有什么了解?(可從金子的顏色、硬度、作用等來說)出示ppt:我們生活中的各種金子。
2.教師:金子非常珍貴,它是財富的象征,成千上萬的人都想得到它,甚至不惜一切去尋找金子。同學們通過預習,應該都知道薩文河畔也出現了這樣一群淘金者,因為他們聽說那兒有金子。今天,我們就跟隨故事主人公去薩文河畔找一找,到底是不是真的有金子。
(板書課題:金子)讓學生齊讀課題:金子。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知
1.教師泛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注意在長句上畫停頓,標好自然段序號。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詞,讀通句子,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1)教師:這是一個關于誰的故事?(彼得·弗雷特)。
(2)教師:為了更好地讀準這個小故事,首先我們來學習一些生字詞。(ppt上出示)(先個別讀,再齊讀,最后找學生領讀)
不甘心默默挖掘埋頭苦干
傾盆大雨若有所悟培育花苗
實現夢想無不驕傲找到真金
(3)重點解釋:蜂擁而至。教師:“蜂擁而至”是什么意思?你見過這樣的景象嗎?(ppt出示圖片蜂群、人群)
過渡:有些詞語呀,本身就在描述一幅畫面,我們在讀的時候,要在腦海中想象著這個詞所描繪的畫面,這樣才能把詞讀好,讀得有感情。
再如:傾盆大雨。當學生發揮想象來理解。
4.教師:攔路虎掃清了,接下來請同學們分節朗讀課文。
教師制定七位學生分別朗讀這7段。其他學生注意聽有沒有讀錯。
5. 教師:課文講了了一個怎樣的故事?請同學們盡可能用剛才學過的詞語來描述一下這個故事。
6. 全班再次齊讀詞串。
(第二課時)
一、 回顧全文,引導質疑
1.教師:同學們,首先我們一起復習以下上節課學習的生字詞。(ppt上出示學生寫的的生字)請小朋友們自己觀察一下投影上大家寫的字,看看寫的對嗎?寫的規范嗎?
2.教師:詞語是個寶,尤其是四字詞語。請大家聯系課文內容,聯系生活實際來讀一讀以下一些四字詞語。(蜂擁而至一無所獲傾盆大雨埋頭苦干)
3.(1)教師:經過上節課的學習,同桌交流一下:彼得的夢想是什么?他實現了嗎?你是從哪里知道的?學生回答。ppt上出示“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再這塊土地里。”)
(2)教師:彼得是怎樣找到真金的?帶著問題,我們繼續來學習這篇課文——《金子》(板書課題:金子)
二、精讀感悟,悟中明理
教師:請同學們默讀全文,找出令自己感受最深的的短語和句子,并做上批注。
1.教師:請同學們快速瀏覽第1到2段,哪位同學來說一下令自己感受深的句子。
當學生找出了彼得埋頭苦干的那句句子,教師相機說:大家自由朗讀一下,并想一想彼得當時挖金子的心情是怎樣的,后來又是怎樣的。(板書:希望——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