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本課后,能從中悟出要想獲得財富或成功就必須付出辛勤勞動的道理。
教學重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懂得只有付出辛勤的勞動,才能獲得財富或成功。
教學準備:
多媒體圖片、音樂等
教學時間:2004年12月24日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述: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22課(指屏幕)齊讀課題:金子
二、檢查復習
1、同學們,彼得實現了他的夢想嗎?你從課文的哪兒知道的呢?
板書:彼得
2、下面請同學們打開書,自己讀一讀課文的最后自然段。(生讀)
3、(出示)他不無驕傲地對人說:“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這塊土地里。”
4、從你們的眼神中老師發現后面藏著好多小問號呢?讓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
師:彼得和別的淘金者有什么不一樣呢?
三、探究學習,感悟語言
㈠學習第一~第二段
1、請大家自由讀第一段~第二段。用筆圈一圈,劃一劃。
讀著,讀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為什么?
交流:①蜂擁而至 指導讀
②一無所獲、掃興 、只指導讀
③板書:不甘心落空,埋頭苦干,失望
指導讀,練讀,指名讀 師:聽了你的朗讀,我知道了淘金的人挺多的,(圈點“蜂擁而至”)但還不夠多!誰再來讀?
師:挖到了金子就意味著——富有,發財,這多讓人高興呀!可當他們滿懷著希望卻挖不到金子的時候,心情又是怎樣,感受一下,(指導讀)
師述:只有誰不甘心?請你通過你的朗讀告訴老師,告訴大家,行嗎?指名讀(圈點:不甘心 埋頭苦干 幾乎 失望)
師述:命運真是太殘酷了,對這樣一個吃苦耐勞的人,卻把他的希望完全敲碎了。彼得·弗雷特開始時不甘心落空,正是因為他相信(付出勞動,一定會有所收獲,一定能實現自己的夢想。而事實卻敲碎了他的夢想。)
㈡學習第三段~第六段
1、引讀:六個月后,他連買面包的錢都沒有了。于是,———
(師)讀著,讀著,你的心情怎么樣?為什么?
③引讀第四自然段
啟發想象:(輕輕地問)彼得發現了什么呀?
指名讀“坑坑洼洼的……小草”
齊讀,師:這個發現可重要了,讓我們一起記在腦子里!(試背)
師述:望著被雨水沖刷平整的土地,望著這松軟的土地上長出的一層綠茸茸的小草,同學們,你會想到什么呢?而這一發現引起了彼得的思考。
3、彼得“若有所悟”,他悟出了什么?(指名讀——齊讀)
師述:這肥沃的土地讓彼得若有所悟。
引讀:我可以用來種花………………成功的……。“
“…………”彼得還悟到什么呢?
4、師述:正是這種希望,這種美好的前景,一塊肥沃的土地,一層綠茸茸的小草使彼得留了下來。你覺得彼得是一個怎樣的人?(有心人、聰明人、有智慧的人)
5、引讀:彼得留了下來,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來培育花苗,不久田地里長滿了美麗嬌艷的鮮花。
出示插圖:請大家閉上眼睛想象他是怎樣用“全部精力”來種花的,田地里是怎樣美麗的景象。
小練筆:⑴彼得留了下來,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來培育花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