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 教學設計
點名讓學生朗讀,集體齊讀。朗讀時注意要把彼得當時想把整片土地翻出來的心情讀出來,注意句中短語“埋頭苦干”“幾個月”“幾乎翻遍了”。
2.教師:快速瀏覽3到4段,彼得發(fā)現(xiàn)了什么?當學生說出(發(fā)現(xiàn)了坑坑洼洼的地方……長出了一層綠茸茸的小草),教師:詞語是幅畫,看到這生機勃勃的小草,你會想些什么?彼得又是怎樣想的呢?一起來看看(ppt出示第5自然段)請同學們找出令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個短語。
當學生說出(若有所悟),教師:“若有所悟”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說,沒有醒悟前,彼得是怎樣想的?現(xiàn)在醒悟了,那么在他面前呈現(xiàn)出的是一幅什么樣的畫面?體會省略號的作用。(教師示范朗讀,讓學生思考、想象,體味其情其意;鼓勵學生上臺朗讀)
3.(1)教師:除了“想”,想要成功還要必須要去“做”,(出示ppt第6段)請同學們快速找出那個精華短語(全部精力)。(出示掛圖)
(2)教師:彼得是怎樣花費全部精力的呢?請大家小組討論一下,發(fā)揮想象力來描述一下。(可從如何不怕辛苦平整土地,如何精心選擇花苗,如何日夜照顧鮮花,如何四處奔波銷售鮮花,鮮花是怎樣五彩繽紛、美麗嬌艷幾個方面來來描述)
(3)教師:誰來把第6段朗讀一下,把彼得培育的美麗的鮮花帶到教室里來。
4.(1)過渡:教師:彼得已經(jīng)不再失望,他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和信心,與其說是一場大雨使得他留了下來,還不如說是信心和希望使他留了下來呢!現(xiàn)在他花了全部精力的進行培育花苗,五年后,他終于成功了,他發(fā)出了一句感嘆——
(2)ppt再次出示那句話“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再這塊土地里。”
教師:請同學們自由朗讀,找出描寫彼得成功后的詞語“無不驕傲”,什么叫無不驕傲。思考彼得從這塊土地里究竟獲得了什么?“真金”是什么。
(3)教師:大家齊聲朗讀彼得的這句感嘆,用自己的朗讀表現(xiàn)彼得的無不驕傲,注意表現(xiàn)出彼得興奮的感情。
5.(1)教師:通過學習,請同學們思考一下:你明白了什么?你怎樣才能獲得成功?(讓各種小宇宙爆發(fā)出超能量吧!)學生暢談感受。
(2)教師總結:其實,彼得找到的真金并不是真正的金子,而是發(fā)財致富的辦法。從中我們也悟出了一個道理: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勞動,才能獲得財富。同時,當生活中遇到了困難,要懂得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問題,只有這樣,你生活的道路才會更寬闊。
三、作業(yè)布置
1.將這個故事將給爸媽聽。
2.觀察校園或附近的花園,想象彼得的花園,寫一段話。
板書設計:
金子
彼得:第一部分:希望——失望
第二部分:失望——希望
第三部分:獲得成功
教材分析:
《金子》是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課文,全文記敘了彼得·弗雷特在淘金無望準備離去時,發(fā)現(xiàn)雨后土地上長出了小草,從中得到啟發(fā),便留下種花,終于獲得成功的故事。它告訴我們要想獲得財富和成功就必須付出辛勤的勞動,想靠意外的收獲是不現(xiàn)實的。全文按時間順序分為三部分,內容簡明,情節(jié)曲折,意蘊深刻,是一篇人文性較強的培養(yǎng)學生觀察、想象及朗讀能力的好材料。教學時應讓學生認真讀課文,進行適當想象,加深體驗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