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合作中實踐于實踐中交際——《介紹一處景點》口語交際教學設計
③小組討論,確定本組選擇哪一處風景進行介紹,然后每組1號到黑板上畫“√”(即選擇哪個地方,就在哪個地方后面畫“√”,每一處最多限2個組選擇)。
④小組討論,確定按什么順序介紹本組選擇的風景、名勝,并形成最終的解說詞。
⑤小組內二人一組互相練說本組的解說詞,作好到臺上匯報的準備。
3.小組按步驟合作學習,教師巡回指導,對合作效率高、合作紀律好的組分別給予“☆”作獎勵。
(此環節既為每個學生提供了同等的聽說訓練機會,又通過小組合作對學生說話的質量進行了提升,讓每一個學生都作好匯報準備,能夠避免有的同學大包大攬、充當“霸主”,有的同學依賴他人、坐享其成。)
(四)全班交流,展示“說”的成果
1.教師叫各組3號(或1、2、4號)代表本組匯報,按組的順序進行匯報。
要求:①認真傾聽;②用簡單的詞語或句子記下對每位發言者的評價;③記下你聽到同學發言后產生的問題。
2.評價各組代表的發言。
態度大方、聲音響亮的,得一顆☆。
條理清楚、抓住特點的,得一顆☆。
內容豐富、語言生動的,得一顆☆。
3.評出最佳小組(即獲五顆☆者)給予獎勵,教師與他們一一握手,邀請他們作自己常德之行的“導游”。
(合作學習中組內合作、組間競爭,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與競爭意識。在傾聽別人發言時,要求學生記錄,既訓練了學生聽的能力,也指導了聽的方法。)
(五)自由質疑,拓展“說”的空間
1.師:剛才各位小“導游”的表現都很好,讓我長了不少見識。不過,我聽了同學們的介紹后,也產生了不少疑問,相信同學們也一樣,對嗎?
2.邀請學生提問,并請知道答案的同學解答。
3.教師根據學生質疑情況提出問題。
①桃花源有沒有什么來歷?(如學生前面已經問到,可改問筆架城、孤峰塔等。)
②花巖溪為什么會成為“白鷺之鄉”?
4.指名讓學生回答。
5.小結:每一處風景、名勝都要么是歷史文化的積淀,要么是造物主的杰作。到這些地方參觀、游覽,能夠開闊我們的視野,增長我們的見識,愉悅我們的身心。但要想讓這些地方永遠美麗,則需要人們的精心呵護。所以,同學們,我們不僅要考慮如何游覽和介紹風景、名勝,更應該考慮怎樣保護好這些風景、名勝,使他們永遠煥發生機和活力。
(此環節意在將學生探究的視角一個引向祖國的傳統文化,一個引向環保問題,使學生的學習活動不因為課的結束而終止。)
附:板書設計
我愛我的家鄉
花巖溪壺瓶山
柳葉湖萬金障
濱湖公園森林公園
筆架城孤峰塔
桃花源夾山寺
白鶴山詩墻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