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了解石榴果實成熟的特點,激發學生對石榴的熱愛。
3、仿照課文第四自然段的寫法,品嘗一種水果,寫一段話。
教學重點:
了解石榴果實成熟的特點;仿照課文第四自然段的寫法寫一段話。
教學準備:
課前讓學生仔細觀察一種水果,品嘗味道。
投影片,石榴、橘子、香蕉等水果。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舌頭體操,讀準兒化音
鼓著勁兒 一半兒 子兒
2、出示詞語
嫩綠 郁郁蔥蔥 黃綠色
火紅 越開越密 越開越盛 活潑 小喇叭 熱鬧
咧開了嘴 笑破了肚皮 急切 扒開 張望 報告 喜訊
瑪瑙 緊偎 紅白相間 晶瑩透亮 酸溜溜 甜津津 清爽無比
指名讀,說說有什么發現。
二、過渡
(指板書)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春天,石榴樹———到了夏天,樹上便開出了一朵朵火紅的石榴花。這些石榴花開得怎么樣?(引導學生展開想象)
這些石榴花開得可真——熱鬧。可是我們不得不告別這些活潑、可愛的石榴花了。
三、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引讀第一、二句子。
2、石榴的外表皮是怎樣變化的?
自由讀第三自然段,指名回答。
3、熟透的石榴是什么樣的?看插圖,說一說。
4、看看課文是怎么寫這些熟透了的石榴的,出示:
熟透了的石榴高興地笑了,有的笑得咧開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滿滿的子兒。
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開黃綠色的葉子向外張望,向人們報告著成熟的喜訊。
(1)指名讀
(2)你覺得這兩個句子好不好?為什么?(這里運用了擬人的寫作手法。)
(3)從哪些詞可以看出來是把石榴當作人來寫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生動形象、有趣活潑地描寫出了石榴成熟的樣子,讓人不由得產生喜愛之情。)
(4)指導朗讀。
(5)這些討人喜愛的石榴娃娃會怎樣向人們報告成熟的喜訊呢?
四、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1、過渡:聽了石榴娃娃這么一說,真想摘一個來嘗嘗是什么味道!
2、出示:一個石榴
(1)按步驟觀察:外皮、剝開皮里面的子兒
板書:樣子 顏色
(2)請幾位學生嘗嘗,說說是什么味道。
板書:味道
3、我們來看看課文是怎么寫的,出示指名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4、通過我們剛才的觀察,你覺得哪些詞用得特別好?為什么?
5、齊讀
五、仿寫
1、過渡:我們也來學著課文的第四自然段來寫一種水果吧!
2、指導
剝開橘子外皮觀察、品嘗,仿照課文完成填空。
出示:……,剝開( ),只見( ),取下其中一個橘瓣( ),( )的。頓時感到( )。
3、提出要求
可以仿寫橘子,也可以寫自己嘗過的其他水果。
4、學生練習寫,教師巡視。
5、反饋
(1)指名讀一讀
(2)師生共同根據實際情況對所讀片段的用詞、用句進行評價,提出修改意見。
六、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