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第二課時教案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受湯姆心情的變化,認真品味父親話語的含義,從中受到嚴于律已,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的教育。
教學重點:感受湯姆心情的變化,認真品味父親話語的含義,從中受到嚴于律已,自覺遵守社會公德的教育。
教學過程:
一、復習詞語,回顧前課
1、上節課我們跟著湯姆一起去湖中小島釣魚,大家一起來回憶一下他釣魚的一連串動作。
2、(出示詞語)誰來讀?
套上魚鉤 甩起魚竿 拋向遠處
劃破水面 沉入水中 泛起漣漪
恢復平靜 覺察動靜 一陣驚喜
小心翼翼 拖出鱸魚
3、誰能用上這些詞語,說說湯姆是怎樣釣魚的?
4、從這一連串的動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湯姆釣魚動作的連貫嫻熟,一氣呵成。湯姆是個釣魚能手)
5、(出示相關段落,齊讀)。加上動作,我們一起來釣回魚。(板書:釣)
湯姆把魚餌套上魚鉤,然后甩起魚竿,把釣線拋向遠處。魚餌劃破水面,沉入水中,湖面泛起一圈圈銀色的漣漪。
湖面漸漸恢復了平靜。突然,湯姆覺察到水下有動靜,魚竿彎成了弧形。湯姆一陣驚喜,一定有大家伙上鉤了!爸爸在一旁微笑著,投來贊賞的目光。
湯姆小心翼翼地把魚竿拖出水面。
6、他釣到了一條什么魚?(大鱸魚)
出示:湯姆小心翼翼地把魚竿拖出水面。哇!一條他從未見過的大鱸魚!湯姆急忙把大鱸魚提到岸上。(指名讀)
7、此時此刻,他的心情怎么樣?你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生:哇,兩個感嘆號——驚喜
生:從未見過,大,急忙——激動、興奮
師:(板書:驚喜)讓我們一起再來體會湯姆的這份欣喜(齊讀)。
二、精讀感悟,體會心理變化
1、可是,這么大的一條鱸魚卻必須放掉!(板書:放)湯姆好不容易才釣到這條大鱸魚,他愿意放嗎?(不愿意)你從哪里知道的?(指生讀)
出示:“為什么?”湯姆很不情愿地嚷起來。
這一個“嚷”字表現了湯姆內心什么樣的心情?(不愿意,抗議)(板書:不情愿)
2、既然湯姆這么不情愿,這條魚能不能不放掉呢?(不能)為什么?
湯姆急忙把大鱸魚提到岸上。這時,耳邊傳來爸爸低沉的聲音:
“孩子,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3、是的,爸爸發話了,那你們覺得這條魚該放掉嗎?這個問題值得探討一下。
出示要求:自讀8-11自然段,小組4人討論:同意爸爸的做法的還是同意湯姆的做法,并找出各自的理由。
(1)請生交流討論意見。
(2)如果我是湯姆,我也舍不得把魚放掉。下面我們演一演湯姆和爸爸的對話。這次,我演湯姆,你們演爸爸。先讀讀爸爸的的話,誰先記住,誰就演爸爸。
同學們,表演的時候不光記住爸爸的話,還要注意什么呢?請生說(動作、表情、語氣)(師生表演)
師:(扮演兒子)作勢往上拖。
生:(扮演父親)孩子,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
師:為什么?
生:現在是晚上能10點——離允許釣鱸魚的時間還有兩個小時。
師:放心吧,爸爸。沒有人看見我們,也沒有人知道我們在這個時候釣到了鱸魚。
生:不管有沒有別人看見,我們都應該遵守規定。
師:不就兩個小時嗎,規定是死的,人是活的,我們要學會變通,回家我們就能吃大餐了。爸爸,您就通融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