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黎明
沉思:深思。
片刻:很短的一會兒。
四、再讀,熟悉課文。
1.指名讓一個同學讀課文的第一段,請他邀請幾個小朋友與他合作讀完課文。(借此了解學生是否知道本課有幾個自然段。)
2.請讀書的孩子上臺來,臺下的小朋友給他們提出“讀”的要求。(聲音要響亮,不讀錯字,不添字掉字。)
3.讀書的同學也給臺下的小朋友提出聽的要求。(認真聽,不說話)
4.讀后評議:誰讀得好?好在哪里?不足是什么?
5.指名說一說,課文講述了黎明中的一件什么事?課文講了哪幾個人物?
五、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默讀第一自然段,想一想:通過第一自然段,你了解了些什么?
2.指名回答。
(柱柱已經六歲了,跟爸爸媽媽來北京兩年了,爸爸媽媽在北京打工,柱柱跟媽媽在黎明中去早市賣菜。)
3.課文中的柱柱和媽媽是什么樣的人呢?我們下一課時再一起學習這篇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1.開火車認讀生字、詞語。
2.課文寫了哪兩個人物?講述了黎明中的一件什么事?
(柱柱和媽媽,在去早市賣菜的路上,媽媽教柱柱念字,媽媽決定送兒子上學。)
二、抓重點詞句,學習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說一說柱柱在路上都做什么了。
2.匯報交流。
(柱柱在媽媽上坡蹬車的時候,幫媽媽推車;柱柱在媽媽背上寫字讓媽媽教自己認字。)
3.畫一畫相關的詞語和句子,體會柱柱是個什么樣的孩子。
(1)在對比中感悟朗讀。
“上坡時,柱柱見媽媽太費勁,就騰地跳下車,跑到車后,雙手用力推起車來。”
“上坡時,柱柱見媽媽太費勁,就跳下車,幫媽媽推。”
分男女生讀這兩句,體會帶點詞語的好處。
這些連續(xù)的動作,表現(xiàn)了柱柱很愛自己的媽媽,是個懂事的孩子。同時,這些動詞,也能很形象很具體地表現(xiàn)柱柱天真活潑的樣子。
(2)體會人物感情讀。
a.媽媽一字一頓地念:“上——學——去——”
b.“噢,上——學——去——”
指名讀,集體評議,體會柱柱的情感。
媽媽是怎樣念的,柱柱的態(tài)度怎樣?(媽媽為了讓兒子聽清認準,所以一字一頓地念,教得認真,而柱柱很喜歡讀書,很渴望上學,所以念得又認真又有感情。)
通過對比朗讀,讀出人物的語氣。
4.現(xiàn)在誰能說一說,柱柱是個什么樣的孩子?(懂事的孩子,心疼媽媽的孩子,熱愛學習的孩子,渴望上學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