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溝
2、談感受。(使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并能夠從課文中提取有用信息,用自己的語言比較完整的表述出來,充分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3、師:課文中有一句話,直接告訴了我們答案,請你找一找。(最后一個自然段)教師把“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這句話寫在黑板上。請學生朗讀,然后談談應該讀出什么語氣?(贊美)學生談后指名讀一讀。
(二)從部分入手,細讀課文,深入理解:
1、教師揭示問題:為什么說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呢?請學生默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畫下有關的詞句。
2、小組合作,交流個人看法,相互學習:
1)同學之間讀一讀自己找到的有關語句。
2)大家相互補充,簡單總結。
3)學習匯報。
(學生在談感受的過程中可以結合課文中的語句,學生在理解的時候,遇到問題及時提出來,大家共同解決。體現小組合作,使學生在自由發言的情況下,體驗合作的樂趣。)
3、師生共同交流:(引導學生大膽地說,重點圍繞以下地方:)
第一自然段:新疆吐魯番,那里隨著季節的不同都會出產水果,五月有杏兒,七八月份有香梨、蜜桃、沙果,九、十月份有人們最喜愛的葡萄,從五月份到十月份,每個月都有水果出產,真不愧是個好地方!
第二自然段:共有四句話,講了三層意思,一、二句先講葡萄生長的地點,再講葡萄溝的葡萄長得枝繁葉茂,抓住句子中的重點詞語:“茂密”、“展開”、“綠色的涼棚”、“一個個”進行理解,體會景色的美,試著把語氣讀出來。第三句話介紹了葡萄結得多,顏色多樣,紅的、白的、紫的、暗紅的、淡綠的,顆粒飽滿,有光澤,讓人看得眼花繚亂,愛不釋手,可以通過“一大串一大串”和“一串一串” 進行對比,從而更加深刻地揭示出葡萄溝的葡萄結的非常的多,而且串大、個大;在理解時可以讓學生觀察畫面,體會葡萄成熟后,碩果累累的樣子。第四句話描寫了維吾爾族老鄉熱情好客的情景,體現了民族大團結。引導學生觀察畫面,展開聯想,想象人物的語言,當時的場面。
第三自然段:讓學生先講一講陰房建造的位置,具體的樣子,然后出示陰房的圖片進行對照,幫助學生整體感知陰房的特點。在了解陰房的特點后,講一講葡萄干是怎樣制成的,了解葡萄干的特點:顏色鮮、味道甜、非常有名。
(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的談出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讓其余學生認真聽,進行相互補充。)
四、課堂小結:
通過學習我們得出一個結論,同學們,你們一起告訴我好嗎?(困)
生:新疆真是個好地方!
五、布置作業:背誦第二段
板書: 21、葡萄溝
葉子:
葡萄:
葡萄干:
課后反思: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知識,練就技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