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放中顯精細——《獅子和鹿》教學設計
《獅子和鹿》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七組中的一篇略讀課文,講的是一只鹿在叢林中遇到獅子而脫險的故事。課文是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敘的,全文情節緊湊,前后對比鮮明突出,語言豐富優美,蘊含了深刻的道理。指導孩子理解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態度,是課文學習的重點;體會故事所講述的道理是課文學習的難點。一、揭題:根據詞語,展開聯想
1、屏幕出示“獅子”,讀準讀音。看到這個詞語,你聯想到了什么?2、屏幕出示“鹿”, 讀準讀音。看到這個詞語,你又想到了什么?3、小結:( )的獅子和( )的鹿之間發生的故事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齊讀課題《獅子和鹿》。
二、初讀:了解內容,讀通課文
1、自由地朗讀課文。(1)讀準字音,想想生字新詞的意思;(2)想一想課文講了個什么故事?
2、交流初讀成果。
(1)檢查字詞:這里有一幅圖(課文插圖),請你用課文里的詞語來說一說。
要點:這是一片——叢林,這只美麗的鹿身段多么——勻稱(聯系生活:大多數同學的身材也很勻稱),它的角多么——精美別致,像珊瑚。水中的是它的——倒影(區分“倒影”和“倒映”)。鹿的腿很——細,鹿一看到就開始——抱怨。
(2)出示課文中的詞語:你能讀準這些詞語,并用上其中的幾個說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設計意圖】本課的字詞教學采用先獨立學習,再結合圖回憶課文中出現的詞語,將字詞的讀音和意思有機地結合起來,然后從詞到句,說說課文內容。這是一個“強化——再現 ——拓展”的過程,有意思的挑戰性任務不僅激發學生回顧、運用字詞的興趣,而且這種在語境中再現、鞏固生字、新詞的方法符合了三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
三、再讀:品悟詞句,暢談感受
1、自由地朗讀課文,邊讀邊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做記號。2、小組交流,朗讀自己感受最深刻的一個句子,說說自己的感受。3、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學習略讀課文,教師要做的是組織好每個學生都認真地閱讀,有獨立感悟的時間保證。有了感悟就需要傾吐和交流。小組學習則為每個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創造了機會。孩子們在小組里面把自己的感受一一傾吐,同時修正別人的說法,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和合作的能力。
方案1:學生匯報點明中心的句子。
出示句子:兩只美麗的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
(1)學生說說感受。
(2)課文中哪些句子寫了鹿差點兒送了命?出示句子——就在獅子灰心喪氣不想再追的時候,鹿的角卻被樹枝掛住了。獅子趕緊抓住這個機會,猛撲過來。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盡全身力氣,使勁一扯,才把兩只角從樹枝中掙脫出來,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
①哪些詞語寫出了危險,請你用朗讀來表達。②當鹿的角被樹枝掛住,眼看獅子就要追上來了,鹿心里會想些什么?(寫一寫)
【設計意圖】以寫的方式給學生營造了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避免直接口頭回答造成思維定式與感悟零碎。考慮到學生的差異,引導學生寫完后可以相互交流,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