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稻秧脫險記教學設計(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二課時)
師:這里的“收拾”是什么意思?
師:詞語一定要聯系當時的情境來理解。
(設計意圖:將聯系當時的情境來理解詞語的訓練落實到位,給予學生真切而深刻的體驗。)
師:“紛紛”讀懂了?請懂的同學站起來。
師:剛才同學們紛紛站起來。
請同學說說“紛紛”的意思。(不是一齊,但有“多”的意思,有時間前后,接二連三)
判斷:上課三呼班訓時,同學們紛紛說:“我要用心,我要進步!”
(如學生還不理解,師拿噴霧器噴,學生做雜草,還原課文雜草紛紛倒下的情景。)
出示投影根據情境用“紛紛”造句:看見客人老師 看見地上有紙 課堂上 (也可以自由造句)
(設計意圖:學生會造句不等于學生理解了詞語,沒質量的造句那是鸚鵡學舌般的模仿,“判斷”讓學生的理解更清晰些。情景造句是實實在在的生活語言。)
師:雜草紛紛倒下,小稻秧能健康成長了!請同學讀一讀最后一節。(此環節根據動態生成可以舍去)
師:一句話,一顆心,一段話,一片情,再次默讀課文最后一節,用心去讀,你體會到了小稻秧怎樣的心情?似乎在說著什么?
(設計意圖:這是說話訓練,也是思維和想象訓練,還是情感和品格的陶冶。)
師:配上動作、表情讀一讀。(前面讀詞有動作、表情,這兒可以不用)(此環節根據動態生成可以舍去)
師:請同學們齊讀題目,圍繞題目課文寫了兩方面的內容,一是——,二是——。遇到誰有危險?為何有危險?又是怎樣脫險?(歸納主要內容。搶生存空間,搶陽光、營養、水分等)(此環節根據動態生成可以舍去)
出示獎狀,該獎給誰?頒獎詞是什么?(見義勇為獎,懂得感恩獎、科技進步獎、友好合作獎、舍生取義獎……)(此環節根據動態生成可以舍去)
總結課文:雜草對農作物生長的危害很大,古代的農民在烈日下要給禾苗鋤草(《鋤禾》)今天科學家早已發明了除草劑來消滅雜草;用除蟲劑來殺死害蟲,糧食才能獲得豐收。
(設計意圖:文中的“(此環節根據動態生成可以舍去)”意在關注課堂的多變性,教和學的靈活性,教師胸有“目標”,目有“學生”,有效把握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合理運用資源。)
練習:(任選一題)
1、把這個童話故事講給別人聽。(方法參考:什么時間、地點、誰干什么、后來誰又干什么、結果怎樣,用上“氣勢洶洶、一擁而上、臉色蠟黃、當場病倒、有氣無力、紛紛倒下、吸足營養、挺挺身子”等詞語)
2、在小稻秧長成金黃的稻子的過程中,要經歷雜草、病蟲、干旱等的考驗,想象一下,創編一個童話故事。
(設計意圖:在復述和創編中讓學生自由選擇,復述是基礎,也是一種學習,創編既是學習也是創造。孩子的選擇是不一樣的,但不同的選擇讓他們的生活豐富多彩,相融相生。)
板書設計:
18(圖)脫險記
氣勢洶洶、一擁而上;(簡筆畫雜草圖)
臉色蠟黃、當場病倒;(簡筆畫稻秧圖)
(噴霧器圖)(除草劑)
有氣無力、紛紛倒下;(簡筆畫雜草圖)
吸足營養、挺挺身子。(簡筆畫稻秧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