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的眼睛》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2份
四人小組討論后,再交流。紅字出示答案后齊讀體會。
三、拓展延伸。
1、過渡語:
動植物身上有好多神奇的本領,遠遠超過人類。而我們人類的聰明之處在于善于從動植物身上發現它們的長處,學習它們的長處,為我們人類所用,為人類造福。
2、觀看一段拓展錄像。
3、看后你有什么感慨?
4、我們來看這樣一個填空,小組先交流討論。
人們研究了青蛙的眼睛,制成了( 。,用它來( 。。 人們研究了( ),制成了( 。盟鼇恚ā 。。
我想研究( 。瞥桑ā 。,用它來( 。。
交流討論
5、這道題能做得完嗎?為什么?
6、師總結:是啊,在這奇妙的世界上,有許許多多動植物特殊本領還等著我們去發現研究,許許多多的東西有待于在座的同學去發明創造。所以,我們從小就要學會仔細觀察,積極動腦,勇于實踐,未來的科學家、發明家就在我們中間。
教學反思:
1、從教學效果看,教學目標達成。
2、成功之處在于:
(1)合理處理教材,突出重點,突破本教時難點,通過引導學生對“電子蛙眼”與青蛙的眼睛進行比較,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注重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感悟體驗,領會“電子蛙眼”的靈敏。
。3)課文的拓展練習作業設計富有層次性,從課文仿生發明,引入在社會生活中已有的其他仿生發明,再激勵學生說出自己所想到的仿生發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3、不足之處:還可設計課外延伸,結合班隊課對仿生學方面的知識進行拓展交流,讓學生對這方面的知識有更深的了解,有助于培養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熱情。
一、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7課。
。ò鍟R讀課題
二、請同學們回憶這篇課文講了什么?
三、看看課文中出現的詞語(開火車讀)
喜歡 因為 遲鈍 準能
再看看課文中有那些生字(指讀)
喜、因、喂、線、遲、能
四、這節課就學習這6個生字。
1、請你仔細觀察這幾個字,看看你想怎么學習這些字。
喜、喂——比較難
線、能——左右結構
因、遲——比較簡單,可以自學
2、先來學習這兩個比較難的字
(1)先來看喜字,這個字你有什么辦法記住它?
拆分法:士+口+..+口——喜
我們再看看這幾部分有時怎么組合成這個字的。
師指導書寫。
生練寫、評改。
(2)再來看看下一個字。指讀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這個字是什么結構,結構特點是什么?重點看看右半部分寫時注意什么?
豎提的起筆位置在哪兒?
捺在哪筆出鋒才好看呢?
師指導書寫。
生練字、評改。
3、接下來我們學習2個左右結構的字。
這2個字相請同學們分小組研究學習。先找找兩個字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在分別說說2個字是怎樣記和寫的。
匯報:相同點:結構相同,左右結構。
結構特點,左窄右寬。
不同點:線:頭不齊腳也不齊
能:頭不齊,腳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