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一教學設計
經濟意義:
主要以蚊、蠅等昆蟲為主食,是眾所周知的益鳥,群眾時代有保護燕子的習慣。第一單元 2 《古詩兩首》教學目標:
1、會認4個生字,會寫7個全字,能正確讀寫“碧玉、妝成,裁出、剪刀、萬紫千紅”等詞語。
2、背誦兩首詩。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熱愛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大體了解詩句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記背詩句是重難點。
教學設計思路: 這篇精讀課文由兩首古詩組成,描寫和贊美了春天的景色。《詠柳》是唐代詩人賀知章的作品,寫的是初春二月柳樹、柳條、柳葉。《春日》是宋代理學家朱熹所作,是一首春游詩,贊美了萬紫千紅的春天景色,同時也點出了“東風”是萬紫千紅春天的源頭這個道理。兩首詩把春天描寫得姹紫嫣紅,多姿多彩,而又充滿了勃勃生機,表達了作者對萬物復蘇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來的喜悅。教學這兩首古詩時,沒有逐字逐句教學生詩句的意思,而是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去了解詩意大略,以賞析的角度教會學生學習詩歌的方法。教學準備:
收集兩首古詩的有關資料;背誦春天的古詩。板書設計:古詩兩首 詠柳 春日碧玉妝成一樹高, 勝日尋芳似水濱,萬條垂下綠絲絳。 無邊光景一時新。不知細葉誰裁出, 等閑識得東風面,二月春風似剪刀。 萬紫千紅總是春。
課時安排:3課時第一課時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一、背誦古詩,導入新課
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圖畫,許多詩人通過詩歌來贊美它,誰來背背有關春天的詩歌?今天我們還要隨著古代詩人賀知章和朱喜一起走進迷人曲春天,看著他們分別贊美了春天的什么?
指名學生背誦。二、學習《詠柳》, 自讀完成以下要求
1、把詩歌讀正確、流利,認記生字"詠、絳",
2、指名讀詩,提醒讀準“絳”“妝”“裁”
3、根據注釋了解詩歌的大意。
4、小組交流;互相釋疑,討論難點。
1、 學生認讀詩歌《詠柳》。2、 指名學生讀。3、學生讀注釋,同桌互相交流。4、小組互相交流。三、朗讀古詩,理解詩意,體會感情
1、指名讀詩句,說說自己對詩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機點撥:
(1)“碧玉妝成一樹高"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樹的枝葉比作碧玉)
(2)“綠絲絳”指什么?為什么說柳技是“綠絲絳”?(想象體會柳技的綿長和柔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