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語文課文重點梳理復習資料
2、翠鳥離開葦桿,很快的飛過去。翠鳥蹬開葦桿,像箭一樣飛過去。
第二句的好處:a、“蹬開”比“離開”更具體,將翠鳥離開葦稈時的動作、神態、速度生動地描繪了出來;b、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現了翠鳥的速度之快。
五、把課文中對翠鳥外型描寫的語句抄寫下來,認真體會作者的寫法。
6、燕子
一、這篇課文采用了(擬人)的手法
二、解釋詞語的意思
饑寒交迫:又餓又冷,形容生活極端貧困。
氣溫驟降:氣溫突然猛烈下降。
啟程:就是出發上路。
三、課文中心:
有一年春天,歐洲的瑞士氣溫驟降,風雪不止。這時,從南方飛回北方的燕子經過瑞士,因找不到食物,饑寒交迫,面臨死亡的危險。瑞士政府得知這一情況后,呼吁人們尋找凍僵的燕子,將它們送到車站,并用帶有空調的列車將這些燕子送到了溫暖的地方。這個故事表現了人類對鳥兒博大的愛心,呼吁人們要保護動物。
四、寫出下列各詞的近義詞
特別-----()疲勞-----()
溫暖-----()舒適-----()
五、重點語句
1、消息后,居民們(紛紛)走出家門,(冒著)嚴寒,(頂著)漫天飛舞的大雪,(踏著)凍得堅硬的山路,(四處)尋找凍僵的燕子。
從上面的詞語中,你能體會到什么?
“紛紛、冒著、頂著、踏著、四處”這些詞語,表明人們得知燕子的危險情況后內心的焦急之情,以及人們不畏惡劣天氣拯救燕子的高貴品質。
2、她的臉凍得通紅,手凍得僵硬,但她一點也不在乎。從“凍得通紅、僵硬”“一點也不在乎”可以體會到貝蒂(不畏艱難,救護動物)精神。
六、泡泡語:瑞士政府知道了這個情況,決定用火車把這些燕子送到溫暖的地方。能夠作出這個決定真了不起。
理解:作為政府,能夠下這樣的命令關心一群遇難的燕子,的確難能可貴,因為這件事情與國家的其他大事相比實在是微不足道。
7、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一、小村莊發生了什么變化,為什么會發生這么大的變化?
二、課文中心
山谷中有一座環境優美的小村莊,村莊周圍是郁郁蔥蔥的森林。人們靠著手頭鋒利的斧頭,將樹木一棵棵砍下來,建造房子、制造工具、打造家具,過上了不錯的“日子”。但是由于過度的砍伐樹木,致使土地裸露,極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洪能力。終于在一場連續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將小村莊卷走了。
三、詞語解釋
郁郁蔥蔥:形容草木蒼翠茂盛。也形容氣勢美好蓬勃。
裸露:沒有遮蓋或遮蔽
四、重點語句體會
1、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梨),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
這里的兩個“誰”值得特別注意,“誰”不作為疑問代詞,是“任指”,表示沒有例外,兩個“誰”字連用,表明這里的人們沒有任何的約束和限制,去山上砍樹非常隨便。“拎”字,從字面上與“拿、帶”一致,但為什么不可以換成后兩者呢?這個“拎”字表達了人們的一種非常隨意的心態,它把人們那種把砍樹沒當作一回事的心態淋漓盡致地勾畫了出來。
2、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
兩個“不斷”,它們表明了對森林的破壞還在繼續。最后的省略號意味深長,它雖然省掉了文字的說明,但是比文字的說明更有韻味——對森林的破壞仍在繼續。這里的兩個“不斷”和一個省略號,動態地、含蓄地表明了“過度”砍伐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