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語文課文重點梳理復習資料
更羸看到大雁后做出了什么判斷,這個判斷是怎樣一步一步做出來的?
(更羸看到大雁后斷定這只雁受過箭傷。他首先觀察到大雁飛得慢,叫聲悲慘;然后分析大雁飛得慢,叫聲悲慘的原因是它受過箭傷,傷口沒有愈合,而且孤單失群。從而判斷出不用箭就能“射”下它。)
為什么他能判斷出大雁受過箭傷?
(因為更羸善于觀察、關于思考分析,并能把看到的、聽到的和自己的實踐經驗結合起來進行思考。)
三、這篇課文在寫法上的特點是:倒敘的寫法。
11、《畫楊桃》
一、理解: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
這句話是(父親)說的,第二句話是(老師)說的。他們說的意思都是相同的,告訴了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看問題或做事情一切從實際出發)。
二、我為什么會把楊桃畫成五角星?
(1、從我的角度看,楊桃的樣子就像五角星。2、我按照爸爸的叮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
三、理解下面句子:
1、“好——笑!”中的“——”表示聲音的延長,表現了幾個同學(嘲笑)的神態。
2、“不……像。”“像……五……五角星。”這里的三個“……”刻畫了“有的同學”知道自己錯了后(不好意思)的神態。
四、老師的神情為什么變得嚴肅了?
(因為老師發現“我”明明畫得很準確,但全體同學卻說“不像”,意識到同學們還不懂得畫畫的起碼要求,更不懂得用科學的思想對待事物。)
五、閱讀課文第18自然段,思考:
1、老師說的畫可以分為幾層?如何分?
(可以分為三層。)
2、每層的意思是什么?
(1、看到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樣。2、當看見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時候,不要忙著發笑。3、要實事求是。)
六、為什么課文最后說“他們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
(老師和父親雖然都是在教我怎樣畫畫,但它們的話卻道出了一個真理:做事或看問題應該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只要堅持這種科學的思想方法,無論何時,無論何事都能受益!)
七、讀了課文后你想到了什么?
我們做事或看問題應該實事求是,當別人的看法、做法與自己不同時,不要急于下結論,要從別人的角度去想、去看,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
12、《想別人沒想到的》
一、事情的起因是?(畫師考徒弟:同樣的紙畫最多的駱駝)
三個徒弟分別是怎樣畫的?(大徒弟密密麻麻地在紙上畫滿了很小很小的駱駝;二徒弟畫了許許多多駱駝的頭;小徒弟畫了幾條彎彎曲曲的線,表示連綿不斷的山峰,一只駱駝從山中走出來,另一只駱駝只露出腦袋和半截脖子。)
二、為什么小徒弟會得到師傅的贊揚?
(因為小徒弟雖然畫上只有兩只駱駝,卻營造出數不盡的駱駝的情境。他的畫構思巧妙,想到了別人沒想到的,有創新能力,所以受到贊揚。)
三、讀了課文你想到了什么?
(做事情需要有創造性,想別人沒想到的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語文園地三
一、“我的發現”:比較反問句和陳述句的不同。(反問句表達的語氣更肯定。)
二、“讀讀記記”:這幾個句子都是比喻句。
三、“讀讀背背”:要求會背、會寫。
第四單元
13、《和時間賽跑》
一、文章中心
本文通過寫“我”從外祖母去世知道過去的就不會再回來,并和時間賽跑的故事,教育我們要珍惜時間,和時間賽跑才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