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長大的小姑娘(第一課時教案)
設計理念:這是一個樸實中攜著童趣的故事。說的是不愿長大的小姑娘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幫助媽媽做事情的過程中快樂長大的故事。小姑娘熱愛生活、健康成長的形象在字里行間很清晰地展現了出來。本教學設計意在讓學生于充分的朗讀中悟情悟理。
教學目標:
1、抓住關鍵段落、重要詞句重點了解小姑娘長大的過程,初步感受長大的雙重含義。
2、在有感情的閱讀中體味成長蘊涵的關心、照顧別人的幸福感。
教學過程:
一、聽半讀半激疑入
1、請小朋友聽一段故事。(錄音前半截故事,至“我不愿意長大!”)
2、故事聽完了,你覺得這是個怎樣的小姑娘呀?
3、學生交流(教師相機板書:不愿長大的小姑娘)(讀題)
4、過渡:不知不覺,小姑娘長成了一個高個子的漂亮姑娘。人們贊美她善良、能干,她微笑著心里想:長大的感覺也不錯!(板書)
5、小姑娘怎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這中間呀發生了很多事。讓我們走進課文,走進小姑娘成長的歷程。
二、次次愿望覓品思
1、請小朋友讀課文8—12小節,看看小姑娘幾處產生了想長大一點的想法?把她的想法畫下來。
2、交流。(你畫的是第幾節的哪一處?)
3、是呀!3處呢!我們連起來讀讀吧!
她想:要是我能長大一點就好了!
她想:要是我能再長大一點就好了!
“唉!沒有辦法,我還得再長大一些,這不是為了我,而是為了媽媽。”
4、那小姑娘為什么一次又一次地盼望自己長大呢?這是為什么呀?
5、學生交流。
三、事事心疼同身受
1、過渡至第9節的學習:是呀!小姑娘心疼媽媽呀!(板書:心疼)因為心疼,小姑娘就先自己學著做起了哪些事情呀?請小朋友自己讀讀第9小節。(示文字)
2、交流(小姑娘每天早晨自己洗臉、疊被、吃早飯。)(還有嗎?梳辮子)
3、教師導讀:心疼媽媽呀,所以再冷的天,小姑娘也是——(讀)為了媽媽不再在上班前照顧她,哪怕生病,小姑娘也是——(讀)人小胳膊短,不能梳辮子,這可急壞了她。所以,她想:——(引讀)對呀!那時——(我就能自己梳辮子了。)
4、小姑娘用她每天的行動兌現著對媽媽的諾言。當媽媽得了重病以后,小姑娘心疼媽媽又做了些什么事情呢?請大家細細讀10—12小節。
4、學生自由交流,師跟著圈詞。
5、小姑娘做的事情真多呀!這些事情跟她前面做的事情有什么不同呀?(這些事是照顧媽媽的。)(板書:照顧媽媽)
6、小結:是呀,小姑娘開始學著關心、照顧媽媽了,還照顧全家了呢!
7、指導看圖、悟情例讀
(1)這就是那位小姑娘了,你在圖上看見了什么呀?
(小姑娘能把衣服曬得很高。)(小姑娘會洗衣服、晾衣服了。)(小姑娘咧著小嘴,張開雙臂)
(2)此刻,你的耳邊仿佛聽見小姑娘在高聲說著什么呀?
(師評價激勵)
(3)評價促讀:請你帶著剛才的激動與喜悅,再來好好讀讀這一句話。
她每天都這樣想,果然又長高了一些,能洗碗、洗衣服、還能曬衣服。
(聽你朗讀是一種享受。你讀出了一股真情呀!老師深深地被你感動了!)
(讓我們一起把感受從聲音中表現出來吧!)
8、自由選讀,加深感悟
(1)老師相信,這3小節中,感動小朋友的遠遠不止這一處。請你好好練練,待會兒,把你讀得最深情的一個自然段也好,哪怕一、兩句話也可以,讀給大家聽一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