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大石頭
一、激趣引入
1、交流課前收集的有關李四光的資料、故事等。
2、讀讀、說說詞語手冊中李四光的資料。
二、圍繞課題,啟發疑問
1、預習時,當你看到課題,你有什么感受?
生1:石頭嘛,就是我們經?吹降,有什么奇怪的?
生2:石頭怎么會奇怪呢?
師:你們平時看到的石頭是怎么樣的?
生1:有些是橢圓的,有些是奇形怪狀。
生2:有的很光滑,有的很粗糙,還有的很鋒利。
生3:我經常在半山公園里看到一些說都說不出樣子的石子,但我也不會覺得很奇怪。
師問:所以,你看了這個課題之后,怎么樣?
生接:就很想知道這塊石頭到底奇怪在哪里
生4:看了課題,我會想這塊大石頭為什么很奇怪?
2、看來,這個課題中,哪兩個詞很受關注?
生:奇怪。師劃下這個詞,問:那我們可要去找找這塊石頭到底奇怪在哪里?打開書本,默讀課文1~8小節,找一找,這塊石頭到底奇怪在哪里?
。ㄕ麄默讀時間為3分鐘。默讀氛圍較好,只有林家逸(特殊孩子,注意力缺陷),在老師宣布開始后沒有很快進入默讀狀態。3分鐘后,有8人舉手,舉手的面不夠廣,也許與3分鐘時間有關,也要考慮到在課文第一課時沒有通讀課文就開始默讀課文,有部分預習不充分的孩子對此還是有難度的。)
學生反饋:
生1讀句:大石頭把他的身影遮得嚴嚴實實的,小伙伴圍著石頭轉來轉去,也找不到他.
老師引導:那就是說明石頭很……生接:大(板書:大)
生2讀句:這塊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
師:選哪個詞寫在黑板上?生:孤零零。板書
生3:我不明白這里為什么用“立“?
師:仔細讀讀這句話,你有什么感覺?學生齊讀.
生4:“立”讓人覺得它是站在那里,還站得很挺。
生5:我從“立”字感覺到石頭很高。
師:你們的感受真豐富。板書:高
生6:我覺得奇怪的是:這塊石頭居然會有幾百年的歷史。
師:更奇怪的是:這塊有著幾百年歷史的大石頭是從哪里來的,居然沒有人清楚。
生7:是的。最后,老師也被李四光問倒了。
師:哪句話?
生8讀句:這我也不太清楚。
師:還能從哪里看出對于這塊怪石的來歷確實是沒有清楚?再快速地默讀,作上記號(嘗試換不同的默讀要求,顯然換了快速默讀動了筆墨的默讀,學生更積極。)
學生反饋。
反思:
1、默讀習慣的養成還待加強,并需要滲透一些批讀的要求。
2、默讀前的有效引導直接影響到默讀效果,能積極地調動起默讀的欲望。
3、默讀時的動動筆墨,劃劃作個記號等,能積極直接影響并促進快速默讀的目標達成。
4、幾個好學生在快速默讀時,反而顯現出較高欲望、興趣。在條件允許下(如充分預習,掌握默讀方法等),快速默讀,反而會使默讀環節改變學生被動、拖沓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