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時間賽跑(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教案)
4在引導學生研讀的過程中,能夠提出重點語句共同討論。可以邊讀書,邊畫出自己認為含義深刻或難以理解的語句,并在旁邊寫上自己的看法或疑問。可重點指導學生討論以下語句。“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這句話可能是學生理解的難點。一是引導學生先讀讀爸爸的話,看看爸爸是怎么理解的:昨天過去了,就再也回不到昨天;小孩長大了,就再也回不到童年。如果不是一個人的親身體驗,感受就不會那么深刻,所以,“我”感到爸爸像是給“我”說了一個謎。二是著重引導學生多讀讀后面的語句,感受“我”的生活體驗,看看“我”是怎樣理解的:看到太陽下山,知道一天就這么過完了;看到鳥兒飛到天空,想到鳥兒明天即使飛的是同樣的路線,也永遠不是今天了。“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時間一去不復返。三是讓學生談談自己是怎樣看待時間的流逝的,結合生活實際說說自己的理解。“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光陰似箭,日月如梭。”這兩句話可以讓學生在交流中自己解決。“光陰”指時間,“金”即黃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是說時間的寶貴。“箭”和“梭”的運動速度都很快,用來比喻時間過得飛快,這兩句話可以使人們從中體會到時間的寶貴。“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建議學生用具體事例來說說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和體會,可以用自己的生活經驗來說明,也可以用其他人的事例來說明。5引導學生體會人物心理,把握朗讀語氣。這篇課文的朗讀語氣應該是親切、自然的,好像在和朋友談心,談自己的人生經驗。課文前半部分寫“我”體驗到了時間的流逝,朗讀聲調應緩慢些,低沉些,帶有一絲淡淡的哀愁。“我”從爸爸的一席話和生活體驗中認識到時間的寶貴,“我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這是怎樣的一種滋味?是對時光流逝的感傷。可以通過問題的討論使學生感受作者的這種心情。課文后半部分寫“我”是怎樣和時間賽跑,不斷取得成功的。教材以文中泡泡的形式,安排了引導學生體會人物心理的問題:“‘我’為什么‘著急’‘悲傷’,又為什么‘高興’‘快樂’呢?”“著急”和“悲傷”的情緒,主要體現在“太陽落山”“鳥兒飛翔”這兩個自然段中。“高興”和“快樂”的心情,可以重點引導學生讀書思考:文中寫了“我”和時間賽跑的哪幾件事?(和太陽比賽誰能更快地回家,結果“我”跑贏了太陽;一個暑假的作業十天就完成了,“我”跑贏了時間;讀三年級時就做五年級的作業,走在了時間的前面。)再讀讀寫“我”的感受的句子,體會“我”跑贏時間的快樂心情,這時,朗讀的聲調略高些,速度略快些,朗讀中要有一種跑在時間前面的喜悅。最后兩個自然段寫“我”和時間賽跑的體會,抒情的色彩很濃,讀時語速稍慢,語調稍重。要指導學生在體驗到了時間的珍貴和與時間賽跑的快樂的基礎上,讀出自己的感受。6本課的生詞可以通過聯系上下文或舉例、想象等方法理解。如,“憂傷”“哀痛”,指的是“我”失去外祖母后心情十分悲傷、痛苦、憂郁,可以聯系上下文,從“我”的表現中加以體會,如,“每天在學校的操場上一圈一圈地跑著,跑得累倒在地上,撲在草坪上痛哭。”“持續”,在文中指的是“我”每天的心情都是如此悲傷痛苦,而且這樣的心情一直延續了很長時間,可以聯系上下文,通過“每天”“很久”這兩個表示時間的詞來體會。“安慰”,可以聯系自己傷心痛哭時父母如何用話語勸告、用手輕撫,使自己的心情舒坦起來的生活經驗加以理解。“受益無窮”的意思,可以結合所在段落幾句話的理解,使學生體會到文中是指“我”珍惜時間所得到的好處是無窮無盡的。理解“假若”的意思,可以用換詞法,分別在句中換成“如果、假如、要是”等詞語,讓學生理解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