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
教師行為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一、談話導入一、(出示國徽圖片)同學們,大家認識這是什么嗎?
你都從那里見過它?
二、觀察硬幣的背面,看看國徽由什么組成。
三、談話
國徽是我們國家的象征,有一首小詩就描述了一個小同學和國徽之間的故事。
學生根據課前了解到的情況進行交流,并親自觀察硬幣上的國徽,為學習課文進行情感鋪墊。
在課前就讓學生去了解生活中國徽的存在,并以此為突破口切入教學。
二、讀通課文,識記生字一、組織引導學生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二、師范讀。
三、小組合作,認讀識字。
師出示帶生字的詞或短句。
師指名讀詞語或生字,正音。
四、師請2~3名同學讀課文。(要求其他學生仔細聽,聽他們讀得是否正確、流利
1、生自己嘗試讀,勾畫出認讀困難的字。
2、生重點聽認讀困難的字的讀音和句子的停頓。
3、小組讀。
4、指名讀。
4、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自己認不好或不認識的字。并和同桌同學說說不好認的字自己是怎樣認的。
生(小組互助,合作認讀詞語。)小組考查識字情況,全對的獎勵一個小笑臉。
5、 2~3名同學讀課文。(學生之間進行隨堂評價。)
指字聽讀和指字認讀能集中孩子的注意力,促使孩子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認讀、識記生字。
師請學生互相交流自己的認字方法,滲透個性化識字。
小組檢查,充分調動了小組中個體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識字的評價,讓學生經歷評價的過程,具有初步的評價意識和能力。
三、再讀課文,深入品味一、請全體學生自由讀課文,想一想這首小詩描述了幾個小故事?你最喜歡哪一個?
二、引導學生朗讀這首詩
如果你就是詩中的那個小同學,當時是什么樣的心情,讀出來,讓我們大家通過你的朗讀聽出你的心情來。
在學生朗讀時,教師作以下引導:
1、讓學生設身處地去想象、感受文中的“我”的心情,把這種心情帶進自己的朗讀。如:拿起你手中的硬幣,看著國徽,如果那上面沾滿了泥土,你會想什么?如果你扶起了摔倒的小弟弟,心情會怎么樣?為什么這么高興?(引導學生通過朗讀體會到,“我”因為國會增添了光彩而自豪。)
2、引導學生既讀出聲,又露出情。通過表情、體態、動作來感悟語言內涵的情感。
3、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資源引導學生進行互動。如:你的表情非常好,來大家請他當老師。你教教我們大家來讀讀這句吧!
4、在朗讀過程中,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實際來理解詞語。如“閃爍”“遼闊”等。
三、感情誦讀,回顧全文。
全體學生讀課文,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朗讀、體驗情感,感悟語言的魅力。
同時,在教師引導下與同學、教師進行互動,在互動中加深對語言的感悟,并生成新的問題。
整體感知全文內容,初步學習讀懂文章內容。
這篇文章本身非常適合朗讀,這里設計的朗讀不僅僅是目的,更是讓學生感悟語言、進行語感訓練的重要手段。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再加上運用表情、動作,充分融入文章的語言境界里,感悟到語言的魅力。
四、指導生字書寫師引導學生觀察所寫生字,注意字的間架結構及占格位置。
(重點指導寫“徽”的時候,注意是左、中、右結構,中將不要少了“一”,不要和“微”相混。“帽”字右上是“曰”而不是“日”。并結合語文天地中的抄一抄練習書寫、記憶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