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獅子和鹿》優秀教案(通用15篇)
三年級上冊《獅子和鹿》優秀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在正確、流利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朗讀,理解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態度。這是課文學習的重點。
3.讀懂故事內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完美無缺,好看的東西有時會帶來壞處,而難看的東西有時會帶來好處的道理。
教學重點:理解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態度。
教學難點:理解故事所寄寓的道理。
教學準備:生詞卡片,頭飾等。
教學流程:
一、揭題激趣:
這節課老師將帶著大家走進“寓言大峽谷”去品讀一個很有意思的寓言故事,題目叫——《獅子和鹿》。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分節讀課文。
2、梳理故事內容。
填一填 :叢林中,一只漂亮的鹿對著池水欣賞著自己 的身段和 的鹿角,抱怨 的腿。而當兇猛的獅子撲來時,卻是鹿的 救了他的命。
三、研讀感悟
1、經歷了這件事以后,鹿終于明白了一個道理,誰能來說說?
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句子:“兩只美麗的鹿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
找出這句話里的一對反義詞。(板書:美麗、難看)
2、讀悟2—4自然段
(1)“欣賞”角
你從課文哪個地方看出了小鹿很喜歡自己的角呢?
隨機出示句子:“我的身段多么勻稱,我的角多么精美別致,好像兩束美麗的珊瑚。”
①夸夸小鹿。(個別讀、齊讀)
②用上“多么……多么……”來夸夸。
③小結,齊讀第三自然段。
(2)“抱怨”腿
從哪兒可以看出小鹿不喜歡腿呢?(撅、皺)
指名說。(出示第四自然段)
①同桌演。指導學生注意演好鹿的神態(撅起了嘴,皺起了眉頭)
②指名演
③小結,表情讀第四自然段。
(3)體會語氣詞。
從這一聲長長的嘆氣聲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死里逃生”
師:當小鹿還在池水邊盡情地欣賞自己的美麗,抱怨自己難看的腿時,危機已經悄然逼近,請同學們自由讀讀5、6自然段
(1)讀后你知道了什么?交流
預設:鹿靠有力的腿從獅口逃生,二美麗的鹿角卻掛在樹枝上險些喪命。
(2)同學們,你們看到過動物世界嗎?看過兇猛的野獸追趕獵物時那驚心動魄的場面嗎?那對于弱者來說是一場生與死的考驗,讓我們閉上眼睛,一起走進森林深處去體驗。
老師范讀5、6自然段
(3)聽了老師的范讀,你感受到了什么?(驚險)
(4)你們想試一試嗎?想一想老師剛才的朗讀,再結合自己的理解琢磨一下。
(5)放音樂配讀
(6)你們讀得真好,如果你是剛才的那只小鹿,你想說什么?
(7)小鹿也明白了,改變了自己的看法。
出示句子:“唉,兩只美麗的鹿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
齊讀
剛才逃過大難,差點死在獅口的鹿說:“唉,兩只美麗的鹿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引導再讀
四、小結故事,明確寓意
1、師:鹿吧這次教訓告訴了自己的朋友,他說:“雖然 ,但是 ,看來 。
2、師小結:是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完美無缺,不要因為它的長處而看不到它的短處,也不要因為它的短處而否定它的長處。
五、拓展延伸
1、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像《一棵大樹死了》、《公雞和母雞》等,趕快去看看吧,看自己能不能讀懂。
2、有興趣的同學,還可以去讀一讀《伊索寓言》。
板書設計:
鹿角——美麗 險些送命
獅子和鹿
鹿腿——難看 獅口逃生
三年級上冊《獅子和鹿》優秀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這篇略讀課文講的是在叢林中,一只鹿遇到獅子奮力脫險的故事。鹿非常欣賞自己美麗的角,而抱怨四條難看的細長的腿。當遇險時,鹿的四條有力的腿救了它,而美麗的雙角被樹枝掛住,差點讓它丟了命。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物各有所長,所短。不要因為它的長處而看不見它的短處,也不要因為它的短處而否定了它的長處。不要光圖美麗,更要講實用和它的存在價值。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朗讀,理解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態度。
3.讀中感悟,初步理解物各有所長,所短,要全面的看待事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激發興趣
1、同學們,你們喜歡寓言故事嗎?說說你讀過的寓言故事讓你明白了什么?那今天我們要學另一篇寓言故事《獅子和鹿》(板書課題)
2、指名讀課題。現在我們就去看看這篇文章會給我們什么啟發呢?
二、初讀課文 感知內容
1、自由地讀課文,把文章讀通讀順,難讀的句子多讀幾次,簡單地說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反饋:讀難讀的句子。提供詞語引導學生概括課文內容。
三、再讀課文 體會鹿對角和腿的不同態度
1、請大家默讀課文,找找鹿是怎樣對待自己的角和腿的?
2、反饋:孩子,你看,誰來了?(板書:鹿)
你喜歡這只小鹿嗎? 說
那誰能用自己的話來夸一夸小鹿?
(可以從局部、整體各個方面來夸)
3、小朋友這么喜歡小鹿,那就來當當這只小鹿,好嗎?
現在我們就是這只漂亮的小鹿,有一天我們來到了池塘邊喝水,突然發現了自己倒映在水里的影子,誰來夸夸自己。
△a、出示句子:“啊!我的身子多么勻稱,我的角多么精美別致,好像兩束美麗的珊瑚!”
b、孩子,我們把課桌當作水面,先自由夸夸。
c、指名夸小鹿。
△小鹿小鹿,那這句該怎么讀呀!
出示句子:“唉,這四條腿太細了,怎么配得上這兩只美麗的角呢!”
指名讀
4、小結:孩子,從剛剛的學習中我們知道了小鹿的角非常美麗,讓人喜歡。而小鹿的腿卻很難看,小鹿也不喜歡它。
(板書:角 美麗 腿 難看)
四、深讀課文 體會鹿的態度轉變
1、但是,當鹿經過了與獅子之間的事情后,對自己的評價悄然發生了變化,想知道什么事嗎?請快速瀏覽課文一遍,找一找。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鹿和獅子之間發生的事,
2、指名分段讀5、6
3、孩子們,看過動物世界嗎?看過猛獸追趕獵物嗎那驚心動魄的場面嗎?是啊,對于弱者來說,將是一場生與死的考驗,讓我們再讀課文,爭取通過我們的讀牽動所有人的心。
4、出示第5自然段
a、請大家自由讀一讀,看看小鹿的心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開始是沒精打采,當獅子向他逼近時,鹿非常恐懼、緊張)
b、誰能把這種內心的變化帶進課文再去讀一讀,自由讀。
c、指名讀
5、孩子,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在這生與死的關頭,小鹿是怎么做的呢?
a、出示第六自然段,注意讀好描寫小鹿動作的詞。
b、指名讀,先讀前面2句。
(讀出動作真敏捷有力)
c、引讀,就在獅子灰心喪氣不想再追的時候,(鹿的角卻被樹枝掛住了)。獅子趕緊抓住這個機會,(猛撲過來)。
d、誰接著讀,指名讀后一句
e、-孩子,讓我們出去目睹一下獅子捕食獵物的場面。(播放視頻)
f、你看,高大的斑馬尚且如此,更何況弱小的鹿,多么恐懼多么危險的時刻,請自由讀讀。
g、指名讀 請女孩子試一試 男孩子讀
h、孩子,在這千均一發之際,鹿把角掙脫了出來,用四條有力的腿拼命向前跑,還好,有驚無險,這次--------(齊讀)
6、經歷了這次災難,鹿對待自己的角和腿的態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指名說 出示句子:他嘆了一口氣……
指名讀------(-如果嘆了口氣不讀,也輕聲把嘆口氣讀出來,會更好,先試一試)
讀指名
7、小結:孩子,鹿的角很美麗、卻讓鹿險些喪命,鹿的腿很難看,但是關鍵時刻卻讓鹿獅口逃生 (板書 險些喪命 獅口逃生)
五、揭示寓意 拓展延伸
1、面對鹿的角和腿,你喜歡什么,為什么?(同桌討論)
指名說(預設:如果都說喜歡腿,引導把角去掉好不好?)
小結:是啊,寸有所長,尺有所短,任何一件事物,任何一個人都有優點、缺點。所以不管對人、對事、對物我們都要全面地去看待它。
2、學到這兒,你有什么話想對自己說嗎?或有什么話想對大家說嗎?
-小結:老師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們對課文中所蘊含的生活哲理會有更深的感悟。
3、像這樣的小故事還有很多,老師推薦幾本寓言書,一周后進行寓言故事交流會。
板書
28、獅子和鹿
角 腿
美麗 難看
險些喪命 獅口逃生
尺有所短 寸有所長
三年級上冊《獅子和鹿》優秀教案 篇3
學習目標
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②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好看的東西有進會帶來壞處,而難看的東西有時卻會帶來好處。
A案
課前準備
①學生復習這一單元已學課文,想想課文給自己哪些啟發。
②根據課文插圖制作活動掛圖:叢林、池塘為背景,另外用紙畫一只鹿并剪下來。
③抄錄課文第六、七自然段的小黑板。
形象揭題,展開聯想
①教師在黑板上貼好背景圖,語言渲染:茂密的叢林中,住著許多動物。(邊板書課題邊描述)有獅子,有鹿。(貼圖)
②看到這兩種動物,聯想到了什么呢?鼓勵學生暢所欲言。
③教師小結激趣。獅子兇猛,鹿很美麗,這個大家都已知道。不過,這篇課文通過獅子和鹿的故事卻告訴我們一個新的道理。是什么呢?下面就看誰的讀書本領強,能夠自己讀懂課文,領悟這個道理了。
自主讀書,領悟道理
①學生輕聲、自由地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想想一些生字新詞的意思。
②學生互相提醒注意易讀錯的字詞,匯報對本課生字新詞的理解和理解方法。教師及時點撥小結,如鼓勵大家用看圖、換詞方法理解“勻稱”;用聯系近義詞和上下文來理解“抱怨”。
③學生開火車分段朗讀課文,要求“音準、句通、文順”,其他同學邊聽邊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做記號。
④學生再次輕聲、自由地朗讀課文,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多讀幾遍。
⑤教師出示課文第六、七自然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這兩段課文。可以和四人小組討論讀;可以把喜歡的詞句讀給同座聽;可以和好朋友一人讀一句交替讀。
⑥全班交流。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體會?你是從哪里得出這個體會的?鼓勵學生聯系課文,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來談。
前后聯系,延伸拓展
①教師引導學生回憶《陶罐和鐵罐》帶給大家的啟示。
②學生分析、比較《陶罐和鐵罐》與《獅子和鹿》這兩篇課文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③學生自己設計作業 ,可以摘抄課文的好詞佳句;可以有感情朗讀課文;可以比較這篇課文與其他課文的異同。
三年級上冊《獅子和鹿》優秀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了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3、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教學重點:通過朗讀、感悟,理解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態度。
三、教學難點:使學生體會故事中所講述的道理。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創設情境
圖畫展示播放錄音(歡快的音樂聲起):語言渲染——茂密的叢林中,住著許多動物,看,誰向我們走來了?(貼出一只鹿)——(小鹿姐姐)。
2、你們喜歡它嗎?你覺得它什么地方最美?學生交流。
教師:鹿姐姐也認為自己的角很美,可是它經歷了一件事后,使它改變了一些看法,咱們先來聽聽它自己是怎么說的?(教師模仿說出),貼出句子“兩只美麗的鹿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
3、學生朗讀句子,師: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還得從《獅子和鹿》的故事說起,板書課題,讀題。
(二)初學課文,了解大意
1、自由讀課文。
2、指名朗讀課文。
(三)深讀課文
a體會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不同態度
1、再讀“兩只美麗的鹿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請學生從中找出兩對反義詞。(美麗—難看、送命—逃生)
(1)學生讀句子。
(2)它把自己的角比作什么?
(3)當它發現自己的角如此美麗,會是什么樣的心情?(興奮、驚訝)
(4)同學們,現在我們就是這只漂亮的小鹿,來到池邊喝水,突然發現了自己倒映在水里的影子,來,誰快來夸夸自己。即指導讀“啊!我的身子多么勻稱,我的角多么精美別致,好像兩束美麗的珊瑚。”
點撥過程中,師引導學生緊抓“多么……多么……”來體會鹿的自我欣賞。
3、那對自己的腿呢?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指導讀好“這四條腿太細了,怎么配得上這兩只美麗的角呢!”指導過程中,教師重點引導學生通過“哎……太細了……”等處體會鹿對腿的抱怨。
(1)出示句子學生朗讀,齊讀。
(2)誰來當小鹿讀一讀這句話,應帶著怎樣的表情讀?(皺眉)。
b感悟鹿遇險的經過,深入體會腿的作用
4、理解:難看的腿讓它獅口逃生,美麗的角差點兒送它的命,朗讀第六自然段。
(1)學生自由朗讀(5—6自然段)。
(2)通過剛才的朗讀你仿佛看見了什么?
師小結:這叫有驚無險。大家體會得很好,不過,我還想提個建議,當大家讀到,“哎呀,一頭獅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時,就在后面寫上三個字“好險呀!”;讀到“鹿使勁一扯,才把鹿角從樹枝中掙脫出來”的時候,也寫上三個字“好險呀!”咱們再把五六兩段連起來讀一讀,體會體會。
師再一次動員朗讀:師再次引讀,師生合作朗讀課文五六自然段。
(四)思辯鹿是否該鋸掉鹿角
師:經歷了這次災難之后,小鹿痛定思痛,幡然省悟,它想鋸掉頭上那兩只美麗的角。同學們討論一下該不該這樣做呢?
(五)板書設計:
鹿角——美麗(掛住樹枝) 險些送命
獅子和鹿
鹿腿——難看(有力) 逃生
三年級上冊《獅子和鹿》優秀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朗讀,理解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態度,這是課文學習的重點。
3、教學難點是使學生體會故事中所講述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今天老師把誰請來了?
你喜歡它嗎?你覺得它什么地方最美?學生交流。
2、鹿姐姐也認為自己的角很美,可是它經歷了一件事,使它改變了一些看法,咱們先來聽聽它自己是怎么說的?(放音,出示句子)
3、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那還得從《獅子和鹿》的故事說起,板書課題,讀題。
二、初讀全文,了解課文大意
1、開小火車讀生字詞,糾正字音;齊讀。
欣賞 (勻稱) 精美 別致 珊瑚 (描寫鹿的角)
抱怨 撒開 甩 扯掙脫 (描寫鹿的腿)
2、學生自由朗讀全文。要求讀正確、流利、有感情三個境界。
3、填詞練習
鹿非常( )自己的角,認為自己的角不但( ),而且( ),就像美麗的( )。它( )
自己的腿太細,但是,在遇到獅子后,它用自己的長腿( )就跑,( )掉了樹枝,( )
出了角,脫離了危險。
三、細讀課文
1、 課文中也有一段話是概括了課文的主要內容,找一找
兩只美麗的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
(1)齊讀
(2)找出反義詞
2、讀文章,哪些句子表現鹿角的美麗?
他不著急離開了,對著池水欣賞自己的美麗:“啊!我的身段多么勻稱,我的角多么精美別致,好像兩束美麗的珊瑚。”
3、 些句子表現鹿腿的難看?找一找,讀一讀。
鹿忽然看到看了自己的腿,不禁撅起了嘴,皺起了眉頭:“唉,這條腿太細了,怎么配得上這兩只美麗的角呢!”
4、 過渡:難看的腿讓它獅口逃生,美麗的角差點兒送它的命,這是怎么回事?自由讀第六自然段。
(1)難看的腿有什么優點?在文中找到根據。讀一讀。
(2)填補:1、小鹿有力的長腿在灌木叢中蹦來跳去,不一會兒把兇猛的獅子遠遠地甩在了后面時,獅子不得不佩服鹿,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美麗的角又有什么缺點?在文中找到根據。讀一讀。
獅子見小鹿的角被樹枝掛住時,獅子看著鹿角,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過這件事中,你有什么樣的感受?
四、師小節
(事物有它的長處也有它的短處,一味欣賞長處而看不見短處,是不對的;因為它的短處完全否定長處也是不對的,我們要做到揚長避短,發揚優點,克服缺點。)
板書:
鹿角——美麗(掛住樹枝) 險些送命
獅子和鹿
鹿腿——難看(有力) 逃生
三年級上冊《獅子和鹿》優秀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3、培養獨立閱讀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態度。
教學難點:體會故事所講述的道理
課前準備:圖片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1、出示課件:一只漂亮的鹿站在池塘邊。
2、看,今天老師把誰請來了?你最喜歡小鹿的什么地方?學生交流。
3、可是小鹿卻說,(出示句子)“唉,兩只美麗的鹿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
4、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們一起學習28課:《獅子和鹿》
二、初讀全文,了解大意
1、學生自由朗讀全文。要求讀通,讀順。想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欣賞 抱怨 兇猛 勻稱 珊瑚 撅嘴 逼近 猶豫 掙脫 精美別致 沒精打采 灰心喪氣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正音
3、從上面選幾個詞語,說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4、原來是這么回事,小鹿才會說,“唉,兩只美麗的鹿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
三、細讀課文
1、開始,鹿非常欣賞自己美麗的角,而抱怨四條難看細長的腿,課文的哪幾個自然段講了這個意思?
2、自由讀課文2—4段,劃出小鹿欣賞自己美麗的角,而抱怨四條難看細長的腿說的話,細細讀讀,說說你體會到了什么?
3、交流,結合指導:
1)出示:“啊!我的身子多么勻稱,我的角多么精美別致,好像兩束美麗的珊瑚!”
①、它把自己的角比作什么?你還能把小鹿的角比作什么,請你學著小鹿用“多么┅┅多么┅┅”來說話。
②、一起看看圖中的小鹿是多么得意啊,你覺得小鹿會用什么語氣說呢?誰能學著小鹿的樣子夸夸,指名朗讀,齊讀。
2)出示句子: “唉,這四條腿太細了,怎么配得上這兩只美麗的角呢!”
①、你讀出了什么?小鹿認為……,你能把這句話,換一種說法嗎?
唉,這四條腿太細了,配不上這兩只美麗的角。……那我們能不能課文中的句子換成這句呢?你讀一讀,說說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體會反問句的作用)
是啊,小鹿多不喜歡自己的腿啊,你能把他的心情讀出來嗎?指名讀,齊讀。
小鹿這樣就是在……用課文中的一個詞語說(抱怨),給抱怨換個詞。
②、小朋友,讀著讀著,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話想對小鹿說嗎?
3)你們真能干,知道不能光看外表,還要看他有沒有用。
(二)學習課文5、6段
1、美麗的角和難看的腿后來給小鹿帶來了什么呢?趕快讀課文5、6段,邊讀邊想,劃出相應的句子。學生自學。
2、交流,結合指導:
1)鹿不敢猶豫,撒開長腿就跑。有力的長腿在一灌木叢中蹦來跳去,不一會兒,就把兇猛的獅子遠遠地甩在了后面。
從這兒讀出了什么?
是啊,你覺得,這時的小鹿,心里會想什么?
小鹿的心情是多么緊張,請你讀這兩句話,用朗讀把小鹿的心情讀出來,自由讀,指名的,齊讀。
2)就在獅子灰心喪氣不想再追的時候,鹿的角卻被樹枝掛住了。獅子趕緊抓住這個機會,猛撲過來。
從這兩句話你讀出了什么?
什么是灰心喪氣?給他找個近義詞,什么時候你也會這樣?
小鹿本來已經逃遠了,獅子灰心喪氣了,可角卻被樹枝掛住,真危險啊!請你讀出這時的緊張。指名讀,齊讀。
3)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盡全身力氣,使勁一扯,才把兩只角從樹枝中掙脫出來,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
讀著這句話,你又讀出了什么?
(三)學習第七自然段:
1、多危險啊,你就是小鹿,靠著難看的長腿,終于逃脫危險了,又來到了河邊,看到河水中美麗的角,和難看的腿,這時候,你想說什么?請你說一說。
2、看來,小鹿們都已經明白自己的錯誤。
3、讀小鹿的話,你體會到什么?想對同學說什么?或明白什么道理? 寫一寫
4、教師小結:是啊,物有所長,也有所短,任何一件事物,任何一個人都有優點、缺點。不要因為它的長處而看不見它的短處,也不要因為它的短處而否定了它的長處。不要光圖美麗,更要講實用和它的存在價值。所以不管對人、對事、對物我們都要全面地去看待它。這就是這個寓言故事要告訴我們的道理。
三年級上冊《獅子和鹿》優秀教案 篇7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教材簡說:
這篇略讀課文講的是在叢林中,一只鹿遇到獅子而奮力脫險的故事。平時,鹿非常欣賞自己美麗的角,而抱怨四條難看細長的腿。當兇猛的獅子向它撲來的時候,鹿的四條有力的長腿幫它從獅口脫險;而美麗的雙角被樹枝掛住,險些喪了性命。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物各有所長、所短;不要因為它的長處而看不見它的短處也不要因為它的短處而否定它的長處;還告訴我們,不要光圖美麗的外表,更要講實用;美和實用在不同的環境和不同的條件下都有存在的價值。
課文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的,先寫鹿在池塘邊欣賞自己的兩束美麗的角,抱怨自己細長的腿,接著寫獅子撲來,細長的腿幫它脫離險境,而美麗的角差點讓它送了命。全文情節緊湊,前后對比鮮明突出,語言豐富優美,在生動的故事中蘊含了深刻的道理。
理解指導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態度,是課文學習的重點;體會故事所講述的道理是課文學習的難點。
選編這篇課文,一是要讓學生了解故事的內容,懂得故事中所蘊含的道理;二是通過自讀自悟,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三年級上冊《獅子和鹿》優秀教案 篇8
執教:杭州崇文實驗學校 俞珺 整理:向陽小學 肖朱英
第一板塊 初次評價“鹿角和鹿腿誰美麗”
課前談話:師:小朋友,你們是怎樣預習課文的?
生1:我讀了課文。
生2:我自己學習了字詞。
生3:我自己做了一些練習。
師:今天我們學習《獅子和鹿》,我請一個同學來讀讀課題。
(生讀課題)
師:看到獅子、鹿,你們會聯想到什么?
生:我想到一頭獅子在追殺一頭鹿。
師:哦,你已經預習過課文。獅子和鹿是怎樣的動物?
生:獅子是吃小動物的,鹿是吃草的。
師:獅子是兇猛的,鹿是溫順的。他們相遇,會發生什么故事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師:該怎么學習課文呢?課文前面有一段話告訴了我們,請個小朋友來讀讀。(指名讀)誰來說說我們怎么讀課文?可以分兩步:先(知道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然后(聯系實際談談自己的體會)。
師:要知道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那就得讀課文,請大家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學生默讀課文)
大屏幕出示詞語,要求學生出聲朗讀。重點正音多音字:掙脫
師:有什么不理解的詞語?
生:獅口逃生
生:獅口逃生就是從獅子嘴巴里逃生。
師:對,獅口逃生從字面意思來看就是指從獅子嘴巴口逃生,也可以用來形容在非常危險的情況下逃生。
師: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能不能用比較簡潔的語言來說一說?
生:一只鹿在池邊欣賞自己美麗的角,抱怨自己難看的腿,正在她抱怨的時候,一只獅子慢慢向鹿靠近,鹿拼命逃跑,結果鹿角掛在一棵樹上,差點被獅子追上,這時,他用自己有力的腿跑起來,終于從獅口逃生了。
師:是不是說得長了一點,老師給大家一點提示,你來試試看。
(大屏幕出示剛才認讀的詞語和課文主要內容的填空:一天,一只鹿在池塘邊喝水,十分( )自己美麗的角,而( )四條腿長得難看,鹿忽然發現一頭獅子向自己( ),鹿的四條有力的長腿幫她( ),而兩只美麗的角( )讓他送命。
指名學生說,再要求學生自己對自己說說。老師隨機在黑板上板書 鹿角 、鹿腿
師:鹿角和鹿腿,你覺得誰美麗?贊成鹿角美麗的舉手,贊成鹿腿美麗的舉手。為什么?請你說說理由。
師統計:贊成鹿角美麗的有26人,贊成鹿腿美麗的有8人。
生:我覺得鹿角美麗,因為他像珊瑚一樣。
生:我覺得一樣美,因為他們有自己的優點也有自己的缺點。
師:哦,那我要改一下,贊成鹿角美麗的有25人,覺得他們都美的有1人。我們來看看書中的鹿怎樣評價自己的角和腳,畫一畫句子,標上序號,讀一讀。
學生交流:在書上找到三處,分別指名讀出來。大屏幕出示,讀一讀。
師:我們一起讀讀、品品,看鹿怎樣評價自己的角和腳?
學生找書上句子:
1:啊,我的身段多么勻稱,我的角多么精美別致,好像兩束美麗的珊瑚!
2、哎,這四條腿太細了,怎么配得上這兩只美麗的角呢!
3、兩只美麗的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
大屏幕出示句子1:讀一讀
師:這是鹿在表揚自己的角美不美,小朋友可以看看書上的圖,說說鹿怎樣看自己的角?
生:他覺得很喜歡自己的角,因為他看得很認真。
師:是啊,他對自己的美非常欣賞,因為他覺得自己的身材( ),角( ),好像( )。
既然他那么欣賞自己,這段話該怎么讀?鹿把自己的角比作( )。
出示鹿角和珊瑚的圖,看看像不像?
師:難怪他會不由地夸自己。(學生齊讀第一句話)
師:鹿這么喜歡自己的角,可是看到自己的腿——誰來讀讀?(指句子2)
師:不過,課文的最后,鹿這樣說——(指名讀句子3.)
出示鹿說的三句話。
師:我們看,鹿說的每句話后面都是“!”,它表達的感情一樣嗎?我們來讀讀。(分男女生讀、齊讀)
師:都是鹿說的話,你發現了什么?
生:第一句是鹿在夸自己的角美麗,第二句是在抱怨自己的腿,第三句是在說角和腿各有各的好處。
師:這三句話是鹿對自己角和腿的評價,評價得前后不一樣。為什么前面在夸自己的角后面在夸自己的腿,這是什么原因?
生:因為鹿腿幫他獅口逃生。
第二板塊 理解鹿喜歡鹿腿的原因
師:哪幾段是寫鹿獅口逃生?
生:5、6、7段。
師:請你默讀5、6、7段,把你認為精彩的句子用浪線畫出來。
生找到精彩句子,出聲朗讀。
師:誰來讀?
生讀:鹿猛一回頭,哎呀,一頭獅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近。
師:這位小朋友讀得有一點點可怕,誰再來讀?
學生再讀
師:讀得比剛才可怕些了,誰再來讀讀?
再指名讀,評價,全班齊讀。
師:你還找到哪些精彩的句子?
生:鹿不敢猶豫,撒開……
師:鹿是在逃命啊!該怎么讀?(生再嘗試讀)
師:你的朗讀讓我們感覺到鹿腿的有力了,可是,獅子還在后面拼命追啊,多么緊張啊!(齊讀)
師:大家想想,鹿的后面是一只非常兇猛的獅子在逼近啊,讀得再緊張、急促些就更好了。自己再讀讀。
師:鹿以為萬事大吉了,可是更緊張可怕的還在后頭呢。誰再從第六段中找找?
生: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盡全身力氣,使勁一扯,才把兩只角從樹枝中掙脫出來,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
師:鹿當時真是命懸一線啊!如果你就是那只好不容易逃脫的鹿,現在逃到了安全的地方,你會說些什么?
生1:兩只美麗的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
生2:這可這是千鈞一發的時刻啊!
生3:哎,我終于安全了!
師:是誰讓我安全的?
生3:四條難看的腿讓我安全了。原來,腿也有自己的好處。
生4:美麗的角和腿一樣,各有各的長處和短處,不能抱怨難看的鹿腿。
師:看來,鹿角是中看不中用啊!
生5:事物不能從表面看,有時難看的更有用。
師:這時,鹿在夸自己的( ),讀讀鹿的話,這一次鹿的獅口逃生,看來他對什么是真正的美有了新的認識。請你在練習紙上寫寫。
出示:兩只美麗的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看來
。
生1:看來,不能光看外表美,也應該看看實不實用。
師:謝謝你!
生2:我以后不能只看事物的外表。生3:不能看外表美就是美,要看心靈美。
生4:鹿腿也有自己的長處,下次不能只抱怨鹿腿。
生5:精美的鹿角不一定有用,細長的鹿腿也不一定沒用,要不然,鹿早被獅子吃掉了。
生6:角也有自己的短處,腳也有自己的長處。
師:看來,我們不能只看外表,要看實不實用。
師:請大家看黑板,這次,你認為鹿角和鹿腿誰美麗?(結果:33人認為鹿腿美麗)剛才改變主意的同學請起立。并且請你說說改變主意的理由。
生1:鹿角從外表上看是很美,但是鹿腿更實用。
生2:鹿角差點讓鹿送了性命,鹿腿卻讓鹿獅口逃生。
生3:我覺得一樣美,要是鹿碰到老鷹,可以用角來攻擊他,讓鹿有拖延的時間。
第三板塊 辨析美麗的鹿角是否真的沒用
師:剛才很多小朋友都覺得鹿角沒有用,那么把它砍掉,行嗎?
生1:不行,它還有自己的用處。
生2:不能因為這一處不好就把它去掉,還要考慮另外的用處。
生3:從鹿角可以看出鹿的雌雄,如果砍掉了,就看不出雌雄了。
生4:如果砍掉了鹿角,就犧牲一個生物了。
師:老師告訴你,那是不會的,它還會再長出來。
生5:砍掉了鹿角,當壞人進攻時,他就只能躲避不能進攻了。
生6:不能砍掉鹿角,就像我們人,頭發剪掉也不美了。
師:看來外表美也很有用!請你默讀老師發的材料《老鷹和鹿》。
師:學了略讀課文《獅子和鹿》,又自己看了《老鷹和鹿》,你想說什么?
生1:我覺得鹿不應抱怨自己的腿,要平等來看,每樣東西都有它好的地方。
師:對,每樣東西都有它的長處和短處。
生2:我們學過《矛和盾的集合》,只有矛就不能自衛,只有盾就不能進攻,兩者合二為一,就大顯神威了。鹿角和鹿腿合起來,就什么也不怕了!
師:說得真好,所以,有句話就說了——(同時板書: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下課。
專家點評:(王燕驊)
值得大家學習的地方:
1、 略讀課文的上法,老師引導學生抓住學習提示,綱舉目張。
2、 作業設計很合理。在課文語句引領下,寫出自己的感悟,對于中年級學生來說很適合。
3、 老師的觀念很好,以學生為本,在課堂上,老師眼睛里看到的是學生,創設了學生認知上的沖突,讓學生走了三步:第一次辨析,學生幾乎一邊倒,都喜歡美麗的鹿角。第二次辨析,又是一邊倒。這就是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如果只走到第二步,那就沒有辯證的思維方式。我們應該引導學生不要走極端,應該辯證地看問題。俞老師安排的第三次辨析非常好。
值得大家思考的地方:
1、 略讀課文像今天這樣上夠不夠略。
2、 引入相關的課外資料,在出示《老鷹和鹿》之前,學生已經說到了角是有用的,有沒有必要再把補充的資料拿出來,可不可以忍痛割愛。不然的話,學生的認識還是一個平面移動。
三年級上冊《獅子和鹿》優秀教案 篇9
《獅子和鹿》評課稿
前段時間,聽了戴美華老師執教的《獅子和鹿》受益非淺。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講的是在叢林中,一只鹿遇到獅子奮力脫險的故事。鹿非常欣賞自己美麗的角,而抱怨四條難看的細長的腿。當遇險時,鹿的四條有力的腿救了它,而美麗的雙角被樹枝掛住,差點讓它丟了命。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物各有所長,所短。不要因為它的長處而看不見它的短處,也不要因為它的短處而否定了它的長處。不要光圖美麗,更要講實用和它的存在價值。在這節課中,戴老師教學點很值得我們學習。
一、教師能恰當設疑
課文開始介紹了獅子的兇猛和鹿的美麗,可是鹿卻埋怨自己的角,再說說為什么。圍繞這個主線,.課堂上,學生讀準課文,把自己喜歡的段讀給別人聽,還有問問對方,你都讀對了沒有,有沒有喜歡上你讀的自然段,這就是可貴的行之有效的合作閱讀呀!讀的孩子朗讀能力得到提升,聽的孩子審美的能力也在提升呀!多聽別人讀書,吸取精華,難怪,常聽到有人說“傾聽也是一種學習。”.
接著,重點研讀課文的主題——請每個同學再一次默讀課文,讀完后,我可以根據大屏幕上提示的研讀課文。
我覺得文中的鹿認為自己 很美,我從課文中的 這句話中看出來的,因為 。
這些反饋交流都是在學生充分研讀的基礎上,發自內心的感受和獨特的體會。接著,引出身段美、角美、及腿美的句子,再讀好它。學生讀出了驚喜、讀出了陶醉、讀出了虎口逃生的驚心動魄。這樣成功的朗讀,這正是楊老師充分信任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放飛了孩子的思維,課堂彰顯著動態生成的無窮魅力。
隨后的課堂小練筆,讓這只小鹿再次光臨池塘看到自己的倒影中,學生用筆自言自語起來。這樣的設疑又能引導學生注意和探究本文的用字的貼切,從而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聯系自己前后的看法來領悟,這就做到了走進“文本”,又走出“文本”,從而達到突破學習重點的目的。這種精心設計的問題,小步子、設階梯,能做到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帶有啟發性、思考性和思辯性,在課堂教學中融入了思維發展的訓練目標。.
二.重視積累拓展
學生讀完課文后在故事中明白了道理。教師隨機把諺語出現在大屏幕上:“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取長補短,相得益彰”
《獅子和鹿》評課稿
今天,聆聽了戴老師執教的人教版三年級的一篇寓言故事——《獅子和鹿》。戴老師親切自信的教態、娓娓動聽的教學語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獅子和鹿》是一篇美麗憂傷,令人慶幸而又發人深省的寓言故事。戴老師通過想象說話引出課題,再讓學生自學課文的基礎上,進一步把學生引入預設的情境中。通過老師的導和學生的學,逐步落實目標,達到預期目的。其教學亮點有三:
亮點一,設置懸念,激趣導入。
由于寓言這種文體的特點,它是通過一個簡短的故事,告訴人們一個深刻的道理的。因此,戴老師緊緊抓住文體特點,并結合三年級兒童的好奇的心理特點來設計自己的教學。在課伊始,她就設置了這樣一個懸念——“兩只美麗的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故事還得從“獅子和鹿”說起。這樣的導入,一能自然地引出課題,導入課文;二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俗話說得好: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這樣的開課,為后面的教學進程作了一個良好的鋪墊。
亮點二,抓住一點,統領全文。
整節課給人一種“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感覺”。在整堂課中,戴老師始終抓住“美麗的角和四條難看的腿”不斷地循環推進,利用簡單凝練的板書,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內容,加上多種形式的朗讀和感悟,使學生對寓意的理解更趨理性化。
亮點三,注重學法,關注成長。
現在對一節好課的評價,首先要看老師能否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核心組織自己的教學。我認為,戴老師的這節課,給我留下的是一學注重學生的學法指導,關注學生的生命成長的好課。如:當學生出錯時,涂老師能及時指出并鼓勵學生再思考,這樣,學生在出錯時也不會擔心老師的批評和同學的嘲笑了。
從這一節課中,不難看出戴老師的心中把學生放在首位。只有老師的心中有學生,眼中有學生,才能在實施教學時,處處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己任。然而,語文課堂是缺憾的藝術。我聽了這節課后,有兩點想法,提出來與大家商榷。
1 在指導讀字詞時,生字是否需要注音?
這對剛接觸課文的學生來說,單憑一時自學,就完全讀準確,困難比較大。這一點,在后來的請學生起立單獨讀詞語和讀一段話時就特別明顯。我認為,新學課文時,不管幾年級,生字還是要明確注音的。
2 在品句練習中,是不是非得進行句式延伸練習?
在對比鹿角的美與腳的丑的時候,剛剛用說話方式引學生進入了情境,又進行了同句式的拓展造句練習。感覺上似乎與課文整體不協調。建議是否可放在其他課時進行句式練習,以保持課堂教學的連貫性?
三年級上冊《獅子和鹿》優秀教案 篇10
《獅子和鹿》篇略讀課文講的是在叢林中,一只鹿遇到獅子而奮力脫險的故事。平時,鹿非常欣賞自己美麗的角,而抱怨四條難看細長的腿。當兇猛的獅子向它撲來的時候,鹿的四條有力的長腿幫它從獅口脫險;而美麗的雙角被樹枝掛住,險些喪了性命。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物各有所長、所短;不要因為它的長處而看不見它的短處也不要因為它的短處而否定它的長處;還告訴我們,不要光圖美麗的外表,更要講實用;美和實用在不同的環境和不同的條件下都有存在的價值。
這篇文章的重點是理解指導鹿對自己的腳和腿的前后不同的態度。難點是讀懂課文,體會故事所講述的道理。為了讓學生很好地體會寓意,我先有意識地讓學生找出鹿對它的角和腿前后不同的態度。當學生讀到美麗的角差點讓鹿送了命,而難看的腿卻讓它獅口逃生時,我創設了一個情境:此時此刻,獅子會對它的角和腿說什么呢?學生踴躍發言。他們的發言告訴我孩子們已經能比較鹿的角和腿的優點和缺點,對事物有了一定的了解。我覺得時機成熟,于是,讓他們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談談課文中引發的道理。通過讀說到感悟,深化道理,讓學生明白通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懂得世間的一切都在變化,面對變化著的事物,不能用一成不變的眼光去看待,要使自己的的想法和行為順應這樣的變化,啟發學生關注和發現生活中不斷變化的人和事,引導學生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解決問題。
語文是學生精神棲息的家園,語文最終的意義是對學生心靈的滋潤、靈魂的塑造和精神的引領。這是我的追求。
三年級上冊《獅子和鹿》優秀教案 篇11
一、 教學目標 :
1、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 讀懂課文內容,懂得好看的東西有時會帶來壞處,而難看的東西有時卻會帶來好處。
3、 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二、 教學重點:
理解指導鹿對自己的腳和腿的前后不同的態度。
三、 教學難點 :
讀懂課文,體會故事所講述的道理。
四、 教學過程 :
一、 導入 :
1、《陶罐和鐵罐》告訴我們什么道理?讀提示語。
2、在茂密的叢林中,住著許多動物,有獅子,有鹿。
3、看到這兩種動物,聯想到什么?獅子的兇猛,鹿的美麗,不過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童話故事《獅子和鹿》卻要告訴我們一個新的道理,是什么呢?下面就看誰的讀書本領強,能夠自己讀懂課文,領悟這個道理了。
二、 自學課文,體會內容:
1、 大聲讀課文,找出兩個多音字。
2、 四人小組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情?
3、 交流:一開始,鹿非常欣賞自己美麗的角,而抱怨四條難堪的腿,當獅子撲來時,鹿有力的長腿幫助他死里逃生,而美麗的角卻險些喪了命。
三、 了解課文內容:
1、 一開始,鹿覺得自己的角怎么樣?從哪里看出來?(欣賞、多么)
2、 填上合適的詞語:的身段的角
3、 有感情的朗讀。讀出鹿的得意洋洋。
4、 鹿的腿呢?(難堪)從哪里看出來?(抱怨)
5、 抱怨是什么意思?(埋怨)埋怨不光有語言的埋怨,還有神態的抱怨。找一找表示神態的詞語。
6、 讀出抱怨的神態和語氣。
7、 后來呢?繼續讀課文。
8、 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第六,七段課文
9、 全班交流。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體會?你是從哪里得出這個體會的?鼓勵學生聯系課文,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來談。
四、 延伸拓展
.學生自己設計作業 ,可以摘抄課文的好詞佳句,可以有感情朗讀課文。
三年級上冊《獅子和鹿》優秀教案 篇12
《獅子和鹿》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七組中的一篇略讀課文,講的是一只鹿在叢林中遇到獅子而脫險的故事。課文是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敘的,全文情節緊湊,前后對比鮮明突出,語言豐富優美,蘊含了深刻的道理。指導孩子理解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態度,是課文學習的重點;體會故事所講述的道理是課文學習的難點。
一、揭題:根據詞語,展開聯想
1、屏幕出示“獅子”,讀準讀音。看到這個詞語,你聯想到了什么?2、屏幕出示“鹿”, 讀準讀音。看到這個詞語,你又想到了什么?3、小結:( )的獅子和( )的鹿之間發生的故事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齊讀課題《獅子和鹿》。
二、初讀:了解內容,讀通課文
1、自由地朗讀課文。(1)讀準字音,想想生字新詞的意思;(2)想一想課文講了個什么故事?
2、交流初讀成果。
(1)檢查字詞:這里有一幅圖(課文插圖),請你用課文里的詞語來說一說。
要點:這是一片——叢林,這只美麗的鹿身段多么——勻稱(聯系生活:大多數同學的身材也很勻稱),它的角多么——精美別致,像珊瑚。水中的是它的——倒影(區分“倒影”和“倒映”)。鹿的腿很——細,鹿一看到就開始——抱怨。
(2)出示課文中的詞語:你能讀準這些詞語,并用上其中的幾個說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設計意圖】本課的字詞教學采用先獨立學習,再結合圖回憶課文中出現的詞語,將字詞的讀音和意思有機地結合起來,然后從詞到句,說說課文內容。這是一個“強化——再現 ——拓展”的過程,有意思的挑戰性任務不僅激發學生回顧、運用字詞的興趣,而且這種在語境中再現、鞏固生字、新詞的方法符合了三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
三、再讀:品悟詞句,暢談感受
1、自由地朗讀課文,邊讀邊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做記號。2、小組交流,朗讀自己感受最深刻的一個句子,說說自己的感受。3、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學習略讀課文,教師要做的是組織好每個學生都認真地閱讀,有獨立感悟的時間保證。有了感悟就需要傾吐和交流。小組學習則為每個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創造了機會。孩子們在小組里面把自己的感受一一傾吐,同時修正別人的說法,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和合作的能力。
方案1:學生匯報點明中心的句子。
出示句子:兩只美麗的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
(1)學生說說感受。
(2)課文中哪些句子寫了鹿差點兒送了命?出示句子——就在獅子灰心喪氣不想再追的時候,鹿的角卻被樹枝掛住了。獅子趕緊抓住這個機會,猛撲過來。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盡全身力氣,使勁一扯,才把兩只角從樹枝中掙脫出來,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
①哪些詞語寫出了危險,請你用朗讀來表達。②當鹿的角被樹枝掛住,眼看獅子就要追上來了,鹿心里會想些什么?(寫一寫)
【設計意圖】以寫的方式給學生營造了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避免直接口頭回答造成思維定式與感悟零碎。考慮到學生的差異,引導學生寫完后可以相互交流,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三年級上冊《獅子和鹿》優秀教案 篇13
設計理念
以朗讀為根本,以感悟為核心,以敏化學生對文中嘆詞的語感為手段破解文本言語表達形式之秘妙,推進文本解讀。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指導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態度。
教學難點
體會故事所講述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導入,引發學生對嘆詞表達作用的敏感。
1.教師板書“唉”,請一個同學來讀一讀黑板上的這個詞。[如果學生讀得干癟,教師則加上破折號,讓學生再讀:“唉——”;]
2.教師與學生對話,在情境中說:“唉——”
師:這個詞在不同的句子當中可以表達不同的感情呢,咱們來試一試。放學后,你看到老師布置了大量的家庭作業,你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生:唉——
師:被老師誤解,受了批評,有口難辯,你又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生:唉——
師:上街買東西,你卻留意到一個年老的乞丐坐在地上,在寒風中瑟瑟發抖,你又深深地嘆了一口氣——
生:唉——
師:你們看,同樣一個“唉——”,在不同的句子中就表達不同的情感。第一個“唉——”表達的是無奈,第二個“唉——”表達的是不滿,第三個“唉——”表達的是同情。像這樣的嘆詞,在第28課《獅子和鹿》當中有很多,你們朗讀的時候,要注意把它們讀好!在開始練習朗讀之前,老師先教大家念兩個含有多音字的詞語:倒dào影、向前奔bēn去。
二、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
1.學生自由朗讀全文,教師巡堂,傾聽,根據實際情況指導幾個學生朗讀。
2.請1位同學朗讀課文1-4自然段,反饋讀正確、讀流利的情況。
3.教師點評學生的朗讀情況:(1)糾讀讀錯的地方;(2)評價幾個嘆詞的朗讀情況,組織學生反復朗讀“啊!我的身段多么勻稱,我的角多么精美別致,好像兩束美麗的珊瑚。”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從這一聲“啊!”中體會到的情味。(3)訓練學生反復朗讀“唉,這四條腿太細了,怎么配得上這兩只美麗的角呢!”體會“唉,”中的情味。
4.教師與學生對話,把兩次朗讀、感悟之所得連起來說:我體會到_____________。
5.教師過渡:一個字,一個詞,在句子中都它獨特的表達情感的作用——文章中的“啊”和“唉”多有情感表現力!句子一定不能讀錯,更不能讀漏,讀錯、讀漏就會影響情感表達。認真聽老師朗讀第5自然段,要仔細聽。
6.教師朗讀第5自然段,故意漏掉“哎呀”一詞,讓學生指出來后,再讓學生把“哎呀”加進去朗讀,體會這個“哎呀”為什么不能掉?
7.教師引導學生小結感悟之所得:這個“哎呀”里面,藏著鹿的______,藏著鹿的______,藏著鹿的……,帶著這樣的心情,你來讀一讀第6自然段的前面兩句話。
8.學生朗讀,教師評點,促使學生讀出緊張感,跳躍感,給學生自由練讀作個示范。
9.學生照樣子練習朗讀6、7兩段。
10.學生齊讀反饋6、7自然段的朗讀效果,教師抓住最后一句話“他嘆了口氣,說:‘兩只美麗的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讓學生加入一個適當的嘆詞,賽讀,體會句子所傳達的情味。教師引導學生小結:我體會到_____________。
三、分段概括,連起來說,比照感悟,體會道理,回歸整體。
1.學生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課文先寫鹿來到池塘邊喝水,在水中看見了自己的倒影,他覺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寫鹿被獅子追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個故事告訴我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學生聯系實際說一說體會。
3.教師小結“嘆詞的表現力”之后,學生抄寫積累文章中含有嘆詞的句子。
三年級上冊《獅子和鹿》優秀教案 篇14
【設計思路】
1、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初讀課文,從總體上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2、共同確定探究的目標,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團結協作,合作研究解決問題,鼓勵學生打開思路,放開談,說出自己的見解,珍視學生的獨特體驗。
3、語言訓練的設計既啟發學生運用語言,又引導從另一角度看問題。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
1、揭示課題。
2、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可以默讀、放聲讀、或者找同伴一起讀,要求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通。
3、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二、合作探究
1、讀這篇課文,你們想研究些什么呢?
2、學生自由發言,說出想研究的問題。
3、梳理學生的問題,確定探究的主要目標。
4、分四人小組合作探究。個人自學之后,集體交流,一名學生負責填寫表格。
研究的問題
我們的看法
“勻稱”“別致”“猶豫”等詞的意思。
鹿對自己的角和腿前后的態度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提示:找出重點詞句讀讀議議。 你們從故事中領悟到什么道理? 《陶罐和鐵罐》與本篇課文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5、討論整理記錄:或刪或補充,組員之間達成共識。
6、全班交流。
7、指導全班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重點詞句。
8、小結:今天我們不僅讀到了一個生動的故事,還懂得了物各有所長、所短;不要因為它的長處而看不見它的短處也不要因為它的短處而否定它的長處;還知道不要光圖美麗的外表,更要講實用;美和實用在不同的環境和不同的條件下都有存在的價值。對我們看問題、想問題很有啟發。
三、語言實踐
學習語文,除了讀,還可以想,請你把獅子的內心獨白寫出來。
1、一只鹿對著池水欣賞著自己的美麗,又抱怨起自己的腿來,一只獅子悄悄地走來,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鹿撒開長腿就跑。有力的長腿在灌木叢中蹦來跳去,不一會兒,就把兇猛的獅子遠遠地甩在了后面,獅子不得不佩服鹿,他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年級上冊《獅子和鹿》優秀教案 篇1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懂得好看的東西有時會帶來壞處,而難看的東西有時卻會帶來好處。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指導鹿對自己的角和腿的前后不同的態度。
教學難點:讀懂課文,體會故事所講述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師:在茂密的叢林中,住著許多動物,有獅子,有鹿。看到這兩種動物,聯想到什么?獅子的兇猛,鹿的美麗,不過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童話故事《獅子和鹿》卻要告訴我們一個新的道理,是什么呢?下面就看誰的讀書本領強,能夠自己讀懂課文,領悟這個道理了。
、 整體感知,初讀課文
1、大聲讀課文,找出多音字。
2、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情?
3、交流:一開始,鹿非常欣賞自己美麗的角,而抱怨四條難堪的腿,當獅子撲來時,鹿有力的長腿幫助他死里逃生,而美麗的角卻讓自己險些喪了命。
三、 朗讀體會,深化感悟
1、 一開始,鹿覺得自己的角怎么樣?從哪里看出來?(欣賞、多么)
2、 填上合適的詞語:( )的身段 ( )的角
3、 有感情的朗讀。讀出鹿的得意洋洋。
讀著讀著,你體會到此時鹿的什么心情?
生:很自豪,他為自己有這么一對美麗的鹿角而無比的自豪。
生:很得意,為自己尤如珊瑚似的鹿角而得意。
生:很開心,為自己有那么美的角而陶醉其中。
鹿看到那美麗的鹿角,其實,這是他看到了自己的什么呢?
自己的優點。
自己的長處。
是的,鹿看到了自己的長處而欣喜不已,為自己感到高興。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鹿自我陶醉的話語吧!(重點指導“啊”。1、讀出驚喜。2、讀出激動。3、讀出喜悅。……一切的感情融于這個錯綜復雜的“啊”中。)
在水平如鏡的湖面上,起了波紋,此時他又看到什么,心情也起了變化呢?
讀讀描寫腿的句子。
同學們,此時的鹿,他看到了什么呢?
那四條細長的腿。
那四條和他的美麗的鹿角不般配的腿。
看到了那四條讓感到美中不足的腿。
也就是他的短處。
他的不足。
讀出此時他的一點傷感。
讀出他的感嘆。
讀出他的為自己感到的美中不足。
把你體會到的情緒,通過各自的朗讀表達出來。
正在他抱怨之時,他又遇到了什么呢?
請繼續往下讀。
你讀出了什么?
鹿遇到了麻煩。獅子在向他撲來。
于是鹿開始拼命地奔跑。
是什么讓他脫離了險境?
生:那四條細長的腿。
生:那四條讓他感到難看的腿。
生:那四條讓他認為美中不足的腿。
……
在這緊要關頭,是什么差點讓他送了命?
那兩只漂亮的鹿角,當他的鹿角掛在樹叢里的時候,他此時會對鹿角說什么?
生:這該死的角,怎么在這個時候給我帶來麻煩,氣死人了。(埋怨)
生:我恨不得把你剪掉。(討厭)
生:后悔身上長了那兩只角。于是他用盡全身力氣,使勁一扯,才脫離了險境。
當他奮力奔跑逃離獅口后,他再次來到小溪邊,又會說些什么呢?
請讀讀這句話,(“兩只美麗的角差點兒送了我的命,可四條難看的腿卻讓我獅口逃生!”)說說此時的鹿他明白了什么呢?
原來光講漂亮是沒用的,要講求實用。
原來身上每一樣東西,對我說都是無價之寶。
原來物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
……
四、拓展延伸
1、結合生活實際說說自己感悟到的道理。
2、摘抄課文的好詞佳句。
3、有感情朗讀。
抓兩個感嘆句為契入點,引導學生研讀課文、感受驚險的過程中,通過朗讀來加深體會。在平和的環境中,他才自己欣賞到鹿角的美麗。而在危機時刻,是那四條細長的腿救了“我”的命。從而領會到物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