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 爬天都峰(通用15篇)

爬天都峰

發布時間:2023-01-24

爬天都峰(通用15篇)

爬天都峰 篇1

  教學目標:

  1、教育學生善于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他們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3、理解課文內容,能回答課后的問題。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讀課文感悟"我"與老爺爺是如何相互激勵著爬上天都峰的,在讀中學會多讀多想的讀書方法,懂的要善于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戰勝困難。

  教學難點:讀懂文中爸爸的話;培養學生邊讀邊想,理解重點句意的能力。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師生交流有關天都峰的所查找資料。

  (天都峰是黃山“七十二峰”中最險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階大約有1.5公里長。天都峰最險處是鯽魚背。它是一道長約十幾米,寬不過1米的狹長光滑的石脊,石脊兩旁是萬丈深淵。)

  二、初讀課文。

  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特別是生字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用查字典和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詞語。

  3、檢查自學情況。

  (1)檢查讀音。

  陡攀辮決勇

  (2)字形難點。

  顫:左右結構。第十三筆是“—”。

  (3)理解詞語。

  猶豫:拿不定主意。

  奮力:充分鼓起勁來。本課指努力向上攀登。

  終于:表示經過種種變化或等待以后出現的情況。本來是指“我”、爸爸和老爺爺經過艱苦的努力,登上了峰頂。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

  本課指什么事出乎意料?(指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也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真出乎意料,令人敬 佩。)

  汲取:吸取。

  三、讀課文,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讀第一自然段,說說這一段交待•了什么?

  二、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默讀第二自然段,思考:天都峰給你留下什么印象?畫出有關語句,出聲讀一讀。

  2、說說課文中是怎么寫天都峰的“高”和“陡”的?

  (1)高:“抬頭望”、“啊,峰頂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嗎?”

  “我爬得上去嗎?”這一句是不是懷疑自己能否登上天都峰?

  (更進一步地表現了天都峰的高。)

  (2)陡:“筆陡”“石階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

  教師用一根線繩作為“石階邊上鐵鏈”,使學生體會什么叫似乎從天上掛下來的。

  什么叫“發顫”?真的害怕嗎?

  (烘托了天都峰的陡。)

  3、指導讀出天都峰“高”和“陡”的特點。

  學生練讀,評讀。

  4、小結。

  作者寫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難,暗示了登上這么高、這么陡的山峰,是需要勇氣和力量的。

  三、學習課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1、自讀這部分內容,畫出老爺爺和“我”的對話。

  2、出示句子:

  小朋友,你也來爬天都峰?

  老爺爺,您也來爬天都峰?

  3、思考:他們所說的話中都有一個“也”字,這個“也”是什么意思?他們是互相懷疑嗎?表現了他們什么精神?

  學生分組討論。

  集體匯報、小結。

  (天都峰這么高、這么陡,小朋友這么小的年紀,老爺爺這么大的年紀怎么也來爬呢?表面上似乎雙方都有懷疑,實際上是互相羨慕、敬佩,表現出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難、勇于攀登的精神。)

  4、分角色有感情朗讀對話。

  四、學習課文第六、七自然段。

  1、提問:“我”怎么爬天都峰?畫出動作的詞語。

  (“攀著鐵鏈上”、“手腳并用向上爬”。)

  2、出示句子,填空,再說說用上括號里的詞語好在哪里,我(   )向峰頂爬去。

  (用上“奮力’’突出了爬山過程的艱難,要充分鼓起勁來不怕困難、向上攀登。)

  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 )都爬上了天都峰頂。

  (“終于’’是經過“奮力”的結果。使我們感受到要攀登高峰,必須奮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達到目的。)

  3、朗讀課文。

  五、學習課文第八、九自然段。

  1、登上天都峰以后,“我”和老爺爺為什么要互相道謝?

  (1)老爺爺為什么說是“你的勇氣鼓舞我”?“居然”在這里說明什么?

  (其實也可以說是意料之中,因為老爺爺有那種勇于攀登的精神,就一定能爬上天都峰的。)

  (2)小妹妹為什么說“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氣向上爬的?”

  (3)他們的對話中都有一個什么詞?這“勇氣”體現在哪里?

  (體現在他們都敢爬天都峰。如果沒有勇氣,這一老一小怎么敢爬天都峰呢?)

  2、你從他們的話中體會出什么?

  (一個人只要有決心,有勇氣,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六、學習課文第十自然段。

  1、爸爸為什么說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因為這一老一小,雖然互不相識,但是都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互相鼓勵,互相學習。)

  2、想想他們是怎樣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的。

  3、你從爸爸的話中體會出什么?

  (這句話告訴我們,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才能取得進步。)

  七、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爬天都峰 篇2

  教學目標:1、會認“陡、鏈、顫”等6個生字;會寫“爬、峰、頂”等11個字。

  2、會讀詞語;筆陡的石級、鐵鏈、發顫、攀著、鯽魚、汲取

  3、能區分“發、相”在不同的情境中的讀音。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終于”這一詞語的運用。

  5、通過本課的學習體會到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重點難點:“終于”這一詞語的體會以及“爬天都峰”的感受。

  教學準備:課件、生字卡片、伴奏磁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趣入文

  1、你爬過山嗎?都爬過哪些山?你有什么感受?

  2、有誰爬過天都峰?(課件出示:天都峰)

  3、看了這天都峰,你有什么想說的嗎?(學生自由交流)

  過渡:師:今天我的心情特好,想與同學們一起爬上天都峰,愿意與老師爬得同學,請趕快打開課本,讓我們來比比誰爬得最快。

  二、創設情境,爬天都峰。

 。ㄒ唬⿴煟荷侥_下,有許多小石塊擋住了我們的去路,看誰先把它撿起。

  1、課件出示生字

  陡   鏈   顫   攀   鯽   呵

  根據生字出一些小游戲

  認一認:讀準字音;

  說一說:你是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生字的;

  練一練:去掉拼音練讀、跳過一個練讀、反過來練讀、和同桌一起練等;

  找一找:為她找個伴,而后讀一讀,說一說。

  2、“發”“相”在不同的語境中練讀。(由學生自己去找,去創設這種語境的句子練讀)

  3、讀通課文,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ǘ⿴煟盒∈瘔K雖撿起,但還有一些小刺想擋住我們,你們說該如何來解決?

  1、自由讀讀第二自然段,交流一下你是用怎樣的心情去讀的?有什么感受。

  2、想象山峰的高,你見過這么高的山嗎?你現在的心情又是如何呢?

  3、(課件出示句子)“似乎是眾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你怎么理解的?你又是怎么想的?

  4、現在的你還想不想與老師一起再往上爬呢?

  (三)師:小石塊與小刺,同學們輕而易舉地把它解決掉了,老師真為你們高興?墒俏衣犝f爬山是件不容易的事,所以我想了一個辦法——邊講故事,邊爬山,你們說行不?

  1、請同學們仔細地讀課文第三——六自然段,看看你想當哪個人物,說了些什么?找個伴與你同行,邊講故事邊爬山。

  2、用“——”畫出老爺爺說得話,試著讀讀;找出小朋友說得話,用“……”畫出,也試著讀讀;

  3、找出小朋友爬的句子“一會兒攀著鐵鏈上,一會兒手腳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樣……”能用“一會兒……一會兒……”說一句話。

  4、課件出示理解“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我爸爸,終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頂!斌w會“終于”的感受,并用“終于”說話。

 。ㄋ模⿴煟翰恢挥X中我們已經爬上了山峰,你們的感受如何?爬山真的像人們所說的不容易爬嗎?現在我們可以好好地休息一下了,用我們自己的眼光去看山峰,去欣賞山中的美色。

  (課件出示理解的句子)

  1、“謝謝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氣鼓舞我,我還下不了決心哩!現居然爬上來了!” 

  2、“不,老爺爺,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氣向上爬的!我應該謝謝您!”  

  3、“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討論、交流上面的三句話

  (五)師:爬了一節課的山,你的感受如何?你還想爬嗎?有興趣的同學,我們可以再爬一節課。(磁帶放音)

  第二課時

  師:爬山雖很吃力,但其中的樂趣融融,它讓我們欣賞到大自然的風光;讓我們開闊了視野;更讓我們學到了做人的道理。讓我們手拉手再來爬一爬。

  一、復習鞏固

  1、輪流讀課文。

  2、爬山游戲——鞏固生字

  3、說說上節課爬山的感受。

  二、積累

  1、詞語

  2、多音字:發、相

  3、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下來。

  三、照樣子寫一寫

  白發蒼蒼   __ 。撸摺 。撸摺 。撸摺 。撸

  笑呵呵 。撸摺 。撸摺 。撸摺 。撸摺 。撸

  四、寫字的指導

  1、讀一讀會寫的字。

  2、看一看不同結構字。

  3、找一找容易寫錯的字。

  4、說一說哪些易寫錯。

  5、老師示范寫。

  6、學生練寫。注意寫字姿勢、握筆方法

  五、質疑問難,交流談心。

  六、找一時間爬一次山,并寫出爬山的心得。

爬天都峰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18個字,學會其中的1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暑假、筆陡、石級、鐵鏈、似乎、發顫、奮力、鯽魚、紀念、辮子、勇氣、決心等。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是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3.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了困難。

  4.學習養成多讀多想的讀書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生字,理解詞語;

  2.訓練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整體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步驟: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爬過山嗎?能談一談你爬山時的感覺嗎?

  2.有一位小朋友,她爬上了一座高高的山峰——天都峰,這節課就讓我們來看一看她都有哪些感覺。(板書:爬天都峰)

 。ǘ┏醪礁兄

  1.讀課文,讀準字音,把生字多讀幾遍。

  2.通過查字典,再聯系上下文,理解你不認識的詞語的意思。

  3.再讀課文,給課文的自然段標明序號,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件什么事。

  4.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你不能理解,在書上畫出來。

 。ㄈz查預習情況

  1.認讀生字詞。

  2.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想:這篇課文,講的是誰,在什么時候,到什么地方,干什么?

  讀后明確:暑假里,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不相識的老爺爺相互鼓勵,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四)質疑

  請同學們把你們畫出的不理解的地方提出來。(對于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教師進行歸納,如果學生之間能相互幫助理解的,盡量鼓勵他們相互幫助理解。有些師生共同歸納。)

  (五)布置作業

  1.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

  3.自己查找資料或同學之間相互討論,試著理解下列問題:

  (1)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天都峰的高和陡?你是怎么理解的?

  (2)我和老爺爺、爸爸是怎樣爬上天都峰的?對于“奮力”“終于”“居然”這些詞語你是怎樣理解的?

 。3)爬上天都峰后我和老爺爺為什么要互相致謝?爸爸又說了什么,你是怎樣理解的?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繼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是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2.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了困難。

  3.學習養成多讀多想的讀書方法。

  教學步驟:

 。ㄒ唬⿲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6課《爬天都峰》。

 。ǘ┘氉x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指名朗讀,其他同學思考:讀這一自然段都讓你知道了什么?

  讀后明確:暑假里,“我”和爸爸一起去爬天都峰。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想一想第二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明確:天都峰又高又陡

 。2)你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天都峰的高和陡?你是怎么理解的?

  師生交流后明確:

  ①“我站在天都峰腳下抬頭望:啊,峰頂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這句話中的“云彩上面”就是說天都峰非常高。“啊、哩”兩個語氣詞,表達了我的驚嘆,烘托了天都峰的高。

 、凇拔遗赖蒙先?”這句話也突出了天都峰的高,這句話寫的是對自己能不能爬上天都峰的懷疑,也襯托了天都峰的高。

 、邸霸倏纯垂P陡的石級,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這句話中的“筆陡”“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能突出天都峰的陡,因為“筆陡”就是筆直筆直的;“從天上掛下來的”是說天都峰特別陡,所以從這兩個詞可以看出天都峰的陡;“真叫人發顫”表達了“我”當時害怕的心態,烘托了天都峰的陡。

  (同學們說到哪老師就引到哪,不一定按順序說)

  板書:

  在云彩上面

  天都峰   爬得上去嗎

  掛下來

  發顫

 。3)指導朗讀

  對于天都峰的高和陡,要讀出氣勢。①自由讀,體會一下  ②指名讀。

  3.學習三、四、五自然段。

  (1)指名讀,其他同學思考:三、四、五自然段又分別告訴了我們什么?

  明確:“我”和老爺爺相互鼓舞,決定一起爬天都峰。

  (2)面對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為什么不再猶豫了?

  師生交流后明確:“我”看到的老爺爺“白發蒼蒼”,“年紀比我爺爺還大”,通過對老爺爺的描寫,可見他年歲已經非常大了,“我”看到年紀這么大的老爺爺也來爬天都峰,于是勇氣倍增,不再猶豫,并和老爺爺約定一起爬天都峰。

 。3)朗讀指導。

 、 同座分角色試讀。

 、谥该纸巧星槔首x。

  4.學習六、七自然段。

  (1)朗讀6、7自然段,思考:他們是怎樣爬上天都峰的?你覺得爬天都峰怎么樣?你是怎樣理解的?

  (學生應抓住“奮力”“一會兒……一會兒”“手腳并用”“爬呀爬”“終于”等詞語來理解。)

 、傥遥▕^力)向峰頂爬去。

  問:“奮力”是什么意思?

  “我向峰頂爬去”一句加上“奮力”有什么好處?說明了什么?

  明確:“奮力”就是充分鼓起勁來,能使我們感受到爬山不容易。

 、谂姥脚溃液屠蠣敔,還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峰頂。

  “終于”在這里指什么?

  這句話用上“終于”好在哪里?

  明確:“終于”指“我”和“爸爸”經過艱苦的努力,登上了峰頂。用上“終于”使我們進一步感受到爬山很費力,很不容易。

 。2)小結:“終于”是“奮力”的結果,這兩個詞使我們感受到“要攀登高峰,必須奮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達到目的!

 。3)指導朗讀。

  試讀、指名讀。

  5.學習八、九自然段。

  (1)自由讀八~九自然段,思考:爬天都峰后,“我”和老爺爺為什么會互相致謝呢?

 。2)要不是你的勇氣鼓舞我,我還下不了決心哩!現在(居然)爬上來了!

  “居然”是什么意思?這句話用上“居然”有什么好處?

  明確:“居然”是出乎意料的意思。用上“居然”一詞能使我們感到爬天都峰很不容易,但只要有勇于攀登的精神,是一定能爬上天都峰的。

 。3)指名分角色感情朗讀八、九自然段。

  6.學習第十自然段。

 。1)看到“我”和“老爺爺”互相致謝,爸爸又說了什么?你怎樣理解爸爸說的話?

  爸爸聽了,笑著說:“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汲取力量”在這里是什么意思?

  明確:汲取力量就是得到鼓舞。

 。2)我們想想課文前面的內容,老爺爺和小妹妹是怎樣互相鼓舞的?

  明確:小妹妹爬山的勇氣使老爺爺增添了勇氣,老爺爺爬山的勇氣又使小妹妹增強了爬山的信心。

 。3)練習用“鼓舞”這個詞說一句話。

  (4)這一老一小,雖然互不相識,卻能互相鼓勵,你在平時有這樣的體會嗎?

 。5)通過以上分析,誰能再具體理解一下爸爸的話?

 、倮蠣敔斉郎浇o“我”增添了勇氣。

 、凇拔摇迸郎绞估蠣敔斣鰪娏伺郎降男判摹

 、圻@一老一小,雖然互不相識,卻能互相鼓勵,互相學習。

 。ㄈ└鶕n后練習讀句子,用帶點的詞語各寫一句話

 。ㄋ模┛偨Y

  這節課,同學們學得積極主動,課文《爬天都峰》主要講了在暑假里,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峰,“我”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爺爺,互相鼓勵,一起爬上天都峰的事,從這件事,你得到了什么啟示呢?

  (要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干什么事只要不怕困難,勇于攀登,一定能成功)。

 。ㄎ澹┱n堂練習

  1.組詞。

  陡(    )  乎(    )  攀(    )  思(    )

  級(    )  顫(    )  勇(    )  。    )

  2.理解詞語。

  筆陡:

  奮力:

  3.造句。

  終于:

  鼓舞:

 。┌鍟O計

  6  爬天都峰

  教案點評:

  《以引導學生多讀書為主,首先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知識,掃清閱讀障礙,然后培養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書的習慣。不斷設置障礙,讓學生反反復復讀書,從課文中去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在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深化文章主題,學習“我”和老爺爺身上的勇于攀登的精神

爬天都峰 篇4

  一、學習目標

  1、認識“陡、鏈”等6個生字。會寫“爬、峰”等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3、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過程。

  4、懂得善于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二、課前準備

  1、教學掛圖。

  2、收集有關黃山天都峰的vcd、圖片、文字介紹等。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創設情景,揭題導入

  1、初步了解天都峰及“鯽魚背”的特點(出示圖片或風光片),由學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峰的資料并作介紹。說說“鯽魚背”名稱的來歷。

  2、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險,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掛在陡峭的山巖上,使許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夠登上山頂的人,真可稱得上是“勇士”了!我們認真地閱讀課文,勇攀高峰,一定覺得大有收獲。讓我們一起去“爬天都峰”吧。(出示課題,齊讀課題)

  初讀課文,認字學詞

  1、自由讀課文,認讀生字。要求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詞,借助拼音或小組內同學之間互相幫助,把字音讀準備。教師可有重點地對學生識字的難點進行指導。

  2、教師用多媒體課件檢查識字。

  a.出現帶有拼音的詞語:筆陡、石級、發顫、仰起臉、奮力、攀著、鯽魚、紀念、小辮子、笑呵呵、鼓舞、居然、汲取力量

  b.讀準多音字:假日、似乎、白發蒼蒼、照相、應該

  c.去掉拼音讀詞語。

  d.去掉詞語讀生字。

  3、小組為單位,輪流認讀生字

  4、推選讀得好的同學當小老師,領讀生字詞

  讀通課文,初步感悟

  1、指名小組開火車朗讀,每人讀一個自然段,全班評價、教師指導,重點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2、分組朗讀,要求:反復練習,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教師巡視,相機指導。達到要求后全班齊讀。

  3、仔細觀察插圖,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1、認讀要求寫的11個字,并分別組詞。

  2、與熟字比較,識記字形

  峰——蜂:“蜜蜂”是昆蟲,所以“蜂”是“蟲字旁”;“峰”指的是山的尖頂,跟“山”有關,所以是“山字旁”。

  辮——辯、辨:三個字的左右兩邊都是“辛”,關鍵要看中間。和言語說話有關的是“辯”;“辨”要用眼睛看,自然要加上“眉毛和眼睛”;“辮”和發絲有關,中間是條“絲”。

  3、練習書寫。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第二課時

  鞏固生字

  1、朗讀課文,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2、聽寫詞語,每個詞語讀兩遍。

  朗讀感悟

  1、讀讀想想。

  課件展示天都峰又高又陡的景觀,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讀一讀。邊讀邊想象“在云彩上面”、“筆陡”、“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等詞句所表達的意思。

  朗讀體會兩個語氣詞(啊、哩)的作用。

  2、讀讀說說。

  讓學生通過形體演示理解詞語。教師引導學生朗讀:“我站在天都峰腳下抬頭望:啊,峰頂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讀后讓學生用動作表示出天都峰的高。

  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天都峰的高和陡。

  3、讀讀寫寫。

  讀了第二自然段,我好像看到了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要把這一段抄下來。

  抄寫優美的段落。

  4、讀讀問問。

  引導學生圍繞天都峰的高和陡質疑,如:誰爬天都峰?他們是怎么爬天都峰的?他們爬上去了嗎?他們為什么能爬上去?

  這時教師可將學生提出的問題一一簡要地記錄在黑板上。接著教師可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

  5、讀讀議議。

  教師針對學生圍繞題目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答問解疑。

  a.“我”和老爺爺的第一次對話。他們所說的話中都帶有一個“也”字,經過討論,讓學生體會到:天都峰這么高,又這么陡,你年紀這么小(這么大)怎么也來爬呀,表面上是雙方都有懷疑,其實是對雙方表示敬慕,說明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難,勇于攀登的精神。弄懂句意后,教師可再讓學生討論這兩句對話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讀出來,并指名做朗讀練習。

  b.“我們”是怎樣爬天都峰的?讀句子找出重點詞語加以體會。

  課文中用“奮力”“一會兒……一會兒”“手腳并用”“爬呀爬”“終于”等詞語,既突出了爬天都峰的艱難,又表現了他們不怕困難的勇氣。

  c.“我”和老爺爺的第二次對話。思考討論:“我”和老爺爺為什么互相道謝?在討論中應讓學生注意到兩個人的話中都有“勇氣”一詞。讓學生認識到一個人只要有決心,有勇氣,再大的困難也可以克服。

  角色朗讀

  在理解句意的基礎上,教師范讀這段對話。范讀時可輔以動作、姿勢,增強感染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練習過程中,可以同桌兩人為一組,模仿老師的動作邊表演邊朗讀,加深理解,體會思想感情。

  拓展活動

  1、教師引導:“我們”沿著山路往回走,一路上遇到了許多游人。有的人望著險峻的天都峰退縮了,有的人在曲折的山路上猶豫不前,有的人看到曲折的道路不知該如何前進……想一想,把你在“爬天都峰”中的感受介紹給大家。

  2、愉快的假日結束了,班級開展“假日活動匯報”活動。你可以向大家介紹一下天都峰的險峻,可以向大家講講自己的爬山過程,也可以向大家談談自己登上山頂后的感受……

  交流課余生活

  1、前幾天我們安排的記錄課余生活的活動進展如何?請你把一周學做的事情記錄下來,別忘了寫上自己的收獲、感受。

  2、學生展示交流,師生評議。

  作業: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完成以下練習:

  1.填空:來到天都峰腳下,我看到天都峰峰路時,我心里,有點。這時看到一位白發蒼蒼的老爺爺也來爬山了,于是我不再,向峰頂爬去,爬上了天都峰頂。老爺爺對我說:“你的勇氣了我,現在也爬上來了!”我說:“我才是從您的勇氣中到力量的呢!”

  2.齊讀“我奮力向峰頂爬去”這一自然段,再讓學生用“一會兒……一會兒……”的句式說話,課后寫成片斷。

  3、體會最后一段,爸爸說的話的意思。

  教學后記:

  這是一篇帶有故事性的文章,它寫了“我”爬天都峰的經過:我登天都峰前后的思想變化,我與老爺爺的兩次對話以及登上天都峰,最后,爸爸的話含義深刻發人深省。“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的身上汲取力量!笨梢,在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中,我們要相互學習,共同進步。還要讓學生懂得,要有戰勝困難的信心,努力實踐,勇于攀登,無論山有多高,多險,都會被我們踩在腳下。

爬天都峰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18個字,學會其中的1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暑假、筆陡、石級、鐵鏈、似乎、發顫、奮力、鯽魚、紀念、辮子、勇氣、決心等。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是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3.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了困難。

  4.學習養成多讀多想的讀書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生字,理解詞語;

  2.訓練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整體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步驟:

 。ㄒ唬┱勗拰耄沂菊n題

  1.同學們爬過山嗎?能談一談你爬山時的感覺嗎?

  2.有一位小朋友,她爬上了一座高高的山峰——天都峰,這節課就讓我們來看一看她都有哪些感覺。(板書:爬天都峰)

 。ǘ┏醪礁兄

  1.讀課文,讀準字音,把生字多讀幾遍。

  2.通過查字典,再聯系上下文,理解你不認識的詞語的意思。

  3.再讀課文,給課文的自然段標明序號,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件什么事。

  4.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你不能理解,在書上畫出來。

  (三)檢查預習情況    1.認讀生字詞。

  2.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想:這篇課文,講的是誰,在什么時候,到什么地方,干什么?

  讀后明確:暑假里,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不相識的老爺爺相互鼓勵,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四)質疑

  請同學們把你們畫出的不理解的地方提出來。(對于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教師進行歸納,如果學生之間能相互幫助理解的,盡量鼓勵他們相互幫助理解。有些師生共同歸納。)

 。ㄎ澹┎贾米鳂I

  1.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

  3.自己查找資料或同學之間相互討論,試著理解下列問題:

 。1)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天都峰的高和陡?你是怎么理解的?

 。2)我和老爺爺、爸爸是怎樣爬上天都峰的?對于“奮力”“終于”“居然”這些詞語你是怎樣理解的?

 。3)爬上天都峰后我和老爺爺為什么要互相致謝?爸爸又說了什么,你是怎樣理解的?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繼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是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2.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了困難。

  3.學習養成多讀多想的讀書方法。

  教學步驟:

 。ㄒ唬⿲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6課《爬天都峰》。

 。ǘ┘氉x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指名朗讀,其他同學思考:讀這一自然段都讓你知道了什么?

  讀后明確:暑假里,“我”和爸爸一起去爬天都峰。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想一想第二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明確:天都峰又高又陡

  (2)你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天都峰的高和陡?你是怎么理解的?

  師生交流后明確:

 、“我站在天都峰腳下抬頭望:啊,峰頂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這句話中的“云彩上面”就是說天都峰非常高。“啊、哩”兩個語氣詞,表達了我的驚嘆,烘托了天都峰的高。

  ②“我爬得上去嗎?”這句話也突出了天都峰的高,這句話寫的是對自己能不能爬上天都峰的懷疑,也襯托了天都峰的高。

 、“再看看筆陡的石級,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這句話中的“筆陡”“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能突出天都峰的陡,因為“筆陡”就是筆直筆直的;“從天上掛下來的”是說天都峰特別陡,所以從這兩個詞可以看出天都峰的陡;“真叫人發顫”表達了“我”當時害怕的心態,烘托了天都峰的陡。

 。ㄍ瑢W們說到哪老師就引到哪,不一定按順序說)

  (3)指導朗讀

  對于天都峰的高和陡,要讀出氣勢。①自由讀,體會一下  ②指名讀。

  3.學習三、四、五自然段。

 。1)指名讀,其他同學思考:三、四、五自然段又分別告訴了我們什么?

  明確:“我”和老爺爺相互鼓舞,決定一起爬天都峰。

  (2)面對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為什么不再猶豫了?

  師生交流后明確:“我”看到的老爺爺“白發蒼蒼”,“年紀比我爺爺還大”,通過對老爺爺的描寫,可見他年歲已經非常大了,“我”看到年紀這么大的老爺爺也來爬天都峰,于是勇氣倍增,不再猶豫,并和老爺爺約定一起爬天都峰。

 。3)朗讀指導。

 、 同座分角色試讀。

  ②指名分角色感情朗讀。

  4.學習六、七自然段。

 。1)朗讀6、7自然段,思考:他們是怎樣爬上天都峰的?你覺得爬天都峰怎么樣?你是怎樣理解的?

 。▽W生應抓住“奮力”“一會兒……一會兒”“手腳并用”“爬呀爬”“終于”等詞語來理解。)

 、傥遥▕^力)向峰頂爬去。

  問:“奮力”是什么意思?

  “我向峰頂爬去”一句加上“奮力”有什么好處?說明了什么?

  明確:“奮力”就是充分鼓起勁來,能使我們感受到爬山不容易。

 、谂姥脚溃液屠蠣敔敚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峰頂。

  “終于”在這里指什么?

  這句話用上“終于”好在哪里?

  明確:“終于”指“我”和“爸爸”經過艱苦的努力,登上了峰頂。用上“終于”使我們進一步感受到爬山很費力,很不容易。

 。2)小結:“終于”是“奮力”的結果,這兩個詞使我們感受到“要攀登高峰,必須奮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達到目的。”

 。3)指導朗讀。

  試讀、指名讀。

  5.學習八、九自然段。

  (1)自由讀八~九自然段,思考:爬天都峰后,“我”和老爺爺為什么會互相致謝呢?

 。2)要不是你的勇氣鼓舞我,我還下不了決心哩!現在(居然)爬上來了!

  “居然”是什么意思?這句話用上“居然”有什么好處?

  明確:“居然”是出乎意料的意思。用上“居然”一詞能使我們感到爬天都峰很不容易,但只要有勇于攀登的精神,是一定能爬上天都峰的。

  (3)指名分角色感情朗讀八、九自然段。

  6.學習第十自然段。

 。1)看到“我”和“老爺爺”互相致謝,爸爸又說了什么?你怎樣理解爸爸說的話?

  爸爸聽了,笑著說:“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汲取力量”在這里是什么意思?

  明確:汲取力量就是得到鼓舞。

 。2)我們想想課文前面的內容,老爺爺和小妹妹是怎樣互相鼓舞的?

  明確:小妹妹爬山的勇氣使老爺爺增添了勇氣,老爺爺爬山的勇氣又使小妹妹增強了爬山的信心。

 。3)練習用“鼓舞”這個詞說一句話。

 。4)這一老一小,雖然互不相識,卻能互相鼓勵,你在平時有這樣的體會嗎?

  (5)通過以上分析,誰能再具體理解一下爸爸的話?

  ①老爺爺爬山給“我”增添了勇氣。

 、“我”爬山使老爺爺增強了爬山的信心。

 、圻@一老一小,雖然互不相識,卻能互相鼓勵,互相學習。

 。ㄈ└鶕n后練習讀句子,用帶點的詞語各寫一句話

  (四)總結

  這節課,同學們學得積極主動,課文《爬天都峰》主要講了在暑假里,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峰,“我”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爺爺,互相鼓勵,一起爬上天都峰的事,從這件事,你得到了什么啟示呢?

 。ㄒ獜膭e人身上汲取力量,干什么事只要不怕困難,勇于攀登,一定能成功)。

  (五)課堂練習

  1.組詞。

  陡(    )  乎(    )  攀(    )  思(    )

  級(    )  顫(    )  勇(    )  。    )

  2.理解詞語。

  筆陡:

  奮力:

  3.造句。

  終于:

  鼓舞:

 。┌鍟O計

  板書:

  在云彩上面

  天都峰   爬得上去嗎

  掛下來

  發顫

爬天都峰 篇6

  學習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

  3、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爺爺如何在互相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

  教學準備:課前搜集有關黃山的文字、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 同學們,我們在二年級上學期的時候學過一篇課文《黃山奇石》,欣賞了黃山風景的奇特,今天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看看你們還認識這些奇石嗎?放課件(仙人指路、猴子觀!

  2、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描寫黃山風景的課文《爬天都峰》。板書課題:爬天都峰

  3、 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老師隨機板書:

  誰在什么時間爬天都峰?

  天都峰在哪?天都峰有什么特點?

  他們是怎樣爬上天都峰的?

  爬上天都峰后他們心情怎樣?說了什么?

  補充:你喜歡文中的誰?為什么?

  4、 誰去過黃山天都峰,愿意給大家講講。

  5、 簡介:天都峰在安徽省的黃山,是黃山的主峰之一,海拔1820米,奇險陡峭,為黃山諸峰之冠。其中以鯽魚背最為險峻,峰頂平坦、風光無限。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課文吧。

  二、 感悟課文

  1、 初讀課文。自由讀。

  2、 接讀課文。正音:注意——發顫, 評讀。

  3、 課文讀的真不錯,下面動動腦筋,看看你能解決哪個問題?

  4、 簡單的問題馬上回答

  誰在什么時間爬天都峰?天都峰在哪?

  5、 讓我們再來默讀課文,思考一下這幾個問題。

  天都峰有什么特點?

  他們是怎樣爬上天都峰的?

  爬上天都峰后他們心情怎樣?說了什么?

  補充:你喜歡文中的誰?為什么?

  6、 集體交流。

  7、 天都峰最大的特點是什么?你能用一個字概括嗎?放課件

  8、 從哪里看出天都峰很險?讀一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分析:高——在云彩上面哩。 陡——掛

  指導朗讀—讀出天都峰有高又陡,非常的險峻。(這么高,在云彩上面,筆陡的石級,掛)

  9、 為什么把天都峰寫得這么險呢?(視學生能力而言)為后面爬天都峰作鋪墊。

  10、 他們是怎樣爬上天都峰的?

  小組交流。爬山前——害怕、爬山時——奮力、爬山后——激動

  集體交流。指導分角色朗讀爺爺和“我”的對話。抓住“也”,你體會到了什么?怎樣才能讀好?(讀出又驚訝又佩服的語氣。)

  從“終于”這個詞,你體會到了什么?(力盡艱辛、遇到很多困難)

  想象一下他們還會遇到什么困難?有什么樣的對話?(同位交流)

  11、 對呀,這么高這么陡的天都峰終于被你們征服了,站在山頂,望著這么壯觀的景色,你們的心情如何?會發出什么樣的感慨呀?

  12、 咱們看看小作者和老爺爺之間說了什么?快來讀一讀8—10自然段。

  13、 他們為什么互相道謝呢?抓住“居然”理解。

  14、 你從小作者和老爺爺身上學到了什么?抓住“汲取”理解。

  15、 對呀,老爺爺和小作者那種不怕困難,勇于攀登和從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向他人學習的精神確實值得我們學習。

  三、 擴展延伸。

  最后,請大家來欣賞黃山迷人風光。放課件。

  只要你有勇氣,你也能登上高峰,去領略大自然的風光。

  在這里老師送給大家兩句名言——取長補短,相得益彰。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珴蓶|

爬天都峰 篇7

  教材分析:

  這篇精讀課文講暑假里,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素不相識的老爺爺互相鼓勵,一起爬上了天都峰的事

  教學目的:

  1.教育學生善于從別人身上吸取力量,培養他們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2.練習運用邊讀邊想的讀書方法,理解詞語,讀懂每句話,從而理解課文內容。

  3.學會生字新詞,練習用指定的詞語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通過對詞、句的理解,弄清“我”登天都峰前后的思想變化。

  2.讀懂課文結尾的一句話。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結尾的那句話的意思。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具準備

  1.生字卡片。

  2.寫好思考題的幻燈片或小黑板。

  教學方法:

  談話法 討論法

  課型:精講課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生字新詞,練習用指定的詞語造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通通課文,對詞、句進行理解。

  2.讀懂人物的對話在課文中的作用。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結尾的那句話的意思。

  教具準備

  1.生字卡片。

  2.寫好思考題的幻燈片或小黑板。

  教學方法:

  談話法 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

  今天,同學們與老師一起學習一篇課文《爬天都峰》,看看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我們從中悟出一個什么道理。

 。ㄒ唬├蠋熛蛲瑢W們簡單介紹天都峰。天都峰是黃山“七十二峰”中最險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階約有1.5公里長,坡度在70度以上,最險處近乎于90度。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掛在陡峭的山巖上,使許多游客望而生畏。

 。ǘ┛床鍒D讓學生了解天都峰最險處是鯽魚背。它是一道長約十幾米,寬不過1米的狹長光滑的石脊,兩脊旁是萬丈深淵。

  二、學習新課

 。ㄒ唬┙柚鷿h語拼音讀書,特別是要讀準本課生字的音,邊讀邊畫出本課的生字。

 。ǘ┲该x書,訂正讀音。

 。ㄈ┱J讀本課的生字詞,讀準字音。

  出示字詞卡片認讀:

  暑假 鐵鏈 似乎 猶豫 奮力 攀著 手腳并用

  終于 辮子 鼓舞 決心 居然

  (四)再讀課文,提出不理解的詞語,通過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

  猶豫:拿不定主意。

  奮力:充分鼓起勁來,本課指努力向上攀登。

  終于:表示經過種種變化或等待以后出現的情況。本課是指“我”、爸爸和老爺爺經過艱苦的努力,登上峰頂。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本文是指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也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真出乎意料,令人敬佩。

  汲。何。

  5.再讀書,讀后知道全文共有幾自然段,用自己的話簡單地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鞏固練習

  1.讀書。

  2.讀詞語。

  3.預習生字的字形。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繼續學習課文內容,理解課文中的重點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通過對詞、句的理解,弄清“我”登天都峰前后的思想變化。

  2.讀懂課文結尾的一句話。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結尾的那句話的意思。

  教具準備

  1.生字卡片。

  2.寫好思考題的幻燈片或小黑板。

  教學方法:

  談話法 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爬天都峰》,通過學習字、詞、句來理解課文內容,還要知道記敘的順序。

  二、學習新課

 。ㄒ唬⿲W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書。

  2.說說讀后你知道了什么?(知道了爬天都峰的時間:是暑假;知道了誰爬天都峰:“我”和爸爸;還知道了干什么去:爬天都峰。)

  3.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個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訓練學生把話說完整。)

 。ǘ⿲W習第2自然段。

  1.齊讀第2自然段。

  2.說說第2自然段一共寫了幾句話。(3句)

  3.再指名分句讀,讀后說說每句話的意思。

  4.提問:“我”來到天都峰下,看到天都峰,心情如何?學生找出重點句,讀出來。老師再引導學生找出重詞“發顫”。依據這個詞再追問為什么發顫?(學生找到描寫天都峰高與陡的句子,從這些句子中,引導學生找出重點詞體會。)

  5.體會兩個語氣詞的作用。(“啊”“哩”兩個語氣詞,表達了“我”的驚嘆,烘托了天都峰的高。)

  6.回答問題,作者為什么要寫天都峰的高和陡?(作者寫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難,暗示爬天都峰要有勇氣與力量。

  7.指導朗讀,讀出天都峰的高和陡。

  8.讓學生說說第2自然段主要的意思。(天都峰又高又陡。)

 。ㄈ⿲W習第3~9自然段。

  1.帶著問題默讀第3~9自然段。在爬天都峰時,“我”與誰相遇?他們是怎樣爬上天都峰的?爬上天都峰后“我”說了些什么,老爺爺說了些什么?

  2.解決“在爬天都峰時‘我’與誰相遇”的問題。(在爬天都峰時,“我”與一位不相識的老爺爺相遇。)這位老爺爺的年紀怎么樣?從哪兒知道的?(老爺爺的年紀是大的,頭發“白發蒼蒼”,“年紀比我爺爺的年紀還大。)

  學法指導:

  重點指導學生解決他們是怎樣爬上天都峰的。①指名讀6、7自然段。②讀句子找出重點詞語加以體會。(課文中用“奮力”“一會兒……一會兒”“手腳并用”“爬呀爬”“終于”等詞語,既突出了爬天都峰的艱難,又表現了他們不怕困難的勇氣。)③處理課后思考•練習2,讀一讀,說說用上括號里的詞語好在哪里。(1)我(奮力)向峰頂爬去。(括號里“奮力”一詞更能表現出小作者鼓起勁,不怕困難,努力向上攀登,使句子表達的意思更加具體,鮮明。)(2)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終于)都爬上了天都峰。(表示“我”爸爸和老爺爺經過艱苦的努力,登上了峰頂。)

  4.看黑板的板書說說他們是怎樣爬上天都峰的?

  5.解決爬上天都峰后“我”說了些什么?老爺爺說了些什么的問題。①指名讀8、9自然段。②畫“我”和老爺爺說的話。③讀“我”和老爺爺說的話。④體會對話的內容。(對話的內容是相互道謝。)⑤他們為什么要相互道謝。

  6.處理“我”和老爺爺的第一次對話。①找,②讀,③體會“也”的作用。(表面似乎雙方都有點懷疑,其實是對對方表示羨慕、敬佩,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難,勇于攀登的精神。)

  7.小結,爬上天都峰后“我”和老爺爺說的話是第二次對話,這兩人的對話中都有“勇氣”一詞。這個“勇氣”已經包含在第一次對話中。如果沒有“勇氣”,這一老一少怎敢爬天都峰呢?

  8.處理課后思考練習2的第三句話,“要不是你的勇氣鼓舞我,我還下不了決心哩!現在(居然)爬上來了!”(“居然”一詞,意思是出乎意料。其實也可以說是在意料之中,因為老爺爺有敢于攀登的精神,是一定能爬上天都峰的。)

 。ㄋ模⿲W習最后一個自然段。

  1.找出爸爸說的話。

  2.理解詞語:汲取、吸取。

  3.爸爸說這句話再告訴我們什么: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才能進步。

  三、總結

  (一)指名讀課題回答通過課題你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補充完整后回答: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峰,與一位不相識的老爺爺相遇,我倆相互鼓勵終于爬上了天都峰。

 。ǘ⿲W習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ㄈ┛窗鍟偨Y課文記敘的順序。

 。ㄋ模┯懈星榈乩首x課文。

  板書設計

  奮力

  爬天都峰 一會兒......一會兒 勇氣

  手腳并用 從別身上汲取力量

  爬呀爬 終于爬上了頂峰

  教學后記:

爬天都峰 篇8

  教學要求

  1.教育學生善于從別人身上吸取力量,培養他們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2.練習運用邊讀邊想的讀書方法,理解詞語,讀懂每句話,從而理解課文內容。

  3.學會生字新詞,練習用指定的詞語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通過對詞、句的理解,弄清“我”登天都峰前后的思想變化。

  2.讀懂課文結尾的一句話。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結尾的那句話的意思。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

  2.寫好思考題的幻燈片或小黑板。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

  今天,同學們與老師一起學習一篇課文《爬天都峰》,看看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我們從中悟出一個什么道理。

 。ㄒ唬├蠋熛蛲瑢W們簡單介紹天都峰。天都峰是黃山“七十二峰”中最險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階約有1.5公里長,坡度在70度以上,最險處近乎于90度。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掛在陡峭的山巖上,使許多游客望而生畏。

 。ǘ┛翠浵衿寣W生了解天都峰最險處是鯽魚背。它是一道長約十幾米,寬不過1米的狹長光滑的石脊,兩脊旁是萬丈深淵。

  二、學習新課

  (一)借助漢語拼音讀書,特別是要讀準本課生字的音,邊讀邊畫出本課的生字。

 。ǘ┲该x書,訂正讀音。

  《天都峰》讀dū不讀dōu,“假”“似”是多音字,在課文中應該讀“jià”、“sì”。

 。ㄈ┱J讀本課的生字詞,讀準字音。

  出示字詞卡片認讀:

  暑假 鐵鏈 似乎 猶豫 奮力 攀著 手腳并用

  終于 辮子 鼓舞 決心 居然

 。ㄋ模┰僮x課文,提出不理解的詞語,通過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

  猶豫:拿不定主意。

  奮力:充分鼓起勁來,本課指努力向上攀登。

  終于:表示經過種種變化或等待以后出現的情況。本課是指“我”、爸爸和老爺爺經過艱苦的努力,登上峰頂。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本文是指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也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真出乎意料,令人敬佩。

  汲。何。

  5.再讀書,讀后知道全文共有幾自然段,用自己的話簡單地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鞏固練習

  1.讀書。

  2.讀詞語。

  3.預習生字的字形。

  第二課時

  一、談話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爬天都峰》,通過學習字、詞、句來理解課文內容,還要知道記敘的順序。

  二、學習新課

 。ㄒ唬⿲W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書。

  2.說說讀后你知道了什么?(知道了爬天都峰的時間:是暑假;知道了誰爬天都峰:“我”和爸爸;還知道了干什么去:爬天都峰。)

  3.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個自然段的主要意思。(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訓練學生把話說完整。)

  (二)學習第2自然段。

  1.齊讀第2自然段。

  2.說說第2自然段一共寫了幾句話。(3句)

  3.再指名分句讀,讀后說說每句話的意思。

  4.提問:“我”來到天都峰下,看到天都峰,心情如何?學生找出重點句,讀出來。老師再引導學生找出重詞“發顫”。依據這個詞再追問為什么發顫?(學生找到描寫天都峰高與陡的句子,從這些句子中,引導學生找出重點詞體會。)

  5.體會兩個語氣詞的作用。(“啊”“哩”兩個語氣詞,表達了“我”的驚嘆,烘托了天都峰的高。)

  6.回答問題,作者為什么要寫天都峰的高和陡?(作者寫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難,暗示爬天都峰要有勇氣與力量。

  7.指導朗讀,讀出天都峰的高和陡。

  8.讓學生說說第2自然段主要的意思。(天都峰又高又陡。)

 。ㄈ⿲W習第3~9自然段。

  1.帶著問題默讀第3~9自然段。在爬天都峰時,“我”與誰相遇?他們是怎樣爬上天都峰的?爬上天都峰后“我”說了些什么,老爺爺說了些什么?

  2.解決“在爬天都峰時‘我’與誰相遇”的問題。(在爬天都峰時,“我”與一位不相識的老爺爺相遇。)這位老爺爺的年紀怎么樣?從哪兒知道的?(老爺爺的年紀是大的,頭發“白發蒼蒼”,“年紀比我爺爺的年紀還大。)

  3.解決他們是怎樣爬上天都峰的。①指名讀6、7自然段。②讀句子找出重點詞語加以體會。(課文中用“奮力”“一會兒……一會兒”“手腳并用”“爬呀爬”“終于”等詞語,既突出了爬天都峰的艱難,又表現了他們不怕困難的勇氣。)③處理課后思考·練習2,讀一讀,說說用上括號里的詞語好在哪里。(1)我(奮力)向峰頂爬去。(括號里“奮力”一詞更能表現出小作者鼓起勁,不怕困難,努力向上攀登,使句子表達的意思更加具體,鮮明。)(2)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終于)都爬上了天都峰。(表示“我”爸爸和老爺爺經過艱苦的努力,登上了峰頂。)

  4.看黑板的板書說說他們是怎樣爬上天都峰的?

  5.解決爬上天都峰后“我”說了些什么?老爺爺說了些什么的問題。①指名讀8、9自然段。②畫“我”和老爺爺說的話。③讀“我”和老爺爺說的話。④體會對話的內容。(對話的內容是相互道謝。)⑤他們為什么要相互道謝。

  6.處理“我”和老爺爺的第一次對話。①找,②讀,③體會“也”的作用。(表面似乎雙方都有點懷疑,其實是對對方表示羨慕、敬佩,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難,勇于攀登的精神。)

  7.小結,爬上天都峰后“我”和老爺爺說的話是第二次對話,這兩人的對話中都有“勇氣”一詞。這個“勇氣”已經包含在第一次對話中。如果沒有“勇氣”,這一老一少怎敢爬天都峰呢?

  8.處理課后思考練習2的第三句話,“要不是你的勇氣鼓舞我,我還下不了決心哩!現在(居然)爬上來了!”(“居然”一詞,意思是出乎意料。其實也可以說是在意料之中,因為老爺爺有敢于攀登的精神,是一定能爬上天都峰的。)

  (四)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

  1.找出爸爸說的話。

  2.理解詞語:汲取、吸取。

  3.爸爸說這句話再告訴我們什么: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才能進步。

  三、總結

  (一)指名讀課題回答通過課題你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補充完整后回答: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峰,與一位不相識的老爺爺相遇,我倆相互鼓勵終于爬上了天都峰。

 。ǘ⿲W習這篇課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三)看板書總結課文記敘的順序。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第三課時

  一、復習

  (一)檢查讀書。

 。ǘ┳x生字卡片。

  二、學習新課,處理生字的字形

 。ㄒ唬笆睢弊肿⒁馐恰霸弧弊诸^。

 。ǘ凹佟弊钟疑鲜,不要寫成“幾”。

  (三)“似”字的最后一筆是點。

  (四)“辮”字中間是“纟”,和“辯”“辨”“瓣”區分。

  (五)“舞”字中間是四個小豎,右下是三筆寫成:一。

  三、指導書寫

  注意字的間架結構,寫工整、正確。

  四、處理課后作業 

  (一)讀句子,再用帶點的詞語各說一句話。(見書。)

 。ǘ┲笇W生造句。

  終于——

  紀念——

  鼓舞——

 。ú芟銟s)

爬天都峰 篇9

  這是一篇講讀課文。主要講在暑假里,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峰,“我”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爺爺,相互鼓勵,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

  全文共有10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在暑假里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峰。第二自然段寫天都峰的高和陡。第三、四、五自然段講“我”與一位不相識的老爺爺相遇,并約定一起爬天都峰。第六、七自然段,寫“我”與老爺爺,還有爸爸,一起奮力向上爬,終于爬上了天都峰頂。第八、九自然段,寫“我”與老爺爺登上天都峰以后,相互道謝。第十自然段,講爸爸總結的話:“你們這一老一少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課文最后以爸爸的話結尾,發人深思。這一老一小,雖然互不相識,卻能相互鼓勵,相互學習。這就是“真有意思”的“意思”。這句話也告訴我們,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共同進步。

  1.教育學生善于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他們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3.理解課文內容,能回答課后的問題。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師生交流有關天都峰的所查找資料。

  (天都峰是黃山“七十二峰”中最險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階大約有1.5公里長。天都峰最險處是鯽魚背。它是一道長約十幾米,寬不過1米的狹長光滑的石脊,石脊兩旁是萬丈深淵。)

  二、初讀課文。

  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特別是生字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用查字典和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詞語。

  3.檢查自學情況。

  (1)檢查讀音。

  陡攀辮決勇

  (2)字形難點。

  顫:左右結構。第十三筆是“—”。

  (3)理解詞語。

  猶豫:拿不定主意。

  奮力:充分鼓起勁來。本課指努力向上攀登。

  終于:表示經過種種變化或等待以后出現的情況。本來是指“我”、爸爸和老爺爺經過艱苦的努力,登上了峰頂。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

  本課指什么事出乎意料?(指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也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真出乎意料,令人敬 佩。)

  汲。何 

  三、讀課文,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讀第一自然段,說說這一段交待·了什么?

  二、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默讀第二自然段,思考:天都峰給你留下什么印象?畫出有關語句,出聲讀一讀。

  2.說說課文中是怎么寫大郡峰的“高”和“陡”的?

  (1)高:“抬頭望”、“啊,峰頂這么高。在云彩上畫哩!我爬得上去嗎?”

  “我爬得上去嗎?”這一句是不是懷疑自己能否登上天都峰?

  (更進一步地表現了天都峰的高。)

  (2)陡:“筆陡”“石階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

  教師用一根線繩作為“石階邊上鐵鏈”,使學生體會什么叫似乎從天上掛下來的。

  什么叫“發顫”?真的害怕嗎?

  (烘托了天都峰的陡。)

  3.指導讀出天都峰“高”和“陡”的特點。

  學生練讀,評讀。

  4.小結。

  作者寫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難,暗示了登上這么高、這么陡的山峰,是需要勇氣和力量的。

  三、學習課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1.自讀這部分內容,畫出老爺爺和“我”的對話。

  2.出示句子:

  小朋友,你也來爬天都峰?

  老爺爺,您也來爬天都峰?

  3.思考:他們所說的話中都有一個“也”字,這個“也”是什么意思?他們是互相懷疑嗎?表現了他們什么精神?

  學生分組討論。

  集體匯報、小結。

  (天都峰這么高、這么陡,小朋友這么小的年紀,老爺爺這么大的年紀怎么也來爬呢?表面上似乎雙方都有懷疑,實際上是互相羨慕、敬佩,表現出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難、勇于攀登的精神。)

  4.分角色有感情朗讀對話。

  四、學習課文第六、七自然段。

  1.提問:“我”怎么爬天都峰?畫出動作的詞語。

  (“攀著鐵鏈上”、“手腳并用向上爬”。)

  2.出示句子,填空,再說說用上括號里的詞語好在哪里,我( )向峰頂爬去。

  (用上“奮力’’突出了爬山過程的艱難,要充分鼓起勁來不怕困難、向上攀登。)

  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 )都爬上了天都峰頂。

  (“終于’’是經過“奮力”的結果。使我們感受到要攀登高峰,必須奮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達到目的。)

  3.朗讀課文。

  五、學習課文第八、九自然段。

  1.登上天都峰以后,“我”和老爺爺為什么要互相道謝?

  (1)老爺爺為什么說是“你的勇氣鼓舞我”?“居然”在這里說明什么?

  (其實也可以說是意料之中,因為老爺爺有那種勇于攀登的精神,就一定能爬上天都峰的。)

  (2)小妹妹為什么說“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氣向上爬的?”

  (3)他們的對話中都有一個什么詞?這“勇氣”體現在哪里?

  (體現在他們都敢爬天都峰。如果沒有勇氣,這一老一小怎么敢爬天都峰呢?)

  2.你從他們的話中體會出什么?

  (一個人只要有決心,有勇氣,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六、學習課文第十自然段。

  1.爸爸為什么說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因為這一老一小,雖然互不相識,但是都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互相鼓勵,互相學習。)

  2.想想他們是怎樣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的。

  3.你從爸爸的話中體會出什么?

  (這句話告訴我們,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才能取得進步。)

  七、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內練習

  一、讀讀寫寫下面的詞。

  筆陡——石級——鐵鏈

  似乎——發顫——奮力——

  攀登——終于——紀念——

  辮子——勇氣——決心

  意思——一取得——

  ┌───┬───┬───┬───┬─────┬─────┐

  │要查字│ 音節 │ 音序 │ 部首 │ 再查幾畫 │ 組兩個詞 │

  ├───┼───┼───┼───┼─────┼─────┤

  │ │ │ │ │ │ │

  │ 陡 │ │ │ │ │ │

  ├───┼───┼───┼───┼─────┼─────┤

  │ 攀 │ │ │ │ │ │

  ├───┼───┼───┼───┼─────┼─────┤

  │ 念 │ │ │ │ │ │

  ├───┼───┼───┼───┼─────┼─────┤

  │ 勇 │ │ │ │ │ │

  └───┴───┴───┴───┴─────┴─────┘

  三、判斷帶點字的讀音,在正確的讀音后面畫“√”。

  似乎 暑假

  發顫 應該

  四、選字填空。

  紀記 年( ) ( )住 日( ) ( )念

  作做 工( ) 留( ) ( )( )業

  相像 ( )聲 ( )片 好( ) 照( )

  五、給下面的句子加標點。

  1.我仰起臉問老爺爺您也來爬天都峰

  2.爸爸聽了笑著說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六、按課文內容填空,并按要求回答。

  我站在天都峰腳下望:啊,峰頂這么——,在——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嗎?再看看-.的石級,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掛下來的,真叫人.——!

  1.這一段寫天都峰的——。

  2.用“,,”把這段話分兩層。

  3.作者寫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暗示——

爬天都峰 篇10

  授課教師:勁松四小  王志凌

  知識、能力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

  2、學會生字,掌握多音字“都”、“假”在語句中的正確讀音;理解“猶豫、奮力、終于、居然、汲取”等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會用“終于”寫一段話。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人文教育目標:讓學生懂得只要有勇氣、奮發努力,舊能不怕困難;知道善于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鼓舞自己,是一種可貴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我”與老爺爺的兩次對話,與“……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學策略:運討論法和感情朗讀理解課文。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簡介天都峰,導入新課出示課題,整體感之課文內容。

  1、出示:ppt 古人云:黃山天都峰,昂首挺立,聳入云霄。 有“非鳥難落腳,猿猴愁攀登”之說,(你對天都峰有哪些了解能用一句說說嗎?學生交流自己的資料用一句話說說)做相應的評價

  師:這一天天都峰的山道上走來了兩位游客,他們要一起(學生接《. 爬  天  都  峰》)。

  教師介紹有關天都峰資料,讓學生從中感受天都峰的高與險,為后面理解課文作好鋪墊。

  2、師:在他們爬山的時候發生了怎樣的事情呢?請大家初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檢查預習情況。

  出示:ppt(指導正確的讀音理解詞語為個別難句作鋪墊)

  1、 出示:陡 、筆陡、老師這有三幅圖哪一幅圖可以用筆陡都來形容、筆陡的什么?筆陡的石級!

  2、顫 發顫   真叫人發顫(發顫就說明什么呀)(師:課文中什么真叫人發顫?)

  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

  師導讀句子注意讓學生讀:天上掛下來的,發顫!(讀出讓人害怕要退縮的感覺)

  3、出示:發    白發 

  師:(年紀大,而且滿頭都是白發,我們就用一個詞語來表達----白發蒼蒼  )

  出示“我回頭一看,是一位白發蒼蒼的老爺爺,年紀比我爺爺還大哩!”

  還從哪些地方看出爺爺年紀大?(年紀比我爺爺還大哩。

  師導讀:我回頭一看,一位怎樣的老爺爺?

  生:我回頭一看,是一位白發蒼蒼的老爺爺,年紀比我爺爺還大哩! 。

  師:課文講的就是這位白發蒼蒼的老爺爺和誰干什么的事?

  預設

  師:你說得很清楚,但這一老一小是很輕松地就爬上天都峰了嗎?是什么力量讓這一老一小爬上了天都峰?

  4、出示: 汲取   

  師:課文中爸爸講了這樣一句話“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師:你能用另一個詞代替汲取卻不改變句子的意思嗎?

  師:對這句話你有什么問題嗎?

  預設:

  (1)為什么要汲取力量。(2)怎樣汲取力量?

 。3)汲取什么力量?

  三、學習課文二自然段。

  1、師過渡:假日里,爸爸帶我去黃山,爬天都峰。天都峰什么樣?課文中那一端向我們作了介紹?請你找到相應的段落讀一讀,邊讀邊把你印象深刻的地方畫出來。一會兒我們一起交流。

  2、學生自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根據學生的回答和學生一起交流(根據學生的順序進行指導高和陡的特點,先交流的做細致指導教方法。后交流的特點讓學生自己依照上面的方法去自學。

  預設

  生:給我留下印象深刻的句子是:啊,峰頂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嗎?

  師:從這句話你知道什么了?

  生:我知道天都峰很高?

  師:從哪些地方看出高?

 。1)生〉;我從“峰頂這么高”刊出高了。

  師評:你對天都峰的特點把握得很準確,找到了一個準確反映特點的詞語,你是個具有概括能力的孩子。

  師:還有哪些地方看出峰高的特點?

 。2)在云彩上面哩!

  師評:噢,你關注到了描寫生動形象的語言。讓我們知道高到了什么程度,你真細心。

 。3)生:我從嘆號。

  師評:為什么選嘆號。你真是個讀書細致感情豐富的孩子,知道去關注標點符號反映人物的心理。

 。4)從“啊”看出。

 。5)我爬得上去嗎?如果這個學生沒有發現,教師可以引導,我覺得這也體現了天都峰的高,你們知道為什么嗎?(給學生思考的時間)

 。6)出示句子“天都峰很高。”(對比句子讓學生認識到文本的描寫多么生動,感受祖國的語言文字的魅力)

  ★用不同的符號標出學生找到的內容,準備后用。

  啊,峰頂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嗎?

  師小結:剛才我們知道了天都峰高的特點,在這句話中作者用一個“高”字寫出特點、用形象地描寫、真實的感受。使我們覺得高聳入云的天都峰就在我們眼前。

  指導朗讀這個特點。

  師導讀:天都峰可真高。

  學生讀:啊,峰頂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嗎?

 。7)師:.天都峰除了這個特點還有一個特點是什么?你能用上黑板上的符號也像老師這樣用筆畫出來嗎?并通過你的朗讀告訴大家天都峰的這個特點……

  師生相機評價。聽出了什么?什么感受?(聽了你的讀我腿都軟了,我還爬不爬呀……)

  指導朗讀師:天都峰真是太 高 了!

  生:啊,峰頂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嗎?

  師:天都峰真是太 陡 了!

  生:再看看筆陡的石級,石級邊上的 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

  師:是呀同學們,這么高這么陡的山峰,爬起來一定很危險吧,

  4、讓我們看看圖,你覺得這條路怎么樣(窄),

  再看看人們在爬的時候都什么樣?

  再看看人們的身旁就是什么?(萬丈深淵)你能像作者一樣,結合你們課下查找的資料也寫一寫天都峰險這個特點嗎?

  投影出圖:天都峰真險!           ,                。?)

  四.學習3-5自然段

  1、師過渡:望著高聳入云的天都峰,看著登山的石級是那么陡,旁邊還有萬丈懸崖,就是這樣一座又高、又陡、又險的天都峰,很多不老不小,身體健康的人都望而生畏了,小姑娘和老爺爺是怎么想的,這一老一小在山底時說了什么,找一找讀一讀。

  2、指明三位同學讀3-5自然段。

  師:正在我害怕時,忽然聽到有人問我:

  教師出示:

  “小朋友,你也來爬天都峰?

  同學們我現在就是這位小姑娘,你們就是老爺爺你們看到我當時想什么了?

  預設:

  生:我想問問你是不是也來爬天都峰的?

  師:民的心理有疑問于是問我?

  師:“老爺爺心里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生:我看見這么小的姑娘也來爬挺驚訝的?

  師:您驚訝地問我

  師:“老爺爺心里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生:我看見這么小的姑娘也來爬,心里高興我覺得自己也能爬上去。

  師:您高興地問我。

  師:小姑娘看到白發蒼蒼的老爺爺也充滿了詢問、驚訝、高興的語氣,

  于是小姑娘也問:“老爺爺您也來爬天都峰?“

  師小結:是呀,他們的擔心我們理解,他們的信心令人興奮,就在這一問一答時他們在——相互汲取力量呢。小姑娘不再害怕,老爺爺也不再猶豫。有了爬天都峰的決心(板書決心)

  出示老爺爺的話(齊讀)

  師:哪位同學再來讀一讀他老爺爺的話。

  評讀:我聽出來了老爺爺的自我激勵。

  師:哪位同學再來讀一讀他老爺爺的話。

  評讀:我聽出來了老爺爺在給小姑娘力量。

  師:讓我們帶著這種力量,讀老爺爺的話。(齊讀)

  六、學習6-7自然段

  師過渡:下定決心不容易,什么更不容易?——堅持到底。這一老一小向天都峰進攻了,在山上他們又遇到了什么困難是怎樣克服的,請大家自己讀一讀課文,畫出你印象比較深的句子。

  1\交流自己的體會抓住描寫動作的詞語和句子劃下來

  2、交流匯報(先讀句子,從這句話你能看出什么?)

  預設:生(艱難、用力、很頑強)

  3、指導朗讀(請你把小姑娘很艱難、用力、很頑強的語氣讀出來)。

  4、拓展想象(獨立思考后兩個人交流最后集體交流)

  師引導拓展想象老爺爺的話:

  當小姑娘攀著鐵鏈快抓不住時,站在他身邊的老爺爺會怎樣說

  生:老爺爺說:“        。 ”

  當小姑娘手腳并用不想堅持時站在他身邊的老爺爺會怎樣說

  生:老爺爺說:“        。 ”

  師:老爺爺的話讓小姑娘更堅強,給了她堅持的力量。

  師:有時小姑娘也會看見老爺爺遇到困難,你看到什么?

  生:老爺爺滿頭大汗累得直喘氣

  師:小姑娘你會怎樣做?

  生:給爺爺擦汗,攙著老爺爺。

  師:你呢?

  師:就在這爬山的路上老爺爺和小姑娘在相互汲取的是什么力量?和在山底一樣嗎?

  板書:老爺爺            小姑娘

  師小結出示:是呀,在山腳下他們相互汲取力量鼓起勇氣向天都峰進發,在爬山的路上他們相互汲取力量戰勝困難堅持到底。

  師情感引導:就這樣在通往天都峰的石級上,人們看到小姑娘和老爺爺一前一后奮力地向上攀登,還剩…….

  出示7自然段學生齊讀(不出片)

  師:從終于(手指著這個詞語)你看出什么?

  預設:

  生:我看出來了他們有了很長的時間

  他們很不容易

  他們成功了。

  教師指導朗讀7自然段(出示圖片)邊看圖邊激情:此時他們也站在了云的上面,那筆陡的山路在他們的腳下。那些懸崖峭壁在他們的周圍。

  師導讀:經過千辛萬苦,爬上山頂,回想起在山腳下的猶豫和害怕、在爬山時的困難重重,他們無限感慨,此時此刻他們又說了什么?

  七:學習8-9自然段

  自己讀8-9自然段學生,你們發現了嗎?老爺爺和小姑娘的對話中都提到了一個詞——勇氣。(板書)你們能結合山腳和爬山時,說說這勇氣都是什么勇氣嗎?

  再次出示爸爸說的話

  4、師小結:小姑娘和老爺爺,在爬山前他們從對方身上汲取了力量,有了爬山的勇氣,爬山時他們又從對方身上汲取力量有了不斷地向堅持的勇氣,最終他們爬上天都峰(指課題)。

  八、給插圖命名升華主題

  師:(出示相片)這就是在鯽魚背前爸爸給我和老爺爺照的那張照片,我一直把它掛在書桌前,對著這張照片,爬天都峰的情景讓我無法忘懷,我總想給他起一個名字,但總也起不好,同學們能幫幫我嗎?請大家先自己想想后在小組中交流

 。ㄒ部砂褕D貼在黑板上,小組討論起,把自己起的名字貼上。根據你的情況吧)

  板書:         

  七:聯系生活實際提升文本精神

  師:在你學習和生活中你從誰的身上汲取過力量,有什么收獲?能和大大家一起分享嗎?

  生:說說自己的經歷。

  師結束語:

  當你第一次寫字是媽媽握著你的手幫你把橫斜平,

  當你和同學有了矛盾升起時,老師幫你們講和、使你們又露出快樂地笑容,

  當你春游有走不動時,是同學接過你的背包讓輕裝前進

  生活中還有很多事給了你力量和勇氣把這些事記錄在本上永久的珍藏吧!

  3、爬天都峰

  決  心

  老爺爺     汲  取  力  量       勇氣

  堅   持

爬天都峰 篇11

  一,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12個詞語;

  2,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相互鼓舞,堅定信心,戰勝困難.

  3,抄寫課文第二自然段.

  二,重點

  理解"我"爬天都峰的過程.

  三,難點

  讀懂課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話:"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四,準備

  搜集有關黃山的文字,圖片資料.

  想辦法學會課后生字,會讀,會組詞會記.

  會讀課文,會思考課文后問題.

  教學過程:

  步驟過程

  教學預設

  設計意圖

  一,介紹黃山

  請說說你了解的黃山美景.

  創設平臺讓學生匯報自己的課外所得.

  二,檢查識字

  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認讀生字.

  考一考字形:魚+即

  口+可 爪+巴 尸+古

  大+田 口+自

  猜一猜:

  大手抓住雙木樹杈(攀)

  一點一回頭,一日一日一頁樹(顫)

  比較組詞

  陡——徒 蓮——鏈

  峰——鋒 辮——瓣

  攏——擾 釣——鉤

  ! 裝——妝

  冒——昌

  6注意區別多音字:似

  形式多樣對字詞進行檢測.

  三,檢查初讀

  初讀課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1,課文大意:課文描寫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大爺,我們互相鼓勵,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難,終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板書:爬天都峰

  2,課文敘述順序:

  爬天都峰前——爬天都峰——爬天都峰之后

  了解大意

  理清順序

  四,理解最后一句話

  "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說說:

  "你們"指的是誰 一"老"一"小"各指誰 "汲取"什么意思 從別人身上,從誰的身上 學著爸爸笑著說說這句話.

  引發思考:1,天都峰是怎么樣的 他們一老一小為什么要爬上去 2,他們一老一小怎么樣從對方的身上汲取力量的

  先領悟結果,再回頭再探原因.

  五,學習第一段至最后一段.

  1,探究為什么爬 a,假日游覽黃山.b,無限風光在險峰,為了能看到大自然更奇妙的美景,領略無限風光.

  2,探究天都峰的"高陡".

  高:啊,峰頂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陡:筆陡的石級,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

  讀一讀想一想天都峰的"險".

  3,探究"我"與老爺爺的心理.(分角色朗讀體會描寫的句子)

  想像老爺爺怎么樣攀登的,用"一會兒……一會兒……使勁竭盡全力像……似的……"說話.

  想像一老一小怎么樣用語言互相鼓勵.

  讀出險峻,峭拔,難以攀登,難以上青天的感覺.

  為什么互相詢問 為什么做出這樣的決定

  理解"居然",爬天都峰對老人和小朋友是難以掌握的事情,但是他們做到了.

  六,引導思考

  對話朗讀.說說爬天都峰對在這一老一小是很難的事.他們為什么能做到呢 討論后明白:一是他們個人努力奮斗;二是能從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向他人學習.(讀一讀他們相互道謝的話)

  讓學生明白他們能做到的原因和互相道謝的原因.

  七,總結收獲

  1,對話描寫精彩;從對話中可以看出"我"不自信到受到鼓舞再到戰勝困難,登上天都峰的心理變化過程.

  2,描寫天都峰險峻寫得好.寫出了天都峰的高,高得如上青天.陡得直上直下."掛"

  字用得妙,形象地把天都峰的陡體現出來了.為下文爬天都峰準備,突出作者表達的思想:在困難面前,善于與人合作,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學習學好對話,讓學生明白描寫的作用.

  八,作業和板書

  爬天都峰

  我 老爺爺

  爬 發顫! 下不了決心

  "您也來爬 你也來爬 "

  "我看您……才要不是你,我還"

  謝謝您 謝謝你

  汲取

  終于 居然

  力量

爬天都峰 篇12

  教學目標:

  1.認識18個字,學會其中的1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暑假、筆陡、石級、鐵鏈、似乎、發顫、奮力、鯽魚、紀念、辮子、勇氣、決心等。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是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3.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了困難。

  4.學習養成多讀多想的讀書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生字,理解詞語;

  2.訓練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整體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步驟:

  (一)談話導入  ,揭示課題

  1.同學們爬過山嗎?能談一談你爬山時的感覺嗎?

  2.有一位小朋友,她爬上了一座高高的山峰——天都峰,這節課就讓我們來看一看她都有哪些感覺。(板書:)

  (二)初步感知

  1.讀課文,讀準字音,把生字多讀幾遍。

  2.通過查字典,再聯系上下文,理解你不認識的詞語的意思。

  3.再讀課文,給課文的自然段標明序號,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件什么事。

  4.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你不能理解,在書上畫出來。

  (三)檢查預習情況

  1.認讀生字詞。

  2.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想:這篇課文,講的是誰,在什么時候,到什么地方,干什么?

  讀后明確:暑假里,爸爸帶“我”去,“我”和一位不相識的老爺爺相互鼓勵,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四)質疑

  請同學們把你們畫出的不理解的地方提出來。(對于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教師進行歸納,如果學生之間能相互幫助理解的,盡量鼓勵他們相互幫助理解。有些師生共同歸納。)

  (五)布置作業 

  1.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

  3.自己查找資料或同學之間相互討論,試著理解下列問題:

 。1)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天都峰的高和陡?你是怎么理解的?

 。2)我和老爺爺、爸爸是怎樣爬上天都峰的?對于“奮力”“終于”“居然”這些詞語你是怎樣理解的?

 。3)爬上天都峰后我和老爺爺為什么要互相致謝?爸爸又說了什么,你是怎樣理解的?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繼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是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2.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了困難。

  3.學習養成多讀多想的讀書方法。

  教學步驟:

  (一)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6課。

  (二)細讀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指名朗讀,其他同學思考:讀這一自然段都讓你知道了什么?

  讀后明確:暑假里,“我”和爸爸一起去。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想一想第二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明確:天都峰又高又陡

 。2)你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天都峰的高和陡?你是怎么理解的?

  師生交流后明確:

 、佟拔艺驹谔於挤迥_下抬頭望:啊,峰頂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這句話中的“云彩上面”就是說天都峰非常高。“啊、哩”兩個語氣詞,表達了我的驚嘆,烘托了天都峰的高。

 、凇拔遗赖蒙先?”這句話也突出了天都峰的高,這句話寫的是對自己能不能爬上天都峰的懷疑,也襯托了天都峰的高。

  ③“再看看筆陡的石級,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這句話中的“筆陡”“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能突出天都峰的陡,因為“筆陡”就是筆直筆直的;“從天上掛下來的”是說天都峰特別陡,所以從這兩個詞可以看出天都峰的陡;“真叫人發顫”表達了“我”當時害怕的心態,烘托了天都峰的陡。

 。ㄍ瑢W們說到哪老師就引到哪,不一定按順序說)

  板書

  在云彩上面

  天都峰   爬得上去嗎

  掛下來

  發顫

 。3)指導朗讀

  對于天都峰的高和陡,要讀出氣勢。①自由讀,體會一下  ②指名讀。

  3.學習三、四、五自然段。

 。1)指名讀,其他同學思考:三、四、五自然段又分別告訴了我們什么?

  明確:“我”和老爺爺相互鼓舞,決定一起。

 。2)面對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為什么不再猶豫了?

  師生交流后明確:“我”看到的老爺爺“白發蒼蒼”,“年紀比我爺爺還大”,通過對老爺爺的描寫,可見他年歲已經非常大了,“我”看到年紀這么大的老爺爺也來,于是勇氣倍增,不再猶豫,并和老爺爺約定一起。

  (3)朗讀指導。

 、 同座分角色試讀。

  ②指名分角色感情朗讀。

  4.學習六、七自然段。

 。1)朗讀6、7自然段,思考:他們是怎樣爬上天都峰的?你覺得怎么樣?你是怎樣理解的?

 。▽W生應抓住“奮力”“一會兒……一會兒”“手腳并用”“爬呀爬”“終于”等詞語來理解。)

  ①我(奮力)向峰頂爬去。

  問:“奮力”是什么意思?

  “我向峰頂爬去”一句加上“奮力”有什么好處?說明了什么?

  明確:“奮力”就是充分鼓起勁來,能使我們感受到爬山不容易。

  ②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峰頂。

  “終于”在這里指什么?

  這句話用上“終于”好在哪里?

  明確:“終于”指“我”和“爸爸”經過艱苦的努力,登上了峰頂。用上“終于”使我們進一步感受到爬山很費力,很不容易。

  (2)小結:“終于”是“奮力”的結果,這兩個詞使我們感受到“要攀登高峰,必須奮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達到目的!

 。3)指導朗讀。

  試讀、指名讀。

  5.學習八、九自然段。

  (1)自由讀八~九自然段,思考:后,“我”和老爺爺為什么會互相致謝呢?

 。2)要不是你的勇氣鼓舞我,我還下不了決心哩!現在(居然)爬上來了!

  “居然”是什么意思?這句話用上“居然”有什么好處?

  明確:“居然”是出乎意料的意思。用上“居然”一詞能使我們感到很不容易,但只要有勇于攀登的精神,是一定能爬上天都峰的。

 。3)指名分角色感情朗讀八、九自然段。

  6.學習第十自然段。

 。1)看到“我”和“老爺爺”互相致謝,爸爸又說了什么?你怎樣理解爸爸說的話?

  爸爸聽了,笑著說:“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汲取力量”在這里是什么意思?

  明確:汲取力量就是得到鼓舞。

  (2)我們想想課文前面的內容,老爺爺和小妹妹是怎樣互相鼓舞的?

  明確:小妹妹爬山的勇氣使老爺爺增添了勇氣,老爺爺爬山的勇氣又使小妹妹增強了爬山的信心。

  (3)練習用“鼓舞”這個詞說一句話。

 。4)這一老一小,雖然互不相識,卻能互相鼓勵,你在平時有這樣的體會嗎?

  (5)通過以上分析,誰能再具體理解一下爸爸的話?

 、倮蠣敔斉郎浇o“我”增添了勇氣。

 、凇拔摇迸郎绞估蠣敔斣鰪娏伺郎降男判。

 、圻@一老一小,雖然互不相識,卻能互相鼓勵,互相學習。

  (三)根據課后練習讀句子,用帶點的詞語各寫一句話

  (四)總結

  這節課,同學們學得積極主動,課文主要講了在暑假里,爸爸帶“我”去,“我”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爺爺,互相鼓勵,一起爬上天都峰的事,從這件事,你得到了什么啟示呢?

 。ㄒ獜膭e人身上汲取力量,干什么事只要不怕困難,勇于攀登,一定能成功)。

  (五)課堂練習

  1.組詞。

  陡(    )  乎(    )  攀(    )  思(    )

  級(    )  顫(    )  勇(    )  取(    )

  2.理解詞語。

  筆陡:

  奮力:

  3.造句。

  終于:

  鼓舞:

  (六)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以引導學生多讀書為主,首先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知識,掃清閱讀障礙,然后培養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書的習慣。不斷設置障礙,讓學生反反復復讀書,從課文中去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在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深化文章主題,學習“我”和老爺爺身上的勇于攀登的精神

爬天都峰 篇13

  教學目標 

  1.認識18個字,學會其中的1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暑假、筆陡、石級、鐵鏈、似乎、發顫、奮力、鯽魚、紀念、辮子、勇氣、決心等。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是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3.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了困難。

  4.學習養成多讀多想的讀書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生字,理解詞語;

  2.訓練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整體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步驟 :

  (一)談話導入  ,揭示課題

  1.同學們爬過山嗎?能談一談你爬山時的感覺嗎?

  2.有一位小朋友,她爬上了一座高高的山峰——天都峰,這節課就讓我們來看一看她都有哪些感覺。(板書:)

  (二)初步感知

  1.讀課文,讀準字音,把生字多讀幾遍。

  2.通過查字典,再聯系上下文,理解你不認識的詞語的意思。

  3.再讀課文,給課文的自然段標明序號,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件什么事。

  4.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你不能理解,在書上畫出來。

  (三)檢查預習情況

  1.認讀生字詞。

  2.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想:這篇課文,講的是誰,在什么時候,到什么地方,干什么?

  讀后明確:暑假里,爸爸帶“我”去,“我”和一位不相識的老爺爺相互鼓勵,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四)質疑

  請同學們把你們畫出的不理解的地方提出來。(對于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教師進行歸納,如果學生之間能相互幫助理解的,盡量鼓勵他們相互幫助理解。有些師生共同歸納。)

  (五)布置作業 

  1.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

  3.自己查找資料或同學之間相互討論,試著理解下列問題:

 。1)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天都峰的高和陡?你是怎么理解的?

 。2)我和老爺爺、爸爸是怎樣爬上天都峰的?對于“奮力”“終于”“居然”這些詞語你是怎樣理解的?

 。3)爬上天都峰后我和老爺爺為什么要互相致謝?爸爸又說了什么,你是怎樣理解的?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繼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是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2.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了困難。

  3.學習養成多讀多想的讀書方法。

  教學步驟 :

  (一)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6課。

  (二)細讀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指名朗讀,其他同學思考:讀這一自然段都讓你知道了什么?

  讀后明確:暑假里,“我”和爸爸一起去。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想一想第二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明確:天都峰又高又陡

 。2)你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天都峰的高和陡?你是怎么理解的?

  師生交流后明確:

 、佟拔艺驹谔於挤迥_下抬頭望:啊,峰頂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這句話中的“云彩上面”就是說天都峰非常高。“啊、哩”兩個語氣詞,表達了我的驚嘆,烘托了天都峰的高。

  ②“我爬得上去嗎?”這句話也突出了天都峰的高,這句話寫的是對自己能不能爬上天都峰的懷疑,也襯托了天都峰的高。

  ③“再看看筆陡的石級,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這句話中的“筆陡”“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能突出天都峰的陡,因為“筆陡”就是筆直筆直的;“從天上掛下來的”是說天都峰特別陡,所以從這兩個詞可以看出天都峰的陡;“真叫人發顫”表達了“我”當時害怕的心態,烘托了天都峰的陡。

  (同學們說到哪老師就引到哪,不一定按順序說)

  板書:

  在云彩上面

  天都峰   爬得上去嗎

  掛下來

  發顫

 。3)指導朗讀

  對于天都峰的高和陡,要讀出氣勢。①自由讀,體會一下  ②指名讀。

  3.學習三、四、五自然段。

 。1)指名讀,其他同學思考:三、四、五自然段又分別告訴了我們什么?

  明確:“我”和老爺爺相互鼓舞,決定一起。

 。2)面對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為什么不再猶豫了?

  師生交流后明確:“我”看到的老爺爺“白發蒼蒼”,“年紀比我爺爺還大”,通過對老爺爺的描寫,可見他年歲已經非常大了,“我”看到年紀這么大的老爺爺也來,于是勇氣倍增,不再猶豫,并和老爺爺約定一起。

 。3)朗讀指導。

  ① 同座分角色試讀。

 、谥该纸巧星槔首x。

  4.學習六、七自然段。

 。1)朗讀6、7自然段,思考:他們是怎樣爬上天都峰的?你覺得怎么樣?你是怎樣理解的?

 。▽W生應抓住“奮力”“一會兒……一會兒”“手腳并用”“爬呀爬”“終于”等詞語來理解。)

  ①我(奮力)向峰頂爬去。

  問:“奮力”是什么意思?

  “我向峰頂爬去”一句加上“奮力”有什么好處?說明了什么?

  明確:“奮力”就是充分鼓起勁來,能使我們感受到爬山不容易。

  ②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峰頂。

  “終于”在這里指什么?

  這句話用上“終于”好在哪里?

  明確:“終于”指“我”和“爸爸”經過艱苦的努力,登上了峰頂。用上“終于”使我們進一步感受到爬山很費力,很不容易。

 。2)小結:“終于”是“奮力”的結果,這兩個詞使我們感受到“要攀登高峰,必須奮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達到目的!

 。3)指導朗讀。

  試讀、指名讀。

  5.學習八、九自然段。

 。1)自由讀八~九自然段,思考:后,“我”和老爺爺為什么會互相致謝呢?

 。2)要不是你的勇氣鼓舞我,我還下不了決心哩!現在(居然)爬上來了!

  “居然”是什么意思?這句話用上“居然”有什么好處?

  明確:“居然”是出乎意料的意思。用上“居然”一詞能使我們感到很不容易,但只要有勇于攀登的精神,是一定能爬上天都峰的。

  (3)指名分角色感情朗讀八、九自然段。

  6.學習第十自然段。

 。1)看到“我”和“老爺爺”互相致謝,爸爸又說了什么?你怎樣理解爸爸說的話?

  爸爸聽了,笑著說:“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汲取力量”在這里是什么意思?

  明確:汲取力量就是得到鼓舞。

 。2)我們想想課文前面的內容,老爺爺和小妹妹是怎樣互相鼓舞的?

  明確:小妹妹爬山的勇氣使老爺爺增添了勇氣,老爺爺爬山的勇氣又使小妹妹增強了爬山的信心。

  (3)練習用“鼓舞”這個詞說一句話。

 。4)這一老一小,雖然互不相識,卻能互相鼓勵,你在平時有這樣的體會嗎?

  (5)通過以上分析,誰能再具體理解一下爸爸的話?

 、倮蠣敔斉郎浇o“我”增添了勇氣。

 、凇拔摇迸郎绞估蠣敔斣鰪娏伺郎降男判。

  ③這一老一小,雖然互不相識,卻能互相鼓勵,互相學習

  (三)根據課后練習讀句子,用帶點的詞語各寫一句話

  (四)總結

  這節課,同學們學得積極主動,課文主要講了在暑假里,爸爸帶“我”去,“我”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爺爺,互相鼓勵,一起爬上天都峰的事,從這件事,你得到了什么啟示呢?

  (要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干什么事只要不怕困難,勇于攀登,一定能成功)。

  (五)課堂練習

  1.組詞。

  陡(    )  乎(    )  攀(    )  思(    )

  級(    )  顫(    )  勇(    )  取(    )

  2.理解詞語。

  筆陡:

  奮力:

  3.造句。

  終于:

  鼓舞:

  (六)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以引導學生多讀書為主,首先幫助學生鞏固基礎知識,掃清閱讀障礙,然后培養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書的習慣。不斷設置障礙,讓學生反反復復讀書,從課文中去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在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深化文章主題,學習“我”和老爺爺身上的勇于攀登的精神

爬天都峰 篇14

  課題 3爬天都峰 課時 總計7課時 主講人 戚海鴻  1、認識“陡、鏈”等6個生字。會寫“爬、峰”等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3、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過程。  4、懂得善于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過程。 教學難點 理解“我”與老爺爺的兩次對話,與“……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個性設計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師生交流有關天都峰的所查找資料。     (天都峰是黃山“七十二峰”中最險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階大約有1.5公里長。天都峰最險處是鯽魚背。它是一道長約十幾米,寬不過1米的狹長光滑的石脊,石脊兩旁是萬丈深淵。)   二、初讀課文。    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特別是生字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用查字典和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詞語。    3.檢查自學情況。     (1)檢查讀音。       陡攀辮決勇     (2)字形難點。       顫:左右結構。第十三筆是“—”。     (3)理解詞語。       猶豫:拿不定主意。       奮力:充分鼓起勁來。本課指努力向上攀登。       終于:表示經過種種變化或等待以后出現的情況。本來是指“我”、爸爸和老爺爺經過艱苦的努力,登上了峰頂。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          本課指什么事出乎意料?(指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也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真出乎意料,令人敬 佩。)       汲取:吸取。   三、讀課文,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讀第一自然段,說說這一段交待·了什么?   二、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默讀第二自然段,思考:天都峰給你留下什么印象?畫出有關語句,出聲讀一讀。    2.說說課文中是怎么寫天都峰的“高”和“陡”的?     (1)高: “抬頭望”、“啊,峰頂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嗎?”       “我爬得上去嗎?”這一句是不是懷疑自己能否登上天都峰?       (更進一步地表現了天都峰的高。)     (2)陡: “筆陡”“石階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       教師用一根線繩作為“石階邊上鐵鏈”,使學生體會什么叫似乎從天上掛下來的。       什么叫“發顫”?真的害怕嗎?      (烘托了天都峰的陡。)    3.指導讀出天都峰“高”和“陡”的特點。      學生練讀,評讀。    4.小結。      作者寫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難,暗示了登上這么高、這么陡的山峰,是需要勇氣和力量的。   三、學習課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1.自讀這部分內容,畫出老爺爺和“我”的對話。    2.出示句子:     小朋友,你也來爬天都峰?     老爺爺,您也來爬天都峰?    3.思考:他們所說的話中都有一個“也”字,這個“也”是什么意思?他們是互相懷疑嗎?表現了他們什么精神?      學生分組討論。      集體匯報、小結。     (天都峰這么高、這么陡,小朋友這么小的年紀,老爺爺這么大的年紀怎么也來爬呢?表面上似乎雙方都有懷疑,實際上是互相羨慕、敬佩,表現出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難、勇于攀登的精神。)    4.分角色有感情朗讀對話。   四、學習課文第六、七自然段。    1.提問:“我”怎么爬天都峰?畫出動作的詞語。      (“攀著鐵鏈上”、“手腳并用向上爬”。)    2.出示句子,填空,再說說用上括號里的詞語好在哪里,我(   )向峰頂爬去。      (用上“奮力’’突出了爬山過程的艱難,要充分鼓起勁來不怕困難、向上攀登。)      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 )都爬上了天都峰頂。     (“終于’’是經過“奮力”的結果。使我們感受到要攀登高峰,必須奮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達到目的。)    3.朗讀課文。   五、學習課文第八、九自然段。    1.登上天都峰以后,“我”和老爺爺為什么要互相道謝?     (1)老爺爺為什么說是“你的勇氣鼓舞我”?“居然”在這里說明什么?      (其實也可以說是意料之中,因為老爺爺有那種勇于攀登的精神,就一定能爬上天都峰的。)     (2)小妹妹為什么說“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氣向上爬的?”     (3)他們的對話中都有一個什么詞?這“勇氣”體現在哪里?      (體現在他們都敢爬天都峰。如果沒有勇氣,這一老一小怎么敢爬天都峰呢?)    2.你從他們的話中體會出什么?     (一個人只要有決心,有勇氣,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六、學習課文第十自然段。    1.爸爸為什么說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     (因為這一老一小,雖然互不相識,但是都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互相鼓勵,互相學習。)    2.想想他們是怎樣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的。    3.你從爸爸的話中體會出什么?     (這句話告訴我們,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才能取得進步。)   七、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認讀多音字“假、都”。 這一段告訴我們什么?你是怎么體會出來的?(天都峰的高和陡。) 天都峰的高與險,要讓孩子們在充分的讀中體會:互相欣賞讀,教師范讀,指名讀等等。讀中感悟。 回憶二年級學過的《望廬山瀑布》,通過詩里的“掛”字來使學生理解課文中的“掛”字。 要讓孩子們充分理解爸爸的話,需要他們反回來繼續讀課文,在讀中理解“互相汲取力量”的真正含義,并變成自己的語言與同學們交流 3爬天都峰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陡       老爺爺 一、讀讀寫寫下面的詞。     筆陡——石級——鐵鏈     似乎——發顫——奮力——     攀登——終于——紀念——     辮子——勇氣——決心     意思——一取得—— 二、判斷帶點字的讀音,在正確的讀音后面畫“√”。     似乎  暑假     發顫  應該   三、選字填空。     紀記 年( )  ( )住  日( )   ( )念     作做 工( )  留( )   ( )( )業     相像 ( )聲  ( )片  好( )   照( )   四、給下面的句子加標點。    1.我仰起臉問老爺爺您也來爬天都峰    2.爸爸聽了笑著說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五、按課文內容填空,并按要求回答。     我站在天都峰腳下望:啊,峰頂這么——,在——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嗎?再看看-.的石級,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掛下來的,真叫人.——!    1.這一段寫天都峰的——。    2.用“,,”把這段話分兩層。    3.作者寫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暗示—— 教學反思 《爬天都峰》一課主要講了天都峰的高和險以及我和老爺爺相互激勵解決困難爬上天都峰的。通過對課文的朗讀體會善于從別人身上相互學習、相互激勵、共同進步解決困難的道理。 課堂上,我首先對生字和詞語檢查過關,然后就把重點放在朗讀感悟上。這一課中我把朗讀感悟重點放在了對天都峰的高和險上以及我和老爺爺相互激勵的話語上面。這里重點說一直對于第二自然段日的教學。在體會天都峰的高和險上,我讓學生多次朗讀第二段,在讀中讓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進行體會。如:“峰頂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體會天都峰的高;通過“掛”等詞體會天都峰的陡。 但是在找一找這些詞語時,卻碰到了一些困難,尤其是對于“掛”這個詞語,很多小朋友不能理解,因此花在這里的時間就相對多了些,最后我希望通過知識的遷移來使學生理解,我舉了《望廬山瀑布》的例子,通過這里的“掛”字來使學生理解課文中的“掛”字,由于學生已經學習過了《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所以這樣一來就比較容量理解了,我也認識到有些東西的學習對三年級剛升上中段的學生不能太強求了,要通過知識的遷移和感性的事物的幫助才能行!

爬天都峰 篇15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2.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困難  的過程。

  3.懂得善于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對詞句的理解,弄清“我”登天都峰后的思想變化。

  2.讀懂課文結尾的一句話。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

  2.教學掛圖。

  3.收集有關黃山天都峰的vcd、圖片、文字介紹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你爬過山嗎?有什么感受,學生自由發言。

  2.師引導:作者寫爬天都峰,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討論后使學生明白:因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準確反映出登山的費力、艱難。

  3.(出示天都峰的多媒體畫面)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象,把文中的話變成自己腦中的“畫”。

  學生練讀后指名交流、教師評議,引導學生感受天都峰的險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   畏

  二、深入讀議,體會我們互相鼓勵爬上峰頂

  1.在爬山之前,望著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讀課文,圈點想想從哪些詞語、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懼的心理。

  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導讀好問句“我爬得上去嗎?”、感嘆句“真叫人發顫!”以及語氣詞“啊”“哩”等,讀中體會“我”缺乏自信、畏懼退縮的心理。

  2.結果“我”爬上峰頂了嗎?自由讀文。

  3.生根據課文內容質疑

  師篩選出問題:“我”看到了什么從而下定決心爬上峰頂呢?他們是怎樣爬的,他們爬上去了嗎?他們為什么能爬上去呢?

  4.讀讀議議,釋疑。

  a..“我”和老爺爺的第一次對話。他們所說的話中都帶有一個“也”字,經過討論,讓學生體會到:天都峰這么高,又這么陡,你年紀這么。ㄟ@么大)怎么也來爬呀,表面上是雙方都有懷疑,其實是對雙方表示敬慕,說明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難,勇于攀登的精神。弄懂句意后,教師可再讓學生討論這兩句對話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讀出來,并指名做朗讀練習。讀出示第4段重點句,引導學生深入討論交流,從中感受到“我”受老爺爺爬山鼓勵而下定決心爬上峰頂的內心活動。

  b.我們是怎樣爬天都峰的?讀句子找出重點詞語加以體會。

  自由讀6.7自然段,畫出描寫爬山動作的詞語。

  課文中用“奮力”“一會兒……一會兒”“手腳并用”“爬呀爬”“終于”等詞語,既突出了爬天都峰的艱難,又表現了他們不怕困難的勇氣。

  引讀第7段,從“終于”二字上體會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悅。明白他倆始終相互鼓勵,老爺爺也是受到“我”的勇氣鼓勵爬上峰頂的。指導朗讀。

  c.“我”和老爺爺的第二次對話。思考討論:“我”和老爺爺為什么互相道謝?在討論中應讓學生注意到兩個人的話中都有“勇氣”一詞。讓學生認識到一個人只要有決心,有勇氣,再大的困難也可以克服。

  三、總結課文,聯系生活、實際談感受

  1.讀爸爸的話,討論:“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爺爺是怎樣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從“爸爸”所說的話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聯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收獲。

  教師評點: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共同進步,不管多大的困難也 能克服。

  奮力

  高             一會兒

  天都峰       不再猶豫   手腳并用    互相鼓勵 汲取力量

  陡             爬呀爬

  終于

  (猶豫)        (不再猶豫)

  教學時我”和老爺爺的兩次對話要引導學生充分地讀,也可分角色朗讀。一老一少的對話,雖然只有三句,卻體現了他們的復雜心情。兩句問話和最后的決定,發生在兩個特定年齡人的身上,這其中必有思想起伏和斗爭。教學時,可提問:聯系上下文,兩個人為什么會互相詢問,為什么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第二次對話可先引導學生揣摩“奮力”“一會兒……一會兒”“爬呀爬”“終于”等詞語,體會他們登山的艱難和奮力攀登、勇往直前的精神。課文雖然沒有描寫老爺爺是怎樣攀登的,朗讀對話時,著力讓學生體會兩個人的激動興奮的心情,體會他們是怎樣從對方身上汲取力量的聯系上文,聯想他們在爬山的過程中是怎樣互相鼓勵和從對方身上受到鼓舞的。“居然”的意思是出乎意料,爬上天都峰對老人和小朋友來說,都是很難的事情,但是他們做到了。原因有兩個,一是他們個人的奮斗和努力,二是能從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向他人學習這是課文最后一句話的含義,也是《爬天都峰》這篇課文給人的啟示。學生了解了這一點,就會明白,兩個人爬上天都峰之后,為什么會互相道謝,這充分體現了人文思想。

爬天都峰(通用15篇) 相關內容:
  • 爬天都峰

    教學目標:1、教育學生善于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他們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2、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3、理解課文內容,能回答課后的問題。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爬天都峰

    教學目標:1.認識18個字,學會其中的1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暑假、筆陡、石級、鐵鏈、似乎、發顫、奮力、鯽魚、紀念、辮子、勇氣、決心等。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是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 3 爬天都峰

    教學目標:1、會認“陡、鏈、顫”等6個生字;會寫“爬、峰、頂”等11個字。2、會讀詞語;筆陡的石級、鐵鏈、發顫、攀著、鯽魚、汲取3、能區分“發、相”在不同的情境中的讀音。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終于”這一詞語的運用。...

  • 爬天都峰

    黃山(相關資料)這是一篇講讀課文。主要講在暑假里,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峰,“我”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爺爺,相互鼓勵,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全文共有10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在暑假里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峰。第二自然段寫天都峰的高和陡。...

  • 3爬天都峰

    課題 3爬天都峰 課時 總計7課時 主講人 戚海鴻 教 學 目 標 1、認識陡、鏈等6個生字。會寫爬、峰等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 3,爬天都峰

    一,教學目標1,會認6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12個詞語;2,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相互鼓舞,堅定信心,戰勝困難.3,抄寫課文第二自然段.二,重點理解"我"爬天都峰的過程.三,難點讀懂課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話:"你們這一老一小真...

  • 爬天都峰

    學習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2.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困難 的過程。...

  • 爬天都峰

    一、學習目標1、認識“陡、鏈”等6個生字。會寫“爬、峰”等11個生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 9.爬天都峰

    教學要求 1.教育學生善于從別人身上吸取力量,培養他們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2.練習運用邊讀邊想的讀書方法,理解詞語,讀懂每句話,從而理解課文內容。 3.學會生字新詞,練習用指定的詞語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 9 爬天都峰

    教學目的要求: 1.教育學生懂得:一個人只要有決心,有勇氣,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 2.學會本課15個生字,理解“猶豫、奮力、終于、居然、汲取”等詞語的意思,掌握“都、顫”兩多音字的正確讀音。會用“終于、紀念、鼓舞”造句。...

  • 爬天都峰

    教學目標: 1.認識18個字,學會其中的1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暑假、筆陡、石級、鐵鏈、似乎、發顫、奮力、鯽魚、紀念、辮子、勇氣、決心等。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是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 爬天都峰

    教學目標: 1.認識18個字,學會其中的1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暑假、筆陡、石級、鐵鏈、似乎、發顫、奮力、鯽魚、紀念、辮子、勇氣、決心等。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是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 6《爬天都峰》

    這是一篇講讀課文。主要講在暑假里,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峰,“我”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爺爺,相互鼓勵,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 全文共有10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在暑假里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峰。第二自然段寫天都峰的高和陡。...

  • 3《爬天都峰》

    這是一篇講讀課文。主要講在暑假里,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峰,“我”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爺爺,相互鼓勵,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 全文共有10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在暑假里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峰。第二自然段寫天都峰的高和陡。...

  • 《爬天都峰》教案設計及反思(通用14篇)

    教學目標:1.講讀全文,教育學生善于從別人身上汲取奮發向上的勇氣和力量,培養他們從小不怕困難的品格。2.掌握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的方法。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交流資料。...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一级欧美 | 精品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久 | 无码成A毛片免费 |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 麻豆日产六区 |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黄大片 | 国产xxxxxxxxx| 一级片在线免费播放 |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在线 | 国产一区毛片 | 3d肉蒲团快播种子 | 爱操av | 亚洲动漫精品无码AV天堂 | 一卡二卡≡卡四卡高清乱码国产 |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图片 | 成人免费毛片网站 | 亚洲制服丝无码中文在线 | 50岁退休熟女露脸高潮 | 一区二区不卡av |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 | 欧美好骚综合网 | 99精成人 |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视频 |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一区 | 最近在线更新中文字幕3 | 欧美S码亚洲码精品M码 | 成年男人裸j网站 | 毛片内射久久久一区 |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妞妞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成人片 | 操操操com| 免费成人一区 | 日本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 av在线a| 国内精品自国内精品自线 | 小荡货好紧好爽A片视频 | 免费毛片av | 亚洲国产精品福利片在线观看 | 女人18毛片水最多 | 91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