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冊《練習7》教學設計(精選16篇)
第五冊《練習7》教學設計 篇1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29
啟東市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 蔣海燕
《學會求救》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練習三上的一次口語交際訓練。面對生活中的意外事件,當事人該如何自救或求救,這僅僅是一個交際的話題,一個說話的引子。編者旨在讓學生通過口語交際活動,既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又習得一種在“危難之中”成功地自救或求救的本領,如何高效地達成本堂課的目標?結合我的備課、上課情況,我想談談我的一些感受。
一、創設交際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口語交際”是在特定的環境里產生的言語活動。創設口語交際的相關情境,把學生引領到特定的情境中,喚醒學生已有的經驗,激發其表達的欲望,形成其良好的心理體驗,這是上好口語交際課的關鍵。離開了“特定的環境”,“口語交際”就無法繼續進行。因此在教學時,我們應該盡可能地給每一個“話題”創設與實際生活相似的交際情境。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似曾相識的感覺,從而懷著濃厚的興趣,帶著飽滿的情感,走進“交際情境”,去作進一步體驗,交流。
但是今次我選擇的話題《學會求救》離學生的生活實際比較遙遠。現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疙瘩,吃穿住行父母樣樣當心好,不要說火災、落水、中毒這些意外事件他們沒經歷過,就是平常燙傷、摔跤這些事也極少碰到。怎樣把學生引進“特定的環境”進行言語交際活動,激發學生躍躍欲試、一吐為快的欲望呢?這是擺在我面前最大的難題了。我冥思苦想,一籌莫展。這時我請教了南通市教研室的領導,在他們的點撥下,我茅塞頓開。我創設情境融課前、課內于一體.課前,我和學生做游戲,請他們表演冷、熱、辣,表演幫助迷路的孩子找媽媽……旨在讓他們感知課堂內外處處皆生活,事事是交際,從而為進入課堂的交際做下鋪墊。課中,在火災求救這一環節,我借用多媒體刺激學生感官,再加上教師的語言描述渲染氣氛,營造交際情境。我的投入感染了學生,在我的引領下學生自然而然地入境了。在落水求救這一環節,我講述自己親身經歷的故事,以我真實的體驗引發學生的交際的興趣,果然學生忘了這是課堂,紛紛想出好辦法來救落水的我,那份純真讓我感動不已。在煤氣中毒這一環節,我又利用學生的表現欲、成功欲,請他們角色扮演,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救助中毒女孩,激發學生的口語交際的興趣。正因為情境的精心創設,所以每個環節學生都非常投入。但美中不足的是試上幾次下來我發現,學生口能入境,心卻不能入境,在生命攸關的火災、落水虛擬意外事件中,學生求救時的臉上總是笑兮兮的,在心理上進入不了那緊張的氛圍。而在我頭腦中千百次出現的預想場面應該是這樣一來的:只要我一喊失火啦,學生應該馬上進入角色,像演員一樣緊繃著一顆心,神情緊張,說話緊急,迅速求救。為了追求那種境界,試上時我是使盡渾身解術,甚至對孩子軟硬兼施,說:“這么緊急,有什么好笑的,你們再笑,老師可要哭了。”可是孩子就是孩子,愛笑是他們的天性使然,在他們的眼里,模擬就是一種游戲,助人就是一種快樂,為什么不笑呢?我們不能以大人的眼光來束縛他們的童真童趣,情境的創設就是為了吸引學生袒露自己的人性,放飛自己的個性,暢所欲言,既然我已達到這個目的,我又何必苛求那份緊張呢?緊張是人的一種本能,當真的意外發生時學生不教也會,想到這里,我心又坦然.
二、確立主體地位,實現雙向互動。
口語交際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只有聽方和說方雙向互動,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口語交際,這說明任何高明的教師都講不出口語交際的高手,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只能在動態的言語實踐中生成和發展.因此,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有更多鍛煉的機會,成為學習的主人,口語交際的主體。前幾天我碰到一位家長,和她談起她的女兒,我說你女兒什么都好,就是上課不愛講話,不愛發言.她說,不會吧,在家里嘰嘰喳喳可愛說啦,像小喇叭一樣的,于是下課我做了個有心人,發現她和伙伴交流確實是伶牙俐嘴,可是一到課上為什么就金口難開?一反思,我明白了,這是因為在課堂口語交際活動中,交流雙方的地位關系常常不平等,特別是在師生之間,學生在口語交際活動中處于被支配的地位。因此,教師在師生互動,學生互動的口語交際活動中,要倡導平等,特別是教師,要從傳統的高高在上的位置上走下來,來到學生中間,去做交流中的普通一員,成為平等中的首席,認真聽取學生的發言,坦誠發表自己的見解。平等的師生關系是一種人文精神的體現,只有當學生感覺與自己交流的雙方是平等關系的時候,他才感到自主,自信,才能擁有開口說話的勇氣,才能暢所欲言。因此在本節課上,我是孩子口語交際的組織者,引導者,是他們平等中的首席。在火災求救中,教師成了和他們患難與共的求助者,成了能幫助他們的消防員和樓下的叔叔阿姨,角色的扮演消除了師生間的隔閡,真誠交流涌動著生命的活力。在落水環節中,我又成了需孩子們救助、關愛的四歲小妹妹,此時學生忘了我是老師,他們積極地討論著,商量著,想盡一切辦法來救我,言談中充滿著對弱者的愛,閃爍著真善美的人性光輝。
三、著眼整體提高,促進全面發展。
口語交際能力體現著人的一種綜合素質。古代的蘇秦憑三寸不爛之舌,游說天下,拜六國之印;諸葛亮獨步東吳,舌戰群儒;當代周恩來,各種場合應對自如,無往而不勝,難道他們僅僅憑他們會說的嘴巴,如簧的舌嗎?口語交際能力,乃是一種在交往過程中表現出來的靈活機敏的聽說能力和待人處事的能力。口語交際的這種特殊性,啟發我們的口語交際教學要放在“全人”的背景下設計和實施,我們不但要訓練每個學生的聽說能力,還且要在口語交流中規范口頭語言,培養語言交際、待人處事、舉止言談、臨床應變、傳情達意等綜合能力與基本素養。因此在本節口語交際課上,教師努力培養學生說完整話,響亮話,清楚話的習慣,如在火災求救一段,我提醒學生大聲點說,還有好多人聽不見;在落水救助一段中,我又強調,小妹妹年紀小,你們一定要把救她的辦法說清楚,不然她會聽不明白的.并隨時隨地請學生養成傾聽的好習慣,無論是聽消防員與求救者之間的對話,還是傾聽老師小時候的故事,還是下去求救老師,都在練就學生聽的本領。除此以外,我還培養學生隨機應變的應對能力,在火災求救環節中,學生并不知道有個消防員真的和他們對話;在落水救助一段,我也沒告訴學生現場有他們所需的救助物資,一切的意外發現都是學生應變能力的真實反映,學生是很聰明的。面對各種意外事件,不但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應急能力,并且提高了自己的綜合素質。
以上我談了我的一點粗淺認識,如何才能更好地上好口語交際課?我愿與在座的行家里手共同探討,愿從你們身上獲得更多的啟發。
(搜索課文題目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jcsycorp.com)
本文轉載
第五冊《練習7》教學設計 篇2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203
教學要求:
1、通過描寫秋景的詞串進行字詞句的結合練習。
2、讀讀背背成語和古今賢文。
3、寫好左右都有豎筆的鋼筆字。
4、說說寫寫——留言條。
5、學寫毛筆字——基本筆畫“撇”。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學用字詞句
1、第一部分
(1)出示:美麗秋景圖。看到這么美麗的秋景圖,想不想學習和它有關的詞語呀?這些詞語就藏在我們的語文書里,翻開書,自己讀一讀。要求:讀準字音,有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
(2)誰來當小老師帶大家誰準它?
(3)自由讀:一邊誦讀一邊想象詞串表現的情景。
(4)小組合作練習:在小組里美美地讀一讀,看看誰讀得最有味。小組推薦同學讀給大家聽。
(5)評議。
2、第二部分。
(1)審題明確題意。
(2)選一個你喜歡的詞語,美美地讀一讀,說說詞語所描繪的優美情景。
(3)學生自由確定作畫方法(獨立、合作),完成繪畫。教師巡視指導。
(4)反饋:舉辦“小畫展”,在展示自己的圖畫的同時,向大家介紹自己的想法;師生共評,選出“小畫家”。
3、第三部分。
(1)審題:指名讀。
(2)你知道哪些詩是描寫秋天的?能吟一吟嗎?
(3)能把你們吟誦的詩句和你們畫的畫聯系起來嗎?
(4)寫一寫。
二、教學第三題:學寫鋼筆字
1、認識要寫的字。
2、指導觀察:它們是什么結構呢?左右兩部分都有一個相同的筆畫,是什么?
3、怎么寫才好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我的發現”吧:右邊的豎要比左邊的豎寫得長些才好看。
4、在田字格里觀察這三個字,注意間駕結構和布局。
5、練寫鋼筆字,教師提示握筆和坐姿,巡視指導。
6、展示寫得好的字,并指出在描、臨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共性問題,及時進行矯正性訓練。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二題:讀讀背背
1、審題:指名讀題目,弄清題目的要求。
2、教學第一部分。
(1)指名復述《臥薪嘗膽》。
(2)自由讀,要求能邊讀邊聯系課文思考這些成語的大概意思。
(3)教師范讀:讓學生邊聽邊體會每排的兩條成語之間有什么關系。
(4)小組學習:理解、交流自己的認識和發現。
(5)練說這些成語的意思。
忍辱含垢:垢,恥辱。忍受恥辱。以曲求伸:意為尺蠖(huo)彎曲身子,是為了向前伸展。比例以退為進。
救亡圖存:拯救國家的危亡,謀求民族的生存。催人奮進:促使人奮勇前進。
羽毛豐滿:比喻力量已積蓄充足。
(6)練習讀背:自由讀背、同座位互相練背。
(7)反饋:指名試背,齊背。
(8)說一說你曾經在哪些地方見過這些成語。
3、教學第二部分。
(1)自由練讀,要求讀通順,讀正確。
(2)教師范讀:體會這些名言警句強調了什么。
(3)討論:你讀懂了什么?教師對難點進行講解:“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4)自由練讀,指名讀,要求讀出韻味來。評議:引導學生評議是否能讀出感情和韻味來。
(5)練習背誦:自由背誦。
(6)反饋:指名背,齊背。
二、教學第五題:學寫毛筆字
1、審題明意:今天我們學生“斜撇”和“長撇”的運筆方法。
2、教師書寫斜撇和長撇,指導運筆方法。
斜撇,從豎中線稍右起筆,向左底角線撇出,筆鋒有略向左上提起之意。學生練習寫斜撇。
長撇,起筆同懸針豎,下行到橫中線下向左撇,提筆出鋒,懸空收筆。學生練寫長撇。
(搜索課文題目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jcsycorp.com)
本文轉載
第三課時
一、教學第四題:說說寫寫
1、審題。
(1)揭示說說寫寫的話題:學寫留言條。
(2)學生自讀范例。
2、指導
(1)教師談話:“留言條”就是用書畫形式留下要說的話,一般是離開某個地方或某個場所時留下的。在生活中經常需要寫“留言條”。
(2)說說什么時候需要寫留言條,寫留言條應該注意什么。小組內討論。
(3)匯報交流:寫清給誰看的,寫清留下的話,還要寫上留言人的名字和留言的時間。
(4)指名說格式:
①先寫條子留給誰,稱呼要頂格寫。②再寫具體內容,另起一行空兩格寫。
③最后寫留言人的姓名,另起一行靠右邊寫。再另起一行靠右寫日期。
(根據自己留言的內容,同桌互說,并糾正。注意禮貌用語)
3、打開作業本,試寫留言條。(注意格式)
(搜索課文題目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jcsycorp.com)
本文轉載
第五冊《練習7》教學設計 篇3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15
【教學要求】
1. 學用字詞句,能聯系上下文正確字詞的意思。
2. 寫好鋼筆字,注意帶撇和豎筆畫的字怎樣寫才好看。
3. 讀讀背背,積累描繪民族建筑和山水風光的詞語。
【教學重點】學用字詞句,聯系特定語境,在字典中選擇正確的意思。
【教學難點】理解讀讀背背中的成語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學用字詞句
1.在《北大荒的秋天》一課中有這樣一句話(出示:明鏡一樣的水面頓時漾起了一道道波紋。)大家細細讀一讀,想想這句話里的“漾”是什么意思?
2.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來理解這個字?(查字典)
3.通過查字典知道“漾”字有兩種解釋,是哪兩種?(生言:水面輕微動蕩;液體太滿而向外流。)
4.那你們想一想這句話里的“漾”字應該選擇哪種解釋呢?(同桌討論,集體交流。)
5.方法小結:一個字詞的意思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有不同的理解,我們應該結合上下文來理解這個字詞在特定環境中的特定含義。我們一起來做個練習。
6.小猴在讀童話書時遇到了幾個不認識的字,你能幫他查查字典找到確切的解釋嗎?
7.出示句子,查出帶點字的讀音,指導生將語句讀通順。
8.小組討論帶點字應該字典中的哪種解釋。
9.集體交流——蔫:在這里比喻小象性格內向不好動。
挎:這里是說小白兔胳膊上掛著的。
躡:在這里是指小彼得掂著腳尖動作很輕。
10.根據上下文確定字詞的意思,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你們學會了嗎?請試著用這種方法預習新課文中的字詞(師出示例句,供學生練習。)
第二課時
一、寫好鋼筆字。
1.觀察例字,思考這幾個字中的撇和豎怎么寫才好看。
2.同桌交流歸納特點。
3.集體交流得出結論:撇要緊縮,短而彎;豎要舒展,長而尖(師板書范寫)
4.引導學生注意間架結構的特征,規范書寫。
5.學生描紅,用投影儀反饋指導。
二、讀讀背背。
1.這是一組描繪民族建筑和山水風光的詞語,大家試著去讀一讀,不會讀的字查字典。
2.小組自學,把詞語讀準,讀連貫。
3.集體檢查,指導難點:廈、瓊、壑;曲徑通幽、眼花繚亂、玉宇瓊樓。
4.多種形式練讀(同桌讀、開火車讀、合作讀、賽讀)。
5.默讀詞語,對照圖畫思考他們的意思。
6.交流詞語的理解,師點撥難點—玉宇瓊樓:華麗精美的建筑物。
錯落有致:安排裝飾得很有規律。
曲徑通幽:彎曲的小路把人引向幽雅的境地。
7.自由練讀詞語,邊讀邊體會詞語的意思,結合圖畫想象詞語描繪的情境。
8.反復誦讀直至背誦。
(搜索課文題目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jcsycorp.com)
本文轉載
第五冊《練習7》教學設計 篇4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78
【教學要求】:
⒈關于城市別稱的字詞句練習。
⒉寫好左邊有撇的鋼筆字。
⒊讀讀背背成語和名句。
⒋口語交際——說笑話。
⒌學寫毛筆字——斜捺和平捺。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學用字詞句
⒈第一部分
⑴讀題:弄清題目的要求。
⑵自由讀城市的名字及別稱,不認識的字自己查查字典。
⑶指名讀,注意糾正字音。
⑷你了解哪個城市,能說一說嗎?
⑸連線。
⒉第二部分
⑴讀題:明確題目的要求。
⑵自由選擇做題。
⑶小組學習:交流所寫的答案,討論。
教師巡視指導,回答學生提出的疑問。
⑷完成全部的練習。
⑸指名說說填寫的內容,糾正。
⒊第三部分
⑴小組學習:介紹交流,你還知道哪些城市的別稱?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別稱?
⑵小組匯報。
⑶練習:寫寫城市的名稱和它們的別稱。
二、教學第二題:寫好鋼筆字
⒈認識要寫的字。
⒉讀一讀“小小建議”:右邊的撇要注意和左邊的筆畫相互穿插。
⒊學生仔細觀察,比較每個字左右兩部分的大小比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⒋這三個字怎么寫才好看呢?指名學生說。
⒌教師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寫。
⒍請學生描紅、仿影,提出明確的要求:筆筆入目,看準每個部件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⒎反饋:展示寫得好的同學,進行表揚評點;指出存在問題,進行糾正性練習。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三題:讀讀背背。
1.審題:指名讀題目,弄清本題要求。
2.教學第一部分。
(1)指名讀“東方之珠”,教師談話導題;這篇課文描寫了香港的繁華、熱鬧與美麗。今天我們要學的成語也是描述城市繁華的的。
(2)出示八條成語。
(3)學生自由讀,想想你學會了哪個成語。
(4)誰愿意做小老師領讀?
(5)說一說你知道的成語意思,教師給予適當講解。
(6)練習,學生自由練讀,同桌自由背誦,指名背誦。
(7)小組交流比賽。
3.教學第二部分。
(1)出示:學生自由讀,指名讀。
(2)教師范讀,介紹:這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孟子的名言。
(3)指名說說你是怎么理解的,師生點評。
總結:愛別人的人,別人也常常愛他;尊敬別人的人,別人也常常尊敬他;尊敬我家的老人,也要推己及人,尊敬別人家的老人;愛護自己的孩子,也要推己及人,愛護別人家的孩子。
(4)練習:學生自由練習朗誦。,同桌互相背誦。
(5)反饋:齊背,指名背。
二、教學第五題:學寫毛筆字
1.明確要求:今天我們學習“斜捺”和“平捺”的運用方法。
2.教師書寫“斜捺”和“平捺”,指導運用方法。
3.學生練寫。
4.教師巡視指導,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第三課時
一、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說笑話
課前準備:每位同學準備幾個笑話。形式要短小,思想要健康,能蘊涵一些生活中的道理則好。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幫助學生弄清本題的訓練要求是什么。
2.指導。
(1)啟發談話:學生們都很喜歡聽笑話。笑話以它有趣的情節和語言,深深地吸引我們每一位同學。課前,同學們都準備了幾個笑話。今天這節課我們大家就來說說笑話,看看哪位同學說得最有趣。
(2)小組練習要求;
①每個同學都要參與這項活動,先在小組里講,看誰在小組里講得最好。
②每個小組推選一位同學在班級里講,看誰在班級里江得最有趣。
③講笑話時自己不能笑,逗人的地方特別要講清楚,讓別人聽懂,否則不會起到逗人的效果。說笑話時如果能配以動作姿勢,效果會更好。
3.練習。
(1)每人在小組里練講。(教師巡視指導)
(2)每個小組派代表在班上講。
(3)師生評議。
二、總結
(搜索課文題目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jcsycorp.com)
本文轉載
第五冊《練習7》教學設計 篇5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49
教學要求:
1、認識京劇臉譜,知道不同顏色的臉譜分別代表什么性格特點;知道有關人物的故事。
2、讀背成語,了解軍旅生活和軍人氣概;背誦《古今賢文·勸學篇(下)》能聯系自身談談對賢文的理解。
2、按規則,把“述”、“淡”、“趣”寫正確,寫端正。
3、口語交際:小小展銷會
教學重難點:
1、運用解析字面、結合課文、聯系生活等方法理解成語及古文的大意
2、初步學習如何買賣東西,學會評價商品,選擇物美價廉的東西。
教學準備:了解京劇臉譜的有關知識,查找有關人物的故事。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學用字詞句
(一)認識京劇臉譜
1、放映京劇片段,認識不同顏色的臉譜,激發學生興趣。
2、板書紅、黑、白、猴的臉譜,說說在哪見過的。
3、師:我國京劇分“生、旦、凈、丑”四大行當,其中“凈”這一行當就是在臉上繪畫各種圖案,用來表現人物的性格和特點。試者說說這些臉譜是誰?是什么人物?(小組學習,集體交流)
(1)關羽,《三國演義》中的關云長,與劉備、張飛結拜兄弟,作戰英勇;
(2)包公(包拯),是民間傳說的鐵面無私的清官;
(3)孫悟空,《西游記》中的美猴王;
(4)秦燴,南宋時的大奸臣,相傳是害死岳飛的主謀。(學生完成練線)
(二)說說臉譜分別代表什么性格特點
1、指名讀題,注意讀準:“忠勇”、“奸詐”、“正直”
2、說說各色臉譜代表什么個性:
紅色代表忠勇;黑色代表正直;白色代表奸詐;猴臉有紅色和黑色,表示孫悟空的忠勇的正直。
(二)講講有關人物故事:在小組內選擇自己喜歡的或熟悉的人物講講有關故事。
(搜索課文題目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jcsycorp.com)
本文轉載
第二課時
一、讀讀背背
(一)成語
1、回顧《軍神》一課,激發學生對軍人的敬佩之情。
師:今天我們走近軍人,去學習一組描寫軍旅生活和軍人氣概的成語。
2、自由認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詞語(同桌互讀檢查)
3、指名朗讀正音,重點指導:戎馬一生、秋毫無犯、運籌帷幄
4、學生自讀,邊讀邊思考成語的意思,想想哪些讀懂了,哪些沒讀懂?
5、集體交流,理解詞義,重點指導:戎馬一生、秋毫無犯、刮骨療毒(補充故事)、運籌帷幄
6、邊想象詞語情境邊朗讀成誦7、指名背,齊背
(二)《古今賢文·勸學篇(下)》
1、自由朗讀,把字音讀準,語句讀通
2、師范讀,生邊聽邊思考語句的含義
3、說說你讀懂了什么,還不懂什么?(學生發言,互相補充啟發)4、熟讀成誦
三、寫好鋼筆字
1、讀讀小發現,觀察字帖,掌握捺變點的規律
2、師舉例范寫“淡”
3、學生描紅練習
(搜索課文題目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jcsycorp.com)
本文轉載
第五冊《練習7》教學設計 篇6
教學要求
1 學用有關多音字的字詞句練習。
2 寫好左高右低的鋼筆字。
3 讀讀背背成語和古詩。
4 口語交際——介紹我的小制作。
5 學寫毛筆字——基本筆畫“折”。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學用字詞句
1第一部分。
(1)指明讀題目,弄清本題要求。
(2)同座位交流:你是怎么讀的?
(3)小組合作查字典,看讀的對不對,并大體了解這個字在詞語中的意思。
2第二部分。
(1)四人小組自由朗讀句子,特別注意加點字的字音。
(2)所說“稱”和“興”另外的讀音并組詞。
(3)反饋:師生共同修正,發現問題及時更正。
3第三部分。
(1)默讀句子。
(2)指明讀:師生共同糾正,發現問題及時更正。
(3)自由朗讀。
二、教學第二題:寫好鋼筆字
1認識要寫的字,說一說這三個字都是什么結構。
2小組討論:仔細觀察,比較每個字左右兩部分的大小比例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讀一讀“我的發現”。
4教師在田字格黑板上示范寫。
5請學生描紅、仿影,提出明確的要求。6反饋。
二、教學第三題:讀讀背背
1審題:指名讀題目,弄清本題要求。
2教學第一部分。
(1)出示八條成語。
(2)學生自由讀,想想你學會了哪個成語?
(3)指名讀,領讀。說說你知道的成語意思,師給予適時講解。
(4)練習讀,同學相互背誦。
3教學第二部分
(1)出示《竹石》學生自由讀,指名讀,師范讀。
(2)請學生自己試著理解詞語,提出不懂的詞。分組合作學習。釋疑,討論詩意。
(3)練習讀,同學相互背誦。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五題:學寫毛筆字
1 今天我們學習“折”的寫法。指導:折有“橫折”和“豎折”。
2 師書寫橫折,指導運筆方法。學生練習書寫橫折。3師書寫豎折,指導運筆方法。學生練習書寫豎折。
二、教學第六題。
1 審題。
(1)揭示話題:介紹我的小制作。
(2)指名讀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引導學生進一步明確口語交際的要求:介紹自己的作品制作材料、制作過程、特點及制作設想等等。要說具體,有條理。
2 練習。
(1)小制作展示:分組練說,組員間互相評議、指正,師巡回指導。
(2)產品推銷會:每組派代表上講臺說,本組可以糾正、補充。
3 反饋:師總結全班練說情況,共同評選“最佳制作獎”和“最佳介紹獎”
二、總結。
第五冊《練習7》教學設計 篇7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31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學用字詞句,積累豐富的詞匯,培養學生豐富的語感。
教學重難點
由課內向課外拓展,積累詞匯。
教學準備 投影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的第一部分
1、審題,指名讀題目。
2、自讀詞語,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
3、開火車檢查讀詞,并說說這些詞都是描寫什么的?(自然風光)
4、你知道哪個詞語的意思?請告訴大家,你是怎么知道的?
(1)在想像情境感知詞義時,可以根據詞語中的個別熟字的意思來推想整個詞語所描繪的情景,也可以結合下一題中的畫面,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摹詞語所表現的優美意境。
(2)理解詞語的意思,教師作適當解釋。
5、情景交融,朗讀詞語。
二、教學第二部分
1、審題,指名讀題目。
2、分別出示六幅圖,用自己的話說說圖意。
3、將詞語與之匹配的畫面連線。
4、情景交融,朗讀詞語。
5、看到這些畫面,你還想到了哪些詞語?傾盆大雨大雨如注瓢潑大雨夕陽西沉連綿不絕山清水秀
6、除此之外,你還知道哪些描寫自然風光的詞語?
三、教學第三部分
1、審題,讀題。
2、指導觀察,說說圖上畫了哪些景物?
(1)要求仔細而有順序?
(2)圖中描繪了夏季的小河邊,環境非常優美。一位小朋友釣到了一條小魚,他高興地笑了。
3、小組活動收集有關描寫這些景物的詞語,可以是成語,也可以是約定俗成的詞語。
4、描述圖中景物,比一比哪組的詞匯豐富,運用恰當。
四、小結解詞方法
今天,我們學習了練習1的第一部分“學用字詞句”。回憶一下,同學們用了什么方法來理解這些描寫自然風光的詞語的?
1、根據詞語中個別認識的字的意思來推想整個詞語所描繪的情景。
2、結合書中的畫面,描摹詞語所表現的優美意境。
其實,理解詞語的方法很多,同學們今后要多中積累,大膽運用。
作業設計:
1、收集描寫自然風光的四字詞語,寫在好詞佳句本上。
2、把練習中用“釣魚圖”的一段文字描述出來,并努力用上一些描寫自然風光的四字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寫好鋼筆字,學寫毛筆字,積累成語和古詩。
教學重難點
1、鋼筆字要求正確、規范,掌握毛筆字的基本運筆方法。
2、理解成語和古詩。
教學準備 投影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二題
1、審題,讀題。
2、觀察三個字的間架結構及書寫要求。
(1)都是左右結構的字,且左窄右寬。
(2)左部收,右部放,彼此照應,收放自如。
(3)結合具體字具體分析。
3、注意寫字姿勢,做到“三個一”,在田字格里正確描紅、仿影和臨寫。
4、練習、反饋。
二、教學第三題
1、讀題,審題。
2、自由讀成語,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
3、理解成語,學生只要大體說出成語的意思即可,教師做適當的點撥、提示及講解。
4、觀察插圖,聯系舊知,揣摩含義,幫助記憶。
5、自由讀,集體讀,熟讀成誦。
三、教學第四題
1、讀是,解題,簡介作者。
2、這首詩主要寫晚秋之夜,詩人的所見所感。
3、詩意:晚秋的風打著梧桐的葉子沙沙作響,使人感到天氣就要涼了,江上的陣陣秋風,觸動了游子的思鄉之情。深夜難眠,只見籬笆邊有一盞燈亮著,便知道孩子們正在捕捉蟋蟀玩呢。
4、指導感情吟誦,注意重音和停頓。
5、熟讀成誦。
四、教學第五題
1、書法是中國的“國粹”,在世界上眾多的文字中,惟有漢字的書寫成為一門藝術。從本學期開始,我們要學寫毛筆字。
2、看圖,觀察,認識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3、學習基本筆畫——橫。
4、先書空,體會運筆方法,再練習。
作業設計:
1、組詞。
愉( ) 秧( ) 綿( ) 澆( )
偷( ) 英( ) 棉( ) 繞( )
2、背熟成語、古詩。
3、練習寫毛筆字。
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
口語交際——小小讀書交流會
教學重難點
能夠用通順的語言將讀書的樂趣表達出來。
教學準備 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筆和圖案裝飾一個主題黑板報報頭。
教學過程
一、讀題,揭示審題。
1、這次口語交際的主題是什么?(讀書交流)
2、交流什么內容?
3、是從哪些方面來介紹?(書名,作者,主要內容,精彩語句)
4、除了以上幾個方面,也可簡要地談談自己的感受等。
二、揭示目的。
1、質疑:讀書交流的目的是什么?
2、介紹書實際上就是在和他人交流,心中要想著把自己的收獲告訴別人,這樣才能達到吸引別人也來讀你介紹的這本書,這是最終目的。
三、指導練說。
1、小組展示自己帶來的書,再全面展示。
2、請一位學生介紹,同學評議,教師小結。
3、小組交流,巡視檢查。
4、全班交流,盡量以鼓勵為主,讓學生能大膽表達,相機指導。
四、通過小組及全班的交流,進行讀書交流。
五、教師總結。
與他人分享讀書的樂趣,你會得到雙倍的快樂。今天的“小小讀書交流會”是我們同學攀登書籍高峰的開端。多讀書,多讀好書,多與家人、同學、教師等人交流,你將成為一名知識豐富、充滿智慧的人。
(搜索課文題目關鍵的一兩個字可以查找更多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www.jcsycorp.com)
本文轉載
第五冊《練習7》教學設計 篇8
學習目標:
1、知道在書信交流中要注意用語得體,理解并且運用一些書面交際客套用語,增強表達能力。
2、誦讀一組成語,理解其義,積累語匯,能口頭或書面使用,體會時光易逝、宜倍加珍惜的道理。
3、口語交際:七嘴八舌話環保,在調查實踐和討論中增強環保意識,提高有理有據地表達意見的能力。
4、寫好鋼筆字,注意筆畫入體,字形端正,行款整齊;寫好毛筆字,學習安排上下結構字形的間架比例;繼續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學習重點:口語交際、語文與生活
學習課時:3課時
第一課時
預習作業:
1、閱讀“語文與生活”部分,了解這個練習的任務與要求。
2、讀一讀“語文與生活”第二題的幾個詞語,讀正確,想想他們的意思。
3、正確讀出“誦讀與積累”的12個成語,查一查不懂的詞語。
學習過程:
一、學習“語文與生活”部分。(約25分鐘)
1、交流預習情況。
對照預習題,先在小組內互相檢查。提出不懂的地方。
2、修改韓瑩瑩的書信。
小黑板或者投影出示韓瑩瑩的書信,指名朗讀。
思考有何不妥之處,該怎么說才好。
小組內討論后再發言。重點理解“光臨”一詞用得不當,稱呼也嫌生硬。
3、指讀第二題的詞語,詞義質疑。選擇會用的詞語在小組內說說話。
4、應用所學詞語填空。先自學,再交流。
5、小結:學會這些交際語言的目的是促進我們與別人的交流,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它的訣竅是保持自我謙虛、盡量尊重他人。
6、拓展:先讀一讀下面的禮儀歌訣,在小組內練習說一說。
初次見面說“久仰”;好久不見說“久違”;等候客人用“恭候”。
客人來到用“光臨”;麻煩別人說“打擾”;請人批評說“指教”。
請人解答用“請教”;請人指點說“賜教”;贊人見解用“高見”。
對方來信用“惠書”;請人幫忙說“勞駕”;陪伴朋友用“奉陪”。
看望別人用“拜訪”;中途先走用“失陪”;與人分別用“告辭”。
請人勿送說“留步”;向人祝賀用“恭喜”;求人原諒說“包涵”。
托人辦事用“拜訪”;贈送作品用“斧正”;歸還原物用“奉還”。
老人高齡用“高壽”;稱呼自家用“寒舍”;稱人家庭用“貴府”。
二、學習“誦讀與積累”部分(約15分鐘)。
1、預習小檢測:正確讀出12個成語。說說自己會理解的詞語意思。
2、詞義解疑。
3、多種形式讀成語。默讀,記住編排順序;慢讀,想想成語描繪的畫面;輪讀,體會季節更替,時光易逝。
4、說說讀了這些成語悟出的道理。
5、口頭運用幾個成語。
6、檢測:背誦這些成語。
7、課后作業:摘抄或者默寫這些成語,并且學習書面運用。
第二課時
預習作業:
1、調查我們學校或居住的小區、村莊環境狀況,空氣污染、水污染、光和噪聲污染、垃圾管理,做記錄。(最好提前一周布置,分組進行調查)
2、針對環境狀況,提出亟待解決的問題極其解決方法。
學習過程:
一、導入,揭示本次交際話題。
1、人類只有一個地球,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不用我說,大家都知道。那么,保護環境靠誰去做?當然是我們自己。今天我們就來七嘴八舌說環保。
2、出示話題:七嘴八舌說環保。
二、小組內交流。
交流話題:你在調查中發現了什么問題?怎么解決?小組長將類似問題整合,每組選出一兩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進行討論。
三、大組發言。
每個小組派出代表發言,其他人舉手補充。班長記錄主要的問題以及大家的解決意見。
四、總結本次交際成果。
我們的建議包括哪些方面?在校內,同學們自己應該怎么做?在小區、在鄉村,廣大市民該怎么做?對環保管理部門有哪些建議?討論會結束后,整理成文字稿,寫在小作文本上,或貼在公共宣傳欄、網站上。(延伸到課后)
第三課時
預習準備:
準備好習字工具:鋼筆、毛筆、墨汁、小水桶等;習字冊。
學習過程:
一、練習鋼筆字。(10分鐘)
1、觀察146頁的《大江保衛戰》片段。想想怎樣寫好這一段文字。
2、交流。老師指導:每個字都要入體;字的大小應該相對一致,但是個別字可以特殊,像“哪”和“徽”就可以稍寬些;整段話字間要適合,字頭字腳要整齊。
3、認真描紅。
4、在作業本上臨寫。
5、交流評議,表揚寫得好的學生。
二、學寫毛筆字。(30分鐘)
1、觀察例字。想想這兩個字的間架結構特點。
2、交流。說說這兩個字的間架結構特點。
“吉”上下結構,上下等大,要注意長橫搭架子,下面的“口”對著上面“士”的中豎,稍扁些。
“意”上中下結構,中窄,上下寬,上下也要對直才好。
3、描紅練習。教師個別指導。
4、在習字冊上臨寫。
5、交流展評。寫得好的在展示臺上展出,不夠好的總結原因,再次練習。
三、總結本次習字情況。
第五冊《練習7》教學設計 篇9
一、畫圖導入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幅很特別的畫。
師:(簡筆畫畫出文字畫——配古樂)。
師:是不是和我們平時見過的畫不一樣?
生:(自言自語)有點兒像畫又有點兒不像。
生:像我們學過的一些象形字。
師:對,它就是一幅文字畫,里面藏著許多字,現在聰明的你能猜出哪些字呢?(生觀察思考后紛紛舉
手)
生:我猜出了石、舟、木。
師:你看得很仔細。
生:我猜出了日、水、鳥……
師:真了不起,一下子猜出了那么多。
師:是不是很有意思?其實,這就是書上練習7的內容。
(板:練習7)
請小朋友快速把書打開,翻到122頁,先讀讀要求,再把相應的字寫在田字格里。
【評:寥寥幾筆,一幅文字畫便躍上黑板,直觀形象。這樣做,一是為激趣,其次是喚起學生對已學象形字的回憶。“讓學生隨意猜字”形數而神不散,“猜”的過程本身就是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
二、寫字練習
生:(學生自行讀要求后,把字寫在相應的田字格里)
師:(師巡視指導,注意糾正寫字姿勢,相機表揚)
張瑩小朋友寫字姿勢真漂亮,給你加一顆星。(在書上打星)
(學生練寫完畢,出示一學生練習于實物投影上)
師:讓我們看看這位小朋友的練習,你覺得他寫得怎樣?
生:字寫得很好,注意了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師:有沒有意見?
生:……(一時看不出)
師:(指田字格中的字“鳥”,再指圖上的圖像)這是鳥,但你看圖,它最像什么鳥?
出示“燕子”剪紙相對應。
生:(恍然大悟)是燕子。
師:對,這里更準確的應該填“燕”。(糾正)。
(再出示一位學生練習,生生評價)
【評:“猜——讀——寫”的教學設計,既加深了學生對象形字的整體識記,又較好地落實了教學任務。“燕”的教學環節,形象有效,獨具匠心。課堂上的隨機點撥和適時表揚,折射出教者良好的調控能力和可嘉的教育理念。】
三、想像繪畫
師:我們小朋友都很了不起,居然把這么多字都猜對、寫對了。不過,我們的祖先更了不起,因為是他
們把在自然中的事物用畫圖的方法記下來,才慢慢變成了今天的字。
(指黑板)你看,這簡簡單單的幾筆,就畫出了大自然中的山山水水,如果要你把這幅文字畫變成一
幅美麗的風景畫,你行嗎?
生:(興致高昂)行!我行!
師:你想怎么畫呢?
生:我想給樹木添上綠色的葉子。
生:我想畫圓圓的紅紅的太陽。
生:我畫的太陽要和他不一樣,我想畫光芒四射的太陽。
生:我還想畫清清的河水,河里有魚在游來游去。
(磅生思維活躍,紛紛舉手要發言,課堂氣氛熱烈)
師:噓。我們不說了,就請你快速拿出畫筆和紙,把自己想到的畫下來,想怎么畫就怎么畫,比比誰畫
得最漂亮,最有特色。
(學生繪畫——配輕松舒緩的民樂,師巡視指導,適當的鼓勵表揚)
師:你畫得真大膽!
師:你的想象力真豐富……
(十分鐘后學生基本畫完)
師:這短短的十多分鐘,小朋友邊想邊畫,畫得那么認真、投入。老師呢,邊走邊看,真好像去美麗的
大自然走了一回,現在就請你帶著自己的畫去找好朋友,把畫介紹給好朋友聽。
【評:“課堂即生活”,教者讓學生在實踐中思考、想象、體驗、創造。學生的畫與生活相諧相融,又充滿童真童趣。鼓勵學生用兒童的生活、兒童的視角去詮釋自然,又很好地培養了學生學習的整合能力。】
四、介紹作品
(生互相交流補充,有學生找老師交流,師熱情參與)。
(師拿一位小朋友的畫上實物投影演示)
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陸晨雅小朋友的畫。怎么樣?
生:(發出贊嘆聲)真漂亮!
師:陸晨雅,就請你來介紹一下自己的畫,好嗎?
生:我在天上畫了一個圓圓的太陽,下面是高高的山,河里有小魚在游,岸邊還有幾塊大石頭。
師:你看,我們陸晨雅的介紹方位詞用得多準:天上、下面、河里、岸邊。讓我們更加清楚這些景物所在的位置。真的很不錯,老師幫你把畫貼在黑板上。
(貼畫)
師:誰還愿意把畫介紹給小朋友聽的?
生:(上臺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畫)我的畫上太陽從東方升起,小鳥飛,云兒飄,魚兒游,船兒在水里
撲突撲突地開。
師:太陽升,小鳥飛,云兒飄,魚兒游。這些詞用得多準,而且說船兒開,還用了個像聲詞“撲突撲突。
模仿了聲音,真了不起。
師:(把畫貼在黑板上,鼓勵學生自愿路上臺介紹)
生:(爭先恐后上臺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畫,介紹自己的畫)
生:我畫的是一座高山,上面種了很多樹。太陽在天空中笑。
師:(打斷,奇怪地問)太陽的光芒怎么是彎曲的?
生:這個太陽剛從燙發店里回來,所以光芒是卷的。
(下面一片笑聲、掌聲)
師:你的想像力真豐富!
(另一學生介紹)
生:我畫的是早晨,太陽姐姐放出了五彩的光芒,一個小朋友去爬山。爬到山頂,在亭子里休息。他
看山下的小河里有個漁夫在劃船……
師:你真有創意,把這幅畫編成了一個動聽的故事。
【評:“畫畫”除了其本身的教育功能外,還在于介紹與交流作品(表達),這是語文課的基本特質。課堂上,學生和學生的交流,學生和教師的交流并不是形式上的合作學習,而是力求達到心靈的交流、情感的碰撞。更難能可貴的是,課堂上沒有矯揉造作,有的是師生相比,諧恢相融。】
五、拓展延伸
師:(指黑板)你看我們祖先的象形字寫出了自然的美,小朋友的畫筆畫出了大自然的美,剛才的介
紹又說出了大自然的美。其實不僅僅是這些象形字,我們祖國還有好多好多的字都是從大自然中得來的。老師這兒有個小口袋,里面藏著許多象形字卡片。(展示)你們著漂亮嗎?今天小朋友表現得都那么出色,老師呢,每人送一張,回家后小伙伴和爸爸媽媽一起看看、猜猜,究竟是什么字。
【總評:這堂課,教者憑著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和較強的教學領悟力,較好地落實了《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的精神,也較準確地理解和演繹了教材的編寫意圖。課堂上,既體現了語文、美術、音樂的和諧整合,又體現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和諧合作。整堂課,采用了“猜一寫一畫一說”的教學流程,由淺入深,較好地把握了語文課姓“語”的基本特質;同時,由課內合作學習到課外拓展延伸,既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促進了學生的發展,又讓學生進一步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教學目標 的達成度高。當然,“教學是遺憾的藝術。”這堂課似在感悟文字。啟發想像及練習扎實等方面尚有欠缺,但對于接受“新課程”才幾個月的青年教師來講,這樣的教學已屬不易。】
第五冊《練習7》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⒈認識幾種常見的戲劇臉譜及代表意義,講講有關人物的故事;
⒉讀背8個詞語;
⒊朗讀、背誦《古今賢文——勸學篇(下)》的片斷;
⒋認真寫好鋼筆字;
⒌口語交際:小小展銷會;
⒍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朗讀、背誦詞語、篇章。
難點:說話訓練,把話說完整、合理,注意禮貌。
教、學具:投影、小黑板、各種圖書玩具。
預習要求:
⒈查閱有關戲劇臉譜資料及人物故事;
⒉查閱成語詞典;
⒊把自己的圖書玩具整理一下并標好價格;
⒋通過多種途徑了解自己的圖書玩具。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學習《練習7》。
板書:練習7
二、學習第一項
⒈激趣導入
⑴投影出示四張戲劇臉譜。
⑵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嗎?仔細觀察,它們各有什么特點?
⑶師述:我國的戲曲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僅臉譜藝術就為人們所津津樂道,不同的勝譜表示的人物質形象也各不相同,今天我們就去作一個小小的探索。
⒉審題
⑴指名讀題
⑵齊讀
⒊指導
⑴讀一讀人物的名稱,并和相關的臉譜相連。
⑵你能說說什么顏色的臉譜代表什么樣的人物質性格嗎?
⒋交流
關羽應和紅色臉譜相連,代表忠勇。
包公應和黑色臉譜相連,代表正直。
秦檜應和白色臉譜相連,代表*詐。
孫悟空應和猴臉相連。
⒌反饋
你連對了嗎?
⒍你最喜歡哪個人物?講講有關這個人物的故事。
⒎評出“小小歷史故事家”
(實小李紅梅)
第二課時
一、讀讀背背
⒈審題,明確要求
指名讀題
⒉要求生自讀這8個詞語,要讀準字音。
⒊指名朗讀詞語,注意正音。
⒋大致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
⒌齊讀這8個詞語。
⒍練習背誦。
⒎反饋。
二、練習
⒈審題,明確要求,指名讀題。
⒉要求學生各自朗讀這話,試著理解意思。
⒊請幾名學生朗讀這話。理解這話的意思。
⒋師小結:這話告訴我們要勤動腦、勤動手,做事專心,持之以恒。
⒌請同學們齊讀這話。
三、寫好鋼筆字
⒈審題,明確要求。指名讀題。
⒉指名讀這3個字并組詞。
⒊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田字格中這3個字的間架結構,特別是捺的寫法。
說說捺為什么要寫成點?
⒋師小結:在書寫漢字時,這種筆畫的變化叫“讓位”,目的是避免呆板,讓漢字顯得更美觀。
⒌請同學們描紅、臨貼。
師巡視指導。
⒍反饋。
(實小吳文芳)
第三課時
一、談話激趣
同學們,今天非常高興。老師知道那是因為你們的桌上有許多自己喜歡的圖書、玩具。
二、練習讀
過渡:那么,你們愿意別人也喜歡你們的東西嗎?怎樣才能令別人喜歡你們的東西呢?自己試著說一說。
⒈指名說。
⒉師小結:要使自己的東西賣個好價,必須清楚、明白地說出自己東西的特點。
下面請同桌之間互相說說自己東西的特點,看誰能將自己的東西賣掉。
⒊師生共同總結賣的注意點。
三、練習買東西
過渡:要想從別人那兒買到喜愛的東西,又該怎么說呢?
怎樣才能了解別人的東西呢?買時應注意什么呢?
⒈小結買時注意點。
⒉師為買主,一生為賣主,示范練習。
四、舉辦班級小小展銷會
過渡:同學們既會買東西又會賣東西了,那么我們就來開個小小展銷會,展示一下自我,好嗎?
五、師小結
在展銷會中成交的請舉手。看來,只要擁有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巴,就一定能買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也一定能賣掉自己想要賣的東西。
第五冊《練習7》教學設計 篇11
一、教學目標:
1、能填字組成詞語,說說詞語的意思,照樣子寫出自己在不同場合的身份的詞語。
2、能將反問句改寫成陳述句,能給句子選擇合適的關聯詞。
3、能按課文填空,回答與短文有關的問題,能說段意。
二、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學習第1題
1、讀題,明確目標。
2、獨立練習——反饋訂正。
3、說說詞語的意思。
二、學習第2題
1、自由讀句,說說句子的意思。
2、抄寫句子。
三、學習第3題
1、說說我們去過哪些公共場所,引出在不同的場合,人有不同的身份。如在學校,“我”是學生。
2、出示小黑板。在其他場合,我們又是什么身份呢?(獨立思考填寫,交流,修改。)
3、小結: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身份,要遵守公德,做文明的小公民。
四、學習第4題
1、出示例句,讀一讀,比較異同。
兩個句子意思相同,反問句有問號,但不表示疑問,而語勢更強烈些,所要表達的意思更明確。
2、出示練習(1),學生獨立完成——交流訂正——朗讀體會。
3、完成第(2)題,交流,朗讀。
4、補充練習。
(1)將反問句改寫成陳述句。(棗子熟了,難道會往天上飛嗎?)
(2)將陳述句改寫成反問句。(誠實和信任比金錢要重要。)
(3)自己寫一組意思相同的反問句和陳述句。
五、學習第5題
1、出示四個關聯詞,說說表示的意思。
2、出示句子
獨立選詞填空——同桌交流——集體討論交流——訂正。
3、補充練習
(1)選擇關聯詞填空。
因為……所以……即使……也……只有……才能……不但……而且……
( )是掉在地上的紅棗,革命戰士( )不能吃。
紅色小汽車的主人( )沒有要求我賠錢,( )還向我表示感謝。
( )達麗瑪上課走了神,( )烏漢娜老師讓她留下來補課。
( )處處維護人民利益的軍隊,( )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
(2)用以上關聯詞各造一句句子。
第二課時
一、學習第6題
1、學生自由熟讀《登山》第15自然段。
2、盡量不看書,完成填空。
3、同桌互查,反饋訂正。
4、朗讀、比較、體會用上這些詞語的作用。
5、有感情地朗讀。
二、學習第7題
1、閱讀短文,說說短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2、再讀短文,思考:李旋幫助鐘奶奶做了哪些事?同學們為什么稱李旋是鐘奶奶的“活拐杖”?(邊讀邊做讀書記號:劃句,編號等。)
3、討論交流思考題。
4、默讀第2段,說說段意。
(自由說——同桌互說——指名說——評議——同桌互說)
第五冊《練習7》教學設計 篇12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57
教學要求:
1、看圖認識五種花。
2、讀通兩則謎語,并能猜出是什么花。
3、能用幾句話寫出最喜歡的一種花,讓同學們猜是什么花。
4、寫好鋼筆字,一個字有兩個捺筆,須分清主次。
5、熟記八條成語。
6、學寫毛筆字,寫好兩個筆畫“橫折折撇”和“橫折折折鉤”。
7、口語交際:練習以“我家的一張照片“為話題,具體有條理地說話。
教學時間:四課時
第一課時
一、學用字詞句
(一)教學第一部分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明確練習的要求
2、出示五種花的名稱,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3、投影出示這這五種花朵,請學生說說它們各自的顏色、樣子等,隨機讓學生說出花名。
4、請學生在書中連線
5、交流:你最熟悉哪種花?你還了解哪些,向大家介紹。
(二)教學第二部分
1、審題
2、指導
(1)自讀謎語,不認識的字查字典解決
(2)指名讀并讓學生說說從謎語中看出每種花各有什么特點?
(3)猜一猜并說出為什么這么猜
(4)隨機出示“仙人掌花”和“荷花”圖片,讓學生進一步感受這兩種花的特點(荷花可以讓學生回憶所學課文)
(三)教學第三部分
1、過渡導入:同學們,你們能抓住花的特點給大家出兩個有關花的謎語嗎?
不能自己說出花名,讓大家猜出來。
2、指導
(1)指名用幾句花說說說自己最喜歡、最熟悉的一種花
(2)師生隨機點評
3、練習交流
(1)學生寫句子
(2)請部分學生讀自己寫的句子,指名猜猜,特別對大家不能猜出來的花進行評議
(3)沒有在全班交流的同學與周圍的頭腦光學交流,互相猜
4、反饋
對沒有抓住花的特點的句子,舉一例讓大家口頭修改。
5、學生課后把編寫的謎語做成卡片,布置一期:謎語花展。
第二課時
一、圖片導入:
1、出示插圖,同學們,你看到了什么?
2、學生說說圖片中的內容
過渡:今天,我們要來學習八個和這幅圖有關的成語。
二、教學八個成語
1、回想成語學習方法。
2、要求學生自由讀成語,讀準字音,同桌互相讀成語。
3、指名朗讀,注意糾正讀音。
4、理解成語的意思:你了解哪個成語的意思?(在學生交流之前,教師對學生理解有困難的成語,適當講解)
煙波浩渺:形容煙霧籠罩的江湖水面廣闊無邊。
談笑風生:有說有笑,興致高。形容談話談得高興而有風趣。
一帆風順:船掛著滿帆順風行駛。比喻非常順利,沒有任何阻礙。
風平浪靜:指沒有風浪。比喻平靜無事。
4、引導學生發現每行兩個成員在意思上有關聯,讀起來押韻上口
5、練習背誦。
要求學生自由朗讀成語,要讀出自己的理解,再與同桌練習背誦。
6、指名背,集體背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
教師談話,讓學生弄清楚本題的學習要求。
2、指導。
(1)出示卡片:“途”、“蓬”、“蒸透”。認讀要寫的這三個字,并了解這三個字的結構。
(2)引導觀察字形,發現每個字都有兩個捺。學生仔細觀察,發現兩個捺的寫法有不同。
學生仔細觀察教師的寫法,知道兩個“捺”的書寫注意點。
(3)指導書寫“途”。
①出示“途”,引導學生觀察字中“點”的寫法。
②教師范寫“途”,提醒學生注意,“余”中的“捺”不是主筆,要寫得收斂一些。走之的“捺”是主筆,要寫得平穩、奔放、有力。
③練習。
④按上面的步驟和方法,指導學生寫“蓬”和“透”字。提醒學生注意,仿寫時要看清范字,再動筆寫。
3、學生按照要求認真練習描紅、仿影和描寫。
第三課時
課前準備:讓學生翻閱以前的照片并挑選出最喜歡、最難忘的一張照片
一、談話導入:
在過去的時光中,有許多事情、很多人讓我們難以忘懷,我們用照片、日記記錄下了精彩的瞬間和難忘的事情,今天,許多同學把你們家的照片帶來了,那就讓我們大家都來欣賞一下你的美好回憶、精彩瞬間吧!
二、審題。
1、啟發談話:你知道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是什么嗎?
2、指名朗讀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三、指導
1、討論說話的順序。
2、按順序試說。
3、班級交流。
4、評議。通過師生共同評議,進一步引導學生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1)要介紹清楚照片上有什么人。照片是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什么情況下拍的。
(2)自己為什么喜歡這張照片,要把話講具體,講得有條理。
(3)要講真話,心里話,要表達真情實感。
四、練習
1、分組練習。小組內交流,組員之間相互評議。
2、班級交流。小組派代表到講臺上講述,師生共同評議。
五、反饋
1、教師對學生的講話進行簡短的評價,注意要有激勵性,盡量以表揚為主,但也要明確講話過程中明顯的錯誤與不足。
2、再次交流、互相欣賞。
3、學生交換影集欣賞,互相交流,增強了解,進一步練習說話。
六、學生把說的話寫下來,與照片保存在一起。布置以“我的美好童年”為主題的照片展覽。
第五冊《練習7》教學設計 篇13
之一
佚名
第一課時
1.指導練習第1題。
(1)讀題,明確題目要求。
(2)先將讀音相近的前后韻母對比讀:in—ing,en—eng,然后讓學生組詞對比讀,如·淋濕一電鈴”“辛苦一幸福”等。
(3)翻到生字表,找出韻母為in或ing,en或eng的生字讀一讀。易讀錯的字再讀幾遭。
2.指導練習第2題。
(1)學生拼讀寫詞語。
(2)交流反饋,自己批改。寫錯的詞語多寫幾遍。(出示校對答案:怔住、確信、志氣、仰慕、循聲、久聞大名、三顧茅廬、不由自主。)
3.指導練習第3題。
(1)讀題,審題。
(2)完成作業 。學生如有困難可查成語詞典解決。
(3)交流反饋,井校正。井將用錯的字再組個詞。
4.指導練習第4題。
(1)讀題,審題,說說題目要求。
(2)閱讀5段話,說說文章大致講了一件什么事。
(3)按事情發展的順序試排列句子,再讀一遍。
(4)交流,校對,答案是:3、5、4、2、l。
5.指導練習第5題。
(1)讀題,明確題目要求。
(2)反復讀三句格言,討論理解每句話的意思。個別字解教師作重點輔導。逆:指聽起來不順耳;行:行為;欲:希望;施:加;維:是;恒念:經常想到。
(3)交流:指名說每句話的意思。
(4)讀背三句話,并將其抄錄下來。
第二課時
1.指導練習第6題。
(1)讀綜合修改的一段話。
(2)復習各種修改符號,用正確的修改符號修改這一段話。
(3)交流、訂正。總結修改時的步驟。
2.指導練習第7題。
(1)帶著問題[第(1)、(2)練習題)細細地自由讀課文。
(2)再讀課文,討論并完成作業 第(1)、(2)題。教師重點指導作業 有困難的學生。
正確答案。題目:乘車買票。詳寫的是“我”不買車票,姑姑替“我”補票這件事。略寫汽車剎車時一個中年人撞了‘‘我”,“我”態度很兇,姑姑批評了“我”。
(3)三讀課文,想想這篇短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完成練習(3)。
答案:③. 贊美姑姑自覺遵守制度,不講私情。
第五冊《練習7》教學設計 篇14
佚名
一、教學目標 :
1、能填字組成詞語,說說詞語的意思,照樣子寫出自己在不同場合的身份的詞語。
2、能將反問句改寫成陳述句,能給句子選擇合適的關聯詞。
3、能按課文填空,回答與短文有關的問題,能說段意。
二、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學習第1題
1、讀題,明確目標。
2、獨立練習——反饋訂正。
3、說說詞語的意思。
二、學習第2題
1、自由讀句,說說句子的意思。
2、抄寫句子。
三、學習第3題
1、說說我們去過哪些公共場所,引出在不同的場合,人有不同的身份。如在學校,“我”是學生。
2、出示小黑板。在其他場合,我們又是什么身份呢?(獨立思考填寫,交流,修改。)
3、小結: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身份,要遵守公德,做文明的小公民。
四、學習第4題
1、出示例句,讀一讀,比較異同。
兩個句子意思相同,反問句有問號,但不表示疑問,而語勢更強烈些,所要表達的意思更明確。
2、出示練習(1),學生獨立完成——交流訂正——朗讀體會。
3、完成第(2)題,交流,朗讀。
4、補充練習。
(1)將反問句改寫成陳述句。(棗子熟了,難道會往天上飛嗎?)
(2)將陳述句改寫成反問句。(誠實和信任比金錢要重要。)
(3)自己寫一組意思相同的反問句和陳述句。
五、學習第5題
1、出示四個關聯詞,說說表示的意思。
2、出示句子
獨立選詞填空——同桌交流——集體討論交流——訂正。
3、補充練習
(1)選擇關聯詞填空。
因為……所以……即使……也……只有……才能……不但……而且……
( )是掉在地上的紅棗,革命戰士( )不能吃。
紅色小汽車的主人( )沒有要求我賠錢,( )還向我表示感謝。
( )達麗瑪上課走了神,( )烏漢娜老師讓她留下來補課。
( )處處維護人民利益的軍隊,( )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
(2)用以上關聯詞各造一句句子。
第二課時
一、學習第6題
1、學生自由熟讀《登山》第15自然段。
2、盡量不看書,完成填空。
3、同桌互查,反饋訂正。
4、朗讀、比較、體會用上這些詞語的作用。
5、有感情地朗讀。
二、學習第7題
1、閱讀短文,說說短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2、再讀短文,思考:李旋幫助鐘奶奶做了哪些事?同學們為什么稱李旋是鐘奶奶的“活拐杖”?(邊讀邊做讀書記號:劃句,編號等。)
3、討論交流思考題。
4、默讀第2段,說說段意。
(自由說——同桌互說——指名說——評議——同桌互說)
第五冊《練習7》教學設計 篇15
一、教學理念
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的交互過程,是一種雙向互動式的語言實踐活動,教師在教學中應通過實踐或模擬訓練開辟一條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途徑。本次話題貼近學生生活,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交際自主權和自由度,為此本課設計力求貼近生活、貼近實際,以學生的主體活動為中心,巧妙創設情境,注重雙向互動。讓學生在“演中說”、“說中創”,初步學習推銷物品與購物講價的方法,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實踐能力與生活技能,最終提高學生日常生活的口語交際能力。
二、教學要求
1.在口語交際中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往的素養。
2.在具體的交際情境中訓練學生,使學生初步學習推銷物品與購物講價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生活技能。l
三、教學重、難點|
創設真實的展銷會情景,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讓學生在實踐中練習如何推銷物品與購物講價。難點是指導學生學會討價還價。i
四、課前準備i
1.把教室布置成小小展廳。
2.教師準備一個多功能鉛筆盒。
3.學生自備圖書、玩具、價格牌、自制紙幣。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展開話題
1.開門見山,引生入境。
展覽會上的物品真豐富呀,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個剛從廠家拿來的多功能鉛筆盒,想借貴寶地展覽,可以嗎?請各位幫個忙,怎樣才能讓我的鉛筆盒賣個好價呢?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相機板書。(板書:賣物詳細介紹,演示試用,熱情有禮)
[片斷實錄1]
生1:您應該具體介紹這個文具盒到底有哪些功能,還可以操作一下。
生2:我覺得應該先說說文具盒漂亮的外觀,這樣也可以吸引人購買。
生3:老師說的時候還要說普通話,這樣所有人聽懂了才能買呀。
生4:還有對人介紹時要有禮貌,不能兇,不能把人家嚇跑了。
師述:同學們的主意不錯,下面我就按照大家說的來推銷一下我的鉛筆盒。
2.因勢利導,指導購物。
聽了老師的推銷,你們想擁有這樣一個美觀大方、使用方便的鉛筆盒嗎?我這個原價28元,但今天不少熱心同學教了我推銷方法,就優惠點,26元怎么樣,想買的同學請舉手。
(教師可走到學生中間,激發學生購買,引導學生還價)為什么同樣的東西,有的同學買的要便宜得多呢?
[點評:以往的“復習——講授——鞏固”的課堂教學程序,使課堂呈現出一種封閉的格局,學生被動接受,參與面窄,沒有真正體現主體地位。上述環節從被動接受向主動探究開放,呈現了一種“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探究與交流——實踐與應用”的程序。師與生,生與生,在交際活動中擔任著雙重角色,彼此間進行著思想感情的交流。開放的教學格局,收到了通暢、高效的效果。]
(二)聯系生活,獲取經驗
1.聯系生活。
要想從別人那兒買到喜愛的東西,還要學會討價還價。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我們日常生活中買東西還價的機會非常多。同學們,你們跟家里人一起或自己買過東西嗎?想一想怎樣還價的?
[點評: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把生活經驗作為一種課程資源。在實際生活中獲得討價還價經驗,運用于課堂之中。]
2.學生發言,介紹經驗,教師概括提煉。(板書:買物摸清情況,想好底價,語言文明)
3.過渡:下面我們就來用這些方法在展覽會上進行自由買賣,好嗎?
(三)自由買賣。模擬訓練
1.在買賣之前,我們先來說一說買賣的注意事項,指名說。
2.同學們讓我們開始面對面地進行交易,等一會兒老師再請你們到臺上來表演,誰演得最好,老師的多功能鉛筆盒就做為獎品送給他!
[點評:讓學生進行購物實踐來訓練剛才學到的還價方法。學生分成了幾個小組,賣家叫賣,使出看家本領,買家使出渾身解數討價還價,有買有賣,氣氛熱烈。這一環節實現了從傳授知識向語言實踐的開放。]
3.學生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四)邊演邊評.鍛瓊能力
1.指名學生上臺表演,請其他同學當評委。
2.學生分組上臺表演,教師相機點撥。
[片斷實錄2]
賣主:小朋友,買書嗎?這可是最新上市的暢銷書呀,多有趣啊!
買主:真的,多少錢一本?
賣主:很便宜的,15元錢。(面帶笑容)
買主:啊,挺貴的。給打個折,行嗎?
賣主:小朋友,你這就不懂了。你靠近
點,這書內容好、包裝美,已經不算貴了。
買主:(拿過來一看)呀,你看,都卷角了,這還叫最新嗎?人常說:“不怕不識貨,只怕貨比貨。”你看看你的書,還沒有那個攤子上賣的好呢。(一本正經,還裝著來回走動著)
賣主:要不,你到那邊去買吧。(用手指著那個方向)
買主:去就去。(裝著要走)
賣主:好了,好了,不說了,打個九五折賣給你。
買主:八五折,賣不賣?
賣主:看你這么想買,九折吧。
買主:不行,你不誠心想賣就算了。
賣主:好吧。(買主付款,成交)
3.學生點評優點及不足,教師應提醒其他同學學習和借鑒,對點評的學生及時表揚,提高學生聽說的積極性。
4.剛才他們用了哪些方法呢?你還知道其他方法嗎?
[點評:口語交際是聽與說的訓練,是師生互動過程,它包括聽與說兩個環節,在口語交際的訓練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訓練學生聽力,注意傾聽別人發言,還要教給學生評價的方法,注重多元評價,把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的評價結合起來,提高學生口語交際能力。]
(五)布置作業。課外實踐
總結:我們在學習中不光要學到文化知識,還要學會生存的本領,今天的家庭作業就是請同學們到市場進行實地購物一次,能夠運用今天所學到的方法,爭取花最少的錢買到自己喜愛的商品,并把過程寫在日記本上。
[點評:口語表達能力,不能只在課本體現,關鍵要和學生學會生存有機地結合起來,讓他們在課外這個語言大交際環境中不斷地實踐,方可形成。]
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是: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植根于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在交際中積累了經驗,培養了能力,開闊了視野,提高了學習效率,初步獲得了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言實踐能力。同時在教學中,也充分體現了新課程的學生觀。學生是口語交際的主體,更是認識的主體,是發展的主體,本課各個環節的展開都立足于學生的發展,立足于構建學生的知識、技能的過程,使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均得到了和諧發展。
第五冊《練習7》教學設計 篇16
一、畫圖導入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幅很特別的畫。
師:(簡筆畫畫出文字畫——配古樂)。
師:是不是和我們平時見過的畫不一樣?
生:(自言自語)有點兒像畫又有點兒不像。
生:像我們學過的一些象形字。
師:對,它就是一幅文字畫,里面藏著許多字,現在聰明的你能猜出哪些字呢?(生觀察思考后紛紛舉手)
生:我猜出了石、舟、木。
師:你看得很仔細。
生:我猜出了日、水、鳥……
師:真了不起,一下子猜出了那么多。
師:是不是很有意思?其實,這就是書上練習7的內容。
(板:練習7)
請小朋友快速把書打開,翻到122頁,先讀讀要求,再把相應的字寫在田字格里。
【評:寥寥幾筆,一幅文字畫便躍上黑板,直觀形象。這樣做,一是為激趣,其次是喚起學生對已學象形字的回憶。“讓學生隨意猜字”形數而神不散,“猜”的過程本身就是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
二、寫字練習
生:(學生自行讀要求后,把字寫在相應的田字格里)
師:(師巡視指導,注意糾正寫字姿勢,相機表揚)
張瑩小朋友寫字姿勢真漂亮,給你加一顆星。(在書上打星)
(學生練寫完畢,出示一學生練習于實物投影上)
師:讓我們看看這位小朋友的練習,你覺得他寫得怎樣?
生:字寫得很好,注意了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師:有沒有意見?
生:……(一時看不出)
師:(指田字格中的字“鳥”,再指圖上的圖像)這是鳥,但你看圖,它最像什么鳥?
出示“燕子”剪紙相對應。
生:(恍然大悟)是燕子。
師:對,這里更準確的應該填“燕”。(糾正)。
(再出示一位學生練習,生生評價)
【評:“猜——讀——寫”的教學設計,既加深了學生對象形字的整體識記,又較好地落實了教學任務。“燕”的教學環節,形象有效,獨具匠心。課堂上的隨機點撥和適時表揚,折射出教者良好的調控能力和可嘉的教育理念。】
三、想像繪畫
師:我們小朋友都很了不起,居然把這么多字都猜對、寫對了。不過,我們的祖先更了不起,因為是他
們把在自然中的事物用畫圖的方法記下來,才慢慢變成了今天的字。
(指黑板)你看,這簡簡單單的幾筆,就畫出了大自然中的山山水水,如果要你把這幅文字畫變成一
幅美麗的風景畫,你行嗎?
生:(興致高昂)行!我行!
師:你想怎么畫呢?
生:我想給樹木添上綠色的葉子。
生:我想畫圓圓的紅紅的太陽。
生:我畫的太陽要和他不一樣,我想畫光芒四射的太陽。
生:我還想畫清清的河水,河里有魚在游來游去。
(磅生思維活躍,紛紛舉手要發言,課堂氣氛熱烈)
師:噓。我們不說了,就請你快速拿出畫筆和紙,把自己想到的畫下來,想怎么畫就怎么畫,比比誰畫
得最漂亮,最有特色。
(學生繪畫——配輕松舒緩的民樂,師巡視指導,適當的鼓勵表揚)
師:你畫得真大膽!
師:你的想象力真豐富……
(十分鐘后學生基本畫完)
師:這短短的十多分鐘,小朋友邊想邊畫,畫得那么認真、投入。老師呢,邊走邊看,真好像去美麗的
大自然走了一回,現在就請你帶著自己的畫去找好朋友,把畫介紹給好朋友聽。
【評:“課堂即生活”,教者讓學生在實踐中思考、想象、體驗、創造。學生的畫與生活相諧相融,又充滿童真童趣。鼓勵學生用兒童的生活、兒童的視角去詮釋自然,又很好地培養了學生學習的整合能力。】
四、介紹作品
(生互相交流補充,有學生找老師交流,師熱情參與)。
(師拿一位小朋友的畫上實物投影演示)
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陸晨雅小朋友的畫。怎么樣?
生:(發出贊嘆聲)真漂亮!
師:陸晨雅,就請你來介紹一下自己的畫,好嗎?
生:我在天上畫了一個圓圓的太陽,下面是高高的山,河里有小魚在游,岸邊還有幾塊大石頭。
師:你看,我們陸晨雅的介紹方位詞用得多準:天上、下面、河里、岸邊。讓我們更加清楚這些景物所在的位置。真的很不錯,老師幫你把畫貼在黑板上。
(貼畫)
師:誰還愿意把畫介紹給小朋友聽的?
生:(上臺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畫)我的畫上太陽從東方升起,小鳥飛,云兒飄,魚兒游,船兒在水里
撲突撲突地開。
師:太陽升,小鳥飛,云兒飄,魚兒游。這些詞用得多準,而且說船兒開,還用了個像聲詞“撲突撲突。
模仿了聲音,真了不起。
師:(把畫貼在黑板上,鼓勵學生自愿路上臺介紹)
生:(爭先恐后上臺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畫,介紹自己的畫)
生:我畫的是一座高山,上面種了很多樹。太陽在天空中笑。
師:(打斷,奇怪地問)太陽的光芒怎么是彎曲的?
生:這個太陽剛從燙發店里回來,所以光芒是卷的。
(下面一片笑聲、掌聲)
師:你的想像力真豐富!
(另一學生介紹)
生:我畫的是早晨,太陽姐姐放出了五彩的光芒,一個小朋友去爬山。爬到山頂,在亭子里休息。他
看山下的小河里有個漁夫在劃船……
師:你真有創意,把這幅畫編成了一個動聽的故事。
【評:“畫畫”除了其本身的教育功能外,還在于介紹與交流作品(表達),這是語文課的基本特質。課堂上,學生和學生的交流,學生和教師的交流并不是形式上的合作學習,而是力求達到心靈的交流、情感的碰撞。更難能可貴的是,課堂上沒有矯揉造作,有的是師生相比,諧恢相融。】
五、拓展延伸
師:(指黑板)你看我們祖先的象形字寫出了自然的美,小朋友的畫筆畫出了大自然的美,剛才的介
紹又說出了大自然的美。其實不僅僅是這些象形字,我們祖國還有好多好多的字都是從大自然中得來的。老師這兒有個小口袋,里面藏著許多象形字卡片。(展示)你們著漂亮嗎?今天小朋友表現得都那么出色,老師呢,每人送一張,回家后小伙伴和爸爸媽媽一起看看、猜猜,究竟是什么字。
【總評:這堂課,教者憑著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和較強的教學領悟力,較好地落實了《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的精神,也較準確地理解和演繹了教材的編寫意圖。課堂上,既體現了語文、美術、音樂的和諧整合,又體現了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的和諧合作。整堂課,采用了“猜一寫一畫一說”的教學流程,由淺入深,較好地把握了語文課姓“語”的基本特質;同時,由課內合作學習到課外拓展延伸,既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的意識,促進了學生的發展,又讓學生進一步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教學目標的達成度高。當然,“教學是遺憾的藝術。”這堂課似在感悟文字。啟發想像及練習扎實等方面尚有欠缺,但對于接受“新課程”才幾個月的青年教師來講,這樣的教學已屬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