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神”》教案(通用8篇)
《“軍神”》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能根據提示語有感情地讀出語氣、語調,正確表達語意。
2、學會本課20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9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表現“軍神”的重點詞語,能說出沃克醫生稱劉伯承為“軍神”的原因。
4、體會課文運用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來表現人物精神面貌的寫作方法。
5、學習劉伯承堅韌不拔的鋼鐵意志,做一個性格堅強的人。
教學重點:
1、通過對表現“軍神”的重點詞語的理解,幫助學生讀懂課文,了解沃克醫生稱劉伯承為“軍神”的原因。
2、分角色朗讀課文,能根據提示語有感情地讀出語氣、語調,正確表達語意。
教學時間:二教時
第 一 教時
教學要求:
1、認識生字新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
一、揭題導入 :
1、出示課題,齊讀。
2、學生圍繞課題質疑。(如:課文中“軍神”指誰?誰稱他是“軍神”?為什么稱他為“軍神”?……)
3、檢查預習情況:
課文中“軍神”指誰?誰稱他是“軍神”?
板書:劉伯承沃克醫生
4、簡介劉伯承(多媒體映示):
劉伯承 四川開縣人。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始人和杰出的領導人之一。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參加領導了南昌起義。經歷了二萬五千里長征。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二九師師長。解放戰爭時期,曾任晉冀魯豫軍區司令員,中原軍區司令員,第二野戰軍司令員,指揮過無數次戰役,立下了赫赫戰功。
新中國成立后,任中共副主席等職。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
二、揭示自讀要求(多媒體映示):
自讀要求
1、讀課文,讀準生字字音,劃出不理解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邊讀邊體會詞語的意思。
3、沃克醫生為什么稱劉伯承為“軍神”?
三、初讀指導。
1、自讀課文,讀準生字字音。
讀后檢查,指導讀準字音:
①一類字(多媒體映示):
德 沃 勢職 藥 擔 損 承 抖 刀 漢
②二類字(多媒體映示):
繃 匪 堅醉 懇 吭 墊 嶄 暈
③多音字(多媒體映示):
我一直在數你的刀數
了不起 查看了傷勢
④朗讀下列詞語,注意加點字的讀音(多媒體映示):
軍神 損壞傷勢 職員 承受 結束 鎮定 嶄新 注視
2、再讀課文,劃出不理解的詞語,聯系上下文體會詞語的意思。
讀后檢查(多媒體映示詞語,朗讀并說說有關詞意):
擔心 承受損壞 外科
鎮定 職員嶄新 傷勢
了不起 男子漢
3、反復朗讀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讀后檢查: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學生參與評點。
4、快速朗讀(或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讀后檢查:
①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這篇課文描寫了年輕軍人劉伯承負傷后到醫院求治,堅決不用麻醉藥,忍受巨痛接受手術的故事。)
②課文四個自然段的意思分別寫在下面。對照課文想一想,在前面的括號內填上序號(多媒體映示“練習一”):
( )手術前劉伯承不愿使用麻醉藥。
( )劉伯承請沃克醫生治眼傷。
( )手術后沃克醫生稱劉伯承是“軍神”。
( )手術中劉伯承一聲不吭。
四、指導書寫生字。
1、多媒體映示下列生字的重點筆畫及書寫筆順:
德 損 勢藥 承 刀
2、學生描紅。
五、作業 :
1、習字冊抄寫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
第 二 課時
教學要求:
1、理解表現“軍神”的重點詞語,能說出沃克醫生稱劉伯承為“軍神”的原因,體會劉伯承的堅強意志。
2、分角色朗讀課文,能根據提示語有感情地讀出語氣、語調,正確表達語意。
教學重點:理解沃克醫生稱劉伯承為“軍神”的原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
一、聽寫生字詞。
二、精讀課文。
(一)第一自然段。
1、多媒體映示:
默讀思考:沃克醫生是怎樣識別出劉伯承是軍人的?
找出沃克醫生的話讀一讀,然后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2、多媒體映示下列句子:
他對醫院的主人——著名的外科醫生沃克先生說:“我的眼睛被土匪打傷了,請您給治治。”
①指名朗讀,聯系上下文,說說劉伯承說這句話時的語氣應該是怎樣的。
板書:鎮定
②多媒體映示:
反義詞:
鎮定( )
媒體映示參考答案:鎮定(驚慌)(慌亂)(慌張)
③指導朗讀劉伯承的話。
3、分角色朗讀第一自然段,根據提示語讀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二)第二自然段。
1、讀讀,想想,畫畫,議議:劉伯承為什么不肯用麻醉藥?
板書:不用麻醉藥
多媒體映示:
“我擔心使用麻醉藥會損壞我的腦神經。”
①指名朗讀。
②聯系劉伯承的經歷想一想:劉伯承拒絕使用麻醉藥是否擔心自己的身體受到傷害?(害怕以后再也不能行軍打仗為國效力了。)
2、聯系沃克醫生的話想一想:不用麻醉藥意味著什么?
多媒體映示:“你的話有理。不過,你能承受得了那難以忍受的疼痛嗎?”
3、哪些詞句反映出劉伯承能忍受這種難以忍受的疼痛?
多媒體映示:
年輕人堅定地說:“能!我一定能!”說罷,他自個兒爬上了手術臺。
(在反映劉伯承堅決的態度、堅定的語言、果敢的行動的詞語下面加注紅點。)
4、指導朗讀第二自然段:范讀,自由練讀,指名朗讀,配樂齊讀。
(三)第三自然段
1、默讀課文,說說這一段寫了什么。
板書:一聲不吭
2、劉伯承的哪些行為最令你感動,分別做上標記。
交流。
多媒體映示重點詞句:一聲不吭緊緊抓住 嶄新的墊單竟被抓破了
指導朗讀描寫劉伯承的話,讀好重點詞語。
3、課文是怎樣描寫沃克醫生的行為的?
多媒體映示重點詞語:微微發抖
你是怎樣理解沃克醫生雙手“微微發抖”的?(通過沃克醫生雙手“微微發抖”,從側面襯托了劉伯承驚人的忍受能力和鋼鐵般的意志。這樣的寫法叫“側面描寫”。)
4、指導朗讀:指名朗讀、評議;齊讀。
(四)第四自然段
1、讀讀,想想,畫畫,議議:劉伯承在手術中除了一聲不吭緊緊抓住墊單外,還做了什么?
板書:數刀數
2、沃克醫生聽了劉伯承的話之后有怎樣的表現?
多媒體映示:“嚇了一跳”
為什么會“嚇了一跳”?
3、劉伯承回答“72刀”之后,沃克醫生又有怎樣的反映?
沃克醫生不禁失聲喊道:“了不起!你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一塊會說話的鋼板!你不是普通的軍人,你是一位了不起的軍神!”
多媒體映示:“失聲喊”
①“失聲喊”是什么意思?(不由自主地叫出聲音來)
②為什么會“失聲喊”?(沃克醫生對劉伯承這種超乎尋常、難以想象的表現驚異到了極點)
③寫沃克“嚇了一跳”、“失聲喊”來表現劉伯承的神奇,這是一種什么寫法?(側面描寫)
④指導朗讀沃克醫生“失聲喊”的話:指名朗讀,范讀,齊讀。
4、多媒體映示:
說完,他關上手術室的門,注視著病人說:“請告訴我,你的名字叫什么?”病人說:“劉伯承。”
①學生自讀質疑。
②多媒體映示:“注視”
什么叫“注視”?
從沃克注視劉伯承的神情中,誰能說說沃克當時是怎么想的?
③為什么問名字時,要關上手術室的門?這和文章前面哪兒是相照應的?(先前劉伯承自稱是郵局的職員,顯然是不想露出真實身份。手術后沃克醫生已經知道劉伯承是一個異乎尋常的軍人,為保密起見,所以關上了門。)
三、總結全文。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說說沃克醫生為什么稱劉伯承是一位“了不起的軍神”。
3、教師小結:
作為軍神,除了應具有普通軍人的鎮定外,還應具有一般軍人所難以具備的神奇杰出之處。劉伯承手術前堅決不用麻醉藥,手術中一聲不吭,數清刀數,手術后談笑自若,無不表現了他鋼鐵般的堅強意志,超乎常人的非凡氣概。所以沃克醫生稱他為“軍神”。
四、練習。
《“軍神”》教案 篇2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的13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能夠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年齡、土匪、拒絕、麻醉劑、施行、勉強、過獎、診所、驚疑、從容鎮定、目光柔和、肅然起敬。
2、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1、出示本課生字,讀一讀,并組詞。
沃 劉 齡 匪 拒 醉 劑 施 哼 暈 勉 堪 承
2、學生互相說說易錯的字:
容易少橫的字:齡 醉
容易多橫的字:哼
注意字的筆順:匪
二、談話導入新課
軍神,好響亮、好威風的稱呼,為什么要稱他為軍神呢?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1、指名讀課文,思考文章按怎樣的順序來敘述事情的?
板書:
手術前(1-10)
手術經過(11—17)
手術之后(18—26)
2、出示自學提示,學生默讀思考:
(1)劃出描寫沃克醫生神態、情緒變化的句子,想想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簡單批注在書上。
(2)有不懂的地方畫下來,學生互相質疑。
3、小組討論交流。
4、在全班交流并質疑。
(1)指名讀劃的相關的句子,簡單說體會。
(2)解詞:
審視—仔細看。
肅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樣子。
附: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了解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表現人物精神面貌的寫作方法。
3、學習劉伯承堅韌不拔的意志,立志做一個性格堅強的人。
教學重點:
1、根據提示讀出語氣、語調。
2、理解劉伯承為“軍神”的重點語句,體會劉伯承堅強的意志。進一步學習快速閱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填空:課文中的“軍神”是指,這是對他的敬稱。
2、指名朗讀課文。
二、抓中心句突破全文。
1、沃克醫生為什么稱劉伯承為“軍神”呢?你知道沃克醫生當時是怎么想的?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小組交流、討論。
2、全班交流。
三、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導學課文。
1、導學“求治”部分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2)沃克醫生開始是怎樣識別劉伯承是軍人的?
(3)劉伯承的“鎮定”是從哪幾個地方反映出來的?
(4)分角色朗讀第一自然段。
2、導學“術前”部分。
(1)讀讀、想想、畫畫、議議。劉伯承為什么不肯用麻藥?
(2)聯系課前收集的關于劉伯承的資料猜想:劉伯承擔心損壞腦神經只是從愛惜自己身體的角度考慮的嗎?說說你的理由。
(3)不用麻藥意味著什么?
(4)劉伯承能忍受這種難以忍受的疼痛嗎?課文是怎樣反映出來的?
(5)有感情地朗讀,根據提示讀出堅定的語氣。
3、導學“術中”部分。
(1)自由讀課文,用不同的符號畫出手術中劉伯承、沃克表現的詞句。想想這些詞句各起什么作用?
(2)課堂交流
(3)聯系自己生病的經歷,說說劉伯承忍受的是怎樣的痛苦。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從中感悟劉伯承的“軍神”形象。
(5)小結。
4、導學“術后”部分。
(1)快速默讀課文,思考:劉伯承在手術中除了一聲不吭緊緊抓住墊單外,還要求什么?沃克醫生聽了有什么反應?沃克醫生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反應?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做完手術……了不起的軍神!”
(3)震驚的沃克先生不敢相信地注視著眼前的這位年輕人,他心中會怎么想?
(4)根據提示語自由朗讀,注意根據提示揣摩語意、把握語氣,突出“軍神”形象。
(5)指導分角色朗讀這一段。
附:板書設計
《“軍神”》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3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能夠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年齡、土匪、拒絕、麻醉劑、施行、勉強、過獎、診所、驚疑、從容鎮定、目光柔和、肅然起敬。
2.理解描寫人物神態、情緒變化的句子,體會劉伯承的堅強意志。
3.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從人物的神態、動作了解偉人的精神世界。
2.在朗讀的基礎上,通過沃克醫生神態、情緒的變化,體會課文的中心思想。
3.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注意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3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能夠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年齡、土匪、拒絕、麻醉劑、施行、勉強、過獎、診所、驚疑、從容鎮定、目光柔和、肅然起敬。
2.交流有關劉伯承的資料。3.初讀課文,弄清文章敘述的順序、主要人物和主要事教學過程:
一、交流資料,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
在我國的十大元帥中,有一個堪稱“軍神”的人,他以鋼鐵般的意志博得了許許多多的人的稱贊,今天,我們要學習的19課《軍神》,就是介紹的這位婦孺皆知的元帥——劉伯承。
2.板書課題
3.師生共同交流課前搜集到的劉伯承元帥的圖片和文字資料。
二、預習課文并交流
1.分小組進行預習
(1)學習生字新詞。
(2)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畫出沃克醫生稱贊軍神的話,為什么稱他為軍神?
(4)認真朗讀課文。
(5)質疑
2.全班交流預習收獲
三、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指名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談談自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3.默讀課文,畫出沃克醫生稱贊軍神的句子。
4.按事情發展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開頭——“試試看吧。”):講劉伯承在手術前拒絕使用麻醉劑
第二段(手術臺上——嶄新的白墊單居然被抓破了):講在手術進行中,劉伯承忍受著巨痛,卻沒有吭一聲。第三段(脫去手術服的沃克醫生——完):講劉伯承的頑強意志,巨大的毅力得到了沃克醫生的稱贊。
5.分段朗讀課文。
四、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描寫人物神態、情緒變化的句子,體會劉伯承的2.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培養良好的閱讀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分段朗讀課文。
二、精讀課文
1.指名朗讀劉伯承與沃克醫生的對話。
(1)劉伯承為什么要化名去診所里看病?
(2)沃克醫生是從哪些地方看出劉伯承是一名軍人的?找出來畫在書上。
2.出示自學提綱,分小組討論。
(1)劉伯承在手術前的心情和神態是什么樣的?
(2)是什么使他拒絕使用麻醉劑?
(3)在手術過程中,人物的動作和神態又是怎樣的呢?
(4)劉伯承清楚地數出了醫生的刀數,從這里可以看出什么?
3.交流學習情況
4.理解沃克醫生的一段話,指導朗讀這一段話。
5.體會沃克醫生敬佩劉伯承元帥的原因。
三、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搜集有關劉伯承的故事。
《“軍神”》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學習課文,了解沃克醫生把劉伯承稱為軍神的原因
通過深入理解課文,體會本文通過沃克醫生和劉伯承的神態、動作、語言的描寫來突出人物品質的寫作方法,并體會側面描寫的作用。
通過朗讀描寫人物動作語言的句子,來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學生通過《軍神》這篇課文了解劉伯承鋼鐵般的意志并對劉伯承產生敬仰之情。
教學重點:通過沃克醫生和劉伯承的神態、動作、語言的描寫來體會劉伯承鋼鐵般的意志品質。
教學難點:體會文中描寫沃克醫生神態、情感變化的詞語在突出人物品質上的作用。
教學過程:
導入: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30課齊讀課題
提問:課文中誰被誰稱為軍神
因為什么事,劉伯承被沃克醫生稱為軍神?
二、回顧課文
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沃克醫生稱贊劉伯承的句子。
課件出示:沃克驚呆了,大聲嚷道:“你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一塊會說話的鋼板!你堪稱軍神!”
讀了這個句子,此刻你最想弄明白的是什么?(為什么驚呆了?為什么說他是一塊會說話的鋼板?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是軍神?)
三、深入學習
帶著這些問題深入到課文的字里行間,邊讀邊用心體會,為什么沃克醫生稱劉伯承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一塊會說話的鋼板?堪稱軍神呢?(板書:男子漢?鋼板?軍神?)請把課文中最能體現這些詞語的句子劃出來,可以在句子旁邊寫上你的感受和體會。
自學提示:默讀課文。邊讀邊用直線畫出能體現劉伯承是男子漢,是一塊會說話的鋼板!堪稱軍神的詞語和句子。
小組交流:把你對課文的精彩感悟與小組同學交流交流。
四、集體交流:
這篇課文是按事情發展順序寫的,我們也按事情的發展順序來交流。
手術前:
1“你是軍人!”沃克醫生一針見血地說:“我當過軍醫。這樣重的傷勢,只有軍人才能如此從容鎮定。”(語言)
1)從沃克醫生的語言你知道了什么?
2)他究竟受了怎樣重的傷勢?補充材料
從資料中哪看出他傷勢的重?你體會到了什么?
面對如此重的傷勢還能如此的從容鎮定。就連當過軍醫的沃克醫生看了都怎么樣了)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還從哪也體會到了這點。
所以他說再讀這句話,你覺得劉伯承怎么樣?
真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
2病人平靜的回答:“沃克醫生,眼睛離腦子太近,我擔心施行麻醉會影響腦神經。而我,今后需要一個清醒的大腦!”
平靜的回答說說自己的理解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這么重的傷勢他拒絕使用麻醉藥,當過軍醫的沃克醫生聽了被他怔住了?
出示:
“你,你能忍受嗎?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壞死的眼球,把爛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讀了這句話有什么感受?
對比句子:
“你,你能忍受嗎?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壞死的眼球,把爛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你能忍受嗎?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壞死的眼球,把爛肉和新生的息肉割掉。”
這是一種難以想象的疼痛,可他卻表現的是那樣從容鎮定,這是個普通的軍人嗎?
從你們剛才說的話中我聽出來了,你們都覺得他拒絕麻醉讓你們覺得他很不一般,那你們知道他拒絕麻醉是為了什么嗎?
練習用“為了什么------------他拒絕使用麻醉”這一句式進行說話訓練。
師:正是由于你們所說的這些原因,所以他拒絕使用麻醉。
做過無數次手術的沃克醫生也從來沒有聽說過這樣的選擇,他——(生答:怔住了)
師:讓我們再來讀一讀手術前沃克與劉伯承的對話,感受他的非凡。
對話訓練:自己練習————師生對讀(我就是沃克,誰來和我對話?)
教師總結:對,試試看吧,劉伯承已經做好了挑戰疼痛的準備。
你們覺得劉伯承怎樣?
你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一塊會說話的鋼板!你堪稱軍神!”
過度:手術中,你從哪看出劉伯承是軍神呢?
出示:“病人一聲不吭,他的雙手緊緊抓住身下的白墊單,手臂上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來越使勁,嶄新的白墊單居然被抓破了。”
從哪些詞語體會到的?
你們想看一看當時手術的場面嗎?
看完錄像,你最想說什么?
當學生回答是在忍受痛苦時,教師引導:他僅僅是在忍受痛苦嗎?他是在挑戰痛苦!
此時,躺在手術臺上的劉伯承像什么?(鋼板)
教師適時總結:他就像是一塊會說話的鋼板!
感情朗讀(病人一聲不吭,他的雙手緊緊抓住身下的白墊單,手臂上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來越使勁,嶄新的白墊單居然被抓破了。)
還從哪感受到了他的這種鋼鐵般的意志沃克醫生
所以就連一項鎮定的沃克醫生在做這次手術時,也怎么樣了?
這次手術歷經了將近三個多小時,劉伯承就向痛苦挑戰了三個多小時,三個小時以后,手術結束了,脫去手術服的沃克醫生一邊擦著汗一邊走了過來。從哪感受到他是個軍神的?
結合實際談體會:你有過手術的經歷嗎?你在做手術的過程中在想些什么?
我們在手術的過程中期盼著手術的成功與結束,而劉伯承在干什么?(生答:數刀數)
對,劉伯承靠這種方法戰勝了疼痛。
72刀哇!讓沃克醫生驚呆了,他大聲嚷道:
五、總結全文
師:正因為劉伯承在手術中的這些表現,使沃克醫生的神情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1、 引讀:當看到劉伯承傷勢如此嚴重的時候;沃克醫生驚疑他的從容鎮定他說:
當聽到劉伯承拒絕麻醉的時候,他怔住了,經有點口吃地說;
當看到劉伯承在手術臺上一聲不吭,一向從容鎮定的沃克醫生;
當聽到劉伯承準確的說出72刀時,沃克醫生驚呆了,大聲嚷道;
課文軍神寫的是劉伯承,為什么要寫沃克醫生的這些神態和情感變化?
師:是呀,劉伯承帶著重傷走進診所,是那么的——從容鎮定;
手術即將進行時,他卻——拒絕麻醉;
割掉爛肉和新生的息肉時,他又——一聲不吭;
居然還——數清刀數。
六、總結:這就是劉伯承,一名普普通通的軍人,血肉之軀,卻能想人所不能想;選常人所不能選;做常人所不能做,它堪稱——(生答;軍神)
七、作業:搜集有關劉伯承的事跡或像劉伯承一樣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故事讀一讀,講給同學或家長聽。
《“軍神”》教案 篇5
一、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20個生字,綠線中的9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理清課文脈絡。
二、教具:幻燈片、生字卡片
三、教學過程:
㈠ 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板書:軍人
2、師述:請同學們說一說,在你的印象中軍人是怎么樣的?(指名回答)
那么軍神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27課《軍神》。
3、板書課題:27軍神
4、提問:通過預習,同學們知道在課文中軍神是指誰嗎?(劉伯承)
那么大家知道劉伯承爺爺嗎?誰能為大家介紹一下劉伯承爺爺?(指名回答)
㈡ 初讀課文
1、出示自讀要求:(1)借助生字表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2)給自然段加上序號
2、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
3、生字詞教學
⑴出示詞語
* 德國沃克損壞發抖傷勢職員擔心承受男子漢刀數 ·· ···· ·· ··
· * 繃帶土匪果斷懇切墊單嶄新暈一聲不吭
⑵指名分行朗讀,教師相機指點學生從平、翹舌音,前、后鼻音讀準字音
⑶齊讀生字詞
⑷出示多音字
當過軍醫 烏鴉上了狐貍的當 ··
我一直在數你的刀數 ··
了不起 查看了傷勢 ··
⑸指名分行朗讀,教師相機指點“當”“數”“了”三個多音字的讀法
(當[dāng]過軍醫 上當[dàng] 數[shǔ]你的刀數[shù]了[liǎo]不起
查看了[le]傷勢)
⑹齊讀
⑺了解詞義的把握情況
① 學生輕聲自由讀課文,想一想這些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
② 請同學說一說自己理解了哪些詞語的意思。
③ 重點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承受:接受,承擔
課文中是誰承受了難以忍受的疼痛?(劉伯承 )
懇切:誠懇,真誠
傷勢:人體或其他物體受到損壞表現出來的狀態
課文中是誰受了傷?(劉伯承) 傷勢嚴重嗎?(很重)
果斷:(態度、主張、行動等)堅定不移;不猶豫
職員:任職人員
嶄新:嶄,突出的意思;嶄新,非常新
了不起:不平凡,非常突出
課文中指誰了不起?(劉伯承)
④ 師述:同學們可能對有些詞語的意思還不理解,那么我們在下節課中在繼續學習。
⑤ 齊讀生字詞
㈢ 再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
⒈ 師述:我們能把字音讀準確了,還理解了部分詞語的意思。現在請同學們再
次輕聲地朗讀課文,這次相信大家能把課文讀得更好,更流利。
⒉ 學生輕聲自由讀課文
⒊ 師述:請同學們把你自己認為讀得最好最流利的一段讀給你的同桌聽。
⒋ 同桌間互讀
⒌ 分自然段指名朗讀,師生共同評議
⒍ 理清課文脈絡
⑴ 請同學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每一自然段分別講了什么內容。
⑵ 出示思考題:
手術前劉伯承不愿意使用。
劉伯承請沃克醫生治眼傷。
手術后沃克醫生稱劉伯承是軍神。
手術中劉伯承一聲不吭。
⑶ 師述:課文四個自然段的意思分別寫在了幻燈片上,請同學們對照課文想一
想,在前面的括號里填上序號。誰想到前面來填寫?(指名填寫)
⒎ 齊讀課文(機動)
㈣ 寫字指導
⒈ 出示本課生字:德沃勢職藥擔損承抖刀漢
⒉ 請同學們說一說哪些字在書寫過程中輕易寫錯,提醒同學們在書寫時要注重
重點指導:“德”右邊上的“—”不能丟
“勢”上下結構“丸”的“、”不能丟
“承”注重筆順
⒊ 學生完成課后描紅
㈤ 布置作業
⒈ 完成習字冊
⒉ 抄寫詞語
以前的資源:軍神 】《軍神》教學實錄 軍神 蘇教版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錄像
《“軍神”》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一、知識能力:
學會本課的13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
二、過程方法:
理解描寫人物神態、情緒變化的句子,體會劉伯承的堅強意志。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檢查預習。
1、出示本課生字,讀一讀,并組詞。
沃 劉 齡 匪 拒 醉 劑 施 哼 暈 勉 堪 承
2、學生互相說說易錯的字:
容易少橫的字:齡 醉
容易多橫的字:哼
注意字的筆順:匪
二、談話導入新課。
軍神,好響亮、好威風的稱呼,為什么要稱他為軍神呢?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1、指名讀課文,思考文章按怎樣的順序來敘述事情的?
板書:
手術前(1-10)
手術經過(11-17)
手術之后(18-26)
2、出示自學提示,學生默讀思考:
(1)劃出描寫沃克醫生神態、情緒變化的句子,想想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簡單批注在書上。
(2)有不懂的地方畫下來,學生互相質疑。
3、小組討論交流。
4、在全班交流并質疑。
(1)指名讀劃的相關的句子,簡單說體會。
(2)解詞:
審視:仔細看。
肅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樣子。
板書設計:
17 軍神
沃克醫生稱劉伯承--軍神
手術前(1-10)
手術經過(11-17)
手術之后(18-26)
第二課時
一、聽寫詞語。
聽寫“年齡、土匪、拒絕、麻醉劑、施行、勉強、過獎、診所、驚疑、從容鎮定、目光柔和、肅然起敬”[next]二、復習導入。
1、填空:課文中的“軍神”是指( ),這是( )對他的敬稱。
2、指名朗讀課文。
三、抓中心句突破全文。
1、沃克醫生為什么稱劉伯承為“軍神”呢?你知道沃克醫生當時是怎么想的?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小組交流、討論。
2、全班交流。
四、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導學課文。
1、導學“求治”部分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2)沃克醫生開始是怎樣識別劉伯承是軍人的?
(3)劉伯承的“鎮定”是從哪幾個地方反映出來的?
(4)分角色朗讀第一自然段。
2、導學“術前”部分。
(1)讀讀、想想、畫畫、議議。劉伯承為什么不肯用麻藥?
(2)聯系課前收集的關于劉伯承的資料猜想:劉伯承擔心損壞腦神經只是從愛惜自己身體的角度考慮的嗎?說說你的理由。
(3)不用麻藥意味著什么?
(4)劉伯承能忍受這種難以忍受的疼痛嗎?課文是怎樣反映出來的?
(5)有感情地朗讀,根據提示讀出堅定的語氣。
3、導學“術中”部分。
(1)自由讀課文,用不同的符號畫出手術中劉伯承、沃克表現的詞句。想想這些詞句各起什么作用?
(2)課堂交流
(3)聯系自己生病的經歷,說說劉伯承忍受的是怎樣的痛苦。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從中感悟劉伯承的“軍神”形象。
(5)小結。
4、導學“術后”部分。
(1)快速默讀課文,思考:劉伯承在手術中除了一聲不吭緊緊抓住墊單外,還要求什么?沃克醫生聽了有什么反應?沃克醫生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反應?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做完手術……了不起的軍神!”
(3)震驚的沃克先生不敢相信地注視著眼前的這位年輕人,他心中會怎么想?
(4)根據提示語自由朗讀,注意根據提示揣摩語意、把握語氣,突出“軍神”形象。
(5)指導分角色朗讀這一段。
板書設計
軍神
沃克醫生稱--劉伯承 -- 軍神(驚人的毅力)
求治-術前-術中-術后
鎮定、平靜-一聲不吭
《“軍神”》教案 篇7
一、教學思路
《軍神》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第七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軍神》這篇文章記敘了劉伯承在重慶治療受傷的眼睛時拒絕使用麻醉劑的事,表現了劉伯承鋼鐵般的堅強意志,表達了作者對劉伯承的敬佩和贊揚的感情。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并通過人物對話、神態的描寫,以沃克醫生的神態和情緒的變化襯托劉伯承的堅強意志品質。
在教學中,我想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創新”的學習過程,讓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教師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自主精神,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調動學生樂于探究的積極性,鼓起學生創新的勇氣。在課程資源的熏陶下,體會劉伯承鋼鐵般的堅強意志;有意識地激發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二、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情感。
3、學習劉伯承堅韌不拔的意志,立志做一個性格堅強的人。
三、教學重點:
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情感。
四、教學難點:
學習劉伯承堅韌不拔的意志,立志做一個性格堅強的人。
五、主要教法:朗讀、講解
六、主要學法:自主、合作法
七、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聽寫詞語:職員 損傷 劉伯承 郵局 一聲不吭
(二)自學質疑,交流展示
1、填空:課文中的“軍神”是指,這是對他的敬稱。
2、文中還有一個主人公是------------。在我們這學期所學的課文中,也有一個醫生,大家記得嗎?他叫什么,做了什么事情。(學生回答:雷耐克 發明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
3、今天,這堂課,讓我們再一次走進課文,看一看,這一次,醫生和我們的主人公劉伯承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呢?
(三)互動探究,精講點撥
1、“軍神”是誰對誰的稱呼?
把沃克醫生的這句話找出來,讀一讀。
出示小黑板:沃克醫生不禁失聲喊道:“了不起!你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一塊會說話的鋼板!你是一位軍神!”
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一種什么樣的感情?
帶著體會到的這種感情,再次讀讀這個句子。
2、從這句話中,那你想知道寫什么呢?
沃克醫生為什么稱劉伯承為“軍神”呢?你知道沃克醫生當時是怎么想的?
3、其實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在文中,只要你認真的讀課文。
4、這篇課文是按事情發展記敘的,我們也按事情發展順序來學。現在請同學們讀一讀第一部分——“求治”。
5、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導學課文。
1探究“求治”部分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2)沃克醫生開始是怎樣識別劉伯承是軍人的?(板書:鎮定)
(3)劉伯承的“鎮定”是從哪幾個地方反映出來的?
(4)就診時哪個句子還能說明劉伯承受傷非常嚴重。
(5)分角色朗讀第一自然段。
2探究“術前”部分。
同桌討論:(板書:不要麻醉)
(1)讀讀、想想、畫畫、議議。劉伯承為什么不肯用麻藥?
(2)不用麻藥意味著什么?
(3)想一想,說一說:劉伯承擔心損壞腦神經只是從愛惜自己身體的角度考慮的嗎?說說你的理由。
(4)他一生參加過許多戰役,而且多次取得了勝利,所以劉伯承被稱為常勝將軍。
而這一切這一切都是因為什么呢?
——因為劉伯承有一個清醒的大腦。
可此時此刻他卻要承受常人難以承受的痛苦。
(5)當聽到這樣的要求以后,我們一開始冷冷的沃克醫生說了句什么話?他會是什么樣的語氣呢?(震驚,口吃)請同學讀一讀。
(6)而劉伯承說了句什么?誰來當當劉伯承,說一說這簡單的一個字。這一個字你可以讀出劉伯承什么樣的情感?
(7)女生讀沃克,男生劉伯承,師旁白。
3導學“術中”部分。
小組討論:在術中的哪些表現最能體現“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一塊會說話的鋼板!你是一位軍神!”?
(1)自由讀課文,用不同的符號畫出手術中劉伯承、沃克表現的詞句。
(2)課堂交流:
①你看見了什么?——看見劉伯承把嶄新的單抓破了;他的手流汗了;沃克醫生出汗了;
②你聽見了什么?——剪刀的聲音;聽見了劉伯承抓破床單的聲音。
③你的心情怎樣?——非常緊張;非常擔心;我覺得難以置信。
④沃克醫生心情怎樣?——非常緊張;他非常害怕,怕把劉伯承弄痛了。
⑤課文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沃克醫生此時非常緊張。——雙手微微顫抖。
⑥沃克醫生沒做過手術嗎?那為什么還緊張呢?——做過,因為沃克醫生從來沒做過沒使用麻醉劑的手術。
⑦劉伯承在做什么?生:在忍受痛苦。
用文中的一個詞語形容劉伯承。(一聲不吭)
(3)聯系自己生病的經歷,說說劉伯承忍受的是怎樣的痛苦。
(4)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做眼球手術比我們摔破口子要疼幾百倍幾千倍,而劉伯承在不使用麻醉的情況下卻一聲不吭。
(5)劉伯承以他超凡的毅志深深地感動著每一個人,讓我們再讀這兩個自然段,再一次體會。
4導學“術后”部分。
快速默讀課文,
(1)劉伯承另沃克醫生吃驚的地方還不止這些。除了在手術中一聲不吭緊緊抓住墊單外,他還說了什么?(板書:數刀術)
(2)沃克醫生聽了有什么反應?齊讀沃克醫生的話。指導有感情地朗讀:“……了不起的軍神!”再大聲朗讀一遍。
(3)由一開始的“冷冷”,到現在的沃克醫生怎么樣了?有什么動作?——俯下。
(四)遷移應用
1、震驚的沃克先生不敢相信地注視著眼前的這位年輕人,如果此時的你就是我可醫生,你心里會想些什么呢?小組討論。
2、劉伯承除了“軍神”還有“教書先生”,“武神”等綽號,每一個綽號都有一個有趣的故事,請同學們課下找課外書閱讀。
(五)遷移應用
1、震驚的沃克先生不敢相信地注視著眼前的這位年輕人,如果此時的你就是沃克醫生,你心里會想些什么呢?小組討論。
2、劉伯承除了“軍神”還有“教書先生”,“武神”等綽號,每一個綽號都有一個有趣的故事,請同學們課下找課外書閱讀。
(六)矯正反饋:
完成鞏固案習題。
鞏固案:
年輕人臉色蒼白,他勉強一笑:“我一直在數你的刀數。”沃克醫生嚇了一跳:“一共多少刀?” “七十二刀。”
沃克不禁失聲喊道:“了不起!你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一塊會說話的鋼板!你是一位軍神!”
⑴從 、 、 可以看出沃克醫生對劉伯承十分敬佩。
⑵為什么沃克醫生稱劉伯承為“軍神”?
。
八、板書設計
20 軍神
求治 鎮定
術前 不用麻醉
術中 一聲不吭
術后 數刀術
九、教學反思:
1、整堂課上,學生的讀書時間還是比較充分的。并且通過第一堂課的疏通,孩子們已經能夠流利地朗讀課文,再加以通讀、默讀、朗讀,多形式、多遍數的反復閱讀,體會出其中的感情。
2、閱讀理解感悟,在讀的過程中,帶著問題去探究,加強對語言的感悟理解,促進學生對人物形象的認識逐步走向深化,從中受到感染。
3、在課堂的最后,設置幾個問題,讓孩子們再次回顧整篇課文,用簡單的幾句話,整理概括,并且最終明確將劉伯承稱為“軍神”的原因。
《“軍神”》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結合課文中描寫劉伯承神態、語言、動作的詞句感受他鋼鐵般堅強的意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劉伯承在不用麻醉劑的情況下接收眼科手術的故事,能按手術前——手術時——手術后的順序復述課文。
教學設計:根據教學目標我制定了以下四個教學板塊:
一、從課題入手,對關鍵句質疑
1、出示課題,自由讀讀,說說你發現今天的課題和平時有什么不同?
2、課題上多了雙引號,這說明“軍神”這個詞語摘自某人說的一段話。讀文找到沃克醫生稱贊劉伯承的語句。
3、對這句話進行質疑
說明:閱讀教學必須關注學生的學習起點。學生在預習基礎上,已能大致說出故事內容。抓住關鍵句引導質疑,引起學生進一步思考,“劉伯承為什么是塊會說話的鋼板?為什么被稱為軍神?”
二、整體讀文,理清脈絡
默讀課文,找到寫手術前、手術中、手術后的這三部分內容,并做上記號。
說明:了解文章的敘述順序,有助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同時,也是為按“手術前——手術時——手術后”的順序復述課文做好鋪墊。
三、深入學習,體會劉伯承堅強的具體表現
1、讀讀手術前、手術中、手術后這三部分內容,找找在手術的不同階段,劉伯承各是怎么表現出他不同尋常的堅強的。
1)手術前:第三節中劉伯承平靜地說:“先生,眼睛離大腦太近,我擔心施行麻醉會影響神經。而我,今后需要一個清醒的大腦!”這句話是個重點。首先請學生查查字典,說說什么是“麻醉劑”?它有什么作用?其次補充資料:眼部是人神經分布最密集的地方,因而特別敏感。可以和學生的生活體驗相結合,說說當你眼里進沙子的時候會有怎樣的感覺?再與文中的劉伯承堅持不用麻藥,任憑醫生一刀一刀割去爛肉的行為產生強烈的對比,最后引導學生結合劉伯承的資料思考他為什么堅決不肯用麻藥?僅僅是為自己考慮嗎?通過這三個層次的推進,使學生體會到劉伯承的堅強,從而對他產生敬佩的心情。
2)手術時:第7節主要抓住劉伯承的表現:“緊緊攥住、青筋暴起、嶄新的墊單被抓破”
這些動詞說明疼痛的程度很深,可以說是難以忍受,而他仍一聲不吭。
3)手術后:“七十二刀”
“七十二”這個數字具體地說明了割的刀數之多,時間之長。學生可以再次聯系第7節中劉伯承手術中的具體表現,再次體會無麻藥手術的漫長、痛苦。
2、引讀這些句子
3、指導讀好沃克夸獎劉伯承的句子
說明:這里的學習主要是抓住描寫劉伯承怎么說、怎么做的語句展開的,這些句子并不是單獨孤立的,而是互有聯系的,教學時要把這些句子作為一個整體,通過學生對這些語句的品、讀,教師的引,使學生能聯系前后內容,抓住句中的關鍵詞語,通過朗讀體悟劉伯承鋼鐵般堅強的意志。
課堂教學中的資料補充必須適當、適切,應避免脫離文本,盲目補充的現象。在理解“不用麻醉藥意味著什么?劉伯承為什么堅持不肯用麻醉”時,我根據學生對麻醉藥的了解很少,對劉伯承也比較陌生的情況,補充了相關的資料,幫助學生了解麻醉藥的作用、當時的戰爭背景和劉伯承所處的位置,拉近了學生和課文內容之間的距離,從而幫助他們更好地體悟人物的品質。
四、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按照手術前——手術時——手術后的順序講講故事
1、師生配合分角色讀讀課文,再次理清故事內容
2、按照順序復述課文
說明:在對重點句子的品讀之后,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較為深刻的了解,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按順序進行復述。
教材分析:
課文主要講述了劉伯承到一家外國診所做眼部手術,拒絕使用麻醉劑,為他做手術的外國醫生沃克稱他為“軍神”的故事,贊揚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嚴酷的革命斗爭中表現出來的鋼鐵般的意志。本文以“手術前——手術時——手術后”為序組織材料,以人物對話為主線,推動故事向前發展,并通過對人物語言和沃克醫生神態、情緒變化的描寫來表現劉伯承鋼鐵般的意志。
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劉伯承的鋼鐵意志,既是本文學習的重點,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
學情簡析:
通過預習,學生對故事內容已有了大致的了解。但是這個故事發生在1916年,劉伯承率軍討伐袁世凱時,他為救一位戰友不幸重彈,子彈從他的頭顱飛進去,右眼眶射出來,為了能繼續帶兵打仗,取得革命的勝利,他在手術時拒絕使用麻藥,忍受了常人無法想像的痛苦。由于學生缺乏對這方面內容的了解,所以也就難以理解作品中人物的品質。這是本課學習的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