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 義務教育課課程標準教材三年級語文下冊《月球之謎》第一課時課堂教學實錄(精選15篇)

義務教育課課程標準教材三年級語文下冊《月球之謎》第一課時課堂教學實錄

發(fā)布時間:2023-07-28

義務教育課課程標準教材三年級語文下冊《月球之謎》第一課時課堂教學實錄(精選15篇)

義務教育課課程標準教材三年級語文下冊《月球之謎》第一課時課堂教學實錄 篇1

  一、談話導入,質疑激趣

  師: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有關太陽的知識,了解了太陽的特點以及它和人類的密切關系。這節(jié)課我們再來了解另一個和地球關系密切的星球——月球。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師:課文題目《月球之謎》是什么意思?

  生:《月球之謎》的意思是“月球的謎”。

  師:讀了課文題目,你有什么疑問?

  生:月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生:月球上有花草樹木嗎?

  生:月球有那些沒有解開的謎?

  生:月球是從哪兒來的?

  ……

  師:你們的疑問可真不少啊!(板書:?)

  二、初讀課文,感知“神秘”

  師:確實,月球是一個神秘的星球。我們從小就聽著“嫦娥奔月”的故事長大,對月宮里那只會搗藥的玉兔和那棵美麗的桂樹充滿了美好的想象。現(xiàn)在,請大家認真讀讀課文,看看課文介紹的月球和我們的想象是否一樣。

  生自由讀課文。

  師:課外,同學們已經(jīng)按老師的要求預習了課文,F(xiàn)在,我們來檢查一下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ㄐ『诎宄鍪旧衷~)

  師:請大家認真讀這些生字詞,看看在讀音上有那些地方是你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ㄉx生字詞)

  生:我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遐想”的“遐”字,它的聲母是“x”不是“j”。

  生:我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一項”的“項”字,它是后鼻音。

  生:我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水藻”的“藻”字,它是平舌音。

  ……

  師:說得真好。請大家根據(jù)同學的提醒,同桌互讀生字詞。

  師:哪位同學愿意來讀一讀這些生字詞?

 。ㄖ该x、齊讀、小組讀、去掉拼音讀)

  師:請大家把這些生字朋友放進課文里讀一遍,看看自己還認不認得它。記住遇到生字多讀幾遍,做到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師:現(xiàn)在,老師請七位同學分自然段讀課文,要求其他同學認真聽,看看這些同學是否把字詞讀準確。

 。ㄉx課文)

  師:剛才幾位同學的朗讀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生:我認為雙雙同學讀得好,因為她讀得很有感情,讀音也很準確。

  生:我認為先貞同學讀得好,因為他的聲音很響亮,讀得也很流利。

  生:我認為天洪同學讀得還不夠熟練,因為他老是添字漏字。

  師:同學們聽得可真仔細,評得也很到位。

  師:現(xiàn)在請大家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介紹了哪些知識?

  (生讀文思考,師巡視)

  師:誰愿意把你的理解告訴大家?

  生:我認為課文講的是月球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生:我認為課文講的是月球有哪些沒有解開的謎。

  生:我認為課文講的是月球引起了人們美好的遐想、月球的樣子和月球沒有解開的謎。

  三、精讀課文,感悟“神秘”

  師:請大家快速默讀課文,想想自己讀懂了什么,然后在學習小組里交流交流。

  (生讀文思考、交流,師巡視,個別輔導并參與小組交流)

  師:誰愿意把你的讀書收獲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生:讀了課文,我知道了皓月當空的美景引起了人們許多美好的遐想。

  (師板書:產(chǎn)生遐想)

  師:是啊,“夜幕降臨,一輪明月懸掛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潔的月光曾引起人們多少美好的遐想。(師出示句子)“遐想”是什么意思?

  生:“遐想”的意思是“想象”。

  師:那么,請大家讀讀這句話,展開想象說一說:人們會產(chǎn)生哪些遐想?

 。ㄉ烙懻、交流)

  師:誰來說說?

  生:我認為人們可能會想,月球是從哪兒來的?上面有哪些東西?它跟地球一樣嗎?

  生:我認為人們可能會想,月光為什么會那么皎潔呢?

  生:我認為人們可能會想,在月球里生活會是一種怎樣的情形?

  生:我認為人們可能會想,要是有天我能登上月球,那該是多么幸福!

  ……

  師:你們的想象力可真豐富!是呀,美麗的月亮給人們帶來了美妙的遐想。你能邊想象邊美美地讀讀這一句話?

  (生練習讀這句話)

  師:誰來試一試?

  生:讀這句話。

  師:大家說她讀得好不好?

  生:好。

  師:讀這話應該注意些什么?

  生:這句話寫的是夜幕降臨時,皓月當空的美麗景色,我認為讀的時候語氣應輕一些、柔一點。(生讀句子)

  生:我認為這句話中的“高高的夜空”“皎潔”應該重讀,突出天空的美;“美好”“遐想”應重讀、延長,這樣才能讓人產(chǎn)生遐想。

  師:你能來讀讀這句話嗎?

  生:讀這句話。

  師:請大家模仿他的語氣,邊展開想象邊美美地讀一讀這句話。

  生:練習讀句子。

  師:現(xiàn)在,誰再來試一試?

  生:讀句子。

  師:讓我們一起把這個句子美美地讀一讀。

  生:齊讀句子。

  師:讀了課文,你還有哪些感悟?

  生:讀了課文,我知道了月球上的塵土是否有殺菌本領是一個謎。

  生:讀了課文,我知道了不同的植物在月球塵土中的生長情況不同。

  生:讀了課文,我知道了月球的火山活動是否比地球早也是一個謎。

  生:讀了課文,我知道了月球的年齡是否比地球大,這是一個謎。

  生:讀了課文,我知道了“古往今來,人們?yōu)榱颂剿髟虑驃W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師(板書:探索奧秘):人們?yōu)樘剿髟虑驃W秘,付出了哪些努力?請找出課文中的句子,用自己的話簡單說一說。

  生:讀課文,找句子,同桌互相說一說。

  師:誰來?

  生:宇航員登上月球實地考察。

  生:人們從月球中帶回塵土做各種實驗。

  師板書:實驗

  生:人們?yōu)榱颂剿髟虑虻膴W秘,采回月球上的巖石進行研究。

  師板書:研究

  生:人們做了一連串的實驗,可實驗結果令人費解。不過,人們還將繼續(xù)探索下去。

  師:是啊,月球可真神秘呀!我們相信,隨著人類的不斷探索,月球的未解之謎一定能解開的!只要大家努力學習,說不定將來你就能解開月球的謎呢!

  師:你還讀懂些什么?

  生:讀了課文,我知道了月球是一片荒漠。

  生:讀了課文,我知道了月球的景色十分奇異:那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卻灑滿燦爛的陽光。月球上滿是塵土、巖石和環(huán)形山,沒有水,沒有任何生命。月球的景色和我們的想象完全不一樣。

  師:月球的景色這么奇異,完全出乎我們的意料。那么,我們應該怎樣來朗讀這段話呢?

  生:應該以驚訝的語氣來讀。

  生:句中“黑沉沉”“卻”“燦爛”應該重讀,這樣能突出對比,更能說明月亮本身不會發(fā)光,只會反射太陽光的特點。(生讀句子)

  生:我認為句中兩個“沒有”和“任何”應該重讀,更能讓人了解到“月球是一片荒漠!保ㄉx句子)

  師:很好!現(xiàn)在,就讓我們以驚訝的語氣,按大家的提示一起把課文第二自然段讀一讀。

  生有感情地齊讀第二自然段。

  四、課堂小結,升華情感

  師:看來,大家讀得很認真,讀懂的內(nèi)容可真不少!讓我們給點聲獎勵一下自己!

  生鼓掌。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美麗的月亮使人們產(chǎn)生了美好的遐想,吸引著古往今來的人們不斷去探索、發(fā)現(xiàn)它的奧秘(板書:→),使我們對月球這個神秘的星球有了更多的了解。下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學習課文,進一步體會月球的神秘,感受它獨特的魅力!

  五、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師: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回顧生字詞。來,一起把詞語讀一遍。

  生齊讀詞語。

  師:請大家認真觀察田字格中要求我們掌握的生字,想想要怎么記住它,有哪些字是你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生觀察生字,識記生字。

  師:誰來說一說?

  生:我要提醒大家注意“懸掛”的“懸”字,它的上面是一個“縣”,下面是一個“心”。

  師(范寫“懸”字):老師要提醒大家注意,“縣”字只有兩橫,不要寫成三橫。在自己本子里寫一遍。

  生寫字。

  師:還有哪個字?

  生:我要提醒大家注意“撒在”的“撒”字,寫成“撤退”的“撤”字。

  師:觀察得真仔細。ǚ秾。)

  生寫字。

  生:我要提醒大家注意“水藻”的“藻”,它是上下結構,上面一個草字頭,下面一個“洗澡”的“澡”字,不要寫成左右結構。

  師范寫。

  生寫字。

  生:“降臨”的“臨”是左右結構。

  師(范寫):現(xiàn)在,請大家把你認為比較難的字寫兩遍。

  生練習寫生字。

  六、布置作業(yè),課外延伸

  1、抄寫生字詞三遍。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自己喜歡的詞句。

  3、閱讀有關月球的書籍、文章,提出自己的疑問。

  附1:板書設計

  22 月球之謎

  產(chǎn)生遐想  →  探索奧秘

 。▽嶒、研究)

  附2:預習要求

  1、收集有關月球的資料,并寫下自己的感受。

  2、認真讀課文,畫出生字詞,多讀幾遍。不理解的字詞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

  3、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

  4、默讀課文,寫寫自己的閱讀體會,并思考:

 。1)課文寫了什么?

 。2)自己讀懂了哪些內(nèi)容?

  5、提出不懂的問題。

義務教育課課程標準教材三年級語文下冊《月球之謎》第一課時課堂教學實錄 篇2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月球表面的基本情況,以及與月球相關的未解之謎;

  2、培養(yǎng)學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

  【課前準備】

  1、課文插圖,月球表面照片及能表現(xiàn)出月色皎潔、清幽的圖片;

  2、樂曲《春江花月夜》;

  3、學生收集古詩詞中描寫月亮的名句及有關月球奧秘的圖文資料。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AI出示圖片)

  師:夜幕降臨,一輪明月懸掛在高高的夜空?吹竭@幅場景,你想說些什么?你想到了哪些有關古詩、故事、或者想提一些什么問題呢?

  (學生發(fā)言)

  CAI 出示:那皎潔的月光曾引起人們多么美好的遐想。

  師:同學們,你們也被這皎潔的月光勾起了無限的遐想了嗎?(是的)那么我們來美美的讀一讀這句話,好嗎?

 。▽W生朗讀 CAI 出示的這句話。)

  師:古往今來,人們仰望天上的一輪明月,總會激起無窮的疑問!直到1969年7月20日,美國的兩名宇航員首次登上月球,(相機點擊宇航員首次登月的圖片)發(fā)現(xiàn)了更多的月球之謎。

  師:今天就讓我們和作者一起來探索——月球之謎。(板書課題)

  二、CAI 出示自讀要求

  師:請同學們根據(jù)屏幕出示的自讀要求,自由的讀一讀課文。

  屏幕上出示了哪些自讀要求?請一個同學來大聲地讀出來。(指生讀)

  1、劃出課文中列舉的月球上有哪些難解之謎。

  2、就你最感興趣的一個不解之謎,結合課余搜集的資料,在空白處寫一寫自己的猜想。

義務教育課課程標準教材三年級語文下冊《月球之謎》第一課時課堂教學實錄 篇3

  教材說明:

  《月球之謎》是新課程標準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的一篇科普性的文章。文章短小精悍,蘊含了豐富的科學知識,可讀性強,趣味性強。學生通過對這么主題活動的探究,進一步了解有關月球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以及積極探索的精神。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網(wǎng)絡自主學習,認識月球,了解月球,討論月球未解之謎。

  2、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分組卡片、主題網(wǎng)站、月光奏鳴曲、春江花月夜

  學生準備:概念圖作品、站、幻想畫、神話傳說

  教學時間

  50分鐘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月亮自古以來,就于人們結下了不解之緣,它尤其受詩人們的鐘愛。那皎潔的月光,富有變化的月形,激起了詩人們多少懷念與感慨,同學們知道哪些關于月亮的詩歌?(師生背誦有關月亮的詩詞)

  月亮在詩人們的描繪下是如此的美好,課前大家針對自己不同的特長和興趣分小組展開的對月球的探索,現(xiàn)在就來看看我們的成果。(分別展示概念圖、站、幻想畫和神話傳說)我真為大家的聰明智慧所嘆服!

  二、學習課文,解疑問答

  1、自讀課文

  現(xiàn)在就讓我們登上月球,去看看那是個怎樣的世界!打開課本大聲朗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讀,邊讀邊思考,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疑惑?

  3、小組活動:寫出人類探索月球未解之謎。教師準備紅、黃、綠、藍、紫、橙六色卡片四套,分別寫有1、2、3、4、5、6。由學生隨機抽取,按照數(shù)字相同的規(guī)律做在一組,每組發(fā)給1張白紙,然后按照順時針依次傳給其他同學,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提出盡量多的問題,最后一名同學匯報,比賽哪個小組獲勝。

  4、總結表達,讀懂了什么,講述疑惑,

  三、網(wǎng)絡探究,自主學習

  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人類不會永遠生活在搖籃里。人類選擇走出地球,那么第一站就自然而然的選擇了離我們最近的“未知”土地——月球。可能許多年后回首人類登月的歷史,我們會覺得我們現(xiàn)在所取得的成績很微薄,但是對人類進步卻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正如一位踏上月球的人所講:“雖然這只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讓我們一起登入主題網(wǎng)站,看看月球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世界?請?zhí)貏e關注人們探索月球之謎的歷程。

  四、高智慧學習,小組討論

  結合實例,從古至今,人類一直孜孜不倦的探索著宇宙星空的'奧秘,不僅僅是月球,還有火星,銀河系等等,為什么會出現(xiàn)哥倫比亞事件?為什么今年美國對于火星的探索遇到困難的新聞牽動了全世界的關注?我們知道就是因為這樣一種探索的精神使得今天的科學技術不斷發(fā)展和進步,那么科學進步的含義僅此而已嗎?提出不完整的等式,科學進步=犧牲+探索+…+…+…+…啟發(fā)學生思考,小組討論填寫不等式。說出相應的理由

  小組活動:按照形狀相同的規(guī)律劃分小組,小組討論填寫等式,然后按照顏色分組到別的小組討論,了解別人的想法,最后回到自己的小組,修改本組的觀點,紅色留下負責解釋本組的想法,全班匯報交流。

  五、課堂小結

  假如30年后你登上了月球,你準備去做什么?

  六、教后反思

  每次上過類似今天這種情況的網(wǎng)絡課,總是引發(fā)很多的思考和爭議,許多人關心的總是他與語文課的關系,把脫離語文教學目標和聽說讀寫能力作為強有力的駁斥論據(jù),以前我也曾懵懂的認為我是不是脫離了目標,在走俏啊?在確定了這堂課的教學目標之后,我堅定了自己的信念,要體現(xiàn)課程與技術的整合,體現(xiàn)新課程的理念,體現(xiàn)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的變革,體現(xiàn)多元智能學習,最終實現(xiàn)融合性學習,以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信息素養(yǎng)的形成為最有力的說明!

義務教育課課程標準教材三年級語文下冊《月球之謎》第一課時課堂教學實錄 篇4

  學習目標:

  1、朗讀課文,通過利用網(wǎng)上資源和同學之間的討論認識月球及其未解之謎。

  2、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

  學習重點:

  了解月球是個什么樣的世界,文中寫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謎。

  學習難點:

  利用資源交流,討論和想象等手段,引導學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時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提出問題。

  學習準備:

  1、充分利用網(wǎng)絡條件,查找有關月球的資料。

  2、收集古詩詞中描寫月亮的名句。

  學習過程:

  一、出示月色圖,以情境導入新課

  浩瀚夜空,一輪明月高掛天空,那朦朧的月光,仿佛給大地穿上了一件銀白色的晚禮服。

  同學們,這樣的情景你們一定沒少見。古往今來,那皎潔的月光引起人們多少美好的遐想!

  二、自讀課文,讀通每一句話,讀準每一個字。

  三、默讀課文

  1、月球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

  2、課文寫了月球哪些沒有解開的謎?

  四、組內(nèi)交流共同感興趣的月球之謎。

  五、全班交流

  1、在閱讀中,你發(fā)現(xiàn)了課文中哪些直接描述的月球之謎。

  2、你能依據(jù)課文內(nèi)容提出自己的疑問。

  六、在朗讀和網(wǎng)上資源的交流中共同探究

  1、美國登月知識和中國“探月”計劃

  2、相關月球知識

  3、人類未來的月球計劃

  七、師生共同交流描寫月亮的古詩句

  1、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2、月來滿地水,云起一天山。

  3、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4、夏深明月夜,江靜碧云天。

  以信息技術推進課文內(nèi)容的發(fā)展

  ——《月球之謎》教學反思

  《月球之謎》是一篇非常有趣的介紹月球知識的文章,從皓月當空的美好景象落筆,說到人類第一次登月后看到的月面,接著列舉了一些與月球有關的不解之謎,最后以“對神秘的月球,人類還將繼續(xù)探索下去”結束。了解月球是個什么樣的世界,了解課文中所寫的月球之謎,是本文的重點。

  這是一篇科普文,如何有效的利用信息技術,推進課文內(nèi)容的發(fā)展,而不失為一堂語文課?這是我設計教學時的主旨思想。通過一堂課下來,我覺得有以下幾點值得借鑒:

  一、充分體現(xiàn)了信息技術與語文文本的巧妙整合。

  這一堂課最精彩的地方應該是把信息技術帶進課堂,有利的推進了課文內(nèi)容的發(fā)展。孩子們在課前的預習中,充分施展了信息技能,根據(jù)課文需要制作了非常有實效性的幻燈片,內(nèi)容豐富,頁面漂亮,如月亮詩句的收集,登月圖片和資料的收集,月球其他相關知識的整理和提問,人類對未來月球的計劃,分類型分版塊的進行幻燈片制作,使學生在交流與擴展時最快速地進入。最可貴的是孩子們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能把冗長的網(wǎng)上文字資源提煉成自己所需要的、非常精練明了的一段話或一句話,使人一看便明白,信息能立即輸入大腦,使孩子們能在短短的課堂時間里迅速接受許多課文以外的新的信息。教師在課堂里針對課文的需要進行合理的整合,讓信息技術有效的為文本服務,推進文本的發(fā)展。在資料的展示中,樣式靈活,有教師展示,有學生自展,還有全班展示,使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在寬松、民主的氛圍里充分展開交流與對話。

  二、正確把握了語文教育的特點,符合了語文學習的規(guī)律。

  《課標》指出: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要把信息技術與文本進行巧妙的整合,使學生能多角度的、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拓展思維空間,理解月球世界的奇異和月球上的不解之謎,充分開展朗讀才是前提。這節(jié)課,教師以讀為本,問題引入,激發(fā)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在朗讀中,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使學生的朗讀具有層次性。如月球上奇異景色的朗讀指導,幾個月球之謎的朗讀指導,使學生在具體的語境里感悟文本內(nèi)容,拓展自如。

義務教育課課程標準教材三年級語文下冊《月球之謎》第一課時課堂教學實錄 篇5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提出:“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不應把他作為外在的附加任務。新課程在學生觀上也有了較大的改變,提出了“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這個核心理念。教師的教學設計一定要從本班學生實際出發(fā),在語文課上使每位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受到關注。興趣是開啟學生學習語文之門的鑰匙。

  《月球之秘》一課在設計初衷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生年齡小,生活閱歷淺。加之我們的學生生活在地球,更何況是深不可測的月球呢?單純的靠書本的幾段描述性文字,講起來一定枯燥乏味,學生也好象被關在一個封閉的“暗室”里學習,對課文的理解難度就更大了?紤]到諸多因素,圍繞如何讓“暗室”亮起來,設計了一組讓學生激趣的動畫、課件輔助教學:“神州六號”奔月,為學生再現(xiàn)了具體而生動的學習環(huán)境,將學習的主動性交給了學生,變強迫式教學為多媒體交互式學習,教師的準備工作只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設計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1、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探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對課文產(chǎn)生新鮮感,我并沒有讓學生預習課文。而是在上課伊始,首先請學生欣賞了美麗的月球,時而黑暗,時而光明,將學生的目光緊緊鎖住。接著教師問到:“你們想知道月球是怎樣的嗎?猜想一下好嗎?”同學們紛紛發(fā)表自己的猜想。教師并沒有給予評價,學生疑惑了,使得他們迫不及待的去朗讀課文,從而激發(fā)了學生朗讀的興趣。

  2、精心設計,以趣助學: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蓖瑫r能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yōu)美的語言,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在新課程實驗中,我特別尊重學生的個人感受和獨特的體驗,鼓勵學生發(fā)表富有個性的見解。我相信這是提高語文能力的需要,也是激活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渠道!对虑蛑浴愤@篇課文緊緊圍繞海底“月球與地球的異同”進行細致的描寫。但是月球的奇異景象對于學生來說難以理解。教師在設計初始考慮到這一問題,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精心制作了一系列的動畫課件,將學生一起奔月,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動畫的輔助教學使學生對文本有了自己的理解,教師抓住這一契機,采用速讀、默讀、引讀、范讀、齊讀、個別讀、小組讀、男女生輪讀等形式,使學生加深對課文語言文字的理解,品析語言文字,體會作者情感,并與作者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從而獲得情感體驗。

  3、挖掘潛能,借趣延伸:

  教師在課堂中要給予學生想象的空間,培養(yǎng)學生敢于想象的興趣借趣延伸。在理解“竊竊私語”一詞時,教師想過如果硬生生的把詞典中的解釋給學生,即使學生課堂中記住了,也是被迫記憶。這時教師選擇了讓學生與同桌的小伙伴做一做,看誰理解的對,表演的好,教師給予“小小導演”的胸牌,表示鼓勵。學生們紛紛行動起來,但是教室里卻一點聲音也沒有,不用教師講解,學生們完成的十分精彩。接著教師出示文字“你用水中聽音器一聽就能聽見各種聲音:有的像蜜蜂一樣嗡嗡,有的像小狗一樣汪汪,有的像小鳥一樣“啾啾”,有的還好像在打鼾……”請同學們帶上水中聽音器潛入海底(模擬動作:用手捂住耳朵)你聽到了什么?愿意把你聽到的和大家分享嗎?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之后教師立刻提問:快快發(fā)揮你的想像力,海底還會有什么聲音?(小組交流,學生的興致愈加高漲)學生極富想像力的匯報,讓教師大吃一驚,真是精靈古怪“鈴鈴、砰砰、嘩嘩、鐺鐺……”還有些調皮的孩子設計了海底魚類的游泳動作,有意思極了。

  整堂課教師與學生氣氛和諧,學生們像是潛水員,潛入到了神秘的海底,進行了一次沒有危險的探險活動。被海底的奇異景色深深的吸引,極大的調動了孩子的學習興趣。課堂中學生繪聲繪色的朗讀,稚嫩的語言,調皮的動作,深深的打動了我。使我感受到孩子只有對事物產(chǎn)生了興趣,才會發(fā)自內(nèi)心的接受,更讓我懂得孩子是多么需要自己的想象天空,自由翱翔啊!

義務教育課課程標準教材三年級語文下冊《月球之謎》第一課時課堂教學實錄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懸、遐、奧”等8個生字,會寫“幕、臨、懸”等14個字,正確讀寫。

  2、朗讀課文,通過討論初步認識月球及其未解之謎。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

  【課前準備】

  1、課文插圖,月球表面及能表現(xiàn)出月色皎潔、清幽的圖片,樂曲《春江花月夜》。

  2、有關月球奧秘的圖文資料。

  3、學生收集的古詩詞中描寫月亮的名句。

  4、媒體資源:教學演示課件《月球之謎》。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題,激發(fā)閱讀興趣

  茫茫太空,有著不可計數(shù)的星球。上一節(jié)課我們初步了解了太陽,今天,我們要走近地球的近鄰──月球。

  2、(出示能反映月色皎潔、環(huán)境清幽的圖片)同學們,古往今來,人們仰望天上的一輪明月,總會激起無窮的疑問。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就曾問道“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今天,我們面對著這散發(fā)著冷冷清輝的明月,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她嗎?

  及時肯定鼓勵,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好奇心。

  3、嫦娥奔月、吳剛伐桂都是民間傳說。人們多想登上月球,去解開心中的疑問。1969年7月20日,美國的兩名宇航員首次登上月球,發(fā)現(xiàn)了更多的月球之謎

  (板書課題)。

  4、點擊課件主頁中的登月圖片,觀看人類登上月球相關視頻。

  二、聽范讀,整體感知課文,然后再自讀

  1、提出自讀要求:

  ⑴畫出生字新詞,練習把帶有生字新詞的句子讀正確、讀流利。

 、飘嫵稣n文中列舉的月球上有哪些難解之謎。

 、蔷湍阕罡信d趣的一個不解之謎,結合上節(jié)課搜集的資料和小練筆,在空白處寫一寫自己的猜想。

  2、組內(nèi)交流:

 、判〗M長設計形式,檢查組內(nèi)同學的生字、生詞認讀情況和課文朗讀情況。

 、平M內(nèi)同學交流所畫出的月球之謎。

  ⑶討論大家都比較感興趣的關于月球之謎的猜想。

  3、全班交流:

 、鸥鹘M選派代表或組員接讀的方式,向大家展示朗讀的正確、熟練程度,其他小組注意對生字詞的正音。

 、颇阍陂喿x中發(fā)現(xiàn)了哪些月球之謎?

  ①有條理地說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謎,如,月球是從哪兒來的?它跟地球一樣嗎?月球上的塵土有殺菌的本領嗎?為什么不同植物種進月球塵土里生長得不一樣?月球的年齡比地球大嗎?等等。

 、诠膭顚W生依據(jù)課文內(nèi)容提出自己的疑問。如,月球上為什么會有那樣奇異的景色?月球上的環(huán)形山是怎樣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沒有任何生命嗎?宇航員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4、合作學習,探究問題:

 、艑δ骋晃唇庵i感興趣的同學結為一組,大家共同猜想謎底。

 、茡(jù)老師提供的“資料袋”展開討論,組內(nèi)成員分工,將討論結果記錄下來。

 。ń處熖峁┑馁Y料,供參考)

 、僬n后“資料袋”。

 、谠虑蚱鹪粗i:

  目前,人類關于月球的起源,一共提出了三種假說:月球被捕獲說,地月同源說和地球分裂說。到目前為止,三種假說都沒有取得強有力的證據(jù),因此產(chǎn)生了第四種假說──“月球──宇宙飛船”說。

 、墼虑蚰挲g之謎:

  根據(jù)從月球帶回的巖石標本,可以測定月球的年齡。經(jīng)分析發(fā)現(xiàn),與地球上90%年齡最大的巖石相比,月球巖石99%年齡更長。1973年,世界月球研討會上曾測定一塊月球巖石年齡為53億歲,而地球上最古老的巖石是37億歲。有些科學家提出,在地球形成之前,月球早已在星際空間形成了。

 、軆晌挥詈絾T在登上月球后,馬上開始了緊張的工作:

  他們檢查了登月器的著陸情況,一切正常;他們拿出鐵鍬,采集了月壤和月巖的樣品;他們從登月艙中取出一塊紀念碑,把它豎立在月球上,紀念碑上刻著地球東半球和西半球的圖像,上面還刻著:

  1969年7月,太陽系的行星──地球上的人類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跡,我們代表全人類,來這里做一次和平的旅行。然后,又在月球表面安裝了電視攝像機;又安裝了一臺太陽風測定裝置,用來檢測宇宙射線;還安裝了用來精確測定月球和地球間距離的激光儀,測定月震的月震儀。他們又取出美國星條旗,神色莊重地把它插在月亮上。這些工作完成后,他們舒了一口氣,跟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進行了月亮和地球間的第一次通話。

  ⑤21~22世紀,人類將移民月球,建立月球村。月球村將利用太陽能取暖,利用月球上發(fā)現(xiàn)的水生產(chǎn)蔬菜、糧食,建立各種生活設施。月球村的重要任務是開采氮-3,并運回地球,利用這一熱能源發(fā)電,供應全球所需電能。人類還將開發(fā)地球人拜訪月球村的旅游業(yè)。

 、迯摹鞍⒉_”8號開始,10號、11號、16號、17號都曾目擊或拍攝過月面不明飛行物的照片,甚至早在1966年,美國的“月球軌道環(huán)形器”2號就發(fā)現(xiàn),在月面上有一些排列有序的12~23米高的塔狀建筑物,隨后,蘇聯(lián)的宇宙飛船也發(fā)現(xiàn)了這些建筑。

 、咴虑虮砻嬲掌驼n文插圖。

  3、舉行月球奧秘發(fā)布會:

 、鸥餍〗M選派代表有感情朗讀本小組感興趣的月球之謎,力爭通過朗讀激起同學們強烈的好奇心。

 、婆芍行陌l(fā)言人有條理地說清本組對月球之謎的猜想。

  ⑶聽了其他小組的發(fā)言,你們對月球又產(chǎn)生了哪些疑問?

義務教育課課程標準教材三年級語文下冊《月球之謎》第一課時課堂教學實錄 篇7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掌握“夜幕、降臨、懸掛、曾經(jīng)、奧秘、努力、登上、任何、一旦、估計、年齡、神秘、探索”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況,以及課文提到的和月球相關的未解之謎。

  3、培養(yǎng)學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問題的能力。

  4、積累一些與月亮有關的詩句。

  課前準備:

  布置學生圍繞月球收集資料,可以是月球的知識,可以是與月亮有關的故事傳說,也可以是和月亮有關月亮的詩句。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茫茫太空,有著不可計數(shù)的星球,這節(jié)課我們就走進我們的近鄰——月球。板書課題。

  2、在小組內(nèi)交流關于月球的知識。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自由輕聲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做個記號,可向你的學習伙伴請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小組長帶領大家認讀要認的生字。

  3、開火車讀詞語。

  三、再讀課文,展示朗讀

  1、學生大聲朗讀讀課文,說說課文中提到的未解開的月球之謎和已解開的月球之謎。

  2、找出你最想讀的段落,讀給小組的同學聽,讓你的學習伙伴也對它感興趣。

  3、小組合作,展示朗讀,相機正音。

  四、書寫生字

  1、出示生字:

  登上  任何  撒在  水藻

  一旦  一項  估計  年齡,

  哪個字容易寫錯,你能給大家提個醒嗎?(交流)

  2、認真抄寫生字詞語。

  五、拋磚引玉,課外積累

  1、我國古代有許多和月亮有關的詩句,我們來讀一讀!

  出示課后的四句古詩,學生練讀、展示讀、嘗試背誦。

  2、你還能找到和月亮有關的詩句嗎?抄寫在積累本上并把它們背會吧!

  第二課時

  一、開門見山,導入新課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探索《月球之謎》(板書、齊讀課題)

  二、在情境中感受月球的魅力

  1、(月景、音樂)夜幕降臨,一輪明月懸掛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潔的月光灑滿大地,假如你就站在這月下,能說說你的感受嗎?你想起了些什么?

  師生交流。

  2、我也想起了蘇軾的一句詞: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昔是何年?從古到今,那皎潔的月光曾引起人們多少美好的遐想。聯(lián)系上下文,猜猜“遐想”是什么意思?

  對呀,“遐想”就像我們剛才一樣浮想連翩,想得很多、很遠、很美。

  3、既然是“美好的遐想”,那你想怎樣讀好第一自然段呢?指名讀、齊讀。

  4、在第一自然段,你還想積累哪些詞語呢?(交流)請你認真地把你喜歡的詞語抄寫在積累本上,注意這些生字的寫法。(出示生字:幕、臨、懸、曾、奧、努)

  三、自主讀書,感受月球的神秘

  1、為了探索月球的奧秘,人類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美國宇航局經(jīng)過八年的艱苦努力,連續(xù)發(fā)射了10艘不載人的阿波羅飛船后,終于在1969年7月 20日第一次把人類送上了月球。(出圖)這就是當年宇航員阿姆斯特郎剛剛踏上月球土地上的那只腳,他感慨萬千地說:“這一步對一個人來說是一小步,對人類來說是一大步!

  2、現(xiàn)在我們也來登上月球,探索月球的奧秘。認真讀讀課文,把你感興趣的地方多讀幾遍。

  3、我們來交流交流,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ń處燀槃菀龑В毫私庠旅婢吧;了解月球之謎,指導朗讀。)

  4、我們把目光聚集在這里:(出示句子)

  科學家往往是從一個事實中提出了一個疑問再進行探索。你能發(fā)現(xiàn)在這個句子中,科學家是從什么事實中提出一個什么問題嗎?(指名說)

  5、我們能提出自己的問題嗎?四人小組先交流資料,再提出一個你們最感興趣的問題用水彩筆寫在這張紙條上。

  6、上臺交流并貼到黑板上。

  7、小結:看到你們提出這么多問題,我由衷地祝賀你們,因為科學從這里開始。(板書:?)月球留給我們的是無窮的疑問,無窮的思考,無窮的探索。(板書:……)對神秘的月球,人類還將繼續(xù)探索下去。

  四、情境寫話

  1、2003年10月16日,是個舉國歡慶的日子,楊利偉乘坐的神舟五號成功返航,標志著我們航天事業(yè)的巨大勝利。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中國人也將登上月球!假如你就是中國登月第一人,當你打開艙門,你會看到什么?想說什么?心情怎樣?放飛你的想象,把你想說的寫下來吧!

  2、指名交流,教師評價。

  3、小結:老師衷心地祝愿大家能夠夢想成真,真正揭開月球那神秘的面紗!

  五、課堂總結

  在今天的探月之旅就要結束的時候,我要送給大家一個小禮物。你們看,月亮還有那么多美稱呢!我們來美美地讀上一遍。如果你在其他地方見到這些名字,可不要忘記,它們指的都是月亮!

  教后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逐步培養(yǎng)學生探索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提高閱讀質量。”因此,我在教學本課時,一是要引導學生通過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二是要抓住“謎”字,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的能力。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這節(jié)課以“月球之謎”為“支點”,在學生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走出課堂,廣泛搜集資料,了解月球之謎,感受月亮文化,不僅拓寬了學生的閱讀視野,提高了學生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而且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探求科學奧秘的情趣,這將有助于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

  這節(jié)課,我還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比如說,隨手積累的習慣、邊讀邊想象的習慣、敢于質疑的習慣、樂于寫作的習慣等。我相信,這些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會讓人終生受益。

義務教育課課程標準教材三年級語文下冊《月球之謎》第一課時課堂教學實錄 篇8

  教學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通過自主學習,認識月球,了解月球,討論月球未解之謎。 

  2、培養(yǎng)學生就材料提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

  3、積累一些與月亮有關的詩句。

  教學重點了解月球是個什么樣的世界,文中寫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謎。

  教學難點利用資料交流、古詩句積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導學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時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

  課前準備教師準備:安排分組自學、《春江花月夜》配樂、課件資料

  學生準備:月球相關科學資料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同學們,大家好!在上課之前,老師想請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粋好聽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月亮妹妹非常愛美,喜歡穿新衣裳,可是她一會兒胖一會兒又很瘦,知道現(xiàn)在也沒有一件衣服讓她滿意。這不,今天她又約了一位裁縫師傅。裁縫師傅來了,替她量好尺寸,就回去做了。沒過幾天,新衣服就做好了,拿來月亮妹妹一試,怎么也穿不進去,裁縫師傅只好拿回去重新做。這樣重復了很多次,衣服不是大了就是小了。月亮妹妹傷心的哭起來。裁縫師傅不解地問:“你怎么這么善變呢?”月亮妹妹哭著說:“因為我和地球哥哥要圍繞太陽轉,我的位置不是固定的,所以我就時而胖時而瘦。”“原來是這樣啊!”裁縫師傅想了想說,“我給你多做幾套衣服吧!有胖的,有瘦的,有圓圓的,有彎彎的,當你變成什么樣就穿什么樣的衣服!”“太好了!”月亮妹妹高興地笑了,天空也明亮起來了。

  月亮在天文學中又稱為月球,今天我們也來認識一下這位月球妹妹,板書:月球

  二、學習課文

  1、出示:皓月當空的情景

  問:這樣的夜晚美嗎?這時候的月球像什么呢?

  2、出示:月兒彎彎的情景

  這時候的月球又像什么呢?

  3、看到這兩幅照片,你有什么感受,又什么想法呢?把你的感受告訴大家,好嗎?

  你們真是聰明,有一位大朋友和我們的想法是那樣相似,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打開課本93頁,一起讀讀第一自然段吧!

  4、我們誰也沒有到過月球,也不知道月球是啥樣子。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月球表面會是什么樣子的呢?(啟發(fā)學生多說)

  5、月球上究竟是什么樣子的呢?讓我們穿過時空隧道,回到1969年7月20日,跟隨兩名美國宇航員到月球上看看吧!出示月面圖,師解說:這里黑沉沉的,沒有水,沒有任何生命,是一片荒漠。

  6、與我們想象的完全不一樣吧!月球上是一個怎樣的世界?你能用書中的一個詞語概括一下嗎?(奇異)

  從什么地方看出月球上的景色很奇異?

  a、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卻灑滿陽光。

  與地球做比較,理解奇異

  b、月球上滿是塵土、巖石、環(huán)形山,沒有水,沒有任何生命

  抓關鍵詞語“環(huán)形山”、“滿是”理解奇異

  c、月球上是一片荒漠。

  結合第二句理解

  把這種奇異通過讀書展現(xiàn)。(指名讀,分組讀,師生合作讀)

  7、這兩位宇航員不僅讓我們看到了真實的月球,他們還為我們帶回了月球上的塵土和巖石(板書)。我們也來當回科學家,看看大家能不能從中發(fā)現(xiàn)什么。請大家分組自學相關部分。別忘了自學要求。

  8、出示自學要求:讀一讀3—6自然段;想一想月球和地球有什么不一樣;提出自己的疑問。

  9、學生分組自學。

  10、匯報交流

  主要抓住以下幾點:a、月球上的塵土與地球上的有什么不同?對此,你又什么疑問嗎?(強調:科學家也沒有弄明白,這是多么令人費解呀!)

  b、還有什么不同呢?你能讀出來嗎?理解“沒有明顯不同” (強調:科學家也沒有弄明白,這是多么令人費解呀。

  c、指名讀“這一連串實驗。。。。。。多么令人費解!”指導讀書

  “這一連串實驗”指哪些實驗呢?

  月球上還有些什么與地球上不一樣呢?

  d、這同樣令人費解!“費解”是什么意思呢?這也可以稱為“謎”,補充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11、快速默讀相關課文,加深對月球之謎的理解。

  三、拓展

  月球上只有這些未解之謎嗎?(揭示省略號的作用)月球上還有許許多多的謎等著我們?nèi)ヌ剿,你知道哪些謎呢?交流課前搜集的資料。

  四、古詩欣賞

  月球神秘而富有魅力,古人也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句來贊揚它,讓我們一起欣賞欣賞吧!出示詩句,配樂誦讀。

  說說你知道的與月球有關的詩句。

  五、小結

 。úシ沛隙鹨惶柕窃碌暮喍桃曨l,解說。)我們國家已經(jīng)開始實施探月計劃,如果我們好好學習,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會解開這些謎!

義務教育課課程標準教材三年級語文下冊《月球之謎》第一課時課堂教學實錄 篇9

  第一課時

  師:同學們好,在這節(jié)課開始時,我們先來要背一首古詩,老師先來背第一句,接下來你們來背

  師:床前明月光

  生:生接著背

  師:很好,這首詩是寫月亮的,神奇的月亮激發(fā)了詩人創(chuàng)造的靈感,今天,月亮仍然帶給我們無限的遐想,這節(jié)課我們就要走進月亮,去探索月球的奧秘,

  師板書課題

  生齊讀課題

  師:先請同學們按照平時我們學習課文的要求自學課文,

  生自學課文

  師:誰帶大家來讀讀這些詞語

  生1帶大家讀詞語:懸掛,遐想,奧秘,努力,細菌,水藻,一項,估計

  師:這些詞語的意思你們都明白嗎?生2:我知道奧秘就是密秘的意思

  師:用找近意詞的方法來理解詞語的意思,很不錯。

  生3:我知道估計就是大概的計算

  生4:細菌就是使我們生病的東西

  師:細菌到底是什么,玩出了名堂這節(jié)課曾經(jīng)向我們介紹過,細菌是一種微生物,有些細菌會使人生病,但有些細菌也是有利于人類健康的,

  生5:遐想就是自由自在地想象。

  生6:老師,水藻是長什么樣子的

  師出示水藻圖

  師:水藻是一種生活在水里的藻類植物的名稱,好,理解了這些詞語的意思,讓我們把它們再讀一讀

  生齊讀詞語

  師:詞語讀得很棒,我們請幾位同學輪流來讀讀課文吧,其他同學們仔細聽一聽,他們讀得是否正確。

  生輪流讀課文

  師:誰來評評剛才讀得怎么樣

  生評一評

  師:接下來請同學們仔細聽老師讀下面這一段,在要停頓的地方和要讀出疑問語氣的地方做上記號,

  “……它和地球一樣嗎?”師范讀,生做記號

  師:同學們聽清楚了嗎?接下來就請你們自己練習讀讀這三個問句。

  生練讀

  師:接下來就請同學們一起再來讀讀這三個問句

  生齊讀

  生2:第一自然段中也有很多問句,而且寫得很美,我想有感情地讀給大家聽聽。

  生2讀第一自然段。

  師:同學們,你們聽仔細了嗎?這一段中哪些句子描寫得很美?

  生1:我覺得第一句話很美,剛才我聽小意在讀的時候,我們腦海里就浮現(xiàn)出了皓月當空的美景

  師:說得很好,也很能感受句子的意思,想象力也很豐富,就讓我們一起把第一自然段來讀一讀吧。

  師:在這一篇課文當中,還有好幾個句話呢,請同學們再去讀讀課文,找找這些問句,畫下來,再自己練讀一下,

  生自讀課文

  師:讀來讀讀找到的問句,要讀出疑問的語氣來,

  生1:我找到了兩句,在第六自然段里。“……?”“……?”

  師:誰來評評,他讀得怎么樣

  生2:他讀得時候,沒有讀出疑問的語氣,

  師:誰再來讀讀,讀出疑問的語氣,

  生3讀

義務教育課課程標準教材三年級語文下冊《月球之謎》第一課時課堂教學實錄 篇10

  一、說教材

  《月球之謎》是新課程標準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的一篇科普性文章。文章短小精悍,蘊含了豐富的科學知識,可讀性強,趣味性強。全文緊扣“謎”來寫,可謂“謎”象叢生。開篇從“遐想”入手,引出一連串的問題,首寫“謎”。接著寫人們對月球的了解,以及開展的實驗,看似在“揭密”,其實,處處生“謎”,再寫“謎”。然后用一個自然段的省略號,留下無窮無盡的“謎”,三寫“謎”。正因為如此,課文為讀者留下了無限的空間,讓讀者去遐想,去探索。因此,這是一篇激發(fā)學生探索熱情的好教材。編者在文尾提供了一個“資料袋”,不但介紹了月球上的引力,還介紹了月球上環(huán)形山的命名,以及有哪四位中國科學家的名字給這些山命了名,意在激發(fā)學生長大了去探索宇宙的奧秘。與此同時,課后第三題收錄了一些寫月亮的詩句,賦予了教材詩意的想象空間和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

  基于對教材的理解和學生的年齡特點,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認識8個生字,學會14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月球的基本情況,以及課文提到的和月球有關的未解之謎。

 。3)培養(yǎng)學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問題的能力。

 。4)積累一些與月亮有關的詩句。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月球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文中寫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謎?

  教學難點:利用資料交流、古詩句積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導學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與奧秘,同時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

  二、說設計理念

  探索奧秘是人類的天性,因為每個正常的人都有求知欲。從某種意義上說,“謎”是推動人不斷探索、不斷前進、不斷發(fā)展的動力。讓孩子們從小就心中有 “謎”,試圖去解開這些“謎”,這本身就是一個孕育發(fā)展和創(chuàng)造的過程。因此,本教學設計力圖通過語言文字的閱讀,把“謎”播種在孩子們的心田,使之成為持續(xù)學習和進步的動力。怎樣才能把“謎”播種在孩子們的心田里呢?語文課有語文的方式,那就是:引導孩子在與文本、文化和客觀世界的對話中,去敞亮,去點染。

  三、說教學流程

  一、遐想:從詩意的世界中走來

  開課,讓學生“進入”宏大而有韻韻味的時空背景,是讀好課文的基礎。因此,可以制作一個關于月亮的短片,音樂與畫面同時作用于學生的感觀。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來閱讀課文,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出示月亮的課件。導語:夜幕降臨,或圓或缺的月亮高高地懸掛在夜空,面對那皎潔的月光,不知有多少人遐想過。此時此刻,面對這樣一輪月亮,你想到了什么?

  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啟發(fā)學生多維度地去遐想,如:聯(lián)想到寫月亮的詩句;聯(lián)想到登月的情景;聯(lián)想到“嫦娥奔月”登神話故事;聯(lián)想到月球上的自然景觀……

  2、總結學生對月亮的遐想,引出課題:月球之謎

  3、釋題:“謎”是什么意思?與“迷”和“秘”的意思有什么不同?這個“謎”是課文的眼睛,閱讀時,我們抓住了它,就能很好地理解課文。

  二、讀文:在品味語言中激活心靈

  人類對于自身以外的知識的感知都浸潤在語言中。語言是我們存在的家,就像世界是我們居住的家一樣。在語文課上,要讓“謎”在孩子心田生根、發(fā)芽,就離不開對文本語言的品味。但這種品味是“兒童視覺”的品味,是兒童和文本和世界的對話。因此,本環(huán)節(jié)根據(jù)兒童的特點設計了如下步驟:

  1、自由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初步了解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1)讀生字、新詞。

 。2)說說讀了課文,你已經(jīng)知道了什么。

  估計學生會初步知道課文寫了月球上的景色和月球之謎。在教學時可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相機指導學生朗讀:

  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卻灑滿燦爛的陽光。月球上滿是塵土、巖石和環(huán)形山,沒有水,沒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篇荒漠。

  3、順學而導,突出重點。

  緊緊扣住“謎”,指導學生深入閱讀文本,展開想象:

  (1)課文寫了哪些月球之謎?請學生閱讀課文,勾畫出來。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師重點指導學生理解“這一連串實驗結果是多么令人費解啊”一句,“令人費解”是什么意思?這些實驗,哪些地方令人費解?

 。4)月球之謎僅僅只有這些嗎?(不只這些)可從文章中的哪些地方看出?(倒數(shù)第2自然段的省略號看出)請再讀課文,并結合自己收集的資料,說說還有哪些月球之謎需要去解開,先小組討論,再全班交流。

  這里,學生可以從教材提供的文本和圖片提出問題,如,根據(jù)課文對月球表面的描寫(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卻灑滿燦爛的陽光。月球上滿是塵土、巖石和環(huán)形山,沒有水,沒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篇荒漠。)來提出問題,也可以根據(jù)過去對月球的了解提出問題,還可以根據(jù)所查的資料提出問題,甚至可以根據(jù)所閱讀的故事、古詩來提出問題?傊,盡可能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甚至幻想。因為每一個學生提出的問題之謎都將激勵學生不斷地去探索。

  三、探索:再追尋人類腳步中播種

  任何一個人都是歷史中的人,歷史是人們的根。面對這么多月球之謎,人類是怎么做的呢?需要讓孩子們追尋人類的腳步,在追尋中播種希望和夢想。而課文中恰好有這樣一些語句,給予了明確的提示,如:“古往今來,為了探索月球的奧秘,人類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薄皩ι衩氐脑虑,人類將繼續(xù)探索下去!币虼,教學時,可安排如下環(huán)節(jié):

  1、面對這么多月球之謎,人類是怎么做的呢?請讀讀課文和課文后的資料,以及自己查找的資料,說一說。

  2、出示月亮的課件,教師啟導:“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薄斑@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卻灑滿燦爛的陽光。月球上滿是塵土、巖石和環(huán)形山,沒有水,沒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面對這輪明月,面對人類探索月球的種種努力,你又什么話想說嗎?

義務教育課課程標準教材三年級語文下冊《月球之謎》第一課時課堂教學實錄 篇11

  【教材解讀】

  月亮對于孩子們說是熟悉的,但關于月球的知識,孩子們知道卻很少。孩子們對于研究月球很有興趣。《月球之謎》這篇課文非常有趣的向大家介紹了月球的知識。作者首先運用了優(yōu)美的文字,拍寫了皓月當空的美麗景色,渲染了月光給人們留下的美好印象,體現(xiàn)了月亮的神秘,突出了月亮本身的魅力。接下來課文寫出了人類首次登月時看到的奇異的景色。這一描寫與第一自然段中皓月當空的美景形成了對比。之后,列舉了一些與月球有關的不解之謎。

  此外,作者巧妙地運用疑問和感嘆句,更加強化了月球的神秘。第七自然段運用了一個省略號,使文章具有了開放性,為學生提供了交流有關月球知識的資料。最后,課文以“對神秘的月球人類還將繼續(xù)探索下去”結束全文。課文的結尾以神秘來概括上面列舉的幾種之謎,與文題相呼應,同時激發(fā)了學生探索月球和宇宙的愿望。

  【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對月球相關的知識了解得較少,但他們好奇心強,喜歡探索科學的奧秘,愛動腦筋,喜歡問為什么,愿意動手搜集資料,更具有極大的探索月球和宇宙奧秘的興趣。因此學生對學習這篇課文會很感興趣。三年級的學生已具有了一定的朗讀能力、動手搜集資料的能力,因此設計結合搜集到資料的提出問題這一環(huán)節(jié),還要認真探索目標,同時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提醒他們在閱讀中要注意把自己覺得好的詩文摘抄下來。積極詞匯,豐富自己的語言。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掌握“夜空、降臨、曾經(jīng)、奧秘、努力、登上、任何、一旦、估計、年齡、神秘、探索”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況,以及課文提到的月球相關的未解之謎。

  3、培養(yǎng)學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問題的能力。

  4、積極一些與月亮有關的詩句。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自古以來,月亮與人們結下了不解之緣,深受詩人們的鐘愛。那皎潔的月光,富有變化的月形,曾激起詩人多少感慨,寫下多少千古流傳的佳句。同學們,你們都知道哪些描寫月亮的古詩句呢?能有感情地背誦給大家聽嗎?老師也收集了一些圖片和詩句,主大家欣賞和誦讀好嗎?月亮在詩人的筆下是那樣的美好,在人們的眼中又是那樣的神秘,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去學習22課月球之謎,共同來探索月亮的秘密。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來書空課題。大家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準確,句子讀通順,邊讀邊想,課文介紹了哪些內(nèi)容?

  2、讀后標出自然段。

  3、學生匯報。

  4、小結:

  通過自讀課文,我們對課文內(nèi)容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課文具體介紹了月球的哪些知識呢?接下來我們就分自然段學習。

  三、精讀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⑴ 那神秘的月球給人們留下了哪些美好的遐想呢?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一自然段,讀后動筆畫出你認為描寫最美的句子。

 、啤∧阏J為哪句話描寫得最美?

 、恰≌n件出示句子。理解“皎潔”、“遐想”。

  ⑷ 讓我們一起看看明月高空掛的景象。

  (課件出示)

  ⑸ 指導朗讀。

 、省⊙鐾逵牡脑铝粒藗儺a(chǎn)生了哪些美好的遐想呢?

  ⑺ 面對神秘的月球你會產(chǎn)生哪些美好的遐想呢?請你試著運用書中這樣的疑問句式來說一說。

  ⑻ 總結:

  是呀!古往今來人們對月球產(chǎn)生了無限的遐想,為探索月球的秘密,人類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那么究竟月球是什么樣子呢?

  2、學習第二自然段:

 、拧≌l愿意給大家讀讀第二自然段,大家一邊聽一邊想,月球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

  ⑵ 出示課件:

  月球真是一個奇異的世界,如果能親眼目睹該多好哇!大家想不想看看,老師帶你們登上月球去看一看。

  ⑶ 指導朗讀。

 、取》e累詞語。

  3、學習3~7自然段:

 、拧∥覀冋f月球很神秘,它的神秘之處就在于它有一些不解之謎,課文都寫了哪些沒有解開的謎呢?請同學們默讀3—7自然段,邊讀邊畫出相關的語句。

 、啤W生匯報。

 、恰±斫狻百M解”。

 、取∥闹械谄咦匀欢芜\用了一個省直機關略號是什么意思?

 、伞〗涣魉鸭降馁Y料。

  4、學習第8自然段:

  ⑴ 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啤】偨Y寫作方法。

  四、總結全文五、教學資源

  1、古詩句:

  ⑴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⑵ 月來滿地水,云起一天山。

 、恰÷稄慕褚拱,月是故鄉(xiāng)明。

 、取{深明月夜,江靜碧云天。

 、伞『I仙髟,天涯共此時。

 、省∶髟鲁鎏焐,蒼茫云海間。

 、恕∥腋柙屡腔玻椅栌傲銇y。

  ⑻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占濕。

  2、人類第一次登月活動:

  1969年7月20日,兩名美國宇航員首次登上月球,船長阿姆斯特朗首先走上艙門平臺,他小心翼翼地將左腳觸及月面,當他發(fā)現(xiàn)左腳陷入月面很少時,才鼓起勇氣將右腳踏上月面。這時的阿姆斯特朗感慨萬千:“對于一個人來產(chǎn)那是一小步,對人類來說卻是一大步”之后奧爾德林也踏上月面,兩個人在月面停留21小時18分,時間雖然短暫,卻是一次歷史性的壯舉。

  3、課件。

  4、學生搜集資料。

義務教育課課程標準教材三年級語文下冊《月球之謎》第一課時課堂教學實錄 篇12

  教學設想: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使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中,培養(yǎng)對課文的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最后對課文內(nèi)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閱讀是學生與文本的對話,要給學生充分的朗讀時間,培養(yǎng)自主讀書的能力,在正確、流利的讀書的同時,獲得初步的理解和體驗,感受讀書的快樂。

  關于月球的問題有很多是目前人類無法解開的謎團,但我們要的不是結果,而是孩子們對科學的興趣及閱讀的過程,這才是語文課語文味的體現(xiàn)。

  學習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

  2.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初步認識月球及其未解之謎,培養(yǎng)對科學的熱愛和探索奧秘的興趣。

  3、運用想象、交流等方法,加深對月球魅力的感受。

  重點難點:了解文中寫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謎,引導學生感受月球的神秘,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

  課前準備:月球表面照片;收集有關月球奧秘的圖文古詩詞。

  第 一 課 時

  一、字詞學習

  反饋預習效果,展示預習時學生預錯或易錯的生字,引導自主學習生字新詞。

  二、導入課題

  1、(出示圖片)導語:每當夜幕降臨,一輪明月懸掛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潔的月光曾引起人們多少美好的遐想!(引導學生朗讀第一段,想象皓月當空的景象,小組內(nèi)交流對月亮的感受和遐想)

  2、它到底藏著多少秘密啊?在1969年7月20日,美國兩名宇航員首次登上月球,發(fā)現(xiàn)了很多月球之迷。(板書課題)。

  三、自讀感悟

 。ㄒ唬⿲W習第二段

  1、出示課件,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景色?

  2、請大家找一找在課文的哪一個自然段?把它劃下來,并讀一讀。

  3、哪位宇航員來給我們匯報你第一眼看到的景色?能不能用一個詞概括這是什么樣的景色?

  4、月球上的景色奇異在哪兒呢?你能把這奇異的景色讀一讀嗎?

 。ǘ⿲W習月球的未解之謎

  1.四大組輪讀課文3-6段,向大家展示朗讀的正確、熟練程度,其他小組注意對生字詞的正音。

  2.你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了哪些月球之謎?

  ★有條理地說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謎

  ★★鼓勵學生依據(jù)課文內(nèi)容提出自己的疑問。(如,月球上為什么會有那樣奇異的景色?月球上的環(huán)形山是怎樣形成的?月球上真的沒有任何生命嗎?宇航員在月球上怎么行走?)

  ★★★根據(jù)課前收集的資料,推測大家都比較感興趣的月球之謎的謎底。

  3、小結、朗讀。

  四、課外延伸

  1、課文的第7自然段出現(xiàn)了一個省略號,它想告訴我們什么呢?

  2、請同學們課后再閱讀和月球之謎相關的資料,收集和月亮相關的詩句等,我們下節(jié)課交流。

  第 二 課 時

  一、指名朗讀課文

  二、聽寫詞語

  三、感悟月亮文化

  1、播放《春江花月夜》讓學生把自己課前收集到的關于月亮的名句寫在黑板上。

  2、請同學們把自己認為寫得好的詞句反復吟誦幾遍,再抄寫下來。

  四、拓展練筆

  1、假如20年后你登上了月球,你會看到什么?聽到什么?你準備去做什么?

  2、結合園地六中的習作,進行想象作文(進行課堂習作片段練習)

  本文是一片介紹月球知識的文章,通過學習,孩子們已有了對于月球的大膽想象,如何在教學中為每一個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為每一個學生留下足夠的空間張揚個性、激揚靈性服務。想象作文是一個既省時又能照顧全體的方法,同時也使教材整合,使教學的語文味更濃。

義務教育課課程標準教材三年級語文下冊《月球之謎》第一課時課堂教學實錄 篇13

  《月球之謎》是一篇有趣的介紹月球知識的文章,從皓月當空入筆說到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的景象,然后列舉了一些月球的不解之謎。這篇課文內(nèi)容淺顯易懂,我將教學重點放在讓學生了解月球是個怎樣的月球,課文寫了哪些不解之謎,計劃用一課時上完。以下幾點是我對《月球之謎》的教學反思:

  三年級的小學生由于年齡小,注意力還不夠持久,他們對學習內(nèi)容的興趣是決定學習成效的關鍵因素。在簡單地復習了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之后,我就開門見山地提出了本節(jié)課的課題《月球之謎》,引導學生通過讀題質疑: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由問題入手,讓學生產(chǎn)生閱讀期待,自己確定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帶著急切的求知欲望去閱讀課文,感知文本,并進而參與教學的全過程。然后我讓學生抓住“遐想”一詞,引導學生想象:人們會產(chǎn)生哪些遐想?在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把這些話有感情地朗讀;接著,我再用“你還有哪些感悟?”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中,加深對文本的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感悟,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隨后,又以“為了探索月球之謎,科學家做了哪些努力?”來激發(fā)學生了解科學家探索月球奧秘的經(jīng)過。

  課后覺得這并不是學生的想象力、思維不夠開闊,反看自己的教學設計,教學內(nèi)容干癟,沒有生成力。對我們?nèi)祟悂碚f,月球是一個多么神奇的星球,它有多少人類未知的東西正等著我們?nèi)ヌ剿鳌5诒咎谜n中,神秘的月球成了干癟的幾行文字,無數(shù)的疑問本可以串成一串長長的智慧珍寶,卻在此簡化成了文中提出了哪幾個不解之謎。鉆研教材必須深入,這樣才能更有效地指導教學。,

  經(jīng)過一番思考與準備我決定再利用一課時來進行相關知識的拓展,以將功補過。這一次我先給學生播放了一段宇航員登上月球的[視頻,學生很感興趣。好多同學都羨慕地說想到月球上去,接著我又給他們補充介紹了一些有關月球的知識,這回學生的興趣濃多了,問題也是一個又一個,我盡量讓他們根據(jù)自己平時的積累來回答,或者讓他們進行大膽地猜想,或者鼓勵他們課后繼續(xù)查找有關月球的資料,以后到月球上去工作。最后我們還開展了一個有關月亮的綜合性學習,讓他們背寫月亮的詩,說帶月亮的成語,談人們對月亮的別稱,一整節(jié)課學生興致盎然。我想這一堂課無論是知識還是方法,無論是態(tài)度還是情感,學生都比第一節(jié)課的收獲要多得多。

  這是一篇科普文,課堂中我同時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推進了課文內(nèi)容的發(fā)展。把信息技術與文本進行巧妙的整合,學生多角度的、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拓展思維空間,理解月球世界的奇異和月球上的不解之謎,充分開展朗讀是前提。這節(jié)課,我以讀為本,問題引入,激發(fā)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在朗讀中,我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學生的朗讀具有層次性。如月球上奇異景色的朗讀指導,幾個月球之謎的朗讀指導,學生在具體的語境里感悟文本內(nèi)容,拓展自如。

義務教育課課程標準教材三年級語文下冊《月球之謎》第一課時課堂教學實錄 篇14

  設計意圖:《月球之謎》以優(yōu)美的文字渲染了月亮給人們留下的美好印象,通過描述月球表面,列舉不解之謎,巧妙運用疑問句和感嘆句,強化了月球的神秘。文章感性與理性相結合,是一篇十分獨特的說明文。本次設計,力求打破以往說明文教學重內(nèi)容輕言語的“科普式”語文課堂,強調從語言文字入手,引導孩子在與文本、文化和客觀世界的對話中,加強語言文字訓練,實現(xiàn)說明文教學“以語言帶動內(nèi)容”的“語文式”課堂。

  學習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掌握“夜幕、降臨、懸掛、曾經(jīng)、奧秘、努力、登上、任何、一旦、估計、年齡、神秘、探索”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培養(yǎng)對科學的熱愛和探索奧秘的興趣。

  3、積累一些與月亮有關的詩詞。從課文的學習及資料交流中,學習運用對比發(fā)出感嘆和根據(jù)事實提出疑問的寫法。

  教學重點:學習課文,了解月面景象,文中寫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謎。

  教學難點:利用資料交流、古詩句積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導學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時引導學習運用對比發(fā)出感嘆和根據(jù)事實提出疑問的寫法。

  課前準備:1、相關課件。2、學生收集月球的有關資料及描寫月亮的古詩詞。

  一、談話,導入課題

  1、出示皓月當空圖,問:會用不同的名稱稱呼她嗎?(月亮、月球、嬋娟、瑤鏡……)

  2、仰望這皎潔的明月,讀著這些美好的稱呼,會讓我們想起哪些美麗的傳說呢?(嫦娥奔月、吳剛伐桂……)

  3、出示句子:夜幕降臨,一輪明月懸掛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潔的月光曾引起人們多少美好的遐想。ɡ首x句子,強調“幕”、“臨”的書寫,理解詞語“遐想”)

  4、不但同學們愛遐想,古代詩人遙望這皎潔的月亮,也引發(fā)了美好的遐想。誰來說說跟月亮有關的詩詞?(讓學生暢所欲言后,誦讀課后詩句。)

  5、明月讓人引發(fā)的遐想實在是太多了,讓我們再好好地讀一讀這句話(出示:夜幕降臨,一輪明月懸掛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潔的月光曾引起人們多少美好的遐想!)

  6、它到底藏著多少秘密啊?經(jīng)過人類不斷探索,直到1969年7月20日,兩名美國宇航員首次登上月球,(隨機出示:宇航員首次登月的圖片)發(fā)現(xiàn)了更多的月球之謎。今天就讓我們和宇航員一起來探索——月球之謎。(板書課題)

  設計說明:談話引入,交流有關月亮的美稱、傳說、詩句,豐富的言語積淀,既為后面的學習作了鋪墊,又“潤物細無聲”地讓學生吸收了古今中外優(yōu)秀文化智慧,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

  二、初讀,理清脈絡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   

 。1)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次。    

  (2)邊讀邊劃出課文提到了月球的哪些“謎”?    

  2、檢查交流:

 。1)認讀詞語: 曾經(jīng) 奧秘 努力 登上 任何 一旦 年齡 神秘 探索 估計

  強調:“努力”兩字生母是“n”和“l”。“任”讀“rèn”,不要讀成“lèn”。“探索”讀準前鼻韻母和平舌音。 

 。2)交流所劃課文中提到了月球的哪些謎?

  3、從大家剛才所找的月球之謎中,我們知道月球之謎有些已經(jīng)解開,叫——(板書:已解之謎),有些人類暫時還不能解開,叫——(板書:未解之謎)。

  設計說明:人類對于自身以外的知識的感知都浸潤在語言中。給孩子充分的時間與文本的對話,整體感知課文,在正確、流利的讀書的同時,理清文脈,獲得初步的理解和體驗,感受月球“謎”象叢生。

  三、品悟,感受“奇異”

  1、我們先來研究已解的月球之謎。趕快找出來讀一讀,看看月球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用筆劃出來。

  2、品讀句子!   

  1)、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卻灑滿燦爛的陽光!   

  (1)結合宇航員首次登月的圖片,抓住詞語“黑沉沉”、“灑滿”、“燦爛”,體會奇異景象。

 。2)引導理解 “卻”字,指導朗讀,讀出自己的感受。

  2)、月球上滿是塵土、巖石和環(huán)行山,沒有水,沒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

  (1)和人類的美好遐想一樣嗎?抓住重點詞語,感受月球的荒漠。

  (2)查看 “環(huán)形山”的資料和宇航員從月球上拍回的照片。

 。3)這景象和你們想象中的一樣嗎啊?練說:我原想月球               ,而實際上              。月球上的景象真是太           了!(說話訓練,學習運用對比發(fā)出感嘆。)

  3、月面景象給人們的感受是(板書:十分奇異)。在科學不發(fā)達的古代,人們僅能靠幻想,所以有了許多神話故事,(嫦娥奔月……)1969年7月20日兩名美國宇航員首次登上月球,到前年我國的神州七號升空,40年來,人類探索月球的行動從未止步。可以說:(出示)古往今來,為了探索月球的奧秘,人類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齊讀,指導書寫:奧)

  設計說明:緊扣關鍵詞語,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入手,感受月面景象之奇異。在“天空”與“表面”、“實際”與“想象”的對比中,既反扣上文“美好遐想”,激活學生原來積累的相關表象,又學習運用對比發(fā)出感嘆,促使消極語言內(nèi)化為積極語言。

  四、探“謎”,引發(fā)疑問

  1、已解之謎,使我們深深感受月球景象的奇異。讓我們再走近未解之謎,自讀4——7自然段。

  2、討論交流:

  1)課文中哪個詞語最能說明你讀完未解之謎后的感受?(板書:令人費解) “費解”就是(難以理解……),所以才稱作是“月求之謎”呀。

  2)說說你對哪個“謎”最感興趣。

  預設:

 。1)把細菌撒在從月球帶回來的塵土上,細菌一下子都死了,難道這些塵土有殺菌的本領嗎?(抓住“一下子都死了”、“難道”,感受設問句表達出的驚奇。)    

  (2)把玉米種在月球的塵土里,和在地球土壤里生長沒有明顯不同?墒牵逡坏┓胚M月球塵土,水藻就長得特別鮮嫩青綠。(指導書寫:藻。抓住“一旦……就……”,感受出乎意料。)

 。3)一項研究結果說,月球上曾經(jīng)有過火山活動。從月球采回的一塊巖石,估計它的年齡有46億年,而在地球上只能找到40億年前的石塊。難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齡還大?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動比地球還早?這又是一個謎!   

 。ㄖ笇鴮懀“齡”。通過“估計”,明白這些難解之謎現(xiàn)在還沒有答案,科學家目前暫還無法確定。)

  3、月球上還有未解之謎嗎?從課文的哪里看出還有?(省略號)

  4、閱讀資料:月球十大未解之謎。

  5、就你最感興趣的一個不解之謎,仿照課文表達心中的疑問,練寫:               ,難道月球                    ?真是令人            啊!

  設計說明:關于月球的問題有很多是目前人類無法解開的謎團,但我們要的不是結果,而是孩子們對科學的興趣及對文本感悟理解的過程。在學生學習了文中所舉“未解之謎”之后,引入課外資料,讀寫結合,引導學生學習根據(jù)事實提出疑問的寫法,學以致用,實現(xiàn)語文學習最終目標。

  五、延伸,鼓勵探索

  1、月球之謎還有很多很多,月球留給我們的是無窮的疑問,人類將(板書:繼續(xù)探索)。齊讀最后一段:對神秘的月球,人類還將繼續(xù)探索下去。

  2、課文學完了,我們的學習還可以繼續(xù)下去。課外,我們還可以把目光投向浩瀚的宇宙,探索更多的星球之謎。

  設計說明:言有盡而意無窮,鼓勵學生把目光投向浩瀚的宇宙,探索更多的星球之謎,激發(fā)對科學的熱愛和探索奧秘的興趣。

義務教育課課程標準教材三年級語文下冊《月球之謎》第一課時課堂教學實錄 篇15

  教材說明:

  《月球之謎》是新課程標準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的一篇科普性的文章。文章短小精悍,蘊含了豐富的科學知識,可讀性強,趣味性強。學生通過對這么主題活動的探究,進一步了解有關月球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以及積極探索的精神。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網(wǎng)絡自主學習,認識月球,了解月球,討論月球未解之謎。

  2、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分組卡片、主題網(wǎng)站、月光奏鳴曲、春江花月夜

  學生準備:概念圖作品、站、幻想畫、神話傳說

  教學時間:50分鐘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月亮自古以來,就于人們結下了不解之緣,它尤其受詩人們的鐘愛。那皎潔的月光,富有變化的月形,激起了詩人們多少懷念與感慨,同學們知道哪些關于月亮的詩歌?(師生背誦有關月亮的詩詞)

  月亮在詩人們的描繪下是如此的美好,課前大家針對自己不同的特長和興趣分小組展開的對月球的探索,現(xiàn)在就來看看我們的成果。(分別展示概念圖、站、幻想畫和神話傳說)我真為大家的聰明智慧所嘆服!

  二、學習課文,解疑問答

  1、自讀課文

  現(xiàn)在就讓我們登上月球,去看看那是個怎樣的世界!打開課本大聲朗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讀,邊讀邊思考,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疑惑?

  3、小組活動:寫出人類探索月球未解之謎。教師準備紅、黃、綠、藍、紫、橙六色卡片四套,分別寫有1、2、3、4、5、6。由學生隨機抽取,按照數(shù)字相同的規(guī)律做在一組,每組發(fā)給1張白紙,然后按照順時針依次傳給其他同學,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提出盡量多的問題,最后一名同學匯報,比賽哪個小組獲勝。

  4、總結表達,讀懂了什么,講述疑惑,

  三、網(wǎng)絡探究,自主學習

  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人類不會永遠生活在搖籃里。人類選擇走出地球,那么第一站就自然而然的選擇了離我們最近的“未知”土地——月球?赡茉S多年后回首人類登月的歷史,我們會覺得我們現(xiàn)在所取得的成績很微薄,但是對人類進步卻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正如一位踏上月球的人所講:“雖然這只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讓我們一起登入主題網(wǎng)站,看看月球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世界?請?zhí)貏e關注人們探索月球之謎的歷程。

  四、高智慧學習,小組討論

  結合實例,從古至今,人類一直孜孜不倦的探索著宇宙星空的奧秘,不僅僅是月球,還有火星,銀河系等等,為什么會出現(xiàn)哥倫比亞事件?為什么今年美國對于火星的探索遇到困難的新聞牽動了全世界的關注?我們知道就是因為這樣一種探索的精神使得今天的科學技術不斷發(fā)展和進步,那么科學進步的含義僅此而已嗎?提出不完整的等式,科學進步=犧牲+探索+…+…+…+…啟發(fā)學生思考,小組討論填寫不等式。說出相應的理由

  小組活動:按照形狀相同的規(guī)律劃分小組,小組討論填寫等式,然后按照顏色分組到別的小組討論,了解別人的想法,最后回到自己的小組,修改本組的觀點,紅色留下負責解釋本組的想法,全班匯報交流。

  五、課堂小結

  假如30年后你登上了月球,你準備去做什么?

  六、教后反思

  每次上過類似今天這種情況的網(wǎng)絡課,總是引發(fā)很多的思考和爭議,許多人關心的總是他與語文課的關系,把脫離語文教學目標和聽說讀寫能力作為強有力的駁斥論據(jù),以前我也曾懵懂的認為我是不是脫離了目標,在走俏?在確定了這堂課的教學目標之后,我堅定了自己的信念,要體現(xiàn)課程與技術的整合,體現(xiàn)新課程的理念,體現(xiàn)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的變革,體現(xiàn)多元智能學習,最終實現(xiàn)融合性學習,以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信息素養(yǎng)的形成為最有力的說明!

  反思課堂教學設計,我認為教學策略的設計最為重要,同樣,我們教師在日常教學設計中應加強對教學策略的研究和探討,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課堂效率,提高教學質量。

  一、問題策略的設計

  這個主題活動,我始終貫穿著這樣幾個問題的設計,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一種思維的框架,那么將來無論做什么事情如果都能受到這種思維的啟發(fā),相信這就是一種良好的思維習慣,繼而有利于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你知道什么?關于月球的知識你了解多少,是對以前知識的一個積累和概括。

  2、你想知道什么?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習慣。

  3、你怎樣知道的?對于學習的方法和途徑的認識。

  4、你學到了什么?總結學生經(jīng)驗。

  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要注意層次性,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關鍵要設計好基本問題,基本問題的設計要體現(xiàn)高級思維的訓練,比如教師在設計“科學進步=探索+…+…”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識經(jīng)驗和具體事例從不同角度和層次認識問題和分析問題。

  二、活動策略的設計

  有效的小組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集體的團隊精神和協(xié)作精神。通過兩次小組活動的開展,一次問題接龍,展現(xiàn)一個小組集體智慧的結晶,比賽哪個小組提出的問題多而且精彩有價值,使得每個學生的頭腦細胞活躍,富有創(chuàng)新意識,“月球上有傳染病毒嗎?”“月球和地球哪個的`年壽高?”“月球的塵土具有殺菌的作用嗎?”另一個活動是小組討論填寫等式,然后到別的小組吸取經(jīng)驗,回來補充自己的觀點,這個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表達、傾聽、再思維的能力,可以說選擇一種好的組織形式,對于提高課堂效率也是相當?shù)闹匾?/p>

  三、評價策略的設計

  這堂課中我認為比較失敗的就是沒有很好的體現(xiàn)評價的過程,無論是對于學生精彩的展示還是小組活動,教師的引導,教師的語言顯得有些干癟,吝嗇,加強自身素質的提高也是上好課重要標準,另外教師的情緒直接影響了教學的過程和效果。

  自1969年7月16日美國“阿波羅11號”飛船首次實現(xiàn)載人登月以來,根據(jù)對月球的多次實地勘探和對從月球帶回的巖石。土壤進行分析研究的結果,人類對月球的面貌已有了較多的了解?茖W家認為,月球和地球所具有的元素基本是相同的,月球上的巖石比地球上的還要古老。月球上空氣稀薄,大氣成分比較復雜,通常在黑夜時由40%的氫,40%的氖和20%的氦組成.到日出時還會加入少量的甲烷和氨等。

  月球上共有30多萬座環(huán)形山,星羅械市,彼此環(huán)抱,其中最大的一座環(huán)形山,直徑近300千米,海拔高達6000千米,十分壯觀。遺憾的是,由于月球上沒有水源,這些山是光禿禿的,寸草不生,十分荒涼。因此,解決月球上的供水問題是困擾科學家一個難題,多年來,人們提出各種設想。有一個方法是:采掘月球上儲存量極為豐富的氧化鐵,用太陽能熔化爐進行熔煉,使其放出大量的氧,與運輸飛船從太空中收集制取的液態(tài)氮相結合,來生成水。

  由于月球上的空氣太稀薄,原本大量存于太陽的高能粒子流(太陽風)中的“氦一3”噴射出來,直接降落到月球表面的沙粒、巖石中,大約有100萬噸左右。這是對人類最具吸引力的寶藏。因為它比地球上核電站所用的氘原料的放射性要低得多。若能大量開采,不但可供月球開發(fā)之用,還可成為地球21

  世紀用之不竭的核原料。

  月球的白天和夜間持續(xù)時間都長達半月之久,白天氣溫高達127℃,夜問溫度又低達零下183度,這是月球上沒有人煙和生命的另一個重要原因。俄羅斯科學家通過對月球的一些實測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認為月球很可能是一個空心球體;谶@一認識,有朝一日,就可在月球表面打一條通道,進入月球地殼深處的“地下月宮”,在那里建造一座適于人類居住的‘地下城”。這樣,乘坐飛船奔月的旅游者,可在這座“地下城”找到過夜的旅館。當然,科技工作者就可以以這座地下城為基地,從事月球資源勘探、太空產(chǎn)品生產(chǎn)、天文觀測等活動。

  小朋友,我們站在地球上看月亮,是不是發(fā)現(xiàn)天上的那個大月亮經(jīng)常變樣兒啊?是呀,它時而像一個大銀盤高掛夜空;時而像一個彎彎的月牙斜桂樹梢。那么,月亮為什么會有圓缺變化呢?

  原來呀,月亮和地球就像一對好鄰居,它們呀,共同組成了一個天體系統(tǒng),叫做地月系。月亮在不停地繞著地球旋轉的時候,它與太陽和地球的相對位置也在不停變化著。月亮本身不會發(fā)光,它只能反射太陽的光。當月亮朝向地球的那一面背對著太陽的時候,月亮就不亮了,小朋友們整夜也見不到月亮,這就叫朔,也就是爸爸媽媽常說的新月了。

  新月以后的兩三天呀,月亮沿著軌道慢慢轉過來了,太陽的光逐漸照亮它向著地球的這半邊的邊緣了,于是,小朋友們在夜空中就能看見一鉤彎彎的小月牙了,這時,月亮的樣子就像漂亮阿姨額頭上彎彎細細的眉毛,這時的月亮叫做彎月或是娥眉月。

  打這以后,月亮繼續(xù)轉呀轉,它對著地球的這半邊,一天比一天多地照到了太陽光,于是,我們所看到的彎月牙兒也就一天比一天“胖”了,到了第七八天,月亮向著地球的這一邊,有一半照到了陽光,我們在晚上就看到了如同半塊大燒餅似的月亮,這叫做上弦月。以后再漸漸地變成凸月。

  后來,月亮慢慢轉到太陽相對的一面去,它那對著地球的半面,受到陽光照射的面積也就越來越大了。當?shù)厍虮惶柡驮铝痢皧A”在中間的時候,月亮的受光部分便完全對著地球,這時候,我們就看到了一個玉盤似的又圓又亮的月亮,這就是滿月,也叫望月。

  滿月照射的時問非常短,只有一兩天。往后,月亮又繼續(xù)轉,它向著地球的受光部分又慢慢變小,先變成凸月,又變成半圓形的,這就是下弦月了。

  從這以后呀,小朋友們會發(fā)現(xiàn)我們那個掛在天上的大月亮又一天一天地變“瘦”下去,成為殘月,最后又變成彎彎細細的了。再過一兩天,月亮就會再次消失,朔又來臨。

  農(nóng)歷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這是人們一直都喻為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jié)日。有人說,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中秋節(jié)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

  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為農(nóng)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這一天天上的圓月分外明亮特別的大特別的圓,所以這一天也被視為撮合姻緣的大好日子。

  說起中秋的來源,民間一直流傳著多個不同的傳說和神話故事。其中就有嫦蛾奔月、朱元璋月餅起義、唐明皇游月宮等故事。

  最為人熟悉當然是嫦娥奔月,嫦娥偷了丈夫后羿的不死仙丹,飛奔到月宮的故事也有多個版本。在較早的記載中,嫦娥偷吃了仙藥,變成了癩蛤蟆,被叫著月精。

  奔月后,嫦娥住的月宮其實是一個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桂樹和一只兔子,就別無他物?墒怯钟辛硪粋說法是,在月宮里還有一個叫吳剛的人。

  每當夜幕降臨,一輪明月懸掛在高高的夜空時,你也許會想:月亮上面有什么東西?它和地球一樣嗎?月亮是從哪里來的?這些問題,不但你在想,也一直是科學家在探索研究的課題。古往今來,風風雨雨,人們?yōu)榱颂剿髟铝恋拿孛茉?jīng)付出了巨大的勞動!

  月球離我們有38.4萬千米遠,假如乘噴氣式飛機,從地球飛到月球要18天才能到達。不過,噴氣式飛機是離不開地球的。

  近幾十年來,科學家們用宇宙飛船把宇航員送上了月球,去探索月球上的秘密。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是美國的兩個宇航員。他們在1969年7月20日乘阿波羅11號登月載人宇宙飛船在月球上著陸,進行了探險。他倆看到了人們在地球上無法看到的景象,證實了許多科學家們的猜想。他倆還在月球上做了一些實驗,并把月球上的石塊和塵土等帶到了地球。

  回到地球上,他倆回憶:登上月球后,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十分奇異的景象。在地球上,人們看到的天空是藍色的,白云在空中飄浮,金色的陽光照耀著大地。可是,在月球上,看到的天空是黑洞洞的,月球的“地面”上卻灑滿了燦爛的陽光;天空中的星星分外明亮,似乎直瞪瞪地盯著你;月球的一邊高懸著一個大藍球──地球。月球上沒有空氣,沒有水,沒有生命,只有巖石、環(huán)形的高山和塵土,處處是一片荒涼,靜得出奇。

  科學家們把宇航員從月球上帶回來的東西進行了各種化驗,化驗結果表明,還有許多奧秘等待人類去探索。

  ──顯微鏡下的月球石塊,在坑坑洼洼的石面上布滿了一層玻璃質的東西,還在閃閃發(fā)光。

  ──月球塵土,經(jīng)化驗,科學家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它竟有一半是有棱有角的玻璃粉。

  月球上的玻璃質為什么這么多呢?真是個難解的謎!

  從月球取回的樣品中,還發(fā)現(xiàn)了一些鐵質顆粒。奇怪的是帶回來放了那樣久的鐵質顆粒一直未生銹,拿去做生銹實驗,也還是不生銹,這又是一個謎。

  科學家們把從月球上帶回來的塵土撒到地球的細菌上,試試月球的塵土能不能像地球塵土那樣成為細菌的溫床?

  咦?細菌一下子都死了!難道月球上的塵土能殺死細菌?怎么會有這種特殊的殺菌能力呢?又是一個謎!

  科學家們還用植物做試驗,把玉米種在月球塵土里,它的生長和在地球土壤里的生長沒有明顯的不同。水藻在月球塵土里長得特別鮮嫩青綠。這是什么原因?又是一個謎!

  玄武巖是火山爆發(fā)而形成的巖石。月球中有玄武巖,這證明月球早先有過火山活動。分析這些巖石,估計出它的年齡已有46億歲了。但是,在地球上,只有在格陵蘭最偏僻的地方才能找到有40億年的石塊。難道月球的年齡比地球的年齡大嗎?又是一個謎!

  小朋友們,月球之謎等待著你們?nèi)ヌ剿鳎ソ议_,神秘的宇宙在向你們召喚,努力學習吧!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wèi)星。太陽光射到地球要花8分鐘的時間,平均行程足足有15000萬千米;而月球到地球的平均距離卻只有384404千米,約相當于地球半徑的60倍;地球環(huán)繞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是一年,而月球環(huán)繞地球公轉一周的時間卻等于地球上的27.3天。地球自西向東繞軸自轉一周的時間是23小時56分,也就是地球的一個晝夜;而月球自轉的周期卻正好等于它公轉一周的周期,所以月球的一天就相當于地球的一個月。

  月球白天與黑夜的時間約各相當于地球的兩個星期。由于月球公轉和自轉的周期相等,所以永遠只有一面對著地球,另一面背著地球,從地球只能看到月球表面面積的59%,約相當于南美洲這么大一塊區(qū)域。當?shù)窃嘛w船飛到月球的背面,無線電通信就會被阻隔而中斷,所以飛船登月的地點,都選擇對地的一面。人們用光學望遠鏡、雷達來研究月球,都只能局限于它的正面,對它的背面則一無所知。自1959年以來,發(fā)射了月球探測器,才逐步解開了月球背面的千古奇謎!月球的引力造成地球上海洋的潮汐漲落,同時它對地球某些部分的作用,使地球呈現(xiàn)梨形。地球對月球的引力也使月球正面有明顯的鼓起。

  地球的平均直徑為12742千米,是太陽系中比較小的行星;月球的平均直徑為3475.8千米,約為地球的四分之一,是太陽系中比較大的衛(wèi)星。所以天文學家常常把地球月球系統(tǒng)當作一組美麗的雙行星。月球表面面積為3800萬平方千米,相當于地球表面面積的十四分之一,比亞洲的面積略為大一些。月球的體積是220億立方千米,相當于地球體積的49分之一。月球的質量為地球的1.23%,約為7350×(10的16次方)噸。月球平均密度為3.34克/厘米,而地球的平均密度則為5.52克/厘米,這表明月球內(nèi)部不像地球那樣有一個比較緊密的核心。

  月面的重力差不多只相當于地面重力的六分之一,一個在地面上重60千克的人,在月面上只重10千克。如果在月面上跳高,人的重心提高的高度約可等于在地面提高的6倍,一個跳高運動員可以跳離月面8米多,已是世界紀錄的3倍多了。如果舉重,人們可舉起6倍于地面的重量,而月面力拔千斤并非難事。在月面上物體下落要比地面上慢得多,好像電影中的慢鏡頭一樣。例如從20米高的地方垂直拋下一塊石子,在地球上2秒鐘就可落地,但是在月球上卻需要5秒鐘。

  月球以前是否有過大氣,至今科學家尚無定論。如果月球在幾十億年前確曾有過大氣的話,由于它的重力小,無法吸住保留,也早逸散到宇宙空間去了。月面上既無大氣存在,自然就沒有風、云、雨、雪、霧、雹、霜、露、暈、虹、霓等氣候變化,也就沒有什么春夏秋冬的季節(jié)。但因月面上沒有大氣和水可以調節(jié)溫度,使太陽照射的熱量有93%為月面所吸收,而地球只吸收57%,因此月球白天在太陽照射下,特別炎熱,中午溫度可達127℃,斜射時隨著陽光斜度的變化逐漸降低到50℃以下;白天陰影處為-65℃;夜晚由于月面散熱特別快,夜晚時間又特別長,所以非常寒冷,至黎明前為-183℃,能使溫度計中的水銀凍結,真不愧為廣寒宮了!太陽除了輻射熱外,還發(fā)出放射線,轟擊月球。這種放射線的突然爆發(fā),對登月的航天員也是非常危險的。

  由于月球沒有空氣傳送聲波,所以真是萬籟俱寂,連登月的航天員彼此之間講話,也要用無線電通過耳機才能聽到。月球沒有大氣也就沒有反射和散射光,所以在陽光下特別光亮,比地球上的亮度約大100倍,而在太陽光照不到的地方,幾乎是絕對的黑暗無光,其明暗對比十分強烈。因此在月球上白天的天空也呈黑色,不像地球藍天白云那樣的明媚綺麗。在月面上看地球,像在地面上看月球一樣,從升起到落下的27天中,也有新月形、半月形、滿月形的變化。更奇妙的是,隨著人在月球上位置的不同看到的地球可以在東方,也可以在南方、西方和北方。如果站在月球正面的中心區(qū)域,則可看到地球一直懸掛在天頂附近。在月球上看到的地球既大又亮,視直徑大約比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大3倍。地光比月光明亮數(shù)十倍,在月球上的夜晚,盡可以閱讀書報。

  人們用肉眼可以看到月球有明有暗,暗區(qū)很平坦,而發(fā)亮的明區(qū)則高低不平。暗區(qū)稱為月海,明區(qū)稱為高地,高地約占月球正面面積的60%。月球上有著起伏的山峰、崎嶇的高地、廣闊的平原、深長的峽谷,還分布著小川、山脊、石壁和斷層。在隕石億萬年的不斷撞擊下將月球表面的巖石撞擊成灰塵,因此使月面覆蓋著一層塵土。月面上到處有著形如環(huán)形山的坑穴,數(shù)量在百萬個以上。登高遙望,真是千瘡百孔。直徑最大的環(huán)形山是月球南邊緣的克拉維斯環(huán)形山,直徑達256千米左右,最小的坑穴直徑只有幾十厘米。環(huán)形山的高度有高達5000米以上的?友ㄉ顪\不一,最深的坑穴達好幾千米。

  月球上的山脈和地球上差不多,但峰巒更為峻峭,大都環(huán)繞著“月海”,其數(shù)量比環(huán)形山少得多。美國“阿波羅15”號飛船降落地點亞平寧山脈為月球正面最長的山脈,蜿蜒多600千米!鞍⒉_17”號飛船降落在金牛山脈地區(qū)。這里群山環(huán)抱,巨石參差,坑洼崎嶇,地質復雜,在表面上是一層深色物質,而且歷史久遠,可找到月球初期的巖石。在附近又可拾取可能是近期火山爆發(fā)的塵土,所以容易引起興趣不同的科學家們的注意。過去雖測量過月球1000多座山峰的高度,其中有6座山峰高達6000米以上,月球正面的萊布尼茲山脈的最高峰據(jù)信高達9千米,超過地球的最高峰。

  地球上的地震,每年達幾百萬次,而月球的月震每年僅三四百次,因此月球被稱為“寂靜的天體”。而在震動的強度方面,地球每年平均釋放出的地震能量比月球釋放出的月震能量要大50億倍。月震同地震還有一個顯著的區(qū)別,月震波在月球內(nèi)部要經(jīng)過多次的回波反射,一般震波要持續(xù)1小時以上;而地震波回波反射次數(shù)很少。例如,美國阿波羅飛船與運載火箭“土星5”號第三級分離后,火箭即循另一條軌道在飛船之前先到月球,以每秒2.5千米的速度撞擊月球,其威力相當于11噸TNT炸藥的爆炸,炸開直徑約40米、深為20米的巨坑,使月球震動達3小時20分鐘之久,而如果在地球通常只會震動幾秒鐘而已。

  月球是地球的唯一衛(wèi)星,對地球具有引潮力的作用?茖W家們已經(jīng)研究證實,月球引潮力不僅能誘發(fā)地震、對人體健康和生物活動產(chǎn)生影響,而且對地球的天氣氣候也有影響。

  首先,月球引潮力能使地球自轉軸的傾斜角保持穩(wěn)定,從而使地球的氣候相對穩(wěn)定。如大家所知,月球和地球作為兩個不同的天體,相互之間具有引力作用,現(xiàn)在地球自轉軸的傾斜角變化在5度以內(nèi)。但是如果沒有月球,地球自轉軸的傾斜角會以數(shù)百萬年為一周期由0—50度變化,地球氣候因而也會大幅度變化,最終將使地球成為生物無法生存的環(huán)境。

  其次,月球引潮力還會掀動大氣,形成所謂的“氣潮”。氣潮可以影響氣壓和天氣,比如滿月時的氣壓就往往較低,古希臘人認為新月兩頭發(fā)紅連續(xù)三個夜晚,就要當心發(fā)生風暴;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也發(fā)現(xiàn),全美國最厲害的暴風雨發(fā)生在新月后1—3天或月圓后的3—5天。因此,有人主張在預報天氣時應考慮月相。

  另外,月圓之夜地球還會稍許變暖。這是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氣候學專家羅伯特·巴林和蘭德爾·塞維尼通過分析氣象衛(wèi)星的觀測結果后發(fā)現(xiàn)的。在過去的15年間,氣象衛(wèi)星精確測定了月光照射后產(chǎn)生的地球表面溫度的細微變化,結果發(fā)現(xiàn)滿月時地球的平均氣溫上升了0.017攝氏度。實際上,月球本身并不發(fā)光,它是通過對太陽光的反射向地球傳送熱量的,滿月之際亮度最高,此時照射到地面上的月光大約攜帶著每平方米0.0102瓦的熱量。

義務教育課課程標準教材三年級語文下冊《月球之謎》第一課時課堂教學實錄(精選15篇) 相關內(nèi)容:
  • 三年級語文下冊《趕!氛f課稿一等獎(通用12篇)

    一、說教材:《海底世界》是一篇科普知識性課文,課文通過生動有趣的語言介紹了海底奇異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chǎn),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激發(fā)了學生熱愛自然,探索自然奧秘的興趣。全文按總分總的結構分別介紹了海底景色奇異和物產(chǎn)豐富。...

  • 三年級語文下冊《海底世界》教案(精選15篇)

    一、導入課題。我們一進入教室,就置身于汪洋大海之中,誰能就這幅圖畫面(黑板上的海底世界圖)說說。二、借助重點句,指導分段。1、聽課文錄音,思:海底世界怎樣?劃出你認為最重要的一句話。...

  • 三年級語文下冊:《荷花》教學設計(精選12篇)

    教材解析:《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各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具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長城和運河》(通用13篇)

    教學目標1、學會生字,理解它所組成的詞。2、正確流利、與感情的讀課文,背誦課文。3、體會比喻句。4、增強民族自豪感。教學重點難點重點:正確流利、與感情的讀課文,背誦課文。難點:課內(nèi)外結合,體味作者的感情,增強民族自豪感。...

  • 人教課標版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精選15篇)

    教學目標:1、積累運用四字詞語。2、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3、學習通過人物的言行體會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感受賣木雕的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重點: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

  • 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五課守株待兔教學反思(通用2篇)

    《守株待兔》是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最后一組課文的一則寓言故事。課文透過種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機會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放下農(nóng)活整天守著樹樁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地向學生介紹了“想不勞而獲是不行的”這一比較深奧...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學反思《翠鳥》(通用14篇)

    【教學設計方面】整個教學過程的設計都很重視讀書。在充分讀書的基礎上感悟和積累文中生動形象的語言,然后通過模仿或重組的訓練加以運用,從而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和習作能力。...

  •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蜜蜂》教學設計(精選15篇)

    教學分析課文作者是法國生物學家法布爾,以第一人稱寫了他所做的一個試驗,即證實蜜蜂是否具有辨認方向的能力。體現(xiàn)了作者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求實作風。教學目標①認識“試、驗、證”等10年生字。會寫“論、試、驗”等14個字。...

  • 三年級語文下冊《太陽》教學設計(精選12篇)

    教學理念: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語文課堂一定要尊重學生的自主地位,采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自己選擇,自由閱讀,相互交流,充分表達。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認識“掛”、“街”等13個生字,會寫“園”、“因”等6個字。...

  • 部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荷花》教學設計(精選13篇)

    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理解“冒、挨挨擠擠、飽脹”等詞語,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說一段話,培養(yǎng)學生帶著自己感受正確、流利、有感情讀課文。...

  • 三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反思集錦(精選16篇)

    在本學期中,我始終堅持認真?zhèn)湔n、上課、聽課、評課,及時批改作業(yè)、講評作業(yè),做好課后輔導工作,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體系,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fā)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

  •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范文(精選12篇)

    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讀懂課文,了解懷丙和尚是怎樣利用水的浮力打撈鐵牛的,從而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受到愛科學、用科學的教育。2、指導學生讀懂課文,理解課文的重點段落是怎樣把意思表達清楚的。...

  • 三年級語文下冊《蜜蜂》教學設計(通用17篇)

    一、教材分析:無數(shù)的蜜蜂在花叢中飛舞、采蜜,它會給人指路嗎?然而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列寧,把不會說話的蜜蜂當作向導,在陌生的地方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人:“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飛進附近的一個園子里,園子旁邊有一所小房子”,那一定是...

  • s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精選2篇)

    東郭先生和狼一、教學目標:1、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絕不能憐憫像狼一樣的惡人。2、引導學生認識欺、侮、岔、仁、涂、掩6個生字,理解欺侮、岔道、仁慈、糊涂、掩面、知書達理、積德行善、信以為真詞...

  • 三年級語文下冊《荷花》第一課時說課設計(精選12篇)

    19世紀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形象地指出:“一個真正的教師指點給學生的不是己投入千百萬年動蕩的現(xiàn)成的大廈,而是促使他們?nèi)プ銎龃u的工作,同他一起建造大廈,教他建筑。...

  •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观看一级欧美片 | 五月婷久久综合狠狠爱97 | 欧美老妇乱惀 | 国产精品久久久99 | 国产三男一女免费视频观看 |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辣椒 | 久久久久久久婷婷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手机在线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鸳鸯影院 |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 中日韩在线观看 | 精品人妻大屁股白浆无码 | 亚洲区精品区日韩区综合区 | 激情国产视频 | 污污汅18禁在线无遮挡免费观看 | 一级做a爰片性色毛片免费网站 | 美女二级片 | 97碰成人国产免费公开视频 | 亚洲调教色xxxxx亚洲 | 一级黄色片免费 | 韩国一级毛片 | 免费网站高清观看素材 | 在线免费欧美 | 国产精品不卡一卡二卡 | 久久午夜场 | 日本免费色视频 | 11111日本网站 | 国内自拍偷第55页 | 久久久久成人片免费观看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91 | 色妺妺在线视频 | 欧美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综合久久2o19| 亚洲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观看免费乇片 | 亚洲91中文字幕无线码三区 | 五月丁香激激情亚洲综合 | hd专干中国老太婆 |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乞丐 | 欧美国产偷国产精品三区 | 日本高清视频在线WWW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