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5》教學設計(精選14篇)
《練習5》教學設計 篇1
[教學要求]
1.復習鞏固漢語拼音,按順序填寫小寫字母。
2.區別三組由形近偏旁組成的字,并正確組詞。
3.給句子加標點,根據標點讀出句子的語氣。
4.練習寫好帶偏旁的字,注意字的間架結構。
5.熟記4個成語。
6.朗讀、背誦十二地支和十二屬相。
7.看圖說幾句通順的話。
[教學時間] 四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
(1)指名借助拼音瀆題目。
(2)學生說說題目中的兩點要求:背誦字母表,然后按字母表的順序在橫線上抄寫小寫字母。
2.指導。
(1)出示《漢語拼音字母表》指導朗讀。
(2)集體背誦《字母表》。
(3)分組比賽背誦。
(4)“開火車”接背《字母表》。
3.練習。
(1)出示小寫字母卡片,指名讀、集體讀。
(2)在橫線上抄寫小寫字母。
4.反饋。
(1)檢查填寫情況。
(2)出示“b”按字母順序說出前面和后面的字母。
(3)出示按字母順序說出前面和后面的字母。
(4)集體讀填寫的小寫字母。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1)指名借助拼音讀題目要求。
(2)講清題目要求。
2.指導。
(1)出示卡片:祖一被。
①指名讀。
②按左右結構的順序說說“祖”和“被”的左部偏旁。
③指導學生觀察比較“守”和“豐”這兩個偏旁的差別。(只有一點之差)
④用組詞的方式,讓學生弄清“祖”和“被”的意思。
(2)出示卡片:房一層。
①指名讀。
②按半包圍結構說說“房”和“層”的上部偏旁。
③指導學生觀察比較“戶”和“尸”這兩個偏旁的細微的差別。
④用組詞的方式,讓學生弄清“房”和“層”的意思。
(3)出示卡片:寫一家。
①指名讀。
②按上下結構說說“寫”和“家”的上部偏旁。
③指導學生辨“一”和“山”這兩個偏旁的細微的差別。
④練習組詞,弄清“寫”和“家”的意思。
3.練習。
(1)分組出示卡片,集體認讀。
(2)指導學生在方格里照樣子抄寫。
4.反饋。
(1)檢查學生抄寫情況。
(2)出示卡片,指名再讀一讀這一組詞,鞏固字形字義。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三題
1.審題。
教師引導學生自讀題目要求,弄清學習要求。
2.指導。
(1)出示《標點符號歌》,朗讀復習逗號、句號、問號和感嘆號的用法。
(2)指導學習第一句:“西湖風景真美呀”。
①讓學生認讀,讀好“呀”的語氣。
②根據句子的意思和語氣練習加標點。(句后加感嘆號)
③教師范讀。
④學生練讀,讀出贊美的語氣。
(3)指導學習第二句:“這是不是菠蘿”。
①教師范讀。
②學生認讀,讀好“是不是”的語氣。
③根據疑問語氣和句子的意思練習加標點。(句后加問號)
④學生練讀,讀出疑問的語氣。
(4)指導學習第三句:“萬里長城是我國古代的偉大建筑”。
①學生認讀。
②教師引讀:萬里長城是——
③根據句意和語氣練習加標點。(句后加句號)
④學生朗讀,讀出陳述語氣。
(5)指導學習第四句:“媽媽這個星期天你一定要教我包餃子”。
①教師范讀。
②學生弄懂句意。
③練習給祈使句加標點。(中間加逗號,句末可用句號,也可用感嘆號)
④學生朗讀,讀出懇求的語氣。
二、教學第四題
1.審題。
教師談話,讓學生弄清本題的要求。
2.指導。
(1)出示卡片,讓學生認讀“暖、凍”這兩個字。
(2)說說這兩個字的部首。
(3)引導學生回憶前面提出的寫字要求和描紅要求。
(4)指導書寫日字旁的宇:“暖”。
①引導學生觀察,用比較的方法,啟發學生把“日字旁”寫得略窄一些,右半部分寬一些。寫左窄右寬的字注意左半部稍向上提,勿使下墜,力求間架合理。
②教師在黑板上示范描寫“暖”。
③學生在田字格里描紅生字。
④教師示范仿影、臨寫生字。
⑤學生在田字格里練習仿影、臨寫生字。
按上面的步驟和方法,指導學生學寫兩點水旁的“凍”。指導寫“凍”時注意“?”稍向上提寫得窄一些。
3.練習。
讓學生按照要求認真練習描紅、仿影、臨寫,教師進行個別輔導,教室里要注意保持安靜,讓學生凝神練字。輔導時還要注意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書寫姿勢。
4.反饋。
教師相機展示優秀寫字作業 ,表揚書寫姿勢正確及有進步的同學。
第三課時
一、教學第五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
(2)教師談話幫助學生弄清本題的學習要求。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4條成語。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問老師。
(2)教師范讀。
(3)學生自由讀。
(4)理解成語的意思。學生只要大體說出成語的意思即可,對一些理解有難度的成語,教師給予講解。
3.練習。
(1)學生自由練讀。
(2)同座位練習背誦。
4.反饋。
(1)集體齊背。
(2)指名背。
二、教學第六題
1.審題。
(1)指讀練習要求。
(2)讓學生說一說該項練習的要求是什么。(一是朗讀,二是背誦)
2.指導。
(1)學生借助拼音自讀。
(2)指名試讀。
(3)教師范讀。
(4)教師結合插圖講解:這是我國傳統用做表示次序的符號十二地支和十二屬相。十二地支在古代表示時辰,并以十二屬相搭配。
(5)教師再次范讀。
3.練習。
(1)學生自由練讀。(教師注意幫助學生糾正易讀錯的字音:“巳、子”都是平舌音,“辰、申”都是翹舌音、前鼻音)
(2)指名朗讀。
(3)“開火車”接讀。
(4)看圖練習背誦,指名試背。
4.反饋。
(1)檢查朗讀。
(2)指名背誦。
札記:
第四課時
教學第七題
課前準備:
1.教師仔細觀察,收集學生一些說話姿勢不正確的實例。
2.教學掛圖或投影片。
一、揭題
1.教師談話:同學們,我們在與別人交往中說話時要注意些什么呢?老師曾提過一些要求,誰還記得?誰能來說一說?
2.將學生的回答引導到說話“要注意姿勢”時出示話題:說話要注意姿勢。
3.引導學生自讀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二、指導看圖,引導討論
1.第一幅圖上畫的是誰和誰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一位女老師和一位女同學在辦公室里說話)
2.你覺得女同學說話時的姿勢正確嗎?(不正確)
3.她說話時的姿勢怎么不正確?為什么?
4.指導學生看二、三幅圖,要求同座邊看邊討論。討論主要圍繞三個問題:
(1)圖上畫的是誰和誰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2)你覺得他們的姿勢正確嗎?
(3)為什么說他們的姿勢不正確?
5.按二、三幅圖的順序,讓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意見。
6.教師根據討論情況作一個簡要的小結。
三、利用課本插圖,幫助學生弄清說話時的正確姿勢
1.引導學生再次看圖,想一想:圖上的小朋友應該怎樣做才對?
2.根據圖的內容,創設情境,鼓勵學生將正確的說話姿勢表演出來。教師在學生表演時,要根據表演情況及時給予指導。
四、擴展訓練,讓學生進一步進行口語交際的實踐
1.啟發思考:在我們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我們還見到過哪些不正確的說話姿勢?(問題提出后讓學生分組充分討論)
2.交流發言:引導學生說出平時口語交際中的一些不正確的說話姿勢。
3.選擇一些實例,指導學生進行嘗試性表演。每一例表演后,讓學生說說:表演得怎么樣?有什么問題?你覺得應該怎樣演?
五、教師小結
要點:我們在與別人交往中說話,除了要把話說好之外,還要注意有大方、得體的說話姿勢。這樣不僅會增加說話的表達效果,還會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希望同學們平時說話時要多注意自己的說話姿勢。
《練習5》教學設計 篇2
【教學要求】
1、仔細看圖上的內容,想一想像什么,用打比方的句式寫下來。
2、熟背八條成語,了解它們的意思。
3、照樣子,練寫鋼筆字,在實踐中體會“點”在字的不同部位的寫法。
4、討論“你最喜歡或最不喜歡的廣告”,并試著為自己喜歡的商品設計廣告。
5、學寫毛筆字。學習“橫折鉤”和“橫折提”的寫法。
【課時安排】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學用字詞句
1、審題。
(1)學生各自嘗試讀懂題目要求。
(2)師生共同討論題目要求。
(3)教師講清題目要求。
2、指導。
(1)在學生明白題目內容的基礎上,各自仔細看圖,想想與它們相似的事物,并畫下來。
(2)同桌相互討論,用打比方的句子,把上面的圖意說一說。
(3)全班討論、交流,老師指點、評議。
3、練習。
(1)指名講述。
(2)大家評論,對打比方準確、生動的同學給予表揚鼓勵,對講述差的同學給予糾正與幫助。
(3)講述之后,讓學生動筆在書上寫下自己的滿意的答案。
4、反饋。
(1)老師巡視,對個別學生給予及時指導。
(2)發現寫得好的,用展示的方式讓大家觀摩學習。
(3)找出學過的課文中打比方的句子,讀一讀,進一步體會打比方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動、具體的好處。
二、教學第二題:讀讀背背
1、審題。
教師幫助學生弄清學習要求。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八條成語。
(2)教師范讀。
(3)學生自由讀。
(4)理解八條成語的意思。(學生大體說出意思即可,有困難的老師講解)
3、練習。
(1)學生自由朗讀。
(2)同座練習背誦。
4、反饋。
(1)集體齊背,
(2)指名背。
三、教學第三題:學寫鋼筆字
1、審題。
師生談話,弄清要求。
2、指導。
(1)出示卡片,讓學生要寫的這三個字,并了解三個字的結構。
(2)引導觀察字形,發現它們都有共同的筆畫“點”。
(3)指導書寫“料”。
①出示“料”,引導學生觀察其中“點”的寫法。
②教師范寫,提醒學生注意,幾個點要寫得緊湊、勻稱。
③學生練習描寫一個“料”字。
④按上面的步驟和方法,指導學生寫“疼”和“蒸”字。仿寫時要看清范字,再動筆寫。
3、練習。
讓學生按照要求認真練習描紅、仿影和臨寫。教師可進行個別輔導。
4、反饋。
展示寫得好的字,表揚,矯正。
第二課時
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說說廣告
1、審題。
(1)指名讀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2)教師引導學生進一步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①說說你最喜歡或最不喜歡哪條廣告,為什么。
②試著為自己喜歡的商品設計廣告。
2、指導。
(1)同學們,當今社會,廣告鋪天蓋地,隨處可見,有不少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們能不能來談一談,給你們印象比較深刻的有哪些?
(2)老師這里,也有幾則廣告,你們想不想看看?
(3)播放學生熟悉的幾則廣告短片。
(4)你們看,這些廣告之所以能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因為它們都有什么特點啊?
(5)是啊,廣告就是要通過各種形式宣傳、介紹自己的商品,讓自己的商品深入人心,所以它的語言必須瑯瑯上口,便于記憶,情節要能吸引人。
(6)在我們所見過的廣告中,你最喜歡或最不喜歡的廣告是哪個?這什么呢?同學們能不能在小組里先說一說?
3、討論。
(1)分組討論“最喜歡或最不喜歡哪條廣告,為什么”。
(2)每人在小組里說說。
(3)每組推薦一個代表向全班同學作介紹。
4、練習。
(1)小組代表向全班同學作介紹。
(2)全班同學討論、評議,對說得好的同學表揚、鼓勵,對說得差的同學給予糾正與指導。
5、反饋。
(1)教師對學生的匯報進行點評。
(2)鼓勵學生為自己喜歡的商品試著設計廣告。
第三課時
教學第五題:學寫毛筆字
1、審題。
帶領學生明確本次毛筆字練習的要求。
2、指導。
(1)出示卡片,學生認讀要寫的兩個字,并指出這兩個字中的主要筆畫:橫折鉤、橫折提。
(2)指導寫“為”。
①出示,引導學生觀察,這個字中,“橫折鉤”的“橫”寫得較長,且略往右上方傾斜。為使整個字顯得緊湊,頓筆后下折,要往內收,鉤不宜太長。
②教師范寫,學生觀察教師的運筆方法。
③學生練寫“為”。
(3)指導寫“計”。
①出示“計”字,引導學生觀察后說出“橫折提”的具體位置。要讓學生知道,“橫折提”較短,微微向右上斜,折豎要直,略往左傾,提畫宜長一些,但不能影響右邊的部分。
②教師范寫“計”。學生觀察“橫折提”的寫法。
③學生練習寫“計”。
3、練習。
讓學生按照要求認真練習臨寫。教師進行個別輔導。
4、反饋。
《練習5》教學設計 篇3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70
《練習5》教學設計
來源:
教學要求
1.能按筆順書寫本單元所學漢字。
2.進行有關形聲字的字詞句訓練。
3.熟記成語與兒歌。
4.按從外到內的順序,練習書寫三框兒的字。
5.口語交際訓練,以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認清筆順。
一、審題
1.指名借助拼音讀題目。
2.讓學生說說題目有什么要求。
二、指導
1.出示所有生字。
2.小朋友們能正確認識這些本單元的生字真不錯,你們能把每個字都按照正確的筆順書寫嗎?
3.請同座位的小朋友先檢查一下畫五角星的字是不是記牢了。
4.教師隨機抽查學生畫星的字是否會了,并小結檢查結果。
5.師:剛才老師讓同學們先解決了前幾天學習中記得不牢的字,下面老師請同學們分成四人小組,互相提問,檢查是否能用正確的筆順寫字。
三、鞏固練習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用字詞句。
一、審題
1.指名借助拼音讀題目。
2.讓學生說說題目有什么要求。
二、指導
1.同學們你們先自己讀一讀題目。請同學們看老師手中的轉盤,誰會讀這個字?
2.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現在丁和誰交上了朋友?
3.出示詞語:
4.指導學生看書上插圖,說說圖上有什么人,他們分別在干什么。
5.知道這些詞語的意思,你就會覺得這些漢字委有趣。
三、拓展練習
1.師:在漢字中類似的形聲字還有不少。
討論:
2.提問:你能找到以“青”你基礎字的形聲字嗎?
3.自己用這個方法再認識一組字,交流。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1、讀讀背背。
2、學寫鉛筆字。
一、教學第三題
1.審題。
2.指導。
(1) 學習成語歌。
(2) 學習兒歌。
二、教學第四題
1.審題。
2.指導。
(1) 復習以前學過的書寫規則從上到下、從左到右。
(2) 今天,我們學寫字,看看這些有三框兒的字就按什么順序書字。
(3) 出示:同
3.練習。
4.小結。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口語交際。
一、審題
1.指名借助拼音讀題目。
2.讓學生說說題目有什么要求。
二、指導
1.(出示圖一)圖上的王洪是怎樣看書的?
2.(出示圖二)圖上的李良是怎樣看書的?
3.(出示圖三)圖上的張海是怎樣看書的?
4.(出示圖四)圖上的韓小是怎樣看書的?
5.分成四人小組討論:誰的姿勢正確呢?
三、拓展訓練
1.請三按圖意表演,其余的小朋友們如果你看到了這種情況,你會怎樣勸說他呢?
2.組織學生發言。
3.小結:在生活之中我們要注意正確的讀書姿勢,保持好自己的眼睛。
4.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不好的讀書姿勢呢?
四、練筆
你想對這些不良看書習慣的同學說什么呢?用一句話寫下來。
《練習5》教學設計 篇4
之一
佚名
教學目標
1、能糾正部分容易些錯筆畫的字,并通過比較,強化記憶。
2、初步了解近義詞"積攢"與"積累"、"激勵"與"鼓勵"的不同用法;掌握部分詞語的不同用法;掌握部分詞語的搭配習慣;能恰當運用幾個介詞。
3、初步學會縮寫句子(去掉修飾部分,保留句子主干)。
4、能運用抓住重點詞句深入理解課文的閱讀方法讀懂短文。
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第7題
教學難點 :第5題
教具:投影片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明確本課時目標。
二、練習第1題。
1、出示教師故意寫錯的字,請學生改。
2、說說哪些筆畫易錯。
3、認真、仔細地抄寫。
4、互查、訂正。
三、練習第2題。
1、查字典,辨詞義(說相互點與不同點)。
2、讀句子,分析句意
3、填詞,再讀。
4、你還能為這一組詞分別寫一句話嗎?寫好后交流時,要注意表揚把這些詞用于其他方面的學生。
四、練習第3題。
1、讀題,明要求。
2、觀察,分析“左邊”與“右邊”的共同點。點撥:左邊發出的動作須與右邊的名詞有密切聯系。
3、獨立做,交流。
4、自己想好4個詞組,拆開來讓同桌連一連。(學生互動后匯報)
五、練習第4題。
1、獨立完成。
2、交流、矯正。
3、全班齊讀這段話,說說這些詞在句子中起什么作用。(初步體會介詞的連接作用)
六、練習第5題。
1、讀題目和例句,比較:保留什么?去掉什么?明確要把句子縮到最簡單的程度。
2、提供句式:“誰干什么”“誰怎么樣”“什么干什么”和““什么怎么樣。”
3、試做第1句。讀——劃出主干-——再讀。
4、做第2、3句,交流。
七、作業 :完成《作業 本》第1——5題。
第2課時
一、指導完成第6題。
1、讀題明確要求:一讀二找三刪
2、指名讀短文,說說主要意思。
3、找出與主要意思無關的句子,并說說為什么。
4、刪去無關的這句話后,再次朗讀。
5、小結:我們在寫一段話時,要根據主要意思來安排材料,不東拉西扯。
二、指導完成第7題。
1、讀短文后的題目,明確要求。
2、默讀《旅行包的故事》,找出重點句。交流,評議找得對不對,為什么?
3、帶著問題(2)自由讀短文,思考。
4、進行小小辯論會,正方為廠長,認為名牌只能有一等品;反方為車間主任,認為名牌可以有二、三等品。
5、引導學生小結如何抓住重點詞句理解文章內容。
三、布置作業 :書面回答練習第7題的問題。
《練習5》教學設計 篇5
之一
佚名
教學目標 :
1、能熟練的拼讀音節,正確的書寫漢字;會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并能從字典中選擇合適的字義。
2、能照樣子搭配詞語;按要求補寫句子;會根據現有的語言材料用“這樣”連句。
3、知道逗號、句號、問號、嘆號以及頓號的作用,能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
一、第一題
讀題目,明確本題的要求,先讀準拼音,再寫字。拼音要注意“型、豪、渾”等詞的聲調,第二聲應該讀得稍快一點。
二、第二題
復習“單元學習提示”中講的部首查字法的基本步驟。
師生一起完成。
三、第三題
在“齊聲”后面跟的是動詞,即“干什么”,而且這一種行為或動作會發出聲音的,如:“歌唱”“歡叫”。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
一、第四題
補寫內容由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講小小的一樣東西“來得不容易”,后面部分是講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這樣的東西。
二、第五題
首先要幫助學生讀懂例句,理解“這樣”在這句子中意思。
問:這樣是指怎么樣的一種做法?
在實際操作中,要先讓學生說說、議議可能出現的結果,再寫下來。
三、第六題
(1)常用標點的形狀特點,以利辨認和正確書寫。
(2)標點各自的作用以及在語句中的地位,以便正確使用。
(3)掌握標點的方法。
四、第七題
1、認真讀句子,把句子的停頓和語調讀正確。
2、讓學生說說這樣停頓和這樣的語調應該用什么標點。
3、獨立嘗試做題。
《練習5》教學設計 篇6
之一
佚名
[教學要求]
1.用鋼筆描紅。
2.對照簡化字,認讀括號里的繁體字。
3.讀一讀,說說每組詞語的意思是不是相同。
4.修改病句,并說明修改的理由。
5.熟記12條成語。
6.朗讀并背誦兩句古代名人的名言。
7.聽教師介紹簡易灑水壺的發明,抓住要點轉述給同學們聽。
8.學寫毛筆字。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2.指導。
(1)指名朗讀這句話。
(2)要求學生觀察字的行款、間距。
(3)這些字你認為哪些書寫時應引起注意的?
(4)教師重點指導帶有連筆的字“履”、“用”的寫法,并復習“生”字改變筆順的寫法。
3.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教師巡視,及時了解書寫情況)
(2)根據描紅情況,教師小結,再讓學生仿寫。
4.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評點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進行矯正性練習。
二、教學第二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教師請學生講清題目要求。
2.指導。
(1)教師口述:日常生活中,我們在看港臺影視片時,或在閱讀一些書籍時,常常可以看到一些繁體字,如同學們都挺熟悉的電(雹)、國(圃)、龍(能)。(出示幻燈片)
(2)學生說出帶有繁體字的句子考教師。
(3)指名讀每組前面的簡化字。
(4)簡化字與繁體字比較。(出示幻燈片)
該(孩) 書(害)
紙(紙) 爛(煳)
讓學生比較以上兩組簡化字與繁體字,特別注意繁、簡字形體變化較大的漢字,讓學生去觀察、思考,發現題中還有哪些簡化字與繁體字形體變化較大的,怎么去認讀出這些繁體字。
3.練習。
(1)(出示幻燈片)指名認讀,能讀出幾個就讀幾個。(可以多讓學生站起來認讀,待大多數同學讀熟繁體字后,再齊讀繁體字組合的詞語)
(2)同桌把簡化字那邊掩蓋好,互相檢查認讀繁體字的情況。
4.反饋。
(1)讀幻燈片上的兩句含有繁體字的話。
①讀害使王明榷寅韶巍到自己知巍的不足,今后慮骸多讀害。
②頸鬟已白的寅,艙室王爺爺,熱愛暈召、i里勁。每天圃害館閉門,他就逛去看輾紙,看到地上有紙眼他就主動撿起,酸現室內光線暗,就主勤去閡雹烴。
(2)指名讀。
(3)齊讀。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請學生講清楚題目要求。
2.指導。(1)出示幻燈片:演講——講演雪白——白雪
(2)讓學生讀,比較前后詞義一樣不一樣,有什么不同。教學中通過讀,比較說明理由,讓學生體會到組成詞語的字相同,但因為字序不同,有的詞義相同,有的詞義不同。要注意,學生說每組詞義,主要是領會,不要求機械記憶。
3.練習。
(1)默讀、思考:這題中還有四組詞語,比較看哪幾組前后詞義相同,哪幾組前后詞義不同? ·
(2)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
參考答案:第一排的三組意思都相同,第二排的三組意思都不同。
4.反饋。
哪位同學還能舉出一組詞義相同和一組詞義不同的?(可同桌合作思考、討論,再交流)
編選——選編人名——名人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四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教師談話幫助學生弄清本題的學習要求。
2.指導。
(1)指名讀第(1)句話。
(2)這道題毛病出在哪兒?怎么改?
(學生獨立修改后,交流,說明修改的理由)
參考答案:
改為:“張開泰和湯小泉是好朋友,張開泰經常幫助湯小泉復習功課。”因為原句兩個“他”指代不清楚。(3)總結學法:修改病句,一般地先讀懂原句所要說的意思,
然后通過語感發現病因,接著對癥下藥修改病句,(注意有·的要求在原句上用修改符號改,有的是把修改后的句子抄在下一行)最后讀修改后的句子并與原句比較,注意修
改病句一定不能改變原句的意思。
3.練習。
(1)學生試著修改第(2)、(3)句。
(2)教師巡視。
(3)同桌交流再匯報。
參考答案:
(2)改為:“我斷定她今天生病了了。”因為原句中“斷定”和“可能”矛盾。或:“她今天可能生病”
(3)改為:“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或:“我國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因為“人口”和“國家”不能搭配。
4.反饋。
用修改符號修改病句。
(1)他喊他去他家玩,他答應了。
(2)這次期末考試我們班幾乎根本沒有不及格的同學。
(3)我們要端正學習目的,明確學習態度。
二、教學第五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教師談話幫助學生弄清本題的學習要求。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12條成語,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
(2)教師范讀。
(3)學生自由讀。
(4)理解12條成語的意思,學生只要大體說出成語的意思即司,對一些理解有難度的成語,學生可查詞典,或教師適當給予講解。
參考注釋:
首戰告捷:第一次作戰就取得了勝利。
旗開得勝:軍隊的旗剛一展開就打了勝仗。比喻事情一開始就取得了好成績。
再接再厲:比喻一次又一次繼續努力,越來越振奮、勇猛。
直搗黃龍:黃龍,黃龍府,金人腹地,后泛指敵巢,意思是直沖向敵人的巢穴。
人多勢眾:人多勢力大。
氣貫長虹:形容氣勢盛旺,簡直可以貫穿長虹。
背水一戰:漢將韓信領兵攻趙,命士卒背水列陣,漢軍前臨大敵,后無退路,拼死作戰,結果大敗趙軍,后以“背水一戰”謂決一死戰。
一決雌雄:決定勝負、高低。
勝券在握:有勝利的把握。
馬到成功:戰馬一到就勝利。形容迅速地取得勝利。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聽見風聲、鶴聲都懼怕,看見一草一木都像是追兵。形容極端恐懼,或妄自驚擾。
3.練習。
(1)學生自由練讀。
(2)同桌練習背誦。
(3)指名讀。
4.反饋。
(1)集體背。
(2)指名背。
三、教學第六題
1.審題。教師說清題目的要求。(一是朗讀,二是背誦)
2.指導。
(1)查字典,把不會讀的字注音,并寫出它的意思,把不理解的字詞解釋出來。
(2)自由讀這兩句古代名人的名言。
(3)老師簡介老子和孫子。
(4)指導學生通過讀,弄明白兩句名言的意思。
第一句名言的意思是:禍患啊,幸福正依附在它的身上;幸福啊,禍患正隱伏在它的內部。教育學生要正確看待幸福與禍患,知道辯證地看待問題,即禍患有可能轉變為幸福,幸福也有可能轉變成禍患。
第二句名言的意思是:知道他方(指敵人方面)又知道我方的長處和短處,不管打多少次仗都不會失敗;不知道他方的情況而只知道我方的情況,就只有一半取勝的希望,而另一半則是失敗;不知道他方又不知道自己一方,那每一次打仗就必然都失敗。
3.練習。
(1)學生自由讀
(2)指名讀。
(3)練習背誦。
(4)指名背誦。
4.反饋。
(1)檢查朗讀。
(2)檢查背誦。
第三課時
一、教學第七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幫助學生明白口語交際的要求:一是要抓住重點;二是做速記;三是轉述時要把史律同學發明簡易灑水壺的經過說清楚,說完整。
2.指導
(1) 什么是轉述?轉述有什么要求?結合例子,讓學生明白。
(2) 聽這一遍介紹,要求全班同學認真地聽教師介紹。
(3)教師再次介紹史律同學發明簡易灑水壺。
(3) 討論所記錄的要點,組織同桌或四人一小組練習轉述。
3.練習
(1)小組選代表轉述給全班同學聽。
師提示同學們聽時從經過是杏完整清楚,人稱交代是否明白要點提示:首先,他在雪碧瓶蓋上戳了些小眼,結果水不能自動地灑出來,接著,他發現了醫院掛水用的鹽水瓶,受到了啟發,然后,在老師的指導下,明白了原因,最后終于發明了簡易灑水壺。
二.教學第八題。(略)
《練習5》教學設計 篇7
之一
佚名
教學目標
1、能給不同結構的形聲字區別形旁和聲旁。
2、能給同類詞語進行歸類,會辨析學過的近義詞,能正確搭配詞語。
3、能區別一組3個句子的不同意思,并仿照例句寫句子。
4、能用自然段段意歸并法給短文概括段落大意。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訓練學生掌握形聲字的造字特點,能用自然段段意歸并法歸納段落大意。
教學難點 :用自然段段意歸并法概括段落大意時,語言要簡潔。
教具 投影片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教學第1題。
1、指名讀這些字,說說這些字有什么特點?
2、逐個說說哪部分是聲旁?哪部分是形旁?
3、歸類:不同的字形結構,形旁。聲旁的組合也不同。
左形右聲:掙( )( )( )
左聲右形:鴉( )( )( )
上形下聲:薺( )( )( )
上聲下形:堡( )( )( )
4、按上述類別,再分別填入三個學過的字。
二、教學第2題。
1、獨立練習。
2、交流討論:為什么劃出了“饞、暗堡、餓、財主”這此詞。
第一組:均是表示人體外形的詞語,“饞”是表示人的心理特征的詞。
第二組:均是武器,“暗堡”是軍事上防守用的建筑物。
第三組:均是表示動作的詞語,而“餓”是形容人感受的詞。
第四組:均是一種職業,“財主”不是一種職業。
三、教學第3題。
1、讀詞語,說說三個詞語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不同點為語意輕重的程度不同,“請求”比“要求”要懇切,“乞求”比“請求”更為迫切。)
2、選詞填空。
四、教學第4題。
1、讓學生觀察:左邊一豎排的( )要填什么?右邊一豎排的( )要填什么?
2、提醒學生詞語搭配要得當。
3、學生自填,
4、交流。
五、在《作業 本》上完成以上作業 。
第2課時
一、教學第5題。
1、讀例句,分析:三句話的意思有什么異同?(相同的是都在說薺菜很好吃。不同的是表達的語意逐句加深。)
2、看例句,在表達方式上,三句話有什么不同?
3、照樣子練習。
4、交流。
這本書的內容有趣。
這本書的內容非常有趣。
這本書的內容,別提多有趣了。
二、教學第6題。
1、復習學過的標點。
2、復習頓號和省略號的使用方法。
3、學生自點標點。
4、校對。(特別指導:“我的成績……是……幾秒?”表示說話斷斷續續,所以用省略號。)
三、教學第7題。
1、復習自然段段意歸并法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
2、按照“概括--歸并--取舍”的步驟概括短文的段意。
(1)讀短文。
(2)寫出自然段段意。
(3)歸并自然段段意。
(4)判斷兩個自然段段意有沒有主次之分,進行取舍。
四、在《作業 本》上完成第5-7題。
《練習5》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能給6個多音字組成詞語,能說出同一個字在不同語言環境中的不同意思,能選擇恰當的關聯詞語填在句子中。
2.能改正意思前后矛盾的病句,能在一段話中正確使用標點符號:逗號、頓號、句號、引號、冒號和感嘆號。
教學時間:2教時
第一課時
一、習題1給下面的多音字組詞。
先讓學生給多音字獨立組詞,然后全班交流。
說說詞語的意思和這個詞語是在什么地方學到過的.,知道多音字的基本用法。
如“喝”,“把”液體喝下去,‘‘喝酒”的“喝”要念“hē”:“大聲喊叫”的意思要念“hè”
二、習題2把下面的詞語補充完整。
讀題后嘗試練習。
再指名回答,交流、評析,然后做在課本上。
三、習題3說說同一個字在不同句子中意思有什么不同。
,聯系課文獨立練習,指名逐題回答,討論(答案見《教參》P27)
四、習題4選擇恰當的關聯詞語填寫在括號里。
嘗試練習,討論交流,說說填上什么及為什么要這樣填的理由。(統一后做在課本上)
五、習題5改正下面句子中前后矛盾的地方。
輕聲讀,思考:逐題說說哪些詞語的意思前后矛盾及怎樣改正。(統一后做在課本上)
第二課時
一、習題6給下面一段話加上標點符號。
指名讀,獨立嘗試練習,討論交流更正。
二、習題7默讀短文,簡要復述內容。
1、自由輕聲讀課文。
2、指名朗讀課文,并理解下列詞語:
蝙蝠:哺乳動物,頭部和軀干象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間有皮質的膜。
夜間在空中飛翔,吃蚊、蛾等昆蟲。
視力很弱,靠本身發出的超聲波來引導飛行:
干擾:擾亂。
不妨:表示可以這樣做,沒有什么妨礙。
3.各自準備簡要復述。
4.小組內輪流復述。
5.全班交流復述。
三、作業:
完成《練習本》
《練習5》教學設計 篇9
教學要求:
1、培養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的習慣,了解有些病句就是由于錯用、漏用標點所致。
2、通過誦讀幫助學生學習欣賞自然美,學習寫景的用詞和方法,積累詞句,豐富文化知識,加深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3、寫好鋼筆字,注意整體布局。
4、練習口語交際,學會在介紹時有條理、有選擇、有重點地敘述。
5、學寫毛筆字。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語文與生活)
1、教學第一部分。
(1)學生讀句子,看看這個句子可能會有幾種意思。
(2)通過閱讀,說出這個句子會出現兩種截然相反的意思。
(3)引導學生說出出現句子意思表述不明確的原因。(漏用標點)
(4)給句子加標點。根據加標點位置的不同,會出現兩個句意相反的句子,但兩個獨立的句子意思非常明確)
2、教學第二部分。
(1)學生讀四個句子,看看標點用得對不對。
(2)學生試著改正用錯的標點。
(3)師生共同改正。讓學生說出理由。
(4)小結。錯誤的原因:漏用、錯用或多用了標點。
3、教學第三部分。
(1)學生讀小芳的日記。了解日記的內容和意思,明確小芳寫日記時的心情和日記的語氣。
(2)學生試著改日記加標點。注意不要使句子產生句意不清或是病句的現象。
(3)指名讀出自己所加的標點,說出理由。
(4)拓展:在學習和生活中要注意句意表述的明確,注意標點的使用。把語文學習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養成時時學,處處學的好習慣。
二、教學第二題(誦讀與欣賞)
1、審題
(1)指名讀題。
(2)教師講清本段文字的出處與閱讀要點。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或查字典。
(2)教師范讀。
(3)同桌討論:這個片段描繪大明湖、千佛山的景色,文字精彩在哪些地方?
(4)指名回答上面問題。
(5)師生歸納:一邊讀一邊體會色彩、光影的變化對寫景的作用。
3、練習。
(1)根據上面的方法練習誦讀,學生自練,再分組、分角色練習。
(2)同桌練習背誦。
(3)教師巡回個別抽讀、抽背。
4、反饋。
(1)指名朗讀。
(2)集體齊背。
(3)指名背。
第二課時
三、教學第三題(寫好鋼筆字)
1、指導。
(1)指讀題目,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2)要求學生朗讀這段話,指明這段話選自《埃及的金字塔》.
(3)引導學生觀察書寫的格式,字與字之間、字與標點之間的距離以及每個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讓學生說出哪些字與相鄰的字的繁簡相差較大,筆畫的間架要勻稱。
(5)重點指導“矗立、埃及、智慧”等詞的間架結構和整體布局。
2、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注意對學生寫字習慣的養成教育。
(2)根據描紅情況及時小結。
(3)學生仿寫。要求一氣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對寫得不好的字,進行糾正,強化訓練。
四、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
1、課前準備。
(1)課前布置學生查找世界名城的資料。
(2)讓學生就其中的一個自己感興趣的世界名稱,找尋它的雅號與城市特點之間的密切關系,有側重地準備材料。
2、審題。
(1)復習《音樂之都維也納》。
(2)學生說出上文在介紹時的方法和特點。
(3)教師進一步明確本次口語練習的要求:學會在介紹時有條理、有選擇、有重點地敘述。
3、練習。
(1)學生分組,在小組里介紹各自感興趣的城市。
(2)每組派代表上臺介紹。注意:聲音要洪亮,舉止要大方,感情要豐富,要有條理、有選擇、有重點地敘述。
(3)全班同學評議:介紹的哪些地方講得精彩?哪些地方講得不夠好?哪些地方值得你學習?
4、反饋。
(1)對介紹得較好的同學進行評議。
(2)鼓勵學生課后給同學、朋友、家人介紹世界名城。注重它的雅號與城市特點之間的密切關系。
五、教學第五題(學寫毛筆字)
1、審題
明確本次學寫的字:亞、赤。
2、指導。
(1)學生讀帖,小結寫好“亞、赤”的要點。
(2)教師范寫,講解“亞、赤”的結構特點和寫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3、練習。
(1)學生仿照課本來寫,教師指導。
(2)學生再次練習,注意基本筆畫的位置。
4、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進一步糾正。
《練習5》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 復習鞏固漢語拼音,能區分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
2、 知道有些字成偏旁后,筆畫要有變化,個別字的筆順也有變化。
3、 能區分音近字“紅”與“虹”、“園”和“圓”,能按筆寫字。
重點:第2、3、4、5題
難點:第5題
教學準備:掛圖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漢語拼音,能區分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
2、知道有些字成偏旁后,筆畫要有變化,個別字的筆順也有變化。
3、復習鞏固筆順規則,能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
教學過程:
一、 出示課題,明確任務
今天學習“練習7”,共有五題。這堂課我們要學會正確區分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知道有些字做偏旁后,它的筆畫會友變化而且個別字的筆順也會發生變化,以及能按筆畫寫字。比一比,看誰最認真,學得最好。
二、 學習第1題
1、 認讀23個聲母,24個韻母和16個整體認讀音節。
2、 把有關的聲、韻母及整體認讀音節貼在磁性黑板上,問:哪些是聲母?哪些是韻母?哪些是整體認讀音節?
3、 請三位學生上來,照“i—yi”的樣子,把整體認讀音節貼到相應的`韻母身邊。
4、 指名逐組認讀。指正、齊讀。
5、 比一比,讀一讀。
①橫線左右分別是韻母、聲母和整體認讀音節。
②韻母與整體認讀音節,讀音完全相同。韻母不能直接給漢字注音,整體認讀音節能。
③聲母與整體認讀音節,讀音相同,氣息和力量不同。聲母不能直接給漢字注音,整體認讀音節能。
三、 學習第2題
1、出示卡片:王——王字旁子——子字旁蟲——蟲字旁
①左邊和右邊有什么不同?
②把字作為偏旁時有什么不同?書空。說筆畫名稱。
③寫出帶有這些偏旁的字。
2、出示卡片:車——車字旁米——米字旁金——金字旁
①左邊和右邊有什么不同?把字作為偏旁時有什么不同?
②書空偏旁,邊寫邊說出筆畫名稱。
③寫出帶有這些偏旁的字。
四、 學習第3題。
1、 認讀七個生字。
2、 集體書空。
3、 按要求填空。
五、 教師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學到了不少知識。請小朋友們回憶:我們學懂了哪些知識?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會在實際應用中區別音近字“虹——紅”“圓——園”。
2、 看圖讀拼音寫句子。
教學過程:
一、 交待學習任務
這節課繼續學習第3、4題。比一比,看誰學得最努力。
二、 學習第4題
1、 讀題,明要求
2、 同桌互認兩組字。
3、 口頭組詞。
4、 選擇:彩掛在天上,花開在地上。
我們坐在公草地上,看見天上的月亮。
5、 打開作業本,完成練習。
三、 學習第5題
1、 出示圖一
①說說圖上畫的是什么季節?春天給你一種什么感覺?用“春天,什么怎么樣了。”的句式說說春天的特點。
②看圖拼讀音節,寫句子。
③校對,齊讀。
2、 出示圖二
①說說圖上畫的是什么季節?夏天給你一種什么感覺?用“夏天,什么怎么樣了。”的句式說說夏天的特點。
②看圖拼讀音節,寫句子。
③校對,齊讀。
3、小朋友,一年中除了春季、夏季以外,還有那兩個季節?你能用一句或幾句話說說它們的特點嗎?
《練習5》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結合與岳飛墓有關的內容進行學習字詞句的練習。
2、讀背8個成語和古詩《梅花》
3、寫好全包圍、半包圍結構的鋼筆字。
4、說寫請假條,便于在生活中使用。
1、學寫毛筆字基本筆畫“鉤”。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 一 課 時
一、學用字詞句。
1、第一部分。
(1)圖像顯示岳飛墓和對聯。(2)學生查字典。(3)指名講述查后的答案。
2、第二部分。
(1)預先讓學生在下面查歷史資料,了解相關歷史。(2)讓學生談談查到的資料和通過何種方式取得的。(3)指名讀對聯,說說自己的理解感受。
一、寫好鋼筆字
1、認識要寫的字 2、這3個字是什么結構?(“困”全包圍,“周、間”半包圍)
3、如何才能寫好?觀察討論。注意間架和布局
2、指名講。里面部分不要寫得太大或太小,左右與上下空間基本相等。
看看“小小建議”,包圍的外框不要寫得太滿。
5、自行練寫。教師提示握筆和坐姿。巡視指導。 6、展示好的作品,及時進行矯正性訓練。
第二課時
一、讀讀背背
1、成語
(1)學生自由讀,可以借助查字典。 (2)指名讀。
(3)小組合作,自學了解成語的含義。 (4)全班交流,相互補充理解。
九牛一毛:從九牛身上拔出一根毛,比喻極為渺小輕微。
滄海一粟:大海中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孜孜以求:勤奮努力的樣子。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不滿足已有的成就,繼續努力,以取得更好的成績。
(5)練習讀背。自由練,同桌相互背。 (6)指名背,集體背。
2、《梅花》
(1)學生自讀,讀準音。 (2)指名讀,集體正音。
(3)結合插圖,邊聽邊思考詩意。 (4)小組合作學習。
(5)請學生講講自己的理解。
生動描寫了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節里獨自開放的情景,贊揚了梅花不畏嚴寒的堅強品質。
(6)練習:學生邊想象古詩的情境,邊自由讀,同桌互背。最后指名背。
3、反饋檢查
(1)小組檢查。讀正確流利,有一定的語調。讀出古詩的韻味,注意停頓節奏。給予評判。
(2)全班交流背誦。給予表揚。 (3)集體背。
二、學寫毛筆字
1、學習“鉤”的寫法。指導:“橫鉤”與“豎鉤”
2、教師書寫橫鉤,指導運筆方法。左低右高宜稍長,至“鉤”處向左下鉤出。學生練習。相應展示
3、書寫豎鉤,指導運筆。在豎中線居高處起筆,運筆方法同“豎”,下行至“鉤”處微向左下挫筆,再提鋒向上縮筆,得勢后快速向左上鉤出,出鉤宜短。學生練習。相應展示
第三課時
說說寫寫:請假條
一、審題
1、出示題目:請假條 2、導入:什么時候需要寫假條?你們寫過嗎,會寫嗎? 3、指導
(1)有位同學突然患病,上午要去就醫,向老師電話請假沒打通,這時該怎么辦?自讀書上的內容
(2)指名說。通常你們都讓家長來寫假條,今天我們來學著自己寫
(3)觀察討論格式。小組先自行討論 (4)全體交流。
在第一行的中間寫“請假條”。正文第一行頂格寫自己對收假條人的稱呼;第二行空兩格開始寫請假的原因及要請多長時間;在假條的右下角要署上請假人的姓名,在下面的下行寫清寫假條的時間。
二、練習
(1)創設情境,讓學生來說寫練習
(2)先同桌間說,再集體評討。
(3)學生寫,教師作適時指導。 (4)選出代表作展示,請學生互評,修改補充,進一步熟悉格式寫法
《練習5》教學設計 篇12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鞏固8、7、6加幾的計算算理和計算方法。正確應用計算知識解決與此相關的實際問題,鼓勵學生解決問題的思路多樣化。
(二)過程與方法
經歷利用計算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會分析題目中的數學信息和問題,積累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經驗,提高計算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感受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體會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二、目標分析
學生掌握了8、7、6加幾的計算方法后,通過本課的學習,鞏固學生計算的方法,鼓勵學生應用多種計算方法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觀察題目中數字特點,并用簡便方法計算的意識。能進一步運用計算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在解決的過程中,幫助學生體會到計算的應用價值,并為后繼知識如“20以內的退位減法”做好鋪墊;在觀察算式規律和解決綜合性較強的問題時,學生充分感受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發展數學思維。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幫助學生熟練掌握8、7、6加幾的不同算法,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難點:幫助學生積累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經驗。
四、教學準備
課件、題紙。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鞏固算法
出示練習題目:8+6=
學生可根據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8+6的和,教師給予肯定,并主要展示湊十的方法,鞏固計算算理。
小結:計算這道題,同學們既可以把8拆成4和4,4和6湊十;也可以把6拆成2和4,2和8湊十,共同點:都是湊十法,再計算算式的和。
【設計意圖】鞏固計算方法,鼓勵算法多樣化,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二)趣味練習,深化認知
1.口算練習,體會計算方法的重要性
師:小羊邀請大家到數學王國做客,不過它有一個小挑戰----口算闖關,如果你既會算題目、又會說方法,才能順利過關,我們一起看一看!
先進行計算,再觀察兩組的算式,說一說有什么發現。
小結:“交換加數位置,和不變”,這是重要的規律。同學們能發現這個規律真的了不起。
【設計意圖】在口算挑戰中提高學生計算能力,并培養學生自覺應用規律進行計算的意識。
2.解決問題,體會計算的應用價值
師:看!聰明的小豬也來歡迎你們,它還準備了大蘋果。
課件演示:
教師請學生說出這幅圖表示什么意思?并列式解決問題。
預設:學生認真觀看課件的演示過程,認真分析題目中知道的信息:左邊有7個蘋果,右邊有4個蘋果;以及問題:一共有幾個蘋果?學生自己列算式解決問題。
小結:大家能從圖中找到條件和問題,并分析條件與問題之間的關系,正確解決問題。
3.游戲:分蘋果,提升學生計算能力
師:小豬想把這些蘋果分成兩隊,一隊是大于13,一隊是小于13,蘋果上有算式,你能根據算式信息,快速判斷這個蘋果應該分到哪一隊嗎?
幻燈演示帶有算式的蘋果:8+2、8+9、7+7、6+5、7+5,在學生迅速判斷的同時,請學生說明判斷的方法?
出現算式:6+2+4,學生在判斷的同時,請學生說明計算的方法,教師適時追問有沒有更簡便的計算方法?
出現算式:6+☆,教師說明要求:☆代表一位數,請學生想一想,如果6+☆代表進位加法,當☆代表多少時可以加入大于13這一隊?當☆代表多少時可以加入小于13這一隊?
4.填數游戲,體會算式之間的聯系和規律
師:小動物要進行抱球比賽,小豬隊的號碼是11,小豬特別需要你們的支持,你能從它給出的這些數中,任意挑選2個數,寫一個進位加法算式,得數就是12?
教師出示幻燈:
教師依次呈現學生的算式:9+3=12,8+4=12,7+5=12,6+6=12,5+7=12,4+8=12,3+9=12。
并請學生讀一讀這一列算式,說一說有什么發現?
(預設:教師引導學生發現相鄰加法算式之間,當和沒有發生變化時,兩個加數的.變化規律;以及交換加數位置,和不變的規律。)
小結:通過觀察,同學們可以發現藏在算式之間的聯系和規律,這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提高計算本領!
【設計意圖】開放的環節設計,幫助學生探索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展數學思考。
(三)拓展練習,提升能力
1.想一想pp
出示問題情境:在抱球比賽中,小豬和小羊抱了9個球,小兔和小羊抱了8個球,小羊抱了2個球,你知道小豬和小兔一共抱了幾個球嗎?
(預設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1:學生可以先分別求出小豬、小兔抱了幾個球,小豬:9-2=7,小兔:8-2=6,再求總和7+6=13;方法2:學生可以先計算和9+8=17,因為小羊計算了兩次,共重復計算4個球,所以17-4=13。)
2.填一填
師:小豬請聰明的你填一填,在○里分別填上3、4、5、6、7。使每條線上的三個數相加都得12。
(預設:學生可以從有數字“2”的兩條邊入手,每條邊剩下的兩個圓湊10,題目中3和7,4和6都可以湊10,但要注意剩下的5要和7湊12,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把3和4填在角上的圓中。)
【設計意圖】學生在明確條件和問題的基礎上,嘗試用不同方法解決問題,積累解題經驗,提高學生思維水平。
(四)課堂小結
總結:今天我們和小動物一起暢游數學王國,共同對8、7、6加幾的計算知識進行了練習鞏固,在解決問題過程中不僅用到剛剛學過的“湊十法”,還用到整體部分的關系解決問題。其實,在解決問題中會用到多種知識解決問題。
《練習5》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1、語文與生活: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選擇合適的解釋;并能查字典,準確理解加點字的意思;能過運用這種方法,預習課文,弄懂不理解的字與詞。
2、誦讀與積累:熟讀并背誦古今賢文(真理篇)。
3、寫好鋼筆字:描紅《學會合作》,注意行款整齊,字體工整。
4、口語交際:漫話奇思妙想,旨在鼓勵學生大膽的猜測和奇妙的幻想,并能勇敢流暢的表達自己的奇思妙想。
5、寫好毛筆字:學寫毛筆字“醫”“匪”,注意字。
教學重點:
語文與生活和口語交際。
教學難點:
語文與生活和口語交際。
教具準備:
投影或小黑板。
課前先學:
預習習題,并能聯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
同學們,我們從小學二年級就學會了查字典,向這位無聲的老師請教,對于科聞的一些詞語我們甚至可以不查字典,直接聯系課文內容就可以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在這節課中,我們將更好的學習和運用。
二、語文與生活
1、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為“鑒往知來”中的“鑒”選擇合適的解釋。
①引導學生通讀這段文字,整體感知著段文字的意思。
②品讀“學習歷史的意思是什么?一言以蔽之,就是‘鑒往知來’。”同桌互相討論,師引導學生理解。
③引導學生細讀課本中“鑒”的解釋,聯系上面句子的內容理解“鑒”的意思,選擇自己所要選的義項,再細讀“學習歷史的意思是什么?一言以蔽之,就是‘鑒往知來’。”這句話加以品味。
④交流:指生說出選擇,并說明選擇該義項的理由。
⑤師總結,生再讀句子理解。
2、運用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的方法,弄懂句子中帶點字的意思:款款、徐、拂、隅、鮮。
①要求學生先默讀這幾句話,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查字典標出音節,再讀一讀加以理解。
②討論對這句話,這幾個字詞的理解,并能結合字典中對這個字的多種解釋,聯系上下文加以選擇。
③交流:師引導學生先讀句子,再說出加點字的意思。
④師及時予以補充。
⑤生齊讀句子,進行鞏固性理解。
3、預習即將學習的課文,用這個方法弄懂不理解的字或詞。
①初讀《天游峰的掃路人》,快速地進行字詞的質疑。
②引導學生用上面以學過的方法,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結合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
③師總結。
三、誦讀與欣賞
1、自讀《古今賢文(真理篇)》,借助字典解決生字,并理解一些成語的意思。
2、檢查朗讀情況,指生讀,即時正音。
3、生再讀文章,進行討論文章的意思。
4、交流:引導學生說出對文章中一些句子的理解,師可適當予以補充,并再次朗讀文章。
5、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快速記憶。
6、指導背誦全文,教給學生方法,理解記憶法。
四、總結
本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餓,要想理解詞語的意思不僅僅通過查字典,還要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理解。這是一種非常好的學習方法,希望我們同學能經常運用它。
五、布置作業
返老還童(①交給原主②回報③恢復)
“熟”字的意思有(1)果實等完全長成(2)熟練(3)程度深。請你選擇其中的兩個意思組詞并造句。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檢查前一節課的作業
返老還童(①交給原主②回報③恢復)
“熟”字的意思有(1)果實等完全長成(2)熟練(3)程度深。請你選擇其中的兩個意思組詞并造句。
2、小結
二、寫好鋼筆字
1、審題。
(1)指名讀題。
(2)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學會合作》這段話。
(2)要求學生仔細觀察這些鋼筆字的特點,揣摩運筆方法。
(3)讓學生說說寫鋼筆行楷的注意點。(要從每個字的整體去觀察,不要看一筆描一筆,要一氣呵成)
(4)以“滿”,“競”等字為例指導學生體會運筆特點。
(5)教師強調行款布局和整體章法。
3、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
(2)根據描紅情況,教師及時小結,在讓學生仿寫。
4、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根據情況進行糾正強化練習。(學生書寫時教師要注意巡視觀察,反饋時注意評點、糾正)
三、寫好毛筆字
1、學生觀察課本中的兩個字“醫”“匪”。
①字形特點
②筆畫特點
2、教師示范書寫,講解要點。
3、學生書寫,教師巡回指導。
4、評講書寫作業。
5、學生再次練寫。
四、總結本節課學習情況并布置口語交際的預習。
表揚寫的好的同學,鼓勵一些寫得不夠好的同學。
第三課時
一、導入:
著名的數學家高斯曾說過‘沒有大膽的猜測就做不出偉大的發現’,正因為有了奇思妙想,世界才變得如此豐富多彩。同學們,面對未來,你們一定有過許多大膽的猜測和奇妙的幻想。愿意把你們的奇思妙想說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嗎?
二、指導:
1、教師明確本次口語練習的步驟:先小組討論,然后每組派代表上臺講,其余學生評議。
2、學生分組,在小組里講自己的奇思妙想。
3、每組派代表上臺講。
4、全班同學評議:誰想得奇妙,講得精彩。
三、反饋:
1、教師對學生講的奇思妙想進行評議。
2、鼓勵學生課后給同學、朋友講一講自己的奇思妙想。
3、并發出號召,希望同學們努力學習,長大后,通過努力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變成現實。
教學后記:
《練習5》教學設計 篇14
教學目標:
語文與生活
①體會《紅樓夢》中描寫“笑”的一段的精妙之處,領悟同是寫“笑”表達的方式卻不同。
②積累、運用關于笑的詞語。
2、誦讀與積累
熟讀并背誦描寫孫悟空的詞語,體會人物性格。
3、寫好鋼筆字
描紅《讀書要有選擇》,注意行款整齊,字體工整。
4、口語交際
漫話三國英雄。
5、寫好毛筆字
學寫毛筆字“畫”“鬧”。
教學重點: 語文與生活和口語交際是教學重點。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體會《紅樓夢》中描寫“笑”的一段的精妙之處,領悟同是寫“笑”表達的方式卻不同。
2、積累、運用關于笑的詞語。
3、熟讀并背誦描寫孫悟空的詞語,體會人物性格。
教學重點:體會《紅樓夢》中描寫“笑”的一段的精妙之處,領悟同是寫“笑”表達的方式卻不同。
教學難點:積累、運用關于笑的詞語。
教學過程:
一、教學《語文與生活》
1、 自由讀,想想這段關于笑得描寫出自哪里?作者是誰?你了解他的什么?
2、 題目中說這段描寫十分精彩,你們知道精彩在哪里嗎?從這里你明白了什么?
3、完成練習,集體交流。
二、學習“誦讀與積累”
1、 學生自由讀。
2、你發現了什么?
3、你知道哪些詞語的意思?
4、你最喜歡哪個詞?讀給大家聽。
5、從這些詞中,你體會到孫悟空是個怎樣的人?
6、齊讀。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指導學生寫好鋼筆字、毛筆字。
教學重點:繼續學習寫包圍結構的字。
教學過程:
一、復習
二、寫好鋼筆字
1、觀察字帖
2、交流觀察所得
3、教師補充:詩歌書寫應注意的問題
4、學生書寫,教師巡回指導
5、評比書寫情況
三、寫好毛筆字
1、復習毛筆字書寫要點
2、讀帖①字形特點
②筆畫特點
3、教師示范書寫,講解要點
4、學生書寫,教師巡回指導
5、評講書寫作業
四、總結本節課學習情況
第三課時
口語交際:漫話三國英雄
教學要求:學會在表演時抓住人物的主要性格特點。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啟發談話:《三國演義》中塑造了許多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如智勇雙全的關羽、神機妙算的諸葛亮、老*巨滑的曹操……同學們可以就自己熟悉的人物來說說。(板書:漫話三國英雄)
2、指名讀題
二、指導
1、學生各自說出自己最熟知的“三國”人物
2、學生自由討論,嘗試說出人物的性格特點
3、生閱讀第二部分《三顧茅廬》的一段對話
4、學生分角色自由練說
5、推薦代表上講臺分角色表演,師生評議(重點看角色的性格特點有沒有把握)
三、反饋
1、指名上臺分角色表演
2、評議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