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外來客——隕石(通用4篇)
天外來客——隕石 篇1
隕石是天外來客。在宇航員從月球帶回月巖和月塵以前,隕石是地球上唯一來自太空的物質的標本。隕石分鐵隕石、石隕石、鐵石三類。據統計,每年降落到地球表面的隕石,重在10千克以上的大約有500次,而且大部分落在海洋中。
1976年3月8日,數千塊大小不等的隕石及其碎塊,猶如下雨一般降落在我國吉林地區,其中最大的一塊重達1770千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隕石。
(右圖:“吉林1號”隕石)
那么,吉林隕石雨是怎樣形成的呢?
原來,這群天外來客,它的母體早在46億年前就已經形成了。它和太陽系九大行星是“同齡人”,一起遨游在水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中。
躋身于小行星帶中的這些吉林隕石石雨的母體,在眾多的小行星中穿行,經常發生碰撞。它在800萬年前的一次碰撞中瓦解了,這便孕育了吉林隕石雨。在茫茫宇宙中漫游了800萬年以后,它終于厭倦了天上的流浪生活,于是便以15千米/秒的速度飛向地球。
這是一次極為艱苦的飛行,它要忍受與大氣層磨擦而產生的高溫(它的表面溫度達到3000℃以上),還要經受著前端大氣對它施加的上百個大氣壓的壓力,高溫使它變成一團耀眼的火球。當飛行到離地面只有19千米時,它在烈火與高壓下“粉身碎骨”了。一聲巨響,世界上最大的一場隕石雨降落在吉林地區。降落的范圍:東西長達72千米,南北約8千米。其中,最大的一志隕石陷入地下6.5米,形成一個直徑2米多的大坑。
隕石降落后,科學家們對它的化學成分、微量元素、同位素組成及其年齡進行了分析,從它們身上發現了40多種礦物,有的還是同類隕石中首次發現的。后來科學家又把這些隕石中微量元素的有機成分提取出來,通過質譜、色譜分析,發現它們身上還有多種氨基酸和各種烴類有機化合物,這對考察生命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據。它告訴人們,構成生命的某些物質,在地球還未形成以前就早已存在了。
這群天外來客,還為科學工作者探索太陽系的化學演化、尋找新粒子和元素提供了依據。2000年左右,地球將迎來第三個隕石降落高峰期,各國科學家正翹首以待,準備迎接這批“天外來客”的降臨,并期望揭開一個又一個天體與自然謎。
隕石是天外來客。在宇航員從月球帶回月巖和月塵以前,隕石是地球上唯一來自太空的物質的標本。隕石分鐵隕石、石隕石、鐵石三類。據統計,每年降落到地球表面的隕石,重在10千克以上的大約有500次,而且大部分落在海洋中。
1976年3月8日,數千塊大小不等的隕石及其碎塊,猶如下雨一般降落在我國吉林地區,其中最大的一塊重達1770千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隕石。
(右圖:“吉林1號”隕石)
那么,吉林隕石雨是怎樣形成的呢?
原來,這群天外來客,它的母體早在46億年前就已經形成了。它和太陽系九大行星是“同齡人”,一起遨游在水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中。
躋身于小行星帶中的這些吉林隕石石雨的母體,在眾多的小行星中穿行,經常發生碰撞。它在800萬年前的一次碰撞中瓦解了,這便孕育了吉林隕石雨。在茫茫宇宙中漫游了800萬年以后,它終于厭倦了天上的流浪生活,于是便以15千米/秒的速度飛向地球。
這是一次極為艱苦的飛行,它要忍受與大氣層磨擦而產生的高溫(它的表面溫度達到3000℃以上),還要經受著前端大氣對它施加的上百個大氣壓的壓力,高溫使它變成一團耀眼的火球。當飛行到離地面只有19千米時,它在烈火與高壓下“粉身碎骨”了。一聲巨響,世界上最大的一場隕石雨降落在吉林地區。降落的范圍:東西長達72千米,南北約8千米。其中,最大的一志隕石陷入地下6.5米,形成一個直徑2米多的大坑。
隕石降落后,科學家們對它的化學成分、微量元素、同位素組成及其年齡進行了分析,從它們身上發現了40多種礦物,有的還是同類隕石中首次發現的。后來科學家又把這些隕石中微量元素的有機成分提取出來,通過質譜、色譜分析,發現它們身上還有多種氨基酸和各種烴類有機化合物,這對考察生命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據。它告訴人們,構成生命的某些物質,在地球還未形成以前就早已存在了。
這群天外來客,還為科學工作者探索太陽系的化學演化、尋找新粒子和元素提供了依據。2000年左右,地球將迎來第三個隕石降落高峰期,各國科學家正翹首以待,準備迎接這批“天外來客”的降臨,并期望揭開一個又一個天體與自然謎。
天外來客——隕石 篇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重點詞語,積累詞語,并能靈活運用。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在讀中感受詩歌的音韻美。
3.通過學習,使學生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有關天外來客——隕石的資料,培養學生搜集資料的能力,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感受詩歌的音韻美。
2.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有關天外來客——隕石的資料,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教學難點】
1.有感情朗讀課文,在感悟討論中,體會我們的愿望,并能用流利的語言表述。
2.在討論交流中,激發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
2.圖片、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誰能變個字形小魔術,在石頭的“石”字的上、下、左、右任意一邊加一部分,使其成為一個新字?(學生自由說)一個小小的“石”字就這么有趣,大自然中的石頭就更有趣了。大家看,這是一塊石頭,仔細觀察一下,你發現了什么?的確,這不是一塊一般的石頭,它來自浩瀚的宇宙,是天外來客(板書:天外來客)它的名字叫隕石(板書:隕石)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學生分組讀課文,把不認識的生字詞在文中標出。
2.檢測學生的識字情況,利用媒體資源,與學生交流識字方法。
(1)教師播放媒體資源,指名請學生認讀。
(2)教師和學生一起學習識記難認易錯的字,并組詞,識記字形,記清發音。
三、再讀課文,體會情感
師:快速默讀課文,看看在這首兒歌中,隕石“告訴”我們哪些事情?
1.隕石的物質組成
師:文中指的哪些物質?
師:有誰知道由鐵和鎳組成的是什么隕石?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結:(出示三類隕石圖片,并介紹)難怪文中說:它無聲地告訴我們,星星是由——物質組成。
2.隕石的旅程
(1)作者的好奇
師:“無聲”在課文中有個近義詞,找到了嗎?盡管隕石無聲地沉默著,那樣安靜,但它的奇妙依然讓我們對它產生了很多的好奇,文中的作者也不例外,誰給大家讀讀?(指導讀)
師:作者滿是好奇!是不是回憶著來時的旅程?隕石有過怎樣的旅程?去過哪些地方?
(2)隕石的旅程
師:快速瀏覽課文,看看哪幾小節告訴了我們?
師:這三小節告訴我們,隕石在哪兒?現在到了?最后來到?(板書:宇宙、大氣、地球)
師:從宇宙到大氣層,再到地球,這樣的旅程一定非常有趣,讓我們齊讀體會一下。
師:誰能結合資料,用自己的話,給大家說說隕石的這段經歷?
師:說說看,你對哪段旅程最感興趣?為什么?
小結:在宇宙中,它是一顆閃亮的星星;在大氣層中,它是一顆美麗的流星;來到地球它又成了一塊沉睡的石頭,(邊小結邊板書)難怪文中說(引讀一、二小結):說它是石頭——,說它是星星——。它的確是——,也的確是——。
師:來,閉上眼睛,讓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跟隨著我們的隕石客人來一次神奇的天外之旅吧。(范讀三、四、五自然段)
師:睜開眼睛,把我們看到的、感受到的通過美讀表現出來。
小結:隕石不僅無聲地告訴我們,它是由——物質組成;還沉默地告訴我們,它來時的旅程。
3.作者的愿望
師:文中還有一段寫了作者的愿望。找到了嗎?
師:什么是信使?隕石作為宇宙的信使確實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宇宙的信息(板書:宇宙的信息),許多未知的宇宙奧秘。這些奧秘你們想知道嗎?書上用了一個詞(真想)讓我聽聽你們是不是也是真想!
4.我們的愿望
師:聽出來了,你們和作者一樣,是真想走近隕石去了解它。誰來說說你還有什么愿望?
四、放飛理想,拓展延伸
1.想像:假如你是一塊隕石,你從遙遠的天際來到人間,你想向大家說什么?
2.面對天外來客—隕石,你想對它說什么?
3.查找最新發現的隕石資料,試著查一查它過去的行蹤。
天外來客——隕石 篇3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以詩歌的形式引導學生與隕石、與自然、與宇宙進行了一次對話沒用生動有趣富于想象力的語言,在介紹有關隕石的科普知識的同時,激起學生對隕石來歷、經歷的無限遐想。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同學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有關天外來客——隕石的資料,培養同學搜集資料的能力,激發同學探索大自然奧妙的興趣。
2、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重點詞語,積累詞語,并能靈活運用。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在讀中感受詩歌的音韻美。
教學重點:
重點是明白隕石告訴我們什么事情。
教學難點:
難點是運用信息技術來學懂課文內容并感情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1、讓學生瀏覽課文,利用前面學習的金鑰匙,看本課哪些內容應該查資料(軌道信使),哪些內容不需要查(宇宙鎳),然后再查有關隕石的資料。
2、讓學生把有關圖片復制電腦上。
3、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題示標
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幾圖片,大家看這是什么?同學們看到這些隕石它和一般的石頭有什么不同?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一課,板書課題:天外來客——隕石
讀了課題,你想了解哪些知識?
讓我們帶著問題來學習課文。看看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吧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部分章節
2、了解有關隕石的知識,激發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3、關注寫法,讀中學寫
二、自主讀識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讀通課文。
2、瀏覽課文,標清小節號,看看哪些小節是遠觀隕石,哪些小節是近看隕石。
3、檢查自學
4、找朋友。出示拼音,讓學生利用白板將對應的生字歸到拼音下方。
dique cengjing yanzhe jianying chenmo jiyi pailai
的確曾經、沿著、堅硬、沉默、記憶、派來
強調多音字的
5、指名讀和齊讀了解學生讀課文情況。
三、自主讀識深入學習
1、依據自學提示自學
自學提示:默讀課文,想想你從課文中了解了哪些有關隕石的知識?請用筆畫出來。結合自己搜集的有關隕石的資料,說說你獲得的有關隕石的知識。
2、學生自學中,指名有關同學在多媒體上畫橫線,做批注。
3、小組交流一下,組長簡單作好記錄,看哪個小組獲得隕石知識最多。
指名小組到黑板板書。
四、合作釋疑朗讀積累
1、你們都知道了哪些有關隕石的知識呢?是從哪里得到的?
答案要點是
隕石來自宇宙;在飛入地球之前,隕石也按一定的軌道運行;隕石燃燒是因為“和大氣接觸”;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一經落入大氣層,隕石就一定會“落在地球的懷抱”;隕石上面沒有生命的跡象;隕石是由物質組成的;含有豐富的鐵和鎳,十分堅硬。
2、你發先這首詩是怎么押韻的嗎?請大家把這首詩的韻味讀出來吧。
指名讀、小組比賽讀、齊讀、評價讀
3、背誦這首詩歌
五、激發想象讀中學寫
它(隕石)沉默著,那么安靜,是不是回憶著來時的旅程?
丁丁提示:這句話先觀察石頭,然后展開想象,提出問題。
1、根據丁丁的提示,你對這塊隕石提出什么問題?
例如:你在燃燒的時候疼不疼啊?燃燒時,你看見了什么?你來的路上,看見我們的神舟七號了嗎?落到地球的懷抱時,你都經歷了什么事情呢?
2、試著寫一寫。
六、拓展延伸開闊視野
1、詩句
含有“石”的詩句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杜牧《山行》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劉禹錫《西塞山懷古》
望夫處,江悠悠。化為石,不回頭。——王建《望夫石》
2、有關石頭的一篇散文。
3、欣賞有中國著名的隕石
中國吉林隕石、中國新疆大隕鐵、美國巴林杰隕石、澳大利亞默其遜碳質隕石等。
4、孩子的圖片展示
結束語:
同學們,天外來客隕石身上還有很多的奧秘,大自然中的奧秘是無窮的,讓我們一起遨游知識的海洋,一起擁抱大自然,從中發現更多的奧秘吧。
天外來客——隕石 篇4
課題:天外來客隕石
教學目標: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有關隕石的知識,激發學生對天文知識的興趣。
教學重點:了解有關隕石的知識。
教學難點:理解“他是一塊沉睡的物體,還沒有被生命喚醒”的含義。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1請同學談談你認識的石頭。
2板書課題
二、品讀課題,說說你想知道什么。(在書中找答案)
三、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四、指名檢查讀文。
五、初讀課文以后,你對隕石有哪些了解。(抓住重點詞句學習課文)
六、理解“他是一塊沉睡-----”這句話的含義。
七、為什么說隕石是信使。什么是信使?隕石會帶來什么信息?
八、看著隕石圖片,你想對隕石說些什么?
這是一篇類似于科普文學的小課文。在這篇課文中,作者向學生們講述了許多關于隕石的知識,而這些知識并不是直接告訴讀者的,它通過兒童化的語言和文學表現手法將知識融于文學之中,因此引導學生讀懂課文,了解這些小知識是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沒有一節一節推進室學習,我讓學生們抓住重點詞句,談理解,談收獲。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不可能做到全面,因此,我搶同學們交流,在交流過程中,我進一步追問,你是怎么知道的。這樣引導學生讀書,從書中尋求答案。從具體的詞句中體會,有了這樣的體會,再加上于實際生活的聯系,在知道朗讀就能一氣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