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難點: 位置與方向的認識,運算定律的運用,計算三角形,小數意義與性質的理解。 四、學情分析 401班51人,402班52人。多數學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計算技巧,具備初步了理解、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基礎較扎實,數學學習興趣較濃,學習習慣好,學習能力強,成績優良。當然存在的問題也不少:一是個別學生的計算還沒有過關。二是部分學生理解題意的能力不強。三是學生的表達能力還有待于加強,課堂上討論不起來。四是學習習慣方面,402班有部分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他們對數學學習存在畏難情緒,不愿動腦筋,比較懶惰,學習缺乏自覺性和主動性,再加上粗心馬虎,學習成績不理想。 五、教學措施 根據教材內容的特點,及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提高教學質量,采取以下幾條措施: 1、 加強思想教育、學習目的性教育,使學生進一步端正學習態度。 2、 以學生為主體,提倡啟發式教學,注重嘗試教學,激發學生求知欲。 3、 重視抓課堂教學改革,采用多種方法調動學生積極性,要求作業在課堂上完成,并及時反潰 4、做好后進生的輔導工作,實施“課內補課”的方法,組織互幫互學。 5、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和綜合能力。 6、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7、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8、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六、課時安排: 1、四則運算(6課時) 2、位置與方向(4課時) 3、運算定律與簡便運算(10課時) 加法運算定律3 乘法運算定律3 簡便計算4 4、小數的意義和性質(14課時) 小數的意義和讀寫法3 小數的性質和大小比較3 生活中的小數3 求一個小數的近似數4 5、三角形(6課時) 三角形4 圖形的拼組2 6、小數的加法和減法(6課時) 7、統計(4課時) 8、數學廣角(4課時) 9、總復習(4課時) 七、進度安排周次 時間 教學內容 課時 備注 一 2.7—2.10 寒假作業情況了解 四則運算3 1 二 2.13—2.17 一、四則運算 5 5 三 2.20—2.24 一、四則運算1 單元復習檢測2 二、位置與方向2 5 四 2.27—3.2 二、位置與方向2 單元復習檢測2 三、運算定律與簡便運算1 5 五 3.5—3.9 三、運算定律與簡便運算5 5 六 3.12—3.16 三、運算定律與簡便運算4 營養午餐1 5 七 3.19—3.23 單元復習檢測2 四、小數的意義和性質3 5 八 3.26—3.30 四、小數的意義和性質4 4 清明節 九 4.2—4.6 四、小數的意義和性質5 5 十 4.9—4.13 四、小數的意義和性質2 單元復習檢測2 機動1 5 十一 4.16—4.20 期中階段性復習檢測2 五、三角形3 5 期中測試 十二 4.23—4.27 五、三角形3 單元復習考試2 5 十三 4.30—5.4 六、小數的加法和減法3 3 五一節休息 十四 5.7—5.11 六、小數的加法和減法3 單元復習檢測2 5 十五 5.14—5.18 七、統計4 單元檢測1 5 十六 5.21—5.25 八、數學廣角4 單元檢測1 5 十七 5.28—6.1 九、總復習4 4 六一 十八 6.4—6.8 期末復習 4 端午節 十九 6.11—6.15 期末復習 5 二十 6.18—6.22 期末復習 二十一 6.25—6.29 期末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