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實無華的風采——四年級上冊《中括號》教學案例
生:運算順序不一樣。
生:步驟比較多,雖然可以口算,但是要有步驟有層次的進行計算該怎么辦?
生:用拖式計算。
師:請看這道題42×〔169-(78+35)〕,拖式計算怎么算?請同學自己試一下。
……
師展示學生作品并請同學評價一下。
作品1: 42×〔169-(78+35)〕
=78+35
=169-113
=56×42
=2352
師:怎么樣?誰來評價?
生:拖式計算要錯開。
師:也就是等號要寫到拖式的外面。評價別人的時候,先看別人的優點。
生:字寫的很工整。
師:字寫的很好,老師判這樣的作業很舒服,結果對不對?
生:結果是對的。
師:那哪里不好。
生:第一個算式和第一個式子中,拖式過程不相等。
生:但是有優點,先做哪一步很清楚。
師:在那么多的同學發現他的不足的時候,他從中看到了他的優點。是的,這樣的式子的確能表達先做什么?結果也是對的,但是等于號要表示上下兩個式子是相等的。有個數學家說的好,用兩條相等并且平行的線表示相等是在好不過的了。
作品2: 42×〔169-(78+35)〕
=42×(169-113)
=42×56
=2352
師:這個作品哪位來評價?
生:少了一步,簡單了。
生:少些了什么?
師:算對了,但要有層次有步驟的把它表示出來。
作品3: 42×〔169-(78+35)〕
=42×〔169-113〕
=42×56
=2352
師:小組交流一下,再評價。
生:拖式的第二步應該是小括號,不應該是中括號。
師:同學們都看到了他對的地方。有不同意見的是到底是寫中括號,還是寫小括號?
生:寫小括號。
師:同意寫小括號的和中括號的說出自己的理由。
生:直接拖下來就好。
師:我們在數學上規定就寫中括號。這樣不容易錯。
五、質疑中發展
師:我們來看小淘氣。
師貼題
〔(36+24)÷15〕+18
320÷〔5×(26-18)〕
24×〔19-(2×6)〕
師:可以把哪些括號去掉。
生:第一個可以去掉中括號。
生:第二個不可以去掉。
生:第三個可以去掉小括號,中括號變成小括號。
師:看樣子我們的數學也象歌里唱的一樣,該出手時就出手。簡潔永遠是數學的追求!是不是有了中括號就行了呢?還要有大括號,在我們的數學上只到大括號就行了。在計算機中只有小括號是沒有其他括號的!
【專家點評】
一、立足基礎、關注創新
1.過去講中括號是通過應用題來引出的,在表示數量關系時,單用小括號解決不了問題了,就要用到中括號。現在不講應用題了,所以不象過去那么重要了,但中括號仍然是一個很重要的基礎知識。本課雖然不是一節活動課,而就是在這樣的基礎課上,看出教師創新和為學生提供發展空間的功力,一節非常傳統且樸實的課,上得非常精彩。
2.課堂教學中學生發展的基礎就是每個學生都參與課堂活動,在學習活動中每個學生都勞動。合作學習雖然是一個不錯的學習方式,但是如果合作的不到位,就不如獨立學習。而且成功的合作學習也應該是建立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的。本課知識點雖然不復雜,但是基礎很到位。課后學生的反應“特明白”,說明本節課最關鍵的知識點落實到了每個孩子的身上。
3.在本課的基礎內容中“什么是中括號”學生在探索中落實得較好,“為什么有中括號”,“在哪種情況下怎樣用中括號”落實的效果相對較弱,如果能創設個情境讓學生覺得非用中括號不可就更好了。
4.舊的知識點,如何創造性地教是非常重要的。本課讓學生探索什么是中括號就是一種創新。本課創新的第二個方面就是對學生語言的尊重,當學生的語言中有關鍵性的錯誤時,教師是要予以糾正的,但是倡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學習的內容,是一種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