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數學教案——《旋轉與角》教案
教學目標:1.通過操作活動,認識平角、周角。
2.能說出生活中的平角與周角。
教學要求:
學生已經認識了銳角、直角與鈍角,也感知了圖形的旋轉。再此基礎上,教材從旋轉入手,使學生體會旋轉過程中角的變化,從而引入平角和周角。在開展活動時,可以讓每個學生準備一個簡單的教具,并讓他們擺出經過旋轉后的各種角,說說他們已經認識的角的名稱,然后引出平角和周角。
教學過程:
活動一:旋轉角。
1、讓學生用活動角演示各種角。
2、觀察旋轉過程中形成的各種角,與同學們進行交流。
3、引出平角,周角,說明是如何構成的。
4、生活中還有哪些自己看到的平角和周角。
活動二:練一練。
1、觀察表面上時針和分針組成的角是什么角(p24)。
2、畫銳角、直角、鈍角和平角。
活動三:交流本節課的體會和感受。
第5課時:角的度量
教學目標:
1、體會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認識量角器。
2、會用量角器測量各種角的度數。
教學重難點:
會用量角器測量各種角的度數。
活動一:創設情景,解決問題
教學要求在二年級時,學生已經學習了兩個角的大小比較(直觀地進行比較),在學習本知識時,可以從兩個角的大小比較著手,在比較中,可能有些角的大小在比較接近時無法進行比較,這時引出量角器。量角器的認識可以先由學生自己進行觀察,然后交流觀察的結果。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逐步引導學生認識量角器上計量單位與排列特點。
量角時,重點突出“點與點重合、邊與邊重合”的量角方法。開始時可以先讓學生嘗試,交流量角的方法,隨后讓學生自己總結量角的經驗,并概括出基本的方法。
活動二:實踐練習
在學生獨立完成的基礎上,進行全班的交流,老師進行指導
。1)第2題
在量角時,先讓學生估一估所量的角是什么角?大約是多少度?這是培養學生估計能力的一個載體,也是學生直覺思維的基礎。因此,在量角時,先讓學生估一估就顯得十分的重要。
(2)數學游戲
本活動的目的是提高學生估計角度的能力。利用附頁上的材料,組織學生制作一個活動角的學具。學生開始猜角度時可以作一些指導,如看到這個角,想一想大概是什么?以縮小學生猜角度的范圍。學生有了一些經驗后,可以放手組織同桌的兩個學生進行互相猜角度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