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容量和升 表格式教案
認識容量和升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0—12頁。教學目的使學生學會制作量器,通過操作讓學生進一步體會采用統一的容量單位的必要性。進一步認識容量單位“升”。教學重點使學生認識“升”這個容量單位的大小,加深對“升”的認識。教學難點容量單位1升的觀念的建立。教學理念學生的數學學習離不開生活,選用學生生活中的學具,把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寓于其中,能使抽象枯燥的數學變得生動充實,從而大大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能力。教學步驟教師活動過程學生活動過程教學意圖 一、認識容量 二、認識升 三、想想做做 1、出示兩個茶杯2、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兩個茶杯,誰來說出哪個杯子里盛水多?3、說明:哪一個杯子盛的水多,我們就說它的容量大一些,盛水少的,我們就說它的容量小一些。(板書:容量)4、出示兩個水壺5、你知道哪一個水壺的容量大一些嗎?(如果學生是通過觀察得到的結果,可再提示可以怎樣來證實)6、你說舉舉例子來比較容量的大小嗎?(如家中的熱水壺跟水瓶比較)7、請同學們觀察在這個水壺中盛了多少水?8、想一想,你能說出這個水壺的容量是多少嗎?你是怎么想的?9、我們可以把這壺水倒入杯中,看看可以盛多少杯。10、小組活動,將一壺水分別倒入各自準備的水杯中。11、誰來說一說,這壺水有幾杯?12、同學們說的都不太一樣,大家覺得這樣說科學嗎?如果別人這樣告訴你,你能知道這壺水的容量嗎?13、因此,人們就給容量定出了統一的單位。1、請同學們拿出從家中帶來的各種容器。2、請同學們分別在小組里交流一下你帶來的容器上標明的容量是多少?用的是什么單位?3、指名兩小組回答最大的容量和最小的容量。(板書:升或l)如果有毫升則向學生說明下面再來學習。(板書完整課題)4、從同學們的回答中,我們可以知道,升是容量的單位之一,那么,你認為1升有多少呢?小組交流一下。5、要想科學的認識升這個單位,我們先來認識這個量杯(出示量杯),量杯是用來測量液體的容量的工具,在量杯上有一些刻度,標著1的地方就表示容量是1升。6、現在,老師將一個棱長是1分米的正方體中裝滿水,再將這些水倒入量杯中,你發現什么?7、板書:棱長是1分米的正方體的容量正好是1升。 想想做做11、實物投影出示想想做做第一幅圖2、圖上的3個容器,哪個容量最小,最個容量最大?你有什么好辦法比較嗎?3、指名生上臺操作。想想做做21、請每個小組將準備的杯子拿出來,先估計一下,哪個容量最大,哪個容量最小?2、接下來,請每個小組像剛才一樣實驗一下,你估計對嗎?3、指各兩小組回答:你們是怎樣做的?想想做做31、指名讀題2、指名口答。想想做做4你能估計出下面哪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大嗎?說說你的理由。 拓展知識。關于升,你還知道什么?你還了解什么? 仔細觀察,回答問題。 加深印象,說明理由。 感受容量的含義。 小組交流。 探討1升到底有多少? 說出思考過程通過直觀觀察杯子能盛水的多少,引入容量這一概念。 通過比較不同容量大小,讓學生加深對容量的認識。 引導學生從中進一步感受容量的含義,并產生統一和認識容量單位的心理需求。 讓學生通過自己觀察認識容量單位升,可以激發學生學好這一知識的積極性。 學生通過實驗認識1升容量的大小,感受1升容量的含義,而不是教師概念式的灌輸,這樣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形成1升的容量觀念。 通過練習,使學生之間互相交流,將所學知識進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