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一(2)
教學內容:練習一中解決實際問題的練習題教學目標:通過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一些常見實際問題的數量關系,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具體的運算中,選擇合適的算法,培養學生靈活解答的習慣和能力.
教學重點: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來完成書上的解決實際問題.
一,"大約"問題:
1,學生讀第3題.讀完后問:這里的"140名"是一個怎么樣的數 為什么
(近似數,這個數據只是一個大致情況,沒必要也不可能每一分鐘都正好是140名.相反的,我們全班人數50人,這"50"就是一個精確數.)
指出:正是因為信息給的數據本身是一個近似數,所以算出的結果也是一個近似數,問題就說成了"每小時大約有多少名嬰兒出生 "這題在解答的時候要不要用"≈"
學生列式解答,觀察算式,你覺得這題在計算的時候用什么方法比較合適 (口算)
2,學生讀第5題:指出:這題的問題是"京拉線大約長幾千幾百千米 "
這種問法是因為去年的教材中有估算的教學,本冊書中已刪去了這部分知識.那該如何理解這里的"大約"呢
(142千米本身是一個大約的數,27倍也是,所以算出來的數就是一個大約數;只是這個大約數沒必要再轉換成"幾千幾百",直接寫就是了.)
二,購物問題:
1,第5題:讀題后,學生列式,觀察算式,說說你準備選用的計算方法.(可以簡便計算,指名說說具體的簡便算法.)
2,第10題:讀題后,把該題與上一題比較異同.你有幾種方法解題,并說出每道題的解題思路.
3,第12題:讀題后問:這題與前面兩題又有什么不同
(發現單價會隨著人數的多少而變化.)
分別算一算三個班各需要的錢數.
那三個班如何買票是最合算的呢 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錢
比較:如果把前面三個班分別需要的錢數加起來是否會等于這次算出來的錢數呢 為什么
指出:在具體生活中,我們會發現一些靈活的情況,需要大家去選擇更合適的方法.
三,其他問題:
1,第8題:讀題后,要求學生列綜合算式來解答
觀察算式,同桌互相說說適合它的計算方法.(簡便計算)
2,第9題:學生獨立列式解答.再交流校對.
3,第11題:讀題后,指名分別說說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怎么算
板書這兩個面積公式.學生列式計算,并比出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