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時 認識毫升
教學內容:教科書15-17頁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在具體的觀察,和實踐活動中加深對1毫升大小的容量認識,形成1毫升的清晰表象。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在觀察實驗中,認識毫升和升之間的進率,加深對容量含義的認識,培養學生的比較的能力,估計的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3、情感態度價值觀: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準備:不同的容器(洗發水瓶、飲料瓶、鈣奶瓶等),量杯,滴管,自制的1升量器,學生自帶一些容器,飲料或白開水。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談話:前面二節課,我們學習了容量的單位升,根據同學們的了解,在一般的容器上,除了用升做單位之外,還用什么做單位?
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毫升”(板書課題)
二、認識毫升
(一)、感知1毫升
1、課件出示幾種以容量毫升為單位的容器。
說一說這些容器的容量是多少?
2、請幾位同學上臺來展示一下你找到的用毫升做單位的容器。
提問:用毫升做單位的容器和前面我們學習的用升做單位的容器有什么不同?
教師說明:毫升是在計量比較少的液體時常用的單位。毫升也可以用“ml”或“ml”來表示。(板書:ml,ml)
3、教師拿出裝有1毫升水的量杯。(讓學生仔細觀察。)這個量杯里的水大約是1毫升,誰來形容一下1毫升的水大約有多少?
談話:我們來做一個實驗,用滴管向量杯里滴水,大家數一數,幾滴水大約是1毫升?通過這個實驗,你對毫升有了什么認識?
4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二)、認識毫升和升的進率
1、提問:毫升和升都是容量單位,那么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呢?大家先猜測一下。
2、出示裝有1升水的容器和單位是毫升的量杯和一些水提問:根據老師給大家提供的實驗儀器,同學們想想該怎么驗證大家的猜測呢?
小組討論匯報實驗方法,并動手驗證
3、通過實驗你們發現了什么?
歸納學生的實驗結果得出:1升=1000毫升
三、 鞏固應用
1、想想做做第3題
啟發學生根據升和毫升的進率,進行思考。
2、想想做做第4題
獨立完成,同桌交流思考方法。
3、想想做做第2題
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己來實踐,感受50毫升有多少?
4、讀讀你知道嗎?再交流感受。
四、課后練習
1、找找生活中有那些物品中有容量單位?
2、自己設計活動來體驗100毫升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