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練習四 (第6教時)
教學目標
1、加深對各種角的認識,幫助學生逐步建立對角的大小的直覺,發展空間觀念。
2、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難點:
鞏固對線段、射線和直線等概念的理解,聯系生活實際和操作活動進一步掌握角的分類知識。
對策:
通過觀察、計算和推理,鞏固學生對各種角的認識,發展數學思考。
教 學
準 備 量角器、投影片、一副三角尺。
教學過程設計
一、線段、射線和直線
1、p25、第1題。
在練習本上畫一條線段、一條射線、一條直線。
同桌討論:線段、射線和直線各有什么特點?有什么聯系?
得到:線段是直線的一部分。
2、p25、第2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討論結果。
得到;經過四點中的任意兩點畫一條直線,最多可以畫6條直線。
如果只能畫一條直線,那么這四點肯定在同一條直線上。
二、角的分類。
1、p25、第3題。
指名回答,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
請舉例說說。
如:紅領巾上有兩個銳角和一個鈍角;鐘面上的分針,1小時轉了360度,正好轉成一個周角:……
2、p25、第4題。
觀察鐘面,仔細觀察分針轉動的情況。
分針從12起,轉動不滿15分,形成的角是銳角;
轉動15分就形成直角,轉動30分就形成平角,轉動60分就形成周角。
第一個鐘面分針轉動所形成的角是直角的三分之一,等于30度。(90 ÷ 3=30°)
三、動手操作。p25、第5題。
按書上的要求進行操作,然后觀察。
1、第一次操作,交流得到的3個角分別是什么角?各是多少度?
2、第二次操作,學生明確直角被平均分成了3份,每一份角是直角的三分之一,從而得到3個角分別是多少度?
四、量角。
1、提問:怎樣量角?
2、p25、第7題。
讓學生先估計每個角的度數,再實際量一量。
集體評講。
3、p25、第8題。
先把方位圖上的八個方向填寫完整,再量任意兩個方向之間的夾角。
五、拼角。
用一副三角板拼角,同桌討論,匯報討論結果。
90°+90°=180° 60°+45°=105°
90°+60°=150° 90°+30°=120°
30°+45°=75° 90°+45°=135°
45°-30°=15
六、思考題。
可以量一量,也可以推理。
第一個圖:因為 角1+角3=90 °
角2+角3=90°
所以 角1=角2
第二個圖:因為 角1+角3=180 °
角2+角3=180°
所以 角1=角2
七、閱讀“你知道嗎?”
八、布置作業。p25第9題
課前思考:
本節課的重點是復習線段、直線和射線三者的關系,角的分類,量角和畫角,經過訓練讓學生熟練掌握各個知識點。教師在復習過程中要積極反饋,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學生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教后反思:
本節課主要是系統的復習角這一單元的知識點。首先復習了線段、直線、射線的特點。之后又復習了如何來測量角和畫角,特別是如何用三角板來畫角。對于最后的思考題,學生基本都能理解,通過找尋中間角來判斷是否相等。
教后反思:
通過不同類型題目的練習,學生能對角的相關知識有更多的了解,尤其是對如何求一些角的度數有了自己的方法,但是還不夠熟練。還有部分學生不能很好地將知識進行整合,如學習了角的分類后,可以利用這一知識對自己所畫的角作出最基本的判斷,是鈍角還是銳角,此本領比較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