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單元《認數》教材分析
(2) 結合實際應用體會近似數。
第96頁例題教學求多位數的近似數,教材分三步安排。第一步是在比較中體會近似數,通過對我國公共圖書館2709個和圖書館藏書約43776萬冊這兩個數的體會,弄清楚前一個數準確地講了公共圖書館的個數,后一個數是圖書館藏書的大約數。又通過自然保護區1999個和面積14398萬公頃這兩個數,繼續體會什么是精確數,什么不是精確數。在這些感性材料的基礎上,教材告訴學生與精確數比較接近的數是近似數。學生從中初步知道什么是近似數,為什么使用近似數。第二步教學求多位數的近似數的方法,教材利用學生已有經驗,從484204比較接近48萬和486685比較接近49萬引導學生思考,還示范了求近似數的書寫格式。教材設計的這種教法,培養了學生的數感,避免了機械接受的教學方式。教材還突出這兩個數的千位上分別是“4”和“6”,隱含了“四舍五入”的方法。然后在第96頁底注中講述了“四舍五入法”,學生憑借在例題中獲得的感性認識,結合閱讀底注的這段話,就理解了“四舍五入法”。第三步是第97頁的“試一試”,在求多位數的近似數時,如果結合應用“萬”或“億”為單位的知識,能更方便。
為了幫助學生掌握求多位數的近似數的方法,“想想做做”里設計了相應的練習。第2題省略各數最高位后面的尾數寫出近似數,這些數都是萬以內的數。設計這道題有兩個意圖,一是讓學生知道較小的數也有近似數,也可以求近似數。二是認識“尾數”以及按尾數的最高位上的數進行“四舍五入”,為接著練習第3、4題打好基礎。第5題是開放性的題,能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四舍五入”取近似數的方法。
另外,本單元中還有兩道推算題。第90頁第6題從100張紙大約厚1厘米推算一百萬張紙大約厚多少米。第93頁第5題從100萬枚1元硬幣大約重6噸推算1億枚1元硬幣大約重多少噸。這兩題運用相鄰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10以及在一個數的末尾添上一個0這個數就乘10這兩個知識,讓學生從較小的數量推算較大的數量,既發展推理能力,又發展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