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的認識》教案(精選7篇)
《大數的認識》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數的產生,認識自然數。認識億級的數和計數單位 “十億”“百億”“千億”,掌握整數數位順序表,認識十進制計數法。
2.在經歷數的產生過程中,感受“一一對應”的思想和“實踐第一”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3.使學生了解古老的數學文化,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并滲透“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思想。
教學重點:數的產生過程。
教學難點:理解十進制計數法的意義和十進位值制的價值。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數的產生
(一)導入
1.師:我們身邊有很多數,找一找。(人數、男生數、女生數、年齡、身高、體
2.師:我們的生活離不開數,可是數的產生也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二)了解古代計數方法
1.師:你知道遠古時代的人是以什么為生嗎?(打獵)對,他們以打獵為生,每次捕到獵物或撈到魚需要知道捕獲的數量,他們也需要數數,記錄數的多少,但和那時的方法和現在不同,你知道他們用的是什么方法嗎?(擺石子、刻痕、結繩計數)
2.課件出示:圖片
師:比如,出去放牧時,每放出一只羊,就擺一個小石子,一共出去了多少只羊,就擺多少個小石子;放牧回來時,再把這些小石子和羊一一對應起來,如果回來的羊的只數和小石子同樣多,就說明放牧時羊沒有丟。在木頭上刻道來計捕魚的條數的道理也是一樣。刻道計數和結繩計數也是如此。
3.課件出示:
師:這是我國挖掘出來的“甲骨文”上的“數”字,這個字就源于結繩記事。
4.師:大家想,隨著人們捕獵技術的進步,捕獵工具的發展,打到的獵物就會越來越多,相應的計數時,擺的石子就會越來越多,還是很不方便。怎么辦?
【設計意圖:通過介紹數的產生,感受“一一對應”的思想,體會古代計數方法的不便,產生對數字的需求。】
(三)符號記數
1.師:隨著語言的發展,逐漸出現了數詞。以后又隨著文字的發展,逐漸發明了一些記數的符號,也就是最初的數字。
2.通過介紹古埃及人記數符號,揭示計數法就是表示計數單位的個數,體會沒有位值帶來的不便。
(1)課件出示:
師:這是古埃及人設計的計數單位。
(2)課件出示:
師:看看這個數用到了哪些計數單位,是多少?(4217)你是怎么想的。
(3)師:要想知道這個數表示多少,就必須看清有什么計數單位和有幾個這樣的計數單位。
(4)師:你能用古埃及的計數方法表示出太陽的直徑1389000千米嗎?試一試。
(5)課件出示:
(6)師:通過自己的嘗試,你有什么感覺?(麻煩)
(7)師:請你想一想,這種計數方法為什么會這么麻煩?(每個計數單位都要用不同的符號,表示數時,有幾個這樣的計數單位就要畫幾次)
3.介紹阿拉伯數字
(1)課件出示:
(2)師:由于每個國家的文化背景不同,所以各國的數字也不一樣。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交流的增多,數字不同很不方便,就需要有統一的數字。這就是“阿拉伯數字”。阿拉伯數字是誰發明的?
公元八世紀前后,印度發明的數字傳入了阿拉伯,在公元十二世紀又從阿拉伯傳入歐洲,人們就誤認為這些數字是阿拉伯人發明的,后來就叫“阿拉伯數字”。
【設計意圖:在用古埃及記數符號表示太陽直徑的過程中,體會沒有位置制時記數的麻煩。通過介紹其他各國的記數符號,體會同意數字的必要性。】
二、認識自然數及新的計數單位等,整理數位順序表,掌握十進制計數法。
(一) 認識自然數
1.師:用這10個數字能表示多少數?
2.師:表示物體個數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數,一個物體也沒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數。所有的自然數都是整數。
3.看教材第17頁
4.師:通過看書,你還了解到了自然數的哪些知識。
(二)十進制計數法的原則,體會位值制的價值。
1.師:為什么僅僅這10個數字就能表示出許許多多的數呢?比如:999,都是9,它們表示的意思一樣嗎?(9在不同的數位)
2.師:對,因為9在不同的位置,在右邊表示9個一,在中間表示9個十,在左邊9個百。同樣的數字在不同的位置表示的大小就不同,這樣不用發明那么多的符號了,記數也不用那么麻煩了。(課件演示)
3.師:如果再加1個石子,右邊的9就達到10個,就可以放到中間,中間又夠10組,就可以放到更高的位置,同樣再夠10組,就要再往左進一位。(課件演示)
4.師:這就是人類的進步,能用位置來區分計數單位的不同,它使記數變得簡單。
【設計意圖:以“999”為例,認識位值制,感受它給計數帶來的便利。了解十進制計數法的原則,即“滿十進一”。】
(三)認識新的計數單位,數位、數級,整理數位順序表
1.師:這里的位置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數位”,我們已經學過了哪些數位?它們的計數單位分別是什么?
2.師:你還能繼續說出新的計數單位嗎?它們所在的數位又叫什么呢?還有更高的嗎?
3.師:這些計數單位之間有什么關系?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間的進率是十,這種計數方法叫作十進制計數法。
4.師:我國習慣從個位起,每四位一級,分別是哪幾個數級?
課件出示:數位順序表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利用類推遷移規律認識新的計數單位、數位及數級,掌握數位順序表和十進制計數法。】
三、知識運用
1.教材第22頁第1題。
2.教材第22頁第2題。
《大數的認識》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識十萬、百萬、千萬、億和十億等計數單位及相應的數位。
2、初步會讀一般的多位數,并說出數的組成。(中間不含0的多位數)
3、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難點
能正確讀出大數,說出數的組成
能將大數正確的分級
教學工具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情景引入
1、你知道嗎?上海的一些區縣的人口數(20xx年)
南匯 699119 閘北區 707869 浦東新區 1766946
2、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些大數。
二、新課探究:
探究一:認識十進制計數法。
1、20xx年我國進行了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有誰知道,我國目前的總人口呢?
請你讀一讀:1295330000
1) 我們曾經認識了哪些數位?它們相對應計數單位是什么?
生:我們認識了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它們相對應的計數單位是個、十、百、千、萬、……
小結:正如我們所說的個、十、百、千、萬、還有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百億、千億……,都是計數單位。
2)一萬一萬的數,10個一萬是多少?計數單位又是什么呢?
生:10個一萬是十萬,計數單位是十萬。
3)10個十萬呢?10個一百萬呢?……
生1:10個十萬是百萬,計數單位是百萬。
生2:10個一百萬是一千萬,計數單位是千萬。
生3:10個一千萬是億,計數單位是億。
4)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幾?
生: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
師:因為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10。所以叫十進制計數法。
探究二:介紹四位分級法。
1)為了讀數方便,按照我國習慣,把數位進行了分級。
很久以前,我國的勞動人民就創造出了用四位一級的方法計數,即從右起每四位為一級。個、十、百、千是個級,個級表示多少“一”;萬、十萬、百萬、千萬是萬級,萬級表示多少個“萬”;億、十億、百億、千億是億級,億級表示多少個“億”。
2)我們來看上海的人口:16737700,這個數分為幾級呢?萬級上表示多少?個級呢?
16737700是由( )個萬和( )個一組成的。
生:16737700,這個數分為二級
萬級上表示1673個萬,個級上表示7700個一。
三、課內練習:
練習一填空
(1)10個一萬是( ),10個一百萬是( )。
(2)10個一億是( ),10個十億是( )。
(3)一百萬里有10個( ), 有100個( )。
練習二
(1)2100350里有( )個一。
(2)1023003405里有( )個億( )個萬和( )個一。
課后小結
四、本課小結
在讀大數時,利用數位分級的方法可以使我們更準更快的讀數。
課后習題
五、課后作業
讀讀第10頁中北京市、河南省、臺灣省、浙江省、西藏自治區、澳門特別行政區等地的人口數。
《大數的認識》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能夠根據數級正確地讀、寫億以上的數。
2.在探究億以上數的讀寫方法的過程中,培養學生類比遷移能力。
3.在現實情境中,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進一步體驗數學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良好情感。
教學重點:
億以上數的讀寫方法。
教學難點:
有0的數的讀寫。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一)復習舊知
1.讀出下面的畫橫線的數。
師:怎么讀億以內的數?
2.寫出下面畫橫線的數。
師:怎么寫億以內數的數?
(二)導入新課
師:我們已經學過了億以內數的讀寫法,但我們的生活中不是只有億以內的數,還有億以上的數(課件出示),這么大的數該怎么讀怎么寫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
【設計意圖:結合具體情境復習億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為學習億以上數的讀寫法做準備,并使學生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二、探究新知
(一) 億以上數的讀法
1.課件出示例圖
2.師:試著讀一讀這些數。(七十億、一百億四千萬二千萬、四千零三億零五百萬)
3.小結
(1)師:再讀這些數,邊讀邊想,你是怎么讀出每一級上的數的。(萬級和億級上的數都按照個級的讀法讀,末尾加一個“萬”字或“億”字)
(2)讀出下面的數。
(3)師:這三個數中每個數都有很多的0,哪些0讀了哪些0沒讀?
(4)師:綜合大家所說,想一想億以上的數怎么讀?
4.練習:做一做
920xx00000 26705000000 508040003000 300700400
師:在數位順序表中的數你會讀,沒有數位順序表,怎么辦?(分級)
師:讀出這些數。
【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自己讀數,引導學生在反復讀數的過程中,自覺地將億以內數的讀法遷移到億以上數的讀法中,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二)億以上數的寫法
1.課件出示
三億 三十億九千萬 七千零三億零二十萬
2.師:試著寫出這些數。(300000000、3090000000、70030020xx00)
3.師:說說是怎么寫的。
三億,先找億字,三億在億級上寫3,其他位上都是0。
三十億九千萬,先找億字和萬字,三十億在億級上寫30,九千萬在萬級上寫9000,個級上全是0。
七千零三億零二十萬,先找億字和萬字,七千零三億在億級上寫7003,二十萬在萬級上寫20,其他位上都是0。
4.師:怎樣寫億以上的數?
5.練習:做一做第1、2題
【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自己寫億以上的數,并說說自己是怎么寫的,引導學生在說的過程中把億以內數的寫法遷移到億以上的數中,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三)讀寫法比較
1.師:比較讀數和寫數的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相同:從高級起,按級讀數、寫數
不同:讀數時,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其他位上有一個或連續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寫數時,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寫“0”。
2.師:無論讀數還是寫數都離不開數級,讀數時要先分級按級讀,寫數時要抓重點字來按級寫。寫數與讀數相反,讀數時,每級末尾的0不讀和其他位上連續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可在寫數時,要把這些隱藏起來的0全部還原回去。有時題目里沒有看到“零”字,寫數時卻寫了一串,比如三億,有時,明明只看到一個“零”字,寫數時卻寫了幾個,如七千零三億零二十萬。所以,讀數時要注意0讀還是不讀,讀幾個的問題,寫數時要注意在哪兒寫0,寫幾個0。
【設計意圖:在學生初步總結億以上數寫法的基礎上,請學生比較讀數和寫數的方法,加深學生對讀數和寫數方法的理解、掌握。】
三、知識運用
1.教材第22頁第4、5、6題
2.讀數游戲
(1)你寫出一個數我們讀。
(2)根據學生寫的,要求他們適當調整0的位置,使0不讀出來,或讀出一個、兩個……
【設計意圖:鞏固億以上數的讀寫法,通過讀數游戲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掌握有0的數的讀法。】
《大數的認識》教案 篇4
第一單元復習卷1 姓名:
1、一(個)、十、百、千、萬、( )、( )、( )、( )、( )、( )、( )……都是計數單位,每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 ),這種計數法叫做( )
2、請在說對的這句后面打勾
(1)100個百萬是1000000 ( ) (2)五億有50個千萬 ( )
(3)與100000相鄰的兩個數是1000001和999999 ( )
(4)500008009讀作五億零八千零九 ( )
(5)億位的左邊是千萬位 ( )
3、4個十億,5個千,4個百和4個一組成的數是( ),讀作:( ),省略萬后面的尾數約等于( ),省略億后面的尾數約等于( )。
4、一個數個位上是4,百位上是9,千位上是2,百萬位上是6,其他各位上都是0,這個數寫作( ),省略千后面的尾數約等于( )。
5、請將下列各數進行改寫或省略,先想好這個數究竟應改寫(=),還是省略(≈)
874000 5300000000 395074 74990
70000 648000000 490000000 2957000000
6、用4、2、0、0、0、0、8、9八個數字,按要求寫出八位數
(1)最小的數:( ) (2)最大的數( )
(3)最大和最小數的差是幾( )
(4)只讀一個零的數 ( )
(5)約等于1億的數( )
7、比大小
(1)307000000○300700000 (2)10000000000○9900000000
(3)565050 > 5□5049 (4)9□999998<99899999
(5)420萬○580000 (6)72000000001○721億
(7)8000000○800萬
(8)各數從小到大排列:8006萬 8600萬 80060萬 8000萬 1億
8、9□6374約等于1000000,□里應填( ),78□5031≈790萬,□里應填( ),8□70000000約等于81億,□里應填( )。
9、在36后面添( )個0,這個數是三千六百萬;在3和6的中間添( )個0,這個數就變成三億零六。
10、一個數比一億小,再增加30萬,正好是一億,這個數是( )。
11、一個數通過四舍五入后得到27萬,這個數最小( ),最大( )。
12、用0—9組成一個最大的十位數是( ),最小的十位數是( ),相差( )。
13、一個九位數,任意相鄰三個數的和都是15,這個九位數( )。
14、一個六位數,個位上的數字是5,十萬位上的數字是9,任意相鄰的三個數位上的數字和是20,這個六位數是多少?( )
15、兩個數的差是2008,被減數和減數都增加500,它們的差是( )。
★雙休日要求:1、自己獨立思考,不在卷子上寫答案。
2、將每一題做的想法說給家長聽,不懂的和家長共同討論,弄懂記住為止。
3、家長檢查后留言:
《大數的認識》教案 篇5
計數單位:一(個)、十、百、千、萬、十萬、百萬、千萬、億、十億、百億、千億都是計數單位。2.用數字表示數的時候,這些計數單位要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他們所占的位置叫做數位。按照我國的計數習慣,從右邊起,每四個數位是一級。3.像這樣每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的記數方法叫十進制計數法。
4.比較大小的方法:(1)位數多的就大(2)位數相同的兩個數,從最高比起,最高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相同,就比較下一位上的數。
5.讀數的方法:1、先讀億級、再度萬級、最后讀個級2.億級和萬級的數,要按照個級的讀法來讀,再在后面加一個:”億“字和”萬“字。3.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其他數位上有一個0或連續幾個0,都只讀一個0。
6.寫數的方法:1.先寫億級,再寫萬級,最后寫個級2.那個數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個數位上寫0.
7.自然數:表示物體個數的1.2.3.4.5.6
…..都是自然數。一個物體也沒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數。所有的自然數都是整數.最小的自然數是0,沒有最大的自然數,自然數的個數是無限的。每相鄰的兩個自然數相差一.
8.求近似數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還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數部分的最高位上的數是<5還是大于或等于5.
9.ac是清除鍵 on/c是開關及清除鍵
第二單元
1. 測量土地的面積可以用公頃做單位。計量較大的土地面積,常用平方千米做單位(km
²)
2. 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公頃。邊長是1000米的正方形的面積是1平方千米。
3. 1公頃==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頃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三單元
1. 線段:一根拉緊的線,緊繃的弦,都可以看作線段。線段有兩個端點。線段可以測量。所有連接兩點的線中,線段最短。
2. 把線段向兩端無限延伸,就得到一條直線。直線沒有端點,是無限長的。不可以測量。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過兩點只能畫一條直線。
3. 射線:把線段向一端無限延長,就得到一條射線。射線只有一個端點。也是無限長的,不可以測量。射線和線段都是直線的一部分。從一點可以引出無數條射線。
4. 角: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叫做角。這點叫做頂點,這兩條射線叫做角的邊。用符號∠1表示。
5. 人們將圓平均分成360份,將其中的一份所對的角作為度量角的單位,它的大小是1度記作1°。
6. 如何量角:1把量角器的中心與角的頂點重合,0°線與角的一條邊重合。2.角的另一條邊所對的量角器的刻度,就是這個角的度數。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與邊的叉開的大小有關。
7. 如何畫角:1.先畫一條射線,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線的端點重合。0刻度線與射線重合
。2.在量角器的刻度線的地方點一個點。3.以畫出的射線的端點為端點,通過剛才的點,再畫一條射線。定線、定點、
8. 角的分類:1直角=90°
9. 一條射線繞他的的端點旋轉半周,形成的角叫做平角。1平角=180°
10. 一條射線繞他的端點旋轉一周,形成的角叫做周角. 1周角=360°、
11. 90°>銳角>0 180°>鈍角>90° 1平角==2直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
三單元
1. 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乘幾或除以幾(0除外),積也乘(或除以)幾。
2. 每件商品的價錢,叫單價。 買了多少叫數量。 一共用的錢數叫總價。
3. 單價×數量=總價 總價÷數量=單價 總價÷單價=數量
4. 一共行了多長的路,叫做路程,每小時行的(或每分鐘)行的路程叫速度。70千米每小時可以寫成70千米/小時
速度×時間=路程 路程÷時間=速度 路程÷速度=時間
五單元
1. 平行線:在同一個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也可以說兩條直線互相平行。記作a
‖b ,讀作a平行于b。 平行線間的垂直線段都相等。
2. 在同一個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只有兩種:相交和平行
3. 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就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做垂足。a與b互相垂直,記作a b,讀作a垂直于b。 一條直線的所有垂線都互相平行。
4. 從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所畫的垂直線段最短,它的長度叫做點到直線的距離。
5. 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從平行四邊形一條邊上的一點向對邊引一條垂線,這點和垂足之間的線段叫做平行四邊形的高,垂足所在的邊叫做平行四邊形的底。平行四邊形有無數條高。
6. 平行四邊形的特征:1對邊平行而且相等。2.對角相等。3.平行四邊形具有不穩定性,容易變形。
7. 平行四邊形是特殊的四邊形,長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邊形。
8. 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梯形是特殊的四邊形,有無數條高。
9. 兩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有一個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大數的認識》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已有知識基礎上,掌握億以內數的寫法,能根據數級正確地寫出億以內的數。
2.在探究的過程中,通過遷移掌握萬級的數的寫法,培養遷移能力。
3.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體會大數的用途,培養數感。
教學重點:億以內數的寫法。
教學難點:億以內中間和末尾有0的數的寫法。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揭示課題
(一)復習萬以內數的寫法
1.課件出示信息
(1)長江是亞洲第一大河,全長六千三百九十七米。
(2)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達七千零六十二米。
(3)世界現有哺乳動物20個,四千零一十種。
(4)用肉眼能看到的星星大約有七千顆
2.師:從圖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3.師:這些信息中有一些數據,你能寫出來嗎?
4.師:想一想,萬以內的數怎么寫?(從高位寫起,哪一位是幾就在哪一位上寫幾,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哪一位上寫0。)
(二)點明課題
1.課件出示:北京大鐘寺的永樂大鐘的內外共鑄了二十三萬零一百八十四個字。
2.師:這里還有一條信息,讀一讀,“二十三萬零一百八十四”怎么寫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億以內數的寫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讀信息,寫出信息中畫橫線的數,一方面,可以復習萬以內數的寫法,為學生億以內數的寫法做準備;另一方面可以使學生感受數在生活中的。】
二、探究新知
(一)寫數:二十三萬零一百八十四
1.師:你能寫出信息中的這個數嗎?試一試。(230184)
2.師:你是怎么寫這個數的?說說你的想法。
學生可能有兩種方法:
方法一:先寫出數位順序表,對準數位一位一位地往下寫,如果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寫0占位。
方法二:按級寫數,先寫萬級,再寫個級,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寫0。
3.師:看來大家有不同的方法,你們的方法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大家是從哪一級寫起的?你們為什么把23寫在萬級,而把184寫在個級?
4.師:看來,大家都關注到了“萬”字,它有什么特別之處?(萬級上的數表示多少萬,“萬”字前面的數在萬級,萬字后面的數在個級)
5.小結:
(1)師:看來,“萬”字真的很重要,我們可以把它圈出來。“二十三萬”說明23在萬級,就在萬級上寫23,184就寫在個級上。
(2)師:萬級上的23怎么寫?(與以前寫23一樣)
(3)師:寫個級上的數時要注意什么?(千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千位上寫0)
教師邊講邊對著數位表板書。
師:我們寫得對不對呢?應該檢查一下,怎么查?
學生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如:
方法一:把寫出的數讀一讀,與要寫的數對照進行檢查;
方法二:把數再寫一遍,看兩遍寫的是否一樣。
【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嘗試,學生可能采用不同的方法,但都會從高位寫起,都會把23寫在萬級,把184寫在個級,抓住這一共同點,突出“萬”字的重要。寫萬級上的23時,注重與已學的萬以內數的寫法聯系起來,促進學生知識的遷移。通過提問“個級上的數怎么寫”,突破“什么時候寫0”這一教學難點。】
(二)寫其他三個數
1.課件出示:十萬二千三百四十五 三百零二萬六千 二千零四十萬零七百
2.師:這幾個數怎么寫呢?試一試,這些數位數比較多,注意檢查。
3.師:說說你是怎么寫的。(圈出“萬”字,“萬”字前面的數寫在萬級,“萬”字后面的數寫在個級)
十萬二千三百四十五 寫作:102345
三百零二萬六千 寫作:3026000
二千零四十萬零七百 寫作:20400700
4.補充:五萬零三
師:這個數會寫嗎?
問:五萬零三,只有一個零,為什么大家寫出了三個0?
師:寫數與讀數不同,讀數是每級中間或級首有一個0或連續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而寫數正好相反,要把讀出來的零還原回去,數中雖然只讀出了一個零,但實際上這個數的千位、百位和個位上都是一個單位也沒有,所以這三個數位上都應寫0。
【設計意圖:學生對億以內數的寫法有了初步的感知,再寫出三個數,強化學生的認識,為總結寫數方法做準備。補充四萬零九十的寫法,突破“寫幾個0”這一教學難點。】
(三)總結寫法法
1.小組討論:含有兩級的數怎么寫?
2.匯報:
(1)先寫( 萬 )級,再寫( 個 )級;
(2)哪個數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個數位上寫( 0 )。
三、鞏固練習
(一)基本練習
1.練習:做一做
2.教材第8頁第4題
(1)師:沒有數位順序表了,你能準確地寫出這些數嗎?試一試。
(2)師:說說你是怎么寫的?有什么好方法?
學生可能會有不同的方法,如:
方法一:自己寫數位;
方法二:先確定是幾位數,畫小橫線確定數位;
方法三:邊寫邊分級
無論學生采用哪種方法都應給予肯定。
(3)師:大家有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方法可以用在解決不同的問題上。如果像這種寫數,你覺得哪種方法更便捷?
(4)師:我們可以邊寫邊分,就相當于數中的“萬”字。
3.寫出由下面各數組成的數。
(1)3個千萬、5個十萬、6個百
(2)四百萬、八十萬、五萬和三千
問:這些數是多少?你有好方法嗎?(可以用剛才的方法一或方法二)
【設計意圖:沒有數位順序表的支撐時,也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并鼓勵他們自己找辦法,突出分級的重要。】
教學后記:
《億以內數的寫法》是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內容。本節課是在學生初步掌握億以內數的數位順序,能正確地按級讀出億以內的數,并能正確地寫出萬以內數的基礎上,學習按級來寫億以內的數。因此,復習準備階段緊緊圍繞以上三方面的內容。
在教學中,我從生活情境引入,使學生感到學會寫億以內數的必要性,接著學生在萬以內數寫法的基礎上探究出寫億以內數的方法,學生大致總結出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在數位順序表下面對應寫數,空位寫“0”;另一種方法是根據“萬”字來分級寫數。我引領學生對兩種寫數的方法加以比較優化,學生發現根據“萬”字來分級寫數比較方便快捷。整個知識的探究過程是那么順理成章,我感到學生真的是會學了,也學會了。
在接下來的練習過程中,學生們的表現把我先前的興奮一下子打消了。探究過程中學生們說得明明白白,可在練習時竟然錯誤連連,這是怎么回事呢?我手中拿著學生的練習本,冷靜地進行了課中反思。分析學生的出錯原因,大多是由于“0”的占位問題把數位寫多了或寫少了。從學生的思考過程來看,他們用的是根據“萬”字來分級寫數的方法,方便又快捷,可這種方法也有一個弊端,就是容易馬虎出錯,尤其是中間或末尾有零的數。我想,如果寫出數后,讓學生把寫出的數分級再讀一讀,這樣就會及時發現錯誤、糾正錯誤。
于是,我馬上調整了練習進程,讓學生把寫出的數分級讀一讀,檢查自己寫得是否正確。這樣,學生很快發現了自己寫數中的錯誤,紛紛把寫錯的數改正確了,我又強調了這種檢驗的必要性。后面的練習中,學生自覺地運用了前面的檢查方法,學生寫數的正確率達到了百分之百。這節課我收獲的經驗是:在進行大數的寫法教學時,指導學生寫完后分級讀一讀,是自我檢查糾錯的最好方法,要指導學生習慣它。
我想,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來說,指導學生學會一種方法的同時,也要指導他們及時學會一種合適的檢驗方法,讓自主檢驗成為學生的一種習慣,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使學生真正學會數學,會學數學。同時,我也感到,針對學生在課上出現的問題,隨時冷靜地進行反思,調整教學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課中反思是不留課堂后遺癥的最好方法。
《大數的認識》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復習,鞏固所學的計數單位和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掌握數位順序表,能正確地讀寫大數,掌握改寫和省略的方法。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參與復習的全過程,通過合作交流等活動,使學生形成知識網絡。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學生的反思意識和合作精神。
重點:數的概念、讀寫數的方法、改寫和省略的方法
難點:數中間和末尾有0的讀寫法、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
教學過程:
一、揭題
揭題:大數的認識(復習)
二、回顧整理,形成脈絡
1、結合單元知識的回顧,讓學生先自主整理;
2、小組討論,組內成員展示完成情況,并互相完善;
3、全班匯報,形成知識網絡。
三、分塊復習
(一)復習數位順序
1、復習數位順序表。
師:哪位同學來介紹一下數位順序表?
(投影出示“數位順序表”。)
師:個級表示幾個什么?萬級呢?億級呢?每兩個相鄰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2、練習數位順序(課件出示)
(二)復習讀數、寫數、數的大小比較
1、讀法復習
(1)讀出下面各數(教材112頁1題)
(2)讀數時應注意什么?(讓學生說一說數的讀法,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四位分級法”。)
2、復習寫法。
師讀數,看誰寫得對。
師: 在寫數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問題?(讓學生說一說數的寫法。)
3、復習比較大數的大小 在比較數的大小時我們要注意些什么?
(三)復習改寫和求近似數。
1、完成112頁3題。
(要求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改寫的,說出改寫的方法要點。)
2、師:下面各數省略萬或億后面的尾數后約是多少?
(課件出示:8060705噸、150026020噸。先讓學生說,教師再歸納指導。)
師:省略“萬”或“億”后面的尾數,要看下一位上的數,用“四舍五入法”取舍后面的數,并加上一個“萬”或“億”字;注意要用“≈”號。
3、改寫與省略有什么區別?
(四)重點復習,強化提高
1、在本單元中,同學們認為哪里比較難理解,容易出錯呢?你想提醒大家什么?(讓學生充分地說)師再強調用四舍五入求近似數的方法
2、按照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寫出近似數。
原數
省略百位
后面的尾數
省略千位
后面的尾數
省略萬位
后面的尾數
1859490
240395
705380
3997026
3、練習:下面的□可以填哪些數?
39□987≈40萬 □里可以填( )
3□5763780≈3億 □里可以填( )
四、自主檢測,完善提高
1.填一填。
(1)從個位起,第五位是( ),計數單位是( );第九位是( ),計數單位是( );
第十二位是( ),計數單位是( )。
(2)10個一千是( ),10個一百萬是( ),10個一千萬是( )。
(3)275XX009是( )位數,它的最高位是( )。讀作:_____ __。
(4)30300030最高位的3表示( ),中間的3表示( ),最后的3表示 ( )
(5)在4和6之間填上( )個0,這個數就為四百萬零六
(6)千位是8,十萬位是3,億位是5,其余各位上的數字都是0,這個數是( )
2、判斷對錯
(1) 讀數和寫數都要從最高位讀起或寫起。( )
(2) 4321>4320萬 ( )
(3) 9□000≈9萬,□里最小填0。 ( )
(4) 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 ( )
(5) 404040讀作四十萬四千零四十。 ( )
(6) 近似數比準確數都要大。 ( )
3、選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 )里。
⑴13500000元=( )。
a、135元 b、1350元 c、1350萬 d、1350萬元
⑵讀5000505這個數時,要讀( )個零。
a、1 b、2 c、3 d、4
⑶一個數最高位是( )位,這個數是八位數。
a、百萬 b、十萬 c、千萬 d、億
⑷有一個數,萬級是207,個級是375,這個數是( )。
a、207375 b、2070375 c、2073750
⑸下面各數中,最接近XX0的數是( )。
a、19998 b、XX3 c、21000
4、用2、7、0、3、1這五個數組成一個五位數,其中最大的數是( ),最小的數是( ),約等于7萬的最小的數是( ),約等于3萬的最大的數是( )。
5、一個數“四舍五入”到萬位是20萬,那么這個數最大是( ),最小是( )。
五、課堂小結
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還有疑問嗎?